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个对故乡无限眷恋、经历过无数坎坷困苦的诗人,用他淳朴、自然的诗风,描绘了童年记忆中的前胜村,这里不仅仅是丰收的前胜村,更是一片金黄背景下欢乐涌动的前胜村。此情此景,把一个赤子对家乡劳动的赞美和热爱,引向重返精神家园的阳光旅途。本文试图通过对诗歌《一夜好风》的解读,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诗歌《一夜好风》 欢乐 劳动美
如果说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诗句表达了对春天细雨的渴望和喜悦之情,那么曹宇翔的诗歌《一夜好风》则在热火朝天的劳动中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和对自在劳动的向往。诗人生于乡村,童年乡村留给他的记忆是清晰的,感受也是深刻的,所以诗人常用那些美丽的诗句装点着纯朴的劳动人民,这首诗也是如此。诗歌以风为引子,说的却是这“静阔丰盈平原”上一片喜气洋洋的丰收场面。金黄的背景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丰收,更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在这片欢乐的海洋里,承载着诗人的理想和思乡的精神家园。诗人常常对其他地方不以为然,但是对于山东老家却有着独特的印记。诸多的诗歌都涉及故乡,诗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会以一种期待的目光审视自己的童年,审视自己的家乡。故乡留给诗人的不仅是童年的记忆,还有诗人执著追求的希望。
以丰收的田野为背景的诗歌有很多,如海子的《五月的麦地》,郑敏的《金黄的稻束》,等等。如果说《五月的麦地》表达了个体的孤独感,《金黄的稻束》里是一种历史的沉重感,那么读这首《一夜好风》,迎面扑来的却是“一夜金黄”“喜鹊喳喳”“栖满阳光”的轻松喜悦之感。令人感受到的是生活的真实,劳动的快乐,以及劳动的美,“拖拉机突突”“草帽”“水罐”“麦捆上的瓢”“健壮的兄长”“黑黑的大嫂”等形象,都蕴涵着欣欣向荣的希望,让人心里洒满阳光。
马克思曾说:“劳动创造了美。”尽管很长时期以来人们对美的定义层出不穷,但是,劳动过程中的美却一直是文学作品所讴歌的主题。因此,这里“健壮的兄长,黑黑的大嫂”都是美的,满目的金黄,闪光的果实是美的,层层的麦浪,喷涌的麦粒也是美的。再配上那不知“掺进多少颜料”的好风,那瞭望丰收年景的老爷爷,那些可爱的小兄弟,一幅令人羡慕的丰收图景立刻显现在我们面前。诗歌的开始,诗人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风”在诗歌中是一个常见的意象,但大都配着特定的词语来表现,比如寒风,比如暖风,很少人使用“好风”。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这“风”还被赋予了极大的“任务”:是它把大地变成了这样的金黄,“让劳动变成大地美景”,“命果实闪光”、“压手”。我们是乘着它来俯瞰这满地的喜悦与欢快,“纯粹,源泉,根本啊,幸福”,“这些词汇”在它的带领下“找到了自己亲爱的家乡”。接着又让我们听到了麦浪拍打门槛的声音,布谷鸟喜鹊的叫喳声,麦粒喷涌的流淌声。听觉和视觉的结合给诗句以张力,让人情不自禁地去想象、体味、感觉。“草帽,水罐,麦捆上的瓢”,这一组极具劳动生活气息的意象似乎缓解了劳动的疲劳,而给人以美感,劳动过程的快乐也伴随着它们而静静流淌。诗的结尾,诗人的感情已经抑制不住地随“风”飘扬,因为“风的间歇伫立一棵平原大树”,这是“精神之树,岁月之树”,以至于诗人迫不及待地想把这幸福的“前胜村”“挪到世界的中央”。至此,诗人对乡村的感情,对美好劳动的讴歌已经透过长短相间、错落有致的诗行显现出来,融合在乡情、丰收和劳动的美之中。
诗人把自己对故乡的依恋融入朴实、清新的诗中,用一颗赤子的心把金黄的背景下的前胜村全景图展示给读者。这里的“前胜村”,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与作者的童年、命运连接了起来,构成了他所有艺术的创作基础,“老爷爷”“小兄弟”“平原大树”等都成了赤子回忆的对象,清晰地印在作者的记忆里,成为“岁月之树”,成为“愿望之树”而地久天长。一个远在他乡的赤子,用自己的书写奏出了精神家园的留恋之歌。诗人说:“诗是我一生的事业,我得好好干。”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诗人依然把守着诗歌淳朴的阵地,坚守着对诗歌的不懈追求,毫无怨言,默默无闻,这才是诗歌的真谛,这才是诗歌中前胜村真正的内涵。
全诗自然、和谐,字里行间积淀了诗人多年生活中的感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作家北乔说:“我们无需说曹宇翔有着浓烈的平民意识和人道主义,因为任何的命名和形而上的词语总会销蚀他的至纯至真至性,玷污他对艺术性灵的守护和对生活之真诚与承诺。”的确,诗人是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注视着这美好的家园,以一种感恩的心来审视这世间的伟大,像一个友好的使者在每个人的心里播下希望和阳光。这些希望和阳光,洒满了整个前胜村,在一片金黄的背景下,劳动美这个永恒歌颂的主体显得更加的贴切与自然。欢乐不仅仅是前胜村的景象,也是诗人精神家园的阳光。
参考文献:
[1]杨守森.精美诗歌读本[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
[2]杨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术作品中丰收主题的历史语境[D].中央美术学院,2005.
[3]子张.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知性抒情原则的确立[J].诗探索,1998,(04).
[4]洪子诚,刘登翰著.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吕进.三大重建:新诗,二次革命与再次复兴[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1).
关键词: 诗歌《一夜好风》 欢乐 劳动美
如果说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诗句表达了对春天细雨的渴望和喜悦之情,那么曹宇翔的诗歌《一夜好风》则在热火朝天的劳动中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和对自在劳动的向往。诗人生于乡村,童年乡村留给他的记忆是清晰的,感受也是深刻的,所以诗人常用那些美丽的诗句装点着纯朴的劳动人民,这首诗也是如此。诗歌以风为引子,说的却是这“静阔丰盈平原”上一片喜气洋洋的丰收场面。金黄的背景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丰收,更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在这片欢乐的海洋里,承载着诗人的理想和思乡的精神家园。诗人常常对其他地方不以为然,但是对于山东老家却有着独特的印记。诸多的诗歌都涉及故乡,诗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会以一种期待的目光审视自己的童年,审视自己的家乡。故乡留给诗人的不仅是童年的记忆,还有诗人执著追求的希望。
以丰收的田野为背景的诗歌有很多,如海子的《五月的麦地》,郑敏的《金黄的稻束》,等等。如果说《五月的麦地》表达了个体的孤独感,《金黄的稻束》里是一种历史的沉重感,那么读这首《一夜好风》,迎面扑来的却是“一夜金黄”“喜鹊喳喳”“栖满阳光”的轻松喜悦之感。令人感受到的是生活的真实,劳动的快乐,以及劳动的美,“拖拉机突突”“草帽”“水罐”“麦捆上的瓢”“健壮的兄长”“黑黑的大嫂”等形象,都蕴涵着欣欣向荣的希望,让人心里洒满阳光。
马克思曾说:“劳动创造了美。”尽管很长时期以来人们对美的定义层出不穷,但是,劳动过程中的美却一直是文学作品所讴歌的主题。因此,这里“健壮的兄长,黑黑的大嫂”都是美的,满目的金黄,闪光的果实是美的,层层的麦浪,喷涌的麦粒也是美的。再配上那不知“掺进多少颜料”的好风,那瞭望丰收年景的老爷爷,那些可爱的小兄弟,一幅令人羡慕的丰收图景立刻显现在我们面前。诗歌的开始,诗人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风”在诗歌中是一个常见的意象,但大都配着特定的词语来表现,比如寒风,比如暖风,很少人使用“好风”。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这“风”还被赋予了极大的“任务”:是它把大地变成了这样的金黄,“让劳动变成大地美景”,“命果实闪光”、“压手”。我们是乘着它来俯瞰这满地的喜悦与欢快,“纯粹,源泉,根本啊,幸福”,“这些词汇”在它的带领下“找到了自己亲爱的家乡”。接着又让我们听到了麦浪拍打门槛的声音,布谷鸟喜鹊的叫喳声,麦粒喷涌的流淌声。听觉和视觉的结合给诗句以张力,让人情不自禁地去想象、体味、感觉。“草帽,水罐,麦捆上的瓢”,这一组极具劳动生活气息的意象似乎缓解了劳动的疲劳,而给人以美感,劳动过程的快乐也伴随着它们而静静流淌。诗的结尾,诗人的感情已经抑制不住地随“风”飘扬,因为“风的间歇伫立一棵平原大树”,这是“精神之树,岁月之树”,以至于诗人迫不及待地想把这幸福的“前胜村”“挪到世界的中央”。至此,诗人对乡村的感情,对美好劳动的讴歌已经透过长短相间、错落有致的诗行显现出来,融合在乡情、丰收和劳动的美之中。
诗人把自己对故乡的依恋融入朴实、清新的诗中,用一颗赤子的心把金黄的背景下的前胜村全景图展示给读者。这里的“前胜村”,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与作者的童年、命运连接了起来,构成了他所有艺术的创作基础,“老爷爷”“小兄弟”“平原大树”等都成了赤子回忆的对象,清晰地印在作者的记忆里,成为“岁月之树”,成为“愿望之树”而地久天长。一个远在他乡的赤子,用自己的书写奏出了精神家园的留恋之歌。诗人说:“诗是我一生的事业,我得好好干。”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诗人依然把守着诗歌淳朴的阵地,坚守着对诗歌的不懈追求,毫无怨言,默默无闻,这才是诗歌的真谛,这才是诗歌中前胜村真正的内涵。
全诗自然、和谐,字里行间积淀了诗人多年生活中的感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作家北乔说:“我们无需说曹宇翔有着浓烈的平民意识和人道主义,因为任何的命名和形而上的词语总会销蚀他的至纯至真至性,玷污他对艺术性灵的守护和对生活之真诚与承诺。”的确,诗人是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注视着这美好的家园,以一种感恩的心来审视这世间的伟大,像一个友好的使者在每个人的心里播下希望和阳光。这些希望和阳光,洒满了整个前胜村,在一片金黄的背景下,劳动美这个永恒歌颂的主体显得更加的贴切与自然。欢乐不仅仅是前胜村的景象,也是诗人精神家园的阳光。
参考文献:
[1]杨守森.精美诗歌读本[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
[2]杨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术作品中丰收主题的历史语境[D].中央美术学院,2005.
[3]子张.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知性抒情原则的确立[J].诗探索,1998,(04).
[4]洪子诚,刘登翰著.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吕进.三大重建:新诗,二次革命与再次复兴[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