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翻译的本质,探究译者的任务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k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译者的任务》一文涉及翻译的本质、原著的可译性、原著与译文的关系、翻译的忠实与自由等翻译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从探究原文和译文的关系入手,审视翻译的目的与功能,以揭示翻译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译者的任务被解构为语言和语用两个层面,从而突破本雅明从“纯语言”层面对译者任务的单一解读。在翻译中,忠实具有相对性,只有从语用的角度看待翻译的忠实和译者的自由,才能实现翻译目的。
  关键词: 翻译本质翻译目的忠实原则自由原则
  
  在《译者的任务》(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1923)一文中,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从哲学的层面对翻译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思考,并从哲学的角度解读了翻译的本质,在文中提出的诸多翻译观点是对传统翻译观的背叛。本雅明对译者任务的解读主要针对文学翻译的范畴,他认为翻译不是为了不懂得原文的读者而做的,正如“在欣赏艺术作品或艺术形式的过程中,观赏者的因素从未带给人什么收获,然而艺术作品却从未关注过人对它的回应”[1](陈德鸿、张南峰,2000)。
  如果翻译不是为了不懂得原文的读者而作,那么翻译的目的何在?本雅明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思考翻译的本质,提出“纯语言”的概念,认为译者的任务是在翻译中通过再创作释放束缚在原作中的纯语言。由于“纯语言”隐藏在原作中,在翻译实践中很难把握,于是翻译便陷入不忠或不可译的窘境。本文从探究原文和译文的关系入手,重新审视翻译的目的与功能,以揭示翻译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译者的任务被解构为语言和语用两个层面,从而突破了本雅明从“纯语言”层面对译者任务的单一解读,无疑对翻译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一、原文和译文的关系
  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原作赖以存在的温床,脱离了那个特定的环境,原作的生命便宣告终结。一部作品如果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得以流传,就要归功于翻译。“翻译是一个脱胎换骨,灵魂转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语言的转换,原语言的土壤变了,原作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必须在另一种语言所沉寂的文化土壤中重新构建”[2](许钧、韩少功,2003:203)。正是由于原作所处的“文化语境”在译文中得以“重新构建”,从而原作在新的文化土壤中获得全新的理解,原作的生命在译作中得以延续。正如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所说:“正如生命的各种显示与生命的现象紧密关联而对生命没有意义一样,译文源自原文。与其说源自其生命,毋宁说源自其来世的生命……在译文中,原作的生命获得了最新的,继续更新的和最完整的展开。”[3](陈永国,2005)
  在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原文和译文地位的高低之争从来就没有定论。当一部译作获得了来世的生命,译文在译入语读者中与原文在原文读者中达到的效果相同,那么这部译作便跟原作一样成功。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一部译作很成功,它难道不是已经成为原文的他者?”[4](Marilyn Gaddis Rose,1997:5)翻译的论题通常在“忠实”观念的支配下展开,译者始终致力于寻找实现“忠实”的途径(如“神似”和“形似”、“异化”和“归化”),却对“忠实”和原文的“意义”这些概念本身鲜有质疑,导致译者的角色不停地变换,从最初对原文的“愚忠”到后来的“背叛”,再到后来寻求原文和译文地位的平衡(“形神兼似”),因而译文在对原文的忠实与背叛之间摇摆不定。尽管如此,在原文后来的生命里,其形式和意义都在不断转变。
  二、翻译的目的和本质
  1.翻译的目的
  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是“在翻译的语言里找出可以在原作内唤出回响的意向”。译者不但要从原文中找出两种语言的内在联系,而且要在译入语中表达出来,因而,翻译的终极目的是“表达语言内在联系”,即源语(source language)与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两种语言的内在联系。本雅明从“纯语言”的哲学层面来看待翻译,认为翻译是在纯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的复制与创作活动。这与道格拉斯·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的观点不谋而合:“翻译如同招魂/通灵(translation as channeling),即借助中介(译者)实现生者(译入语读者)与死者(原作者)的对话。”[5](卢玉铃,2004:57)
  但是,如果译者完全忽视译文的受众,即译文预期的接收者,则可能造成读者读不懂译文的情况,原作者与译作读者的对话便无法实现,翻译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对翻译目的的解读应该在上升到语意的层面,实现两种语言的转换之后,最后落实到语用的层面,充分考虑译作在译作读者中的可接受程度。弗米尔指出:“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便是受众——译文预期的接收者。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6](诺德,2006:15)
  2.翻译的本质
  “对翻译性质本身的认识会决定翻译方法的取向”[7](崔永禄,2001:3)。只有揭开翻译的本质,译者才能明确任务,进而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准确地译出原文。“翻译把作品置于一个崭新的面貌,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赋予了它第二次生命”[8](罗贝尔·埃斯卡皮,1987:139)。本雅明也把译文看作是原作的“来世再生”,从而使译文享有和原作一样的地位。他从文学作品翻译的角度分析翻译的功能与特点,认为翻译“并不是陈述事实或发布信息”[2](陈永国,2005:65),因为以传播信息为目的的翻译会陷入迎合读者的误区,以致无法传递原文的本质内容,产生拙劣的译文。
  好的译文源于对原文的准确理解。从翻译的过程来看,翻译从对原文本的分析出发,终于文本的再造。阅读必须从作品本文开始,其目的既然是对作品进行诠释,自然要受到文本的制约。[9](艾柯,1997:27)由于存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差异,在目的语中不存在原文中对应的表达方式,两种不同语言的等值转换便难以实现。不仅如此,雅各布森所指出,尽管各种语言都有同等的表达能力,但是,如果语言形式也表达意义,如诗歌和双关语,可译性就受到了限制(《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s Aspect of Translation,1959)。
  原文的可译性是翻译研究领域中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用某种语言表达出来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风貌是否能够用另一种语言完全、确切地再现出来。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不是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相互传译的问题,指的乃是某些感情和艺术色彩,以及文化特色比较浓厚的作品,在传译时由于语言的差别而所能达到的译文确切性的程度问题”[10]。原文的不可译性是导致翻译的忠实与自由二者矛盾的根源。
  三、翻译的忠实与自由原则
  1.忠实原则
  “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12](钱钟书)。正是由于原文和译文的语言具有本质的差异,译者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风格的把握都可能出现偏差,译者忠实于原作的努力最终却会带来不忠的结果,忠实便成为翻译中难以实现的理想境界。
  实现原文到译文的转化不是在译文中机械地复制原文的内容和形式,而是在译文的语言里塑造原文的指意方式,因为“原文毕竟提供了一个空间,提供了某种客观性和实在性”[11](许钧,2002:25)。尽管不可能实现对原文的绝对忠实,但译者不应放弃忠实于原文的努力,不仅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而且要忠实于原作的形式,因为形式有时也表达意义,在诗歌翻译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2.自由原则
  译者既是原作的读者,又是译作的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进行阐释、再创作,将原作转换成译文,都离不开译者的主体性作用。正如鲁宾逊所说:“译者永远不是,也不应该被迫成为不带个人色彩的转换机器……翻译应当从人出发,特别是从译者的感受出发。”[13](谭载喜,2004:24)因此,即使是针对同一文本,不同的译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作出截然相反的阐释,由此产生不同的译文。
  然而,发挥译者的主体作用并不是以译者为中心,也不是否定忠实原则。译者只需改变以原文作者为中心、以原文文本为中心的传统做法,充分考虑与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相关的社会、语言、文化因素,对原文作出尽可能忠实的解读,从而在译文的社会、语言、文化环境中准确地再现原文。
  四、结语
  尽管本雅明把译文看作原文来世的生命,打破了译文从属于原文的传统观念,从而让译文享有和原文平等的地位,但他从纯语言的角度阐释翻译的本质,并抽象地谈论翻译的忠实与自由,完全忽略译文读者的存在,否定了翻译的交际功能,这种观点在翻译实践中是行不通的。此外,由于纯语言难以把握,从纯语言的角度来理解翻译便让译者陷入窘境。在翻译实践中,再高明的译者也无法彻底解决不可译和忠实的矛盾,因此,本雅明所提出的理论只是翻译的理想境界。
  在翻译实践中,对原文的忠实只能是相对忠实,不存在绝对忠实。尽管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会频繁陷入不可译的窘境,但可译性仍是翻译的本质。好的译文源于对原文的准确理解。译者只有充分考虑与原文语言相关的社会、语言、文化因素,对原文作出尽可能忠实的解读,才能在译文的社会、语言、文化环境中准确地再现原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又要坚持忠实原则,并努力促成二者的和谐统一,这是实现译者任务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A].W.本雅明.论译者的任务[M].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2]许钧,韩少功,关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新老版本译者之间的对话[J].译林,2003,(03)
  [3]陈永国,2005:4—5陈永国译.翻译与后现代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Rose,Marilyn Gaddis.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 [M].Manchester:St.Jerome,1997.
  [5]卢玉玲.翻译的幽灵——评道格拉斯·罗宾逊的《谁在翻译?——超越理性论译者的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4,(2).
  [6]崔永禄.翻译的斡旋过程及影响这一过程的诸种因素[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7]诺德著.张美芳,王克非主译.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8]埃斯卡皮著.王美华,于沛译.文学社会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9]艾柯等著.柯里尼编.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0]Allen,Sture.Translation of Poetry and Poetic Prose:Proceedings of Nobel Symposium 110[C].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Ltdm,1999.
  [11]许钧.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共鸣与视界融合[J].中国翻译,2002,(3).
  [12]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97.
  [13]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质疑,人们心中已形成的固定生活模式被打破,惯有的价值尺度、心理素质、家庭观念、工作热情等正潜移默化的发生着质的改变。这是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传统心理、传统知识形态、传统行为方式,与现代化社会必然要求中国人的现代意识、现代心理、现代知识形态、现代行为方式之间的全方位遭遇和总体性冲突”。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企业兼并”、“下岗”、“买断”等一系列新名词,面对社会转型,大
家庭是德育的第一课堂  家庭作为德育的第一课堂,其基础性、不可逆性、重要性不可替代。  “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文明素养,还是奠定一个人终其一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础。家庭的家风和父母的榜样作用让家庭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乃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教育阵地。因此,家庭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德育具有基础性  家庭作为德育的第一课堂,有其基础性。家庭是儿童
摘 要: 随着中国城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年儿童成为学习钢琴的主体,钢琴普及教育在我国得到空前发展。为使孩子们在学琴过程中少走弯路,早一些达到预期的目标,作者对钢琴普及教育中教师的选择、家长的作用、练琴习惯、舞台实践、考级等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希望对习琴中的学生家长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钢琴普及教育 问题 对策  钢琴在西方传统乐器中,被尊称为“乐器之王”,它以宽广的音域、动听
摘 要: 文献检索课程在通性层面上,有关于文献、信息、检索的三大需求。在面对不同选课学生的具体情况下,老师可以灵活设置课程内容,使之更贴近课堂,更贴近同学,为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之余,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 文献 信息 检索  文献检索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教授给学生如何准确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文献的方法,并熟练准确地加以应用。这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通道,
[摘要] 中国水墨动画深受古典美学的熏陶浸润,它们不仅探求中国古典诗学、画论中的艺术造诣之美,而且坚持儒学伦理传统所宣扬之善,更寻求释家、道家等哲学意义上的本真。  [关键词] 水墨动画 艺术哲学 古典美学    以中国水墨动画为代表的饱含浓郁民族特色的动画片被称之为“中国学派”,它们清新淡雅、质朴隽永,成就了我国动画的辉煌时期。将古老的东方水墨艺术运用于动画创作之中,并达到淡泊宁静、潇洒出
摘 要: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汲取了陕北信天游的艺术营养。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叠的运用非常普遍,给文章增添了音乐美和旋律美,带有浓郁的乡土风情。  关键词: 信天游 重叠 《平凡的世界》  路遥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深受陕北传统文化的影响与熏陶。陕北信天游是陕北文化的瑰宝,路遥将质朴无华又形象生动的陕北信天游融入《平凡的世界》的创作中,增强了作品的乡土气息与语言感染力。重叠作为
摘 要: 基于对我国施行学科馆员服务十余年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分析,本文以高校图书馆为立足点,结合山东艺术学院的办学特色,对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下文简称我院图书馆)施行学科馆员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具体工作方法及实施学科馆员服务的重要意义进行重点论述。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服务 工作方法  一、实施学科馆员服务的必要性  探究国内学科馆员服务的前身,大约要从20世纪中期的美国说起。有
摘 要: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性技能人才,离不开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综合考虑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工具属性”和“人文属性”,除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外,语文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从“理论探究”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论述了“三位一体”的高职语文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培育的作用。  关键词: 三位一体 高职语文教学 职业素质培养 培养作用  一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性技能
摘 要: 《野火集》的文化和社会批判在政治体制内发难,认为人的精神建设在社会整体建设中处于根本地位,训示社会问题,刺激个体责己精神、抗争激情和力量觉醒,呼唤具有道德反省力与自信的现代公民意识,要求民主政治和思想自由。龙应台着眼于不容忽视的民间生命力,倡扬创构一种熔台湾本土经验和民主价值为一炉的自主性的文化心理空间,从现实危局、文化危机与历史境遇出发进行社会批判,始终与人和社会改造的理想相联系,试图
【摘要】张以庆的纪录片是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典型代表,在创作上既忠于现实又创造现实,使纪录片呈现出陌生化的主观表达。他的纪录片从不停留于现实表层,而是更多聚焦于现代人的内。世界,实现了心理写实。保持独特的“嗓音”,张以庆在纪录片创作中不断深入探索,使作品呈现出新的艺术形态。  【关键词】人文纪录片 陌生化手法 表现艺术    在中国纪录片不断崛起的时代,张以庆作为独树一帜的创作者在中国乃至国际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