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育者,有一些事情我们做着、做过,却没有仔细去想“该不该”和“怎么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些教育惯习。而这些教育惯习又会在不经意间直接或间接给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带来种种影响或伤害,所以值得去思索与拷问。现点击三则如下:
“报告——”
“请看屏幕——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谁呢?她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
“报告——”一声清脆响亮的报告声打破了课堂的宁静,也打碎了我刚刚营造出来的课堂情境,同学们的眼光不约而同地移向了教室门口,M同学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口,他上课迟到了。
“请进——”我轻声许可道。M同学飞快地跑向了座位,同学们的眼光也随着M同学的跑动在漂移。
沉默一同学们愣愣地望着我,我怎么也找不到刚才上课的感觉了。
“以后上课迟到不要喊‘报告’,自己悄悄地从教室后门走回座位,免得影响其他同学上课。”
“不行,不行,这是学校的统一要求,不然的话要被扣分的。”同学们小声地说道。
面对学生认真的模样,我不禁哑然。
课后,就“上课迟到了为什么要喊报告”这一话题我与班主任老师进行了交流,班主任老师说:这是为了培养学生从小讲礼貌、守秩序的文明习惯。面对班主任老师的认真模样,我又一次哑然。
迟到了喊一声“报告”就能培养学生从小讲礼貌、守秩序的文明习惯吗?按下学生自己迟到了不说,还要用一声“报告”去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这是培养学生从小讲礼貌、守秩序吗?我陷入了沉思。
“听话”
清明节后的一个晚上,我到邻居家去“神聊”,邻居家的小孩儿闷闷不乐地坐在书桌前,眼角还含着泪水。平常活泼可爱的小家伙今天怎么了?我心中纳闷着。
“乐乐,今天怎么不快乐了?”我抚摸着小家伙的后脑勺儿关切地调侃道。这一问不打紧,小家伙竟放开嗓子哭了起来。
“哭什么?不听老师的话还有理?”乐乐的爸爸阴沉着脸斥责道。
“我觉得我确实没有做错呗。是老师不讲道理。”乐乐边抽泣边诉说道。
父子俩的话更让我纳闷,也引起了我心中的好奇。我抚慰着乐乐,从孩子断断续续的诉说中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清明节学校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在绕墓一周时,乐乐偷偷地笑了一下,这一笑可惹了“祸”,邻近的同学发现了,并报告了老师。老师在班上狠狠地批评了乐乐,说他不听话,把老师提出的“扫墓时要怀着沉痛崇敬的心情”的要求当耳旁风,行为表现扣分。乐乐不服气。申辩说:革命烈士是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才牺牲的,我们去扫墓就是去看望他们,在他们面前就应该快快乐乐的,这样烈士们才会安心。觉得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老师说他狡辩,并勒令写一份检查。
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我除了安慰只有无语。我再一次陷入沉思——
早晨。家长送子女去学校总要叮嘱一番:听老师的话,上课遵守纪律,认真听讲。
课堂上,老师说:×××同学坐得多端正呀,她最听老师的话,我们都要向她学习。
办公室内,老师非常气愤地对某学生说:我说过多少遍,你就是不听话,整天调皮捣蛋。
上述类似情形每天都在学校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大家都司空见惯,耳熟能详,人们往往难以觉察这样的要求有何不妥之处。
细细思忖,我们也许会遗憾地发现,我们的教育似乎存在些许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把“听话”、“守规矩”作为儿童的美德,而把“好动”、“顽皮”、“好提怪异问题”或“好提不同意见”等视为“另类”。长此以往,在这种根深蒂固的服从意识的熏陶下。学生都被修剪成一棵棵“绿篱”,看上去整整齐齐、文文静静,殊不知,这种服从式教育遏制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旨趣,因为无数次的经验教训使他们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每当他们听话和服从时,各种表扬和奖励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向他们;每当他们试图独立行动并坚持自己的见解而“旁逸斜出”时,各种异样的目光和“修剪”措施就会落到他们身上。在这种思维定势盛行的地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丧失,创新意识悄悄被扼杀。
话说到此,我并没有要将学生培养为“不听话”的意思,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公德还是必须要遵守的,只是对听话的内涵和外延我们要作深刻的反思,我们不仅要教育学生听话,还要教育学生相信真理,相信科学,我们更要教育学生学会思考和比较,在辨别和筛选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不许践踏草坪”
中午,我去一所学校办事,正值学生上学。随着学生流步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地,厚厚松软的小草平铺开去,像一条巨大的绿毡。宽阔的草坪敞开它那博大的胸怀,似乎在召唤孩子们投入它的怀抱,尽情地去拥抱,忘情地去打滚儿,舒服地平躺其上,仰望蓝天,自由放飞梦想,别提有多惬意!
“嗨!×××你又在站岗放哨啊。”正当我沉浸于美妙的遐想时,一句响亮的调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在紧挨草坪旁的道路上站着一位小男孩,他低着头,双手在胸前摩挲着,神情显得很沮丧。
“他是被值日老师罚站在这儿的。”
“学校规定不允许践踏草坪,他不听话。”
……
周围的孩子七嘴八舌地告诉我。
“啊——”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心中若有所失。
随着教育条件的改善,学校的占地面积较以前大多了,校园绿地也越来越多,为了“保护好”绿地,很多学校明确规定“不许践踏草坪”。学校物理空间变大了,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却越来越小了。绿地究竟为谁而生?是一种高贵的装饰?是一种看得见的政绩?还是为了每天都生活和学习于此的师生?“不许践踏草坪”的校规横亘于学生与草坪之间,无形中将学生与自然隔绝开来,绿地离学生的身体很近,却离孩子的心灵很远,他们压抑着自己的本性,控制着自己的意志,束缚着自己的肢体,不去践踏,不去奔跑,不去打滚儿,不去拥抱,不去亲吻属于他们自己的草地。学校里缺少了孩子嬉戏的草坪,就像是牧场上缺少了牛羊的草地一样,是如此的矫饰和虚假,是如此的不自然、不真实。
也许有人会说:草坪是必须保护的,否则你踩几下,他踏几下,最终还是“绿地”吗?“不许践踏草坪”的校规比较生硬,还是改成“小草也有生命,请足下留情”的好。这些话乍听起来颇有道理,但细思量,学生还是被阻隔于草坪之外。
对于寸土寸金的学校来说,绿化切不可以牺牲师生的活动空间为代价。绿化时能否考虑多栽树少种草呢?大面积草坪这种表面风光“看上去很美”的绿化,只能导致欣赏效果大于实际功能,政绩效果大于实际需求,折射出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归根结底是形式主义作祟的结果。学校需要的绿化,是实实在在能给师生的生活带来舒适的绿化。与看起来养眼怡心相比,师生也许更看重大树底下好活动的绿阴。
布迪厄称惯习(habitus)不是习惯(habit),它由“积淀于个人身体的一系列历史的关系所构成,其形式是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惯习往往会自发地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惯习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就像隆隆的列车,顺着已有的轨道行驶。教育惯习是教育历史关系的积淀,它传承着并固化着教育传统。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继承并生成自己的教育惯习,保证了教师与充满多样复杂性、不确定性的教育场域之间取得持久的动态平衡和工作效率。然而在惯习力量作用下,我们的学校教育“以不变应万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不少教师行动变得古板,工作缺乏灵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落伍者。因此对教育惯习保持警觉和反思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学校里有许多不容置疑的规矩颇值得追问,它们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吗?对教育惯习进行反思、咀嚼、琢磨,会使教师站在全新的视角看问题,教师通过审视自己的教育惯习,寻找改革的切入点,又通过对自己教育惯习的理性思考,促进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的创新。
“报告——”
“请看屏幕——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谁呢?她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
“报告——”一声清脆响亮的报告声打破了课堂的宁静,也打碎了我刚刚营造出来的课堂情境,同学们的眼光不约而同地移向了教室门口,M同学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口,他上课迟到了。
“请进——”我轻声许可道。M同学飞快地跑向了座位,同学们的眼光也随着M同学的跑动在漂移。
沉默一同学们愣愣地望着我,我怎么也找不到刚才上课的感觉了。
“以后上课迟到不要喊‘报告’,自己悄悄地从教室后门走回座位,免得影响其他同学上课。”
“不行,不行,这是学校的统一要求,不然的话要被扣分的。”同学们小声地说道。
面对学生认真的模样,我不禁哑然。
课后,就“上课迟到了为什么要喊报告”这一话题我与班主任老师进行了交流,班主任老师说:这是为了培养学生从小讲礼貌、守秩序的文明习惯。面对班主任老师的认真模样,我又一次哑然。
迟到了喊一声“报告”就能培养学生从小讲礼貌、守秩序的文明习惯吗?按下学生自己迟到了不说,还要用一声“报告”去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这是培养学生从小讲礼貌、守秩序吗?我陷入了沉思。
“听话”
清明节后的一个晚上,我到邻居家去“神聊”,邻居家的小孩儿闷闷不乐地坐在书桌前,眼角还含着泪水。平常活泼可爱的小家伙今天怎么了?我心中纳闷着。
“乐乐,今天怎么不快乐了?”我抚摸着小家伙的后脑勺儿关切地调侃道。这一问不打紧,小家伙竟放开嗓子哭了起来。
“哭什么?不听老师的话还有理?”乐乐的爸爸阴沉着脸斥责道。
“我觉得我确实没有做错呗。是老师不讲道理。”乐乐边抽泣边诉说道。
父子俩的话更让我纳闷,也引起了我心中的好奇。我抚慰着乐乐,从孩子断断续续的诉说中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清明节学校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在绕墓一周时,乐乐偷偷地笑了一下,这一笑可惹了“祸”,邻近的同学发现了,并报告了老师。老师在班上狠狠地批评了乐乐,说他不听话,把老师提出的“扫墓时要怀着沉痛崇敬的心情”的要求当耳旁风,行为表现扣分。乐乐不服气。申辩说:革命烈士是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才牺牲的,我们去扫墓就是去看望他们,在他们面前就应该快快乐乐的,这样烈士们才会安心。觉得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老师说他狡辩,并勒令写一份检查。
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我除了安慰只有无语。我再一次陷入沉思——
早晨。家长送子女去学校总要叮嘱一番:听老师的话,上课遵守纪律,认真听讲。
课堂上,老师说:×××同学坐得多端正呀,她最听老师的话,我们都要向她学习。
办公室内,老师非常气愤地对某学生说:我说过多少遍,你就是不听话,整天调皮捣蛋。
上述类似情形每天都在学校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大家都司空见惯,耳熟能详,人们往往难以觉察这样的要求有何不妥之处。
细细思忖,我们也许会遗憾地发现,我们的教育似乎存在些许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把“听话”、“守规矩”作为儿童的美德,而把“好动”、“顽皮”、“好提怪异问题”或“好提不同意见”等视为“另类”。长此以往,在这种根深蒂固的服从意识的熏陶下。学生都被修剪成一棵棵“绿篱”,看上去整整齐齐、文文静静,殊不知,这种服从式教育遏制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旨趣,因为无数次的经验教训使他们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每当他们听话和服从时,各种表扬和奖励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向他们;每当他们试图独立行动并坚持自己的见解而“旁逸斜出”时,各种异样的目光和“修剪”措施就会落到他们身上。在这种思维定势盛行的地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丧失,创新意识悄悄被扼杀。
话说到此,我并没有要将学生培养为“不听话”的意思,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公德还是必须要遵守的,只是对听话的内涵和外延我们要作深刻的反思,我们不仅要教育学生听话,还要教育学生相信真理,相信科学,我们更要教育学生学会思考和比较,在辨别和筛选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不许践踏草坪”
中午,我去一所学校办事,正值学生上学。随着学生流步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地,厚厚松软的小草平铺开去,像一条巨大的绿毡。宽阔的草坪敞开它那博大的胸怀,似乎在召唤孩子们投入它的怀抱,尽情地去拥抱,忘情地去打滚儿,舒服地平躺其上,仰望蓝天,自由放飞梦想,别提有多惬意!
“嗨!×××你又在站岗放哨啊。”正当我沉浸于美妙的遐想时,一句响亮的调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在紧挨草坪旁的道路上站着一位小男孩,他低着头,双手在胸前摩挲着,神情显得很沮丧。
“他是被值日老师罚站在这儿的。”
“学校规定不允许践踏草坪,他不听话。”
……
周围的孩子七嘴八舌地告诉我。
“啊——”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心中若有所失。
随着教育条件的改善,学校的占地面积较以前大多了,校园绿地也越来越多,为了“保护好”绿地,很多学校明确规定“不许践踏草坪”。学校物理空间变大了,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却越来越小了。绿地究竟为谁而生?是一种高贵的装饰?是一种看得见的政绩?还是为了每天都生活和学习于此的师生?“不许践踏草坪”的校规横亘于学生与草坪之间,无形中将学生与自然隔绝开来,绿地离学生的身体很近,却离孩子的心灵很远,他们压抑着自己的本性,控制着自己的意志,束缚着自己的肢体,不去践踏,不去奔跑,不去打滚儿,不去拥抱,不去亲吻属于他们自己的草地。学校里缺少了孩子嬉戏的草坪,就像是牧场上缺少了牛羊的草地一样,是如此的矫饰和虚假,是如此的不自然、不真实。
也许有人会说:草坪是必须保护的,否则你踩几下,他踏几下,最终还是“绿地”吗?“不许践踏草坪”的校规比较生硬,还是改成“小草也有生命,请足下留情”的好。这些话乍听起来颇有道理,但细思量,学生还是被阻隔于草坪之外。
对于寸土寸金的学校来说,绿化切不可以牺牲师生的活动空间为代价。绿化时能否考虑多栽树少种草呢?大面积草坪这种表面风光“看上去很美”的绿化,只能导致欣赏效果大于实际功能,政绩效果大于实际需求,折射出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归根结底是形式主义作祟的结果。学校需要的绿化,是实实在在能给师生的生活带来舒适的绿化。与看起来养眼怡心相比,师生也许更看重大树底下好活动的绿阴。
布迪厄称惯习(habitus)不是习惯(habit),它由“积淀于个人身体的一系列历史的关系所构成,其形式是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惯习往往会自发地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惯习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就像隆隆的列车,顺着已有的轨道行驶。教育惯习是教育历史关系的积淀,它传承着并固化着教育传统。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继承并生成自己的教育惯习,保证了教师与充满多样复杂性、不确定性的教育场域之间取得持久的动态平衡和工作效率。然而在惯习力量作用下,我们的学校教育“以不变应万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不少教师行动变得古板,工作缺乏灵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落伍者。因此对教育惯习保持警觉和反思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学校里有许多不容置疑的规矩颇值得追问,它们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吗?对教育惯习进行反思、咀嚼、琢磨,会使教师站在全新的视角看问题,教师通过审视自己的教育惯习,寻找改革的切入点,又通过对自己教育惯习的理性思考,促进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