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初中学生主要来自全镇各村的小学,各校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都不尽相同,学生的家庭环境也千差万别,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先天素质和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使得同一班级的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特别是作文方面,一些学生往往无话可说,写作水平较差。为此,我愿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方面的感受。
一.农村初中学生写作水平低的原因
(1)由于农村初中学生眼界相对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相对匮乏,使得他们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有时,纯粹是为了作文而作文,写出的内容虚假、空洞。
(2)农村初中学生作文水平低与目前的应试教育有关。部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把完成教学计划作为硬任务,而把教学生作文当作软任务。因为教学生作文,是一个不能马上见到效果的工作,即多教几次作文,少教几次作文都无关大局。同时,一味为了考试而写作,也势必使学生失去对写作的热情。
(3)农村初中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也是造成他们作文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较好的引导。而在农村,因为父母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这方面有时也是力不从心。
二.农村初中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1)坚持“不熟悉的不写”原则。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道听途说的材料写进文章,容易露出破绽。其实,并不是只有写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写万人崇拜的伟大人物才能写出好作文。相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只要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就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因此,农村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如平时多观察农村的景色和农村的变化、收集农村语言、体验农村生活等,并用写观察日记的方式记下来,作为今后作文的写作素材。
(2)在拥有了写作素材之后,应力求写得具体细致。无论描写什么,材料都应具体实在,不能抽象笼统。只有具体鲜明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能使人读后如临其境,产生共鸣。
(3)抒情要真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动真情。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但要真能打动人心并非易事。矫揉造作之情令人反感,乔装粉饰之情使人厌恶,无病呻吟之情让人恶心,唯有真情实感才能起到“或叫人开怀大笑,或令人掩卷沉思,或使人泪流满面,或让人撕心裂肺”的艺术效果。反之,没有真情实感,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
三.农村初中教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1)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还要“以身作则”写作文。“教人游泳者先下水”。教师给学生最感性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下水作文”,通过“下水”谈体会,谈生活,谈技法,谈学生作文时会出现的问题,给学生起个示范作用。实践中,教师的“下水作文”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是提高农村初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笔者认为:首先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然后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抓住教材中文章的一些特点来引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经过专家精选的名篇佳作,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内容极其丰富,往往蕴含着作家极大的想象力。因此,教师也应充分利用文中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情节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注意思维训练,提高思维能力。作文教学是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而农村学生的作文训练如果是重语言轻思维的训练,将会使学生思路闭塞,习惯照猫画虎,移花接木,习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千篇一律。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形式活泼的作文训练,如想象作文和续写作文,就是一个使学生思维充分展开的习作训练方式。
(4)利用批改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应当多鼓励,少批评,并做到快速批阅,及时将优点和不足反馈给学生,促使他修改。同时,对作文的批改要尽量具体,不能太空泛。
总之,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应当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尊重农村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探求新的教法,让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同时,广大农村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拓宽写作题材,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那么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教学必将闯出一番新天地。
张琼华,教师,现居四川峨眉山。
一.农村初中学生写作水平低的原因
(1)由于农村初中学生眼界相对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相对匮乏,使得他们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有时,纯粹是为了作文而作文,写出的内容虚假、空洞。
(2)农村初中学生作文水平低与目前的应试教育有关。部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把完成教学计划作为硬任务,而把教学生作文当作软任务。因为教学生作文,是一个不能马上见到效果的工作,即多教几次作文,少教几次作文都无关大局。同时,一味为了考试而写作,也势必使学生失去对写作的热情。
(3)农村初中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也是造成他们作文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较好的引导。而在农村,因为父母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这方面有时也是力不从心。
二.农村初中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1)坚持“不熟悉的不写”原则。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道听途说的材料写进文章,容易露出破绽。其实,并不是只有写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写万人崇拜的伟大人物才能写出好作文。相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只要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就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因此,农村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如平时多观察农村的景色和农村的变化、收集农村语言、体验农村生活等,并用写观察日记的方式记下来,作为今后作文的写作素材。
(2)在拥有了写作素材之后,应力求写得具体细致。无论描写什么,材料都应具体实在,不能抽象笼统。只有具体鲜明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能使人读后如临其境,产生共鸣。
(3)抒情要真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动真情。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但要真能打动人心并非易事。矫揉造作之情令人反感,乔装粉饰之情使人厌恶,无病呻吟之情让人恶心,唯有真情实感才能起到“或叫人开怀大笑,或令人掩卷沉思,或使人泪流满面,或让人撕心裂肺”的艺术效果。反之,没有真情实感,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
三.农村初中教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1)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还要“以身作则”写作文。“教人游泳者先下水”。教师给学生最感性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下水作文”,通过“下水”谈体会,谈生活,谈技法,谈学生作文时会出现的问题,给学生起个示范作用。实践中,教师的“下水作文”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是提高农村初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笔者认为:首先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然后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抓住教材中文章的一些特点来引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经过专家精选的名篇佳作,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内容极其丰富,往往蕴含着作家极大的想象力。因此,教师也应充分利用文中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情节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注意思维训练,提高思维能力。作文教学是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而农村学生的作文训练如果是重语言轻思维的训练,将会使学生思路闭塞,习惯照猫画虎,移花接木,习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千篇一律。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形式活泼的作文训练,如想象作文和续写作文,就是一个使学生思维充分展开的习作训练方式。
(4)利用批改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应当多鼓励,少批评,并做到快速批阅,及时将优点和不足反馈给学生,促使他修改。同时,对作文的批改要尽量具体,不能太空泛。
总之,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应当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尊重农村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探求新的教法,让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同时,广大农村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拓宽写作题材,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那么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教学必将闯出一番新天地。
张琼华,教师,现居四川峨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