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好“读的五关”,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zha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三年级教学重点应由字词教学为主逐渐向读写教学为主转变。由此,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自读,了解大意;导读,理解内容;熟读,体会感情;精读,品赏词名;习读,促进写作”的五个步骤,狠抓“读”的主渠道,注意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自读——了解大意,培养自学能力
  自读,就是在讲授新课前,布置学生自学语文,初步接触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的感知性阅读。自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极为重要,但对三年级学生应逐步过渡,自读的要求不必过高,只要求学生去读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拼读准生字,查字典理解生字詞,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人(或物),什么事即可。通过自读,学生基本了解课文大意,既为教授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导读——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导读是在自读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是感知性阅读的深化。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求是检查学生自读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然后再重点进行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笔者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先让学生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段落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和每段话的意思。最后,再全面深刻理解掌握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在课堂上老师指导下的导读,学生学会了生字词,理解了生字词和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掌握了课文段落内容和整体内容,让学生明白了课文的重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主要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阅读课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熟读——体会感情,提高阅读和朗读能力
  熟读是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在谈阅读教学时强调:阅读总得“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教学中,对那些语文文字优美,情感丰富的重点段,笔者充分运用“读”的功能,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认真阅读、理解、反复朗读,从而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笔者对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解作者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抓住“抽出”“嫩绿”“融化”“汇成”“淙淙”“散步”“往前淌”等词语,形象生动地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同时笔者采用默读、齐读、个人读等多种读法,反复朗读,让学生明白写任何一篇文章都一定要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没有感情,文章就枯燥无味,没有人喜爱看。通过熟读,在教学中不断强化阅读和朗读训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四、精读——品赏词句,培养思维能力和用词造句的能力
  精读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品评好词佳句,领会用词造句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用词造句的能力。在精读课文时,对文中的好词佳句,笔者让学生边谈边思边议,体会作者写作的技巧。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文中作者运用了许多准确、生动、形象的词句描绘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特点。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等,把枝条快速长出的样子;树叶随风飘落像彩蝶飞舞的样子;雾从地面生成,自下而上蔓延开来,浓浓的样子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来,非常贴切。教学中笔者在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弄懂这些词句的意思的基础上,运用幻灯、图片等多媒体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边谈边想象,细细体会这些词句的准确性、生动性。在教学中笔者还经常运用调换词语的办法,引导学生比较词句。如:“抽出”换成“长出”,“飞舞 ”换成“飘落”,“升起来”换成“冒出来”,从比较中让学生理解和领会课文中用词造句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精读课文,品赏词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用词造句的准确性和写作能力。
  五、习读——促进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课文是学生写作最好的范文。为指导三年级学生初步学写作文,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读的功能和作用,采取读为基础,以读学写,写中促读,多读,多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掌握写作的门路,培养写作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阅读为途径,训练为主线,选择适合学生,容易学写的段落,指导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写作方法,再让学生模仿写作。如《翠鸟》中第一段,笔者先指导学生分析讨论,知道作者是抓住翠鸟颜色鲜艳,外形小巧玲珑去描写翠鸟外形特点的。接着笔者就指导学生带着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朗读文段,依照这一段的写法,以《我喜爱的小动物》为题写一段语句通顺、想象合理、比喻恰当的话。由于指导得当,有样可学,绝大部分学生都很快地写出他们各自喜爱的小动物来了。这样练习,不但强化了阅读教学、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将会计实务工作通过财务软件来完成,这不仅大幅度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还进一步推动了会计智能的转变,使会计人员从核算型会计朝着管理型会计转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广大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改革而言,既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本文结合了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
“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我很赞同这句话,作为一名校长,智慧、勇敢、温暖都非常需要,《重新定义学校》这本书可以帮我们找到这三样东西。  《重新定义学校》作者是李希贵,李希贵是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在我心中,他就是教育界的领航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就提出并实施了以课内大量阅读为基础的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主持新
“人口”内容历来是地理学科的重点和高考的热点:在知识点方面,着重考查人口增长、人口迁移、人口容量、人口问题等;在技能方面,主要考查信息提取和图表判读能力;在情感价值观方面,则是考查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和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命题大多结合各种图表进行分析。所以,要学好本专题知识,从容应对高考,必须掌握“人口”常见图形的判读方法。  常见的“人口”常见图形有人口三角坐标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人口平面曲线图或折
【摘要】小学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时期,其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已成为中小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顽疾。现阶段,虽然有很多小学生的文化科成绩比较优秀,但是在思想品德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在性格方面出现缺陷及产生极端的思想,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德育工作来矫正,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本文探讨了小学阶段
[摘要]当前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该如何提高中学生挫折承受力,提高其自信心。本文我们就主要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该如何进行挫折教育。要知道一切学习和思考都基于严密、精确、系统的理论之上,所以说进行挫折教育,以总结经验为主的教学模式,是身为一个初中思想品德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培养;挫折教育  在这个加速前进的社会里,人们逐渐抛弃了质量而是选
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简便计算属于“数的运算”中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简算就是指运用运算定律来凑整,优化原先较复杂的计算过程,从而快速得出准确结果的一项计算技能。简便计算虽是一项基本的计算技能,但蕴含着心智技能成分。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不仅可以提高计算能力,更能培养学生正确、灵活应用计算方法的综合能力和严谨推理的数学思想。因此,简算代表着学生数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简算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主要趋势已由原来的课堂以教师为主转变为当前的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这样的转变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这也就意味着在传统课堂的地位将被打破,逐步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的生本课堂不但能够根据学生个性进行课堂设计,还能给予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是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安排的重要教学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有效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课堂的有效合作,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
【摘要】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进入学校,家长更是希望孩子能学到知识、学会做人。但,一直以来,家长都有一个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孩子到了学校,接受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科任老师的事情,与家长没有多大关系。殊不知,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不应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摘要:朗读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如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指导好学生的朗读,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本文主要从“配乐朗读,感受语言美;体会文章节奏,感受语言美;教师范读,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等方面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筑美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使语文课堂教学时时洋溢着语言的美。  关键词:朗读;语感
高考数学应用题不断发展变化,推陈出新,既适应时代发展,又考查学生能力。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细致深入的审题是解题成功的必要前提。审题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是阅读理解、识文断字等综合能力的反映。审题不仅需要严谨的态度,还要掌握科学高效的审题策略。  一、感受实际情景,把握宏观方向  高考数学应用题通常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反映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往往对应用题中描述的情景比较陌生。因此,在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