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宁的浦源村是古老的,浦源村那条鲤鱼溪也是古老的。古老的土地总会拥有秘密,这秘密便像深埋在土中的种子,在岁月的春秋里生长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一溪鲤鱼与一个家族和谐相处800年,这个古村展现出的文化,其价值取向是崇高的——生命都是平等的、自由的、快乐的,具有着同等的尊严。
渊源:神仙化身增添神话色彩
周宁县城往西5公里的浦源镇浦源村,村里住着的800多户人家,是800年前从河南荥阳迁徙而来的郑氏后裔。“中华奇观”鲤鱼溪源自海拔1448米的紫云双笔峰麓,沿途汇集9条山涧,奔突疾驰,一路自西向东顺势而下,至一马平川的浦源村口时流速顿减,于是形成了一条五弯六曲的溪流,贯村而过。因为溪中有上万尾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各色鲤鱼,所以这条溪叫做鲤鱼溪。
鲤鱼溪的鱼最识人情,它们生性喜欢与人同游,善解人意,毫不怕人,能“闻人声而来,见人影而聚”。只要人们靠近溪边,它们就会成群结队迎面游来,仰首张口望着游人,期待着人们给它们掷食物,但它们却不单纯为了食物,你不给它们抛掷饼饵,它们也能同样伴随着人声人影同步漫游,直到人群消失而后止。你如果抛掷饼饵,鱼群就会争相逐食,立刻掀起层层微波,一尾尾潜游腾跃,来往穿梭,并不时发出“喋喋”吞咽之声。这时,你尽可以一手拿着光饼,一手轻轻地抚摸鱼首。
谈起鲤鱼溪中鲤鱼的由来,年过七旬的浦源郑氏宗祠管理员郑立义向记者娓娓道来。相传,浦源郑氏祖先于宋代迁徙于浦源,为了防止饮用水源被污染或投毒,聪明的郑氏祖先就在这条溪流中放养鲤鱼,一则去污澄清,二则预防外人投毒,这鱼儿便成了村人饮用水的“哨兵”和“守护神”。郑氏始祖郑尚公及其后裔行善积德,至八世祖晋十公时郑氏乐善好施名声远扬,感动了神仙。
一天,村中来了乞食婆,还带着一男一女两个乞食仔,他们身上长满疥疮,白天讨饭,晚上露宿村头。晋十公发现后,把3人叫到家中,派人照顾还请医生看病。病好后,他们要走,晋十公亲自送他们,走到桥头时,3人突然消失,这时溪中游出三条鲤鱼,对着晋十公樱唇抬举,聊表谢意。晋十公忙入祠焚香膜拜,原来这是金瓶峰上3位仙姑的化身。从此,村中人就把溪中鲤鱼奉为神鱼,并在鱼塘里安放鲤鱼仙姑塑像。
护鱼:巧施苦肉计爱鱼护鱼
浦源郑氏到了第八世,家族兴望,族长晋十公为感激鲤鱼功劳,率村人拓宽山溪,并借助神话故事,神化“鲤鱼”,讹称鲤鱼是“三仙姑”化身,并有林公庇佑,偷捕者会降灾得疾。之后,他召集村人订立乡规民约,禁止垂钓捕捞,违者严加惩处。为严明纪律,他巧施“苦肉计”。族规公布的第二天,他有意叫自己的孙子去抓一尾鲤鱼,并当场将其抓住。在宗祠里,当众将他的孙子打得皮开肉绽,并“罚宴”村人三日,“罚戏”三场。在开宴前,他让村人立下毒誓:无溪中鲤鱼,则无浦源村人。后来,历代村人均遵循古训,将鲤鱼当成村中一员关爱倍至。
美丽的鲤鱼溪也曾遭受过劫难。1949年春,从淮海战役败退的国民党某部经过浦源村,他们用枪射、用手榴弹炸、用箩筐捞,鲤鱼死伤惨重,此时村民与这帮家伙展开了“反迫害”斗争,留下的极少数鲤鱼被村民巧妙藏到水缸或村外深井才让鲤鱼继续繁衍。为了保护鲤鱼,有的村民还习武练拳,严加防守。
为了鲤鱼能在溪中自由快乐地生存,经过长期观察和摸索,村人掌握了鲤鱼许多生活习性,于是沿溪建房时都要在路下修建“L”形的下水道,以便鲤鱼在发大水时躲藏。同时还在溪侧植上绿葛蒲让鲤鱼衔住以免被洪水卷走。前人词句中“涧壑沟濡资德水,藻蒲依止谢江神”赞扬的就是这一情景。
郑氏宗祠:华东最完整的宗祠
鲤鱼溪畔的郑氏宗祠始建于宋代,相传是河南荥阳迁到浦源的朝奉大夫郑尚公八世孙晋十公所建,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14年)重修。文革时遭破坏,1996年大规模整修,是目前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宗祠。
宗祠造型独特,前窄后宽,形同古船。右前方有一株千年柳杉,树高十丈,干粗六围,树腹中空而枝叶茂盛,村人奉若神明,美名之“灵樯”。传说,郑氏始祖朝奉公于此处小憩,梦见自己乘一巨舟,从者无数,财宝满舵,醒后以为吉祥之兆,遂立下遗愿,要以此树为船桅,建祠如舟形,后果子孙满堂,人才辈出,成为当地望族。
大门上“郑氏宗祠”四个字为坚幅,据说在古代只有皇帝国戚的宗祠才能这样建造。整个祠堂为三进式古典殿堂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宗祠正厅供奉着北宋驸马郑南公、始祖朝奉公及他们夫人赵氏、吕氏塑像,左边是郑晋十公及夫人塑像,右边是广行善事,最后归神的郑九公塑像,两侧依次陈列着历代珍藏的龙头祖牌,如同“家谱”。龙头祖牌底座为“八仙过海”、“西游记”等各种木刻,顶部为镂空龙头木刻,工艺精巧,剔透玲珑。文革时,浦源村人将这些龙头祖牌藏于夹墙或村外山洞,避免了遭受破坏。目前,经修复,形成了华东地区最完整的龙头祖牌。
祠中还有诸多匾额楹联,流金溢彩,书法精堪。正厅高悬明朝状元、礼部尚书翁正春“蕴藻流芳”。在二进厅还有原福建省军区司令员任永贵的“明德惟馨”,民国时宁德县知事黄式苏的“咸林望族”,民国福建省长、海军上将萨镇冰的“硕德耆年”等匾额。
宗祠的柱子上还挂着楹联,大多是歌颂祖先,书法都较为精湛、流畅。而且有些大楹联是整块檀木做成的,年代也颇为悠久。有的还有一段故事,如“舍身救父不得谓之轻生,毁体瘵慈斯真能养大体”,说的也是锡繁公的故事。戏台上的一幅对联:“偶来顾曲聊遣闲情,试问登台谁称出色”带点人生真谛。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则洞开祠堂大门,搬出家谱让村人翻阅查看。同时,演“社戏”三天。戏前,举村人共聚,商讨一些村中大事,形式较为隆重,很象“民主集中制”。
整个祠堂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你徜徉其中,定会被中国古代宗族文化的深厚内涵所吸引,让你流连忘返。
鱼葬:鲤鱼溪独特的鱼葬习俗
浦源人爱鱼、护鱼的良好习俗,演绎了800年来“人羡鱼休唱钓鱼歌”的奇妙人文景观。但是,尽管如此,鱼儿仍是无法逃避它们的“大限”之日,因此也就形成了鲤鱼溪独特的鱼葬习俗。
鱼葬礼俗自郑氏八世祖晋十公苦肉计护鱼开始,以后沿成村里重要习俗,当鲤鱼自然老死或因其它变故死亡,村人都说鲤鱼上天了。于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将它们送到鱼冢安葬,并燃香、烧纸钱、放鞭炮。如死的鱼较多,送葬场面则隆重,还拜读祭文。有时也有祭祀之礼后用柴草把鱼烧成灰,埋葬在“鱼冢”里。
记者来到了鲤鱼溪下游鱼塘边的土丘上,看到在土丘上立着两株参天拥抱的古柳杉,而这两棵数则被村民称为“鸳鸯树”。两树之间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鱼冢”二字,这是全国唯一的“鲤鱼墓”。“鱼冢”四周遍布稻田,面朝鲤鱼溪和郑氏宗祠,为鹅卵石堆砌而成,呈拱圆形,冢前石碑、石案、香炉等祭祀物件一应俱全。汤祖乐介绍说,这“鱼冢”是1986年浦源村村民用鹅卵石重修的,寄托了浦源村村民对鲤鱼的虔诚敬意。虽然“鱼冢”中安葬了数以万计的鲤鱼,但鱼冢里却总未见填满,其四周也从未有过异味。
这里的鲤鱼对浦源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行走在沿溪的村道上,让人们深思这条800多年来被人们踩得细光发亮的青灰石道上,凝结着的正是鱼水相依,人鱼相依,患难与共的人鱼情结。作为国内唯一鲤鱼文化古村落浦源村不仅是人鱼和谐相处的典范,浦源护鱼习俗还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更好地保护历史的真实性,保持风貌的完整性,溪岸下的鲤鱼才能得以代代繁衍。
渊源:神仙化身增添神话色彩
周宁县城往西5公里的浦源镇浦源村,村里住着的800多户人家,是800年前从河南荥阳迁徙而来的郑氏后裔。“中华奇观”鲤鱼溪源自海拔1448米的紫云双笔峰麓,沿途汇集9条山涧,奔突疾驰,一路自西向东顺势而下,至一马平川的浦源村口时流速顿减,于是形成了一条五弯六曲的溪流,贯村而过。因为溪中有上万尾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各色鲤鱼,所以这条溪叫做鲤鱼溪。
鲤鱼溪的鱼最识人情,它们生性喜欢与人同游,善解人意,毫不怕人,能“闻人声而来,见人影而聚”。只要人们靠近溪边,它们就会成群结队迎面游来,仰首张口望着游人,期待着人们给它们掷食物,但它们却不单纯为了食物,你不给它们抛掷饼饵,它们也能同样伴随着人声人影同步漫游,直到人群消失而后止。你如果抛掷饼饵,鱼群就会争相逐食,立刻掀起层层微波,一尾尾潜游腾跃,来往穿梭,并不时发出“喋喋”吞咽之声。这时,你尽可以一手拿着光饼,一手轻轻地抚摸鱼首。
谈起鲤鱼溪中鲤鱼的由来,年过七旬的浦源郑氏宗祠管理员郑立义向记者娓娓道来。相传,浦源郑氏祖先于宋代迁徙于浦源,为了防止饮用水源被污染或投毒,聪明的郑氏祖先就在这条溪流中放养鲤鱼,一则去污澄清,二则预防外人投毒,这鱼儿便成了村人饮用水的“哨兵”和“守护神”。郑氏始祖郑尚公及其后裔行善积德,至八世祖晋十公时郑氏乐善好施名声远扬,感动了神仙。
一天,村中来了乞食婆,还带着一男一女两个乞食仔,他们身上长满疥疮,白天讨饭,晚上露宿村头。晋十公发现后,把3人叫到家中,派人照顾还请医生看病。病好后,他们要走,晋十公亲自送他们,走到桥头时,3人突然消失,这时溪中游出三条鲤鱼,对着晋十公樱唇抬举,聊表谢意。晋十公忙入祠焚香膜拜,原来这是金瓶峰上3位仙姑的化身。从此,村中人就把溪中鲤鱼奉为神鱼,并在鱼塘里安放鲤鱼仙姑塑像。
护鱼:巧施苦肉计爱鱼护鱼
浦源郑氏到了第八世,家族兴望,族长晋十公为感激鲤鱼功劳,率村人拓宽山溪,并借助神话故事,神化“鲤鱼”,讹称鲤鱼是“三仙姑”化身,并有林公庇佑,偷捕者会降灾得疾。之后,他召集村人订立乡规民约,禁止垂钓捕捞,违者严加惩处。为严明纪律,他巧施“苦肉计”。族规公布的第二天,他有意叫自己的孙子去抓一尾鲤鱼,并当场将其抓住。在宗祠里,当众将他的孙子打得皮开肉绽,并“罚宴”村人三日,“罚戏”三场。在开宴前,他让村人立下毒誓:无溪中鲤鱼,则无浦源村人。后来,历代村人均遵循古训,将鲤鱼当成村中一员关爱倍至。
美丽的鲤鱼溪也曾遭受过劫难。1949年春,从淮海战役败退的国民党某部经过浦源村,他们用枪射、用手榴弹炸、用箩筐捞,鲤鱼死伤惨重,此时村民与这帮家伙展开了“反迫害”斗争,留下的极少数鲤鱼被村民巧妙藏到水缸或村外深井才让鲤鱼继续繁衍。为了保护鲤鱼,有的村民还习武练拳,严加防守。
为了鲤鱼能在溪中自由快乐地生存,经过长期观察和摸索,村人掌握了鲤鱼许多生活习性,于是沿溪建房时都要在路下修建“L”形的下水道,以便鲤鱼在发大水时躲藏。同时还在溪侧植上绿葛蒲让鲤鱼衔住以免被洪水卷走。前人词句中“涧壑沟濡资德水,藻蒲依止谢江神”赞扬的就是这一情景。
郑氏宗祠:华东最完整的宗祠
鲤鱼溪畔的郑氏宗祠始建于宋代,相传是河南荥阳迁到浦源的朝奉大夫郑尚公八世孙晋十公所建,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14年)重修。文革时遭破坏,1996年大规模整修,是目前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宗祠。
宗祠造型独特,前窄后宽,形同古船。右前方有一株千年柳杉,树高十丈,干粗六围,树腹中空而枝叶茂盛,村人奉若神明,美名之“灵樯”。传说,郑氏始祖朝奉公于此处小憩,梦见自己乘一巨舟,从者无数,财宝满舵,醒后以为吉祥之兆,遂立下遗愿,要以此树为船桅,建祠如舟形,后果子孙满堂,人才辈出,成为当地望族。
大门上“郑氏宗祠”四个字为坚幅,据说在古代只有皇帝国戚的宗祠才能这样建造。整个祠堂为三进式古典殿堂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宗祠正厅供奉着北宋驸马郑南公、始祖朝奉公及他们夫人赵氏、吕氏塑像,左边是郑晋十公及夫人塑像,右边是广行善事,最后归神的郑九公塑像,两侧依次陈列着历代珍藏的龙头祖牌,如同“家谱”。龙头祖牌底座为“八仙过海”、“西游记”等各种木刻,顶部为镂空龙头木刻,工艺精巧,剔透玲珑。文革时,浦源村人将这些龙头祖牌藏于夹墙或村外山洞,避免了遭受破坏。目前,经修复,形成了华东地区最完整的龙头祖牌。
祠中还有诸多匾额楹联,流金溢彩,书法精堪。正厅高悬明朝状元、礼部尚书翁正春“蕴藻流芳”。在二进厅还有原福建省军区司令员任永贵的“明德惟馨”,民国时宁德县知事黄式苏的“咸林望族”,民国福建省长、海军上将萨镇冰的“硕德耆年”等匾额。
宗祠的柱子上还挂着楹联,大多是歌颂祖先,书法都较为精湛、流畅。而且有些大楹联是整块檀木做成的,年代也颇为悠久。有的还有一段故事,如“舍身救父不得谓之轻生,毁体瘵慈斯真能养大体”,说的也是锡繁公的故事。戏台上的一幅对联:“偶来顾曲聊遣闲情,试问登台谁称出色”带点人生真谛。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则洞开祠堂大门,搬出家谱让村人翻阅查看。同时,演“社戏”三天。戏前,举村人共聚,商讨一些村中大事,形式较为隆重,很象“民主集中制”。
整个祠堂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你徜徉其中,定会被中国古代宗族文化的深厚内涵所吸引,让你流连忘返。
鱼葬:鲤鱼溪独特的鱼葬习俗
浦源人爱鱼、护鱼的良好习俗,演绎了800年来“人羡鱼休唱钓鱼歌”的奇妙人文景观。但是,尽管如此,鱼儿仍是无法逃避它们的“大限”之日,因此也就形成了鲤鱼溪独特的鱼葬习俗。
鱼葬礼俗自郑氏八世祖晋十公苦肉计护鱼开始,以后沿成村里重要习俗,当鲤鱼自然老死或因其它变故死亡,村人都说鲤鱼上天了。于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将它们送到鱼冢安葬,并燃香、烧纸钱、放鞭炮。如死的鱼较多,送葬场面则隆重,还拜读祭文。有时也有祭祀之礼后用柴草把鱼烧成灰,埋葬在“鱼冢”里。
记者来到了鲤鱼溪下游鱼塘边的土丘上,看到在土丘上立着两株参天拥抱的古柳杉,而这两棵数则被村民称为“鸳鸯树”。两树之间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鱼冢”二字,这是全国唯一的“鲤鱼墓”。“鱼冢”四周遍布稻田,面朝鲤鱼溪和郑氏宗祠,为鹅卵石堆砌而成,呈拱圆形,冢前石碑、石案、香炉等祭祀物件一应俱全。汤祖乐介绍说,这“鱼冢”是1986年浦源村村民用鹅卵石重修的,寄托了浦源村村民对鲤鱼的虔诚敬意。虽然“鱼冢”中安葬了数以万计的鲤鱼,但鱼冢里却总未见填满,其四周也从未有过异味。
这里的鲤鱼对浦源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行走在沿溪的村道上,让人们深思这条800多年来被人们踩得细光发亮的青灰石道上,凝结着的正是鱼水相依,人鱼相依,患难与共的人鱼情结。作为国内唯一鲤鱼文化古村落浦源村不仅是人鱼和谐相处的典范,浦源护鱼习俗还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更好地保护历史的真实性,保持风貌的完整性,溪岸下的鲤鱼才能得以代代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