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本细读是一种深入挖掘文本内部所产生意义的文学阅读方法,它使得高中语文课堂灵动纷呈,要让这种阅读方法有效,必须做到:感知整体点,寻找切入点,挖掘空白点,体验情感点。在反复吟咏中读懂文本的内涵,体会文章的思想意蕴,从而真正走进文本世界,感受语言的魅力。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细读;语文阅读教学;
中国分类号:G633.33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部分,粗放式阅读便是我们面临的令人担忧的现状之一。针对这一现状,文本细读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便捷、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文本细读法要求以文本为中心,以读为指引,对其进行耐心仔细的分析推敲。在高中语文文本中主要分为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其中文学类文本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主要侧重于对文学类文本进行细读化教学,从而进一步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织灵动有效的课堂。此外由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间有限,无法做到每篇课文都细读化,所以我将主要就高中文学类文本之精读课文来探讨其文本细读的策略。
文本细读,顾名思义,以文本为中心,以读贯始终,重点落在“细”字上,那究竟如何“细”才能实现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呢?
一、初读文本,感知整体点
对一篇课文进行文本细读,首先要有整体认识,即通过初读文本从繁杂的细枝末节中大致了解文本的文体特点,感知文本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倾向等。需要注意的是,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整体,有开头有经过有结尾,彼此之间互相连接照应,它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因此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对一篇课文从头至尾的读,感知文本语言表达的丰富内涵和情感;文本的结构和脉络线索;文章的背景个性等。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中,学生们从头至尾有感情地朗读后,一方面能很快把握文章主题,即作者在抒发自己对大堰河所给予自己无私母爱的一种感激,一种怀念;另一方面,通过与诗歌《再别康桥》的对比后,学生们能明显感受到不同的语言风格,虽粗糙却蕴含着细腻,生动地表达出自己对于母亲的敬爱。可见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首先应在通读的过程中对文本予以整体的把握,进而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有很好的帮助。
二、再读文本,寻找切入点
众所周知,观赏一幅画,先整体欣赏,然后再从线条、色彩等精彩处去细品。同样,文本的鉴赏也应该像赏画一样,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寻找切入点,细品文本。对于这个切入点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某一关键词句,包括总起句、过渡词和句等,某一重点段落或者某一结构特点等角度入手对文本进行细读,品味言语背后的内涵,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答:“只刚念了《四书》。”而当宝玉询问时,黛玉则答:“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对于同一个问题,黛玉为何会有自相矛盾的回答,这一异常处便是一个细读的切入点。同学们可以循着这个点去追寻原因,发现其背后的真相,从而看到一个聪慧而敏感多虑的黛玉。可见通过对文本的细读,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学生便能深深迈进文本,然后仔细推敲,从而在语言的徜徉中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体味作者的情感。
三、精读文本,挖掘空白点
所谓“空白点”是指作者有意將文中有些内容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给读者留下广阔的空间,从而产生“文有限而情未终”的艺术效果。高中语文教材中其优秀的文学类文本不可避免的也会包含众多的空白点,吸引学生们驰骋想象,反复品味,积极思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精读中,根据文本的特点,挖掘空白点,使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从空白处读到文本未尽之言、言外之意。如小说《祝福》一文中,祥林嫂被她婆婆绑了回去,卫婆子也在场,四叔看到这一切后说了这样一句:“可恶!然而……。”这句话就给读者留下巨大的空白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四叔为什么说“可恶!”?是什么事情让四叔觉得可恶?是婆婆把祥林嫂绑回去这粗鲁的行为吗,还是卫婆子先把祥林嫂介绍过来又合伙绑走?可见,文学作品中皆留有空白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细读文本时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对空白点的留意,从而体味言外之意,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四、品读文本,体验情感点
语文是一门情感的学科,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它充满感性,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种情感的凝聚。同时抒情性又是中国文学的基本特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饱含着浓烈的美好情感。因此在文学类文本的细读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文本中的情感点找出来,加以还原渲染,使之融入心灵,于细读中升华感情。散文《故都的秋》一文的结尾便是极好的例证。作者以“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一句直抒胸臆,不仅饱含眷恋之情,而且如火般的誓言印染纸上。故都的秋天还会再来,故都的秋景还会再有,但“故都”却将失去。这个全文的结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深深眷恋,也表达了他的深切忧虑。文学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们品读的过程中鼓励他们找出触动之深的句子,响应他们情感的参与,在其激荡起伏中触摸文本的心灵,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小结:文本细读,就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出整体点,读出切入点,读出空白点,读出情感点。只有细读,才能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体悟美好的情感。因而,高中语文课堂的文学类文本的细读就要求教师通过课堂这个重要的平台,让每位学生认真细读文本,将文本梳理通透,在整体上把握,于细微处见光华,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独特的言语存在,从而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构织灵动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王翠花.慢慢走在文本细读的路上[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25期
[2]宋乐利.立足文本,深入细读——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J].课外语文2013年01期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细读;语文阅读教学;
中国分类号:G633.33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部分,粗放式阅读便是我们面临的令人担忧的现状之一。针对这一现状,文本细读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便捷、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文本细读法要求以文本为中心,以读为指引,对其进行耐心仔细的分析推敲。在高中语文文本中主要分为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其中文学类文本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主要侧重于对文学类文本进行细读化教学,从而进一步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织灵动有效的课堂。此外由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间有限,无法做到每篇课文都细读化,所以我将主要就高中文学类文本之精读课文来探讨其文本细读的策略。
文本细读,顾名思义,以文本为中心,以读贯始终,重点落在“细”字上,那究竟如何“细”才能实现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呢?
一、初读文本,感知整体点
对一篇课文进行文本细读,首先要有整体认识,即通过初读文本从繁杂的细枝末节中大致了解文本的文体特点,感知文本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倾向等。需要注意的是,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整体,有开头有经过有结尾,彼此之间互相连接照应,它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因此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对一篇课文从头至尾的读,感知文本语言表达的丰富内涵和情感;文本的结构和脉络线索;文章的背景个性等。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中,学生们从头至尾有感情地朗读后,一方面能很快把握文章主题,即作者在抒发自己对大堰河所给予自己无私母爱的一种感激,一种怀念;另一方面,通过与诗歌《再别康桥》的对比后,学生们能明显感受到不同的语言风格,虽粗糙却蕴含着细腻,生动地表达出自己对于母亲的敬爱。可见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首先应在通读的过程中对文本予以整体的把握,进而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有很好的帮助。
二、再读文本,寻找切入点
众所周知,观赏一幅画,先整体欣赏,然后再从线条、色彩等精彩处去细品。同样,文本的鉴赏也应该像赏画一样,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寻找切入点,细品文本。对于这个切入点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某一关键词句,包括总起句、过渡词和句等,某一重点段落或者某一结构特点等角度入手对文本进行细读,品味言语背后的内涵,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答:“只刚念了《四书》。”而当宝玉询问时,黛玉则答:“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对于同一个问题,黛玉为何会有自相矛盾的回答,这一异常处便是一个细读的切入点。同学们可以循着这个点去追寻原因,发现其背后的真相,从而看到一个聪慧而敏感多虑的黛玉。可见通过对文本的细读,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学生便能深深迈进文本,然后仔细推敲,从而在语言的徜徉中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体味作者的情感。
三、精读文本,挖掘空白点
所谓“空白点”是指作者有意將文中有些内容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给读者留下广阔的空间,从而产生“文有限而情未终”的艺术效果。高中语文教材中其优秀的文学类文本不可避免的也会包含众多的空白点,吸引学生们驰骋想象,反复品味,积极思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精读中,根据文本的特点,挖掘空白点,使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从空白处读到文本未尽之言、言外之意。如小说《祝福》一文中,祥林嫂被她婆婆绑了回去,卫婆子也在场,四叔看到这一切后说了这样一句:“可恶!然而……。”这句话就给读者留下巨大的空白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四叔为什么说“可恶!”?是什么事情让四叔觉得可恶?是婆婆把祥林嫂绑回去这粗鲁的行为吗,还是卫婆子先把祥林嫂介绍过来又合伙绑走?可见,文学作品中皆留有空白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细读文本时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对空白点的留意,从而体味言外之意,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四、品读文本,体验情感点
语文是一门情感的学科,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它充满感性,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种情感的凝聚。同时抒情性又是中国文学的基本特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饱含着浓烈的美好情感。因此在文学类文本的细读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文本中的情感点找出来,加以还原渲染,使之融入心灵,于细读中升华感情。散文《故都的秋》一文的结尾便是极好的例证。作者以“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一句直抒胸臆,不仅饱含眷恋之情,而且如火般的誓言印染纸上。故都的秋天还会再来,故都的秋景还会再有,但“故都”却将失去。这个全文的结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深深眷恋,也表达了他的深切忧虑。文学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们品读的过程中鼓励他们找出触动之深的句子,响应他们情感的参与,在其激荡起伏中触摸文本的心灵,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小结:文本细读,就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出整体点,读出切入点,读出空白点,读出情感点。只有细读,才能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体悟美好的情感。因而,高中语文课堂的文学类文本的细读就要求教师通过课堂这个重要的平台,让每位学生认真细读文本,将文本梳理通透,在整体上把握,于细微处见光华,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独特的言语存在,从而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构织灵动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王翠花.慢慢走在文本细读的路上[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25期
[2]宋乐利.立足文本,深入细读——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J].课外语文201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