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职分流与阶层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各地区分阶层入学机会指标的再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545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教育的阶层再生产为基本视角,以MMI和EMI理论为基础,探究地区普职分流规模及结构对各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公平的影响.依据我国地区非均衡发展与人口流动带来的阶层结构差异和教育获得累积性特征,本文构建了各地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阶层公平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地区普职分流规模和结构对阶层入学机会公平产生的影响.本文发现,对普通本专科和普通本科入学机会而言,地区高中和中职毛入学率的提高均有助于缩小阶层间的入学机会差距,普通高中毛入学率的提高对改善地区阶层入学机会公平的作用更为明显;提高普通高中学额占比或普职比等调整招生结构的方式也能够显著地缩小地区阶层入学机会的差距.而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地区普职分流的招生规模和结构变化对提高地区阶层公平没有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知识是一个“符号世界”,更是“真理世界”和“意义世界”,兼具客观性和社会性等多重属性.知识问题是课程与教学理论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也是2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问题.人们对待知识的态度不仅影响着课程的价值取向,而且影响着教学的活动结构,麦克·扬主张“以知识为基础的方法”建构课程理论和探讨教学问题.教学活动作为“知识密集型”实践,是主体以“人知相遇”为基础的意义实践,否认知识客观实在性而过分强调意义的社会建构,以及否认知识社会性而将知识窄化为单一的教学内容,都是非常危险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需要回归知识
在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强大驱动之下,知识生产“模式1”“模式2”与“模式3”相继浮现,并对研究型大学科研生态变革产生深刻影响.知识生产“模式1”的出现,确立了大学以学科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生产的中心地位,大学科研生态呈现出“闭环”形态.知识生产“模式2”的出现,推进了大学以交叉学科为特色、面向社会应用需求的知识生产的主体建设,大学科研生态转变为“扣环”形态.知识生产“模式3”的出现,促使大学超越以自身作为知识生产与科学研究绝对主体的有限视域,寻求科研生态的“融合”之力,从“线性创新模式”的起点转变为“非线性创新
本文剖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在学业减负的动力下,国家对课程的管理基础从教学大纲到学习目标;破除知识本位之后,课程改革将学生的学习成长嵌入目标控制之中,课程改革成为不同课程流派的试验场.结合历史课程的教与学,本文阐述了实用主义将知识方法化与工具化,其后是有限的经验与软化的真理;认知建构主义将知识化约为认知,强调“如何思考”比“思考什么”更重要;社会建构主义将课程变成文化的战场,强调立场比真相更重要,滑入相对主义;最后引入社会实在论,强调科学与理性是超越个体经验与认识之上的集体成就,真理具有强制性,教育应传
知识问题是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问题.没有知识就不需要教学,没有系统的科学知识就不需要现代教育.知识既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其自身的传承也是教学的基本任务,知识传承与学生发展互为目的 、互为工具.知识教学是帮助学生个体进入社会历史、丰满精神世界与提升思想境界的重要路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学生学习远离生活的、先进、系统的科学知识,正是教学活动的优势与独特之处.经由学生的主动活动,客观知识才能活化、具体化,成为学生成长和创造的现实力量.
在西方古典教育传统中,灵魂天生有优劣、高低和美丑之分,对于不同的灵魂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城邦教育的实质便是惩罚;然而这一主张在现代民主社会的语境中受到挑战,这使得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的现代政治共同体如何形塑人民、教育王者的问题在古今之争的语境中显得尤为尖锐.卢梭认为爱弥儿这类优秀的灵魂跟随良师的引导便能自然向善,惩罚对他们而言,非但不能驯化灵魂中恶,反而是催生恶的直接诱因;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的教育而言,需要借助惩罚教育驯化灵魂中的恶.本文通过分析《爱弥儿》中关于惩罚问题的双重隐喻,
出于对诗歌的道德危险的忧虑,中西诗教传统都对诗的道德品格有严格的要求.卢梭与朱熹跨越中西文化的分界,在读者的道德心理学视角下具有同样的默契,通过对“读者”的塑造,转变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被动关系,使读者成为诗歌教育的主体,通过读者心灵的积极参与,以不同的方式达到了诗歌教育“思无邪”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