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一词,很早就出现于古希腊哲学著作中。苏格拉底与其弟子柏拉图通过对话,阐发了智者对人类、对世界、对宇宙的追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有把对话运用到教学中的范例。现代解释学、建构主义、接受美学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对话对阅读文本及人类自我理解的重要性。现代对话理论已被许多国家的教育家认同,并吸收到母语教育有关文件中。综观目前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对话理论早已有意无意地被人们运用到各种语文活动之中。不过很多时候,人们还未能在隐性视角、在超学科视域内认识对话现象。由此看来,无论是作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者,还是研究者都有必要全面审视一下语文活动中的对话现象。
一、大背景视野中的对话现象
1.对话顺应社会文化变化
从社会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人类正处于需要相互学习的特定历史文化时期。美国著名女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名著《文化与承诺》中将人类社会文化依其传承方式区分为前喻、并喻和后喻三种。目前我们正处在并喻和后喻并存的时期,两代人之间必须相互学习才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各种文化思潮的撞击,各种技术科学的促进都要求人们走出封闭的自我,借鉴他人的经验反省自我、吸取他人的成果充实自我、援用他人的技术惠及自我。处在这个特定时期的师生更有必要互为老师,形成良好的对话关系,相互教育,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2.对话符合心理认知发展
从心理学发展来说,教育已进入了人本主义阶段。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行为科学认知主义再到人本主义这三大发展阶段。行为主义心理学随着工业的出现而兴起,主要采用刺激学习的方法,迫使学生进行大量的作业和练习。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专指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和计算机进行功能模拟,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待人的认知过程,看来这种认知是没有情感,没有动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认为,人的学习是一个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过程,是学生自主发展的生命活动,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新型的对话关系正是人本主义思想在语文活动中的最好体现。对话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对话中悟真情,说真话。
3.对话契合众多科学理论
布鲁诺“探索发现”理论提出,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奥苏贝尔“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则反对机械的接受学习,指出了机械学习的弊端,提出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模式。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提到了“交往交流”智力活动。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所谓“学习”就是学习者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更是直接在揭示灌输式教学弊病的基础上,指出教育和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是一种对话性、创造性的活动。诸多的学术理论为语文活动中的对话活动的组织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和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导。
二、对话活动中必须强化的几个意识
1.真诚自觉的意识
对话过程其实是相互双方交流的过程,它要求人们自觉真诚地把自己的合理思想拿出去与人交流。准备在真诚自觉的对话中发现吸收他人的合理思想,准备真诚地放弃自己的不足,包括立场、观点、方法上的根本性不足。
2.平等互尊的意识
人的能力有大小,对问题的理解有先有后,有深有浅,因此在对话过程中要建立平等与相互尊重的意识。人类文明的根本在于把别人视为人,而不视为物,即在于对别人人格的认同,不应该由于别人的能力小,水平低而加以鄙视,不尊重别人等于不尊重自己。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只有联合他人,借助他人的力量,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文明气氛中,才能克服个人力量的有限性。
3.自我否定与认同他人的意识
人的发展在于拓宽视野提高认识和智慧水平,从而必须放弃以往不合理的认识对旧的自我进行根本性的否定,这就是自我对话中的自我否定性。
4.开放拓展的意识
狭义上,人们总是把对话局限在显性的层面,局限在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其实,从更广阔的视域看,对话远不是这样。对话既是师生、生生间可视可闻的显性言语交流,也是师生与文本、作者、编写者,乃至作者亦可作为读者与前人间,师生作为读者与自身之间交流的隐性活动。对话也不仅局限于本学科知识系统内的活动,同样可以拓展为超学科视域中的学科间广泛交流活动。
三、语文活动中的对话策略
1.显性视角下语文活动中的对话策略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策略。从教师中心、学生中心转向师生对话,在互为老师的平等对话中让学生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自主生成语文素养,自主走向精神成长。师生间相互教育,共同成长。教师应创设平等对话的氛围情景,精心设计课型,适时抛出能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撩拨学生对话欲望的问题,激发同学生对话的热情。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策略。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是指学生之间就某一个共同话题展开的讨论和交流,是学生之间交流自己对文本理解、对生活感悟、对世界认知的过程。学生间的对话可以使得语文课堂活动向课外向日常生活进一步延伸,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由有意识学习向无意识学习转化,让语文融合到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自由状态下的学习语文的乐趣。
师生与文本内容的对话策略。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和文本视界融合的过程。由于有了教师的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反复对话,文本意义就会一直处于不断生成的状态。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拓宽了文本的世界,也就自然而然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为此,要想创造性的整合发展文本,教师就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指的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批判。在对话过程中,学生交会了文本,文本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对话的朋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思维习惯、个人情感去理解体验文本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超越文本意义,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
2.隐性视角下语文活动中的对话策略
师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策略。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语文教学在读解各类文本时,若能够注意与文本作者对话,了解作者所处的年代,以及彼时彼地创作时的心情,则诗文的题旨就不难理解。
师生与文本评论者的对话策略。语文学习活动中,师生通过与文本评论者的对话,借助文本评论者对文本的个人经验性解读,可以省却一些常识性知识的探究过程,也为自己个性化的解读文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当然要以“第二文本”为中介,“第二文本”是指与读者已经发生关系的审美对象,其中包括读者再创造之后形成的新的艺术世界,主要指读者阅读文本后形成的评论性文章。
师生与课程设置者、文本编写者的对话策略。师生与文本编写者的对话,一方面可以了解教材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根据编写者的思路去拓展阅读材料的范围。师生完全可以主动寻找与教材选用的相近或同类的作品来作为课内课外阅读材料。这种与教材编写者平等对话的意识,可以消除学生对教材的神秘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心理距离,能够让学生很容易走进文本,从而加深对文本的透彻理解。
师生自我对话策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话过程中,同样需要及时的反思,及时的自我对话。自我对话的过程就是对自我过去所拥有得到的知识经验观点想法等进行的审视、探究和合理性追问。师生内心的矛盾或困惑往往是自我对话的前提。教师通过对教学态度、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及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逐步提升教学智慧,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学习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以及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便可由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从而逐步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风格。
四、对话现象中的几个误区
1.错误、过度解读文本
教师与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有时由于自身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或者为了单纯追求新奇另类的解读,可能会引发经不起推敲或明显错误的解读。最可怕的是,因为忽略文本的主体意识,导致喧哗的众语声淹没了作者文本的核心价值。
2.忽略作者与前人的对话
作者相对于于前人来说,也是一个后在的自然的读者个体。作者的思想、作者的认识,也是在吸收了前人的智慧成果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它是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精神紧密关联的。循着这一精神轨迹,我们就会很快地触摸到文本背后潜藏着的作者激荡的心灵。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及时补上这一缺失的环节。
3.忽略教师的首席身份
对话过程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并不是忽略消减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教师相对学生而言,天然的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有时还应该扮演对话中的裁判角色,即时监控判罚对话中的违例,毕竟对话过程还是需要掌控在一定价值标准范围之内来进行的。对话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任何游戏都应该有其自身的规则,而此时的教师就应该是这一游戏规则的仲裁。
五、走向未来的对话
目前,“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人类社会似乎正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我们研究的当然不是广泛意义上的“对话”,也不仅指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对话,而是贯穿在语文活动中那些显性和隐性、表层和深层的对话。随着人们对对话现象、对话理论的深入研究,语文活动中的对话世界也将会更加绚烂多彩。
陈玉根,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居江苏兴化。本文编校:剑男
一、大背景视野中的对话现象
1.对话顺应社会文化变化
从社会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人类正处于需要相互学习的特定历史文化时期。美国著名女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名著《文化与承诺》中将人类社会文化依其传承方式区分为前喻、并喻和后喻三种。目前我们正处在并喻和后喻并存的时期,两代人之间必须相互学习才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各种文化思潮的撞击,各种技术科学的促进都要求人们走出封闭的自我,借鉴他人的经验反省自我、吸取他人的成果充实自我、援用他人的技术惠及自我。处在这个特定时期的师生更有必要互为老师,形成良好的对话关系,相互教育,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2.对话符合心理认知发展
从心理学发展来说,教育已进入了人本主义阶段。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行为科学认知主义再到人本主义这三大发展阶段。行为主义心理学随着工业的出现而兴起,主要采用刺激学习的方法,迫使学生进行大量的作业和练习。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专指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和计算机进行功能模拟,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待人的认知过程,看来这种认知是没有情感,没有动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认为,人的学习是一个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过程,是学生自主发展的生命活动,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新型的对话关系正是人本主义思想在语文活动中的最好体现。对话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对话中悟真情,说真话。
3.对话契合众多科学理论
布鲁诺“探索发现”理论提出,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奥苏贝尔“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则反对机械的接受学习,指出了机械学习的弊端,提出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模式。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提到了“交往交流”智力活动。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所谓“学习”就是学习者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更是直接在揭示灌输式教学弊病的基础上,指出教育和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是一种对话性、创造性的活动。诸多的学术理论为语文活动中的对话活动的组织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和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导。
二、对话活动中必须强化的几个意识
1.真诚自觉的意识
对话过程其实是相互双方交流的过程,它要求人们自觉真诚地把自己的合理思想拿出去与人交流。准备在真诚自觉的对话中发现吸收他人的合理思想,准备真诚地放弃自己的不足,包括立场、观点、方法上的根本性不足。
2.平等互尊的意识
人的能力有大小,对问题的理解有先有后,有深有浅,因此在对话过程中要建立平等与相互尊重的意识。人类文明的根本在于把别人视为人,而不视为物,即在于对别人人格的认同,不应该由于别人的能力小,水平低而加以鄙视,不尊重别人等于不尊重自己。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只有联合他人,借助他人的力量,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文明气氛中,才能克服个人力量的有限性。
3.自我否定与认同他人的意识
人的发展在于拓宽视野提高认识和智慧水平,从而必须放弃以往不合理的认识对旧的自我进行根本性的否定,这就是自我对话中的自我否定性。
4.开放拓展的意识
狭义上,人们总是把对话局限在显性的层面,局限在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其实,从更广阔的视域看,对话远不是这样。对话既是师生、生生间可视可闻的显性言语交流,也是师生与文本、作者、编写者,乃至作者亦可作为读者与前人间,师生作为读者与自身之间交流的隐性活动。对话也不仅局限于本学科知识系统内的活动,同样可以拓展为超学科视域中的学科间广泛交流活动。
三、语文活动中的对话策略
1.显性视角下语文活动中的对话策略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策略。从教师中心、学生中心转向师生对话,在互为老师的平等对话中让学生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自主生成语文素养,自主走向精神成长。师生间相互教育,共同成长。教师应创设平等对话的氛围情景,精心设计课型,适时抛出能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撩拨学生对话欲望的问题,激发同学生对话的热情。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策略。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是指学生之间就某一个共同话题展开的讨论和交流,是学生之间交流自己对文本理解、对生活感悟、对世界认知的过程。学生间的对话可以使得语文课堂活动向课外向日常生活进一步延伸,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由有意识学习向无意识学习转化,让语文融合到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自由状态下的学习语文的乐趣。
师生与文本内容的对话策略。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和文本视界融合的过程。由于有了教师的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反复对话,文本意义就会一直处于不断生成的状态。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拓宽了文本的世界,也就自然而然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为此,要想创造性的整合发展文本,教师就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指的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批判。在对话过程中,学生交会了文本,文本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对话的朋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思维习惯、个人情感去理解体验文本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超越文本意义,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
2.隐性视角下语文活动中的对话策略
师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策略。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语文教学在读解各类文本时,若能够注意与文本作者对话,了解作者所处的年代,以及彼时彼地创作时的心情,则诗文的题旨就不难理解。
师生与文本评论者的对话策略。语文学习活动中,师生通过与文本评论者的对话,借助文本评论者对文本的个人经验性解读,可以省却一些常识性知识的探究过程,也为自己个性化的解读文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当然要以“第二文本”为中介,“第二文本”是指与读者已经发生关系的审美对象,其中包括读者再创造之后形成的新的艺术世界,主要指读者阅读文本后形成的评论性文章。
师生与课程设置者、文本编写者的对话策略。师生与文本编写者的对话,一方面可以了解教材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根据编写者的思路去拓展阅读材料的范围。师生完全可以主动寻找与教材选用的相近或同类的作品来作为课内课外阅读材料。这种与教材编写者平等对话的意识,可以消除学生对教材的神秘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心理距离,能够让学生很容易走进文本,从而加深对文本的透彻理解。
师生自我对话策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话过程中,同样需要及时的反思,及时的自我对话。自我对话的过程就是对自我过去所拥有得到的知识经验观点想法等进行的审视、探究和合理性追问。师生内心的矛盾或困惑往往是自我对话的前提。教师通过对教学态度、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及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逐步提升教学智慧,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学习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以及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便可由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从而逐步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风格。
四、对话现象中的几个误区
1.错误、过度解读文本
教师与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有时由于自身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或者为了单纯追求新奇另类的解读,可能会引发经不起推敲或明显错误的解读。最可怕的是,因为忽略文本的主体意识,导致喧哗的众语声淹没了作者文本的核心价值。
2.忽略作者与前人的对话
作者相对于于前人来说,也是一个后在的自然的读者个体。作者的思想、作者的认识,也是在吸收了前人的智慧成果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它是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精神紧密关联的。循着这一精神轨迹,我们就会很快地触摸到文本背后潜藏着的作者激荡的心灵。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及时补上这一缺失的环节。
3.忽略教师的首席身份
对话过程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并不是忽略消减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教师相对学生而言,天然的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有时还应该扮演对话中的裁判角色,即时监控判罚对话中的违例,毕竟对话过程还是需要掌控在一定价值标准范围之内来进行的。对话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任何游戏都应该有其自身的规则,而此时的教师就应该是这一游戏规则的仲裁。
五、走向未来的对话
目前,“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人类社会似乎正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我们研究的当然不是广泛意义上的“对话”,也不仅指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对话,而是贯穿在语文活动中那些显性和隐性、表层和深层的对话。随着人们对对话现象、对话理论的深入研究,语文活动中的对话世界也将会更加绚烂多彩。
陈玉根,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居江苏兴化。本文编校: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