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习和掌握课程内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因此,老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通过课外阅读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老师要做好学生读书的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找到读书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例,探讨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 课外阅读 整本书阅读 教学策略
今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除文化知识的积累之外,还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养成。因此,老师必然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知识的学习,以提高综合素养。课外阅读就是课堂之外的一个极好的补充。
一、解读小说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前,需要做好读前工作。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来了解阅读对象的基本内容,尤其是大部头的书籍,多数学生可能会望而生畏,丧失阅读兴趣。此时,老师就要做足介绍,让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举出与学生的兴趣能产生共鸣的精彩之处,引导学生找到阅读的突破口。
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之前,老师应该抽取一节课的时间,详细介绍有关《三国演义》的内容。首先使学生了解到它是形成于明代的一部经典小说,更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然后为学生介绍其他三部名著分别是什么,作者都是谁。接下来详细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通过提问学生,补充出小说中更我的人物。比如小说里有“三绝”,分别是诸葛亮、关羽和曹操,而他们又分别被称作智绝、义绝和奸绝。最后是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时代背景,老师还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叙述小说的精彩片段,以引起学生兴趣。接着趁热打铁,播放一段《三国演义》的精彩视频,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被充分激发,有助于接下来的阅读。
二、制定阅读计划,进行阅读反馈
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意志比较薄弱,他们的阅读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影响阅读进程。更有一些学生时间观念不强,不懂得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合宜的阅读计划,要求定期提交阅读反馈,以便督促。
制定阅读计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阅读量不宜过重,否则学生会感觉到压力过大,导致阅读变得枯燥,消磨阅读兴趣,严重影响阅读效率。以小说《三国演义》为例,一般是一周的时间内至多读五个章回的内容,如果有学生阅读效率高,则可以自由增加。为了监督学生的阅读情况,可以令学生定期反馈,每周做一次阅读汇报,考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对学生的反馈,老师要认真批发,有针对地提出意见,以鼓励和指导进一步阅读。
三、进行阅读总结,分享阅读心得
学生读完整本小说后,老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组织读书总结报告。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交流各自的阅读心得。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典型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挖掘小说的精髓,加深体会,让学生的阅读更加有效果。
例如,在课堂總结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发言,谈谈在阅读这本小说的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内容是什么,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提高表达技巧。有学生提到小说中官渡之战的情节,当曹操击败袁绍,从袁绍的冀州府内搜出很多自己下属的通敌信件,当时曹操并未追究此事,而是当着所有下属的面将这些信件烧掉。这件事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时,老师可以顺着学生的介绍继续引导,分析曹操和袁绍的性格特征。很多学生会提到曹操果断、有谋略,袁绍犹豫不决、缺乏谋略,而曹操的性格之中也有多疑的特点,在后来的赤壁之战和草船借箭等情节中都能体现出来。接下来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关羽、诸葛亮和周瑜等人的性格,了解他们的经典事迹,体会他们身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经过这次阅读总结,学生一定可以体会到更多的阅读心得,更加深刻地理解《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最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写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
四、加强练习,增强文化意识
学生阅读完小说,不仅要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还要学习包含其中的文化内容。在小学阶段,《三国演义》中很多知识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在一些考试和训练中也会有关于《三国演义》的知识点。因此,在阅读之外,可以加强学生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掌握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环境,掌握这一段历史知识。
例如,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张飞妈妈姓吴—无事生非(吴氏生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等,老师可以搜集和总结一些类似的练习题来引导学生记忆和掌握,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三国演义》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知识,通过介绍内容和情节,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兴趣。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制定合适的阅读计划,定期有阅读反馈,老师及时督促。阅读完成后,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总结,让学生分享阅读体会和心得,强化理解。最后,老师还要加强练习,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琳琳《谈小学低段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方法》,《黑河教育》2018年第12期。
[2] 朱煜《浅谈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18年第12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 课外阅读 整本书阅读 教学策略
今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除文化知识的积累之外,还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养成。因此,老师必然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知识的学习,以提高综合素养。课外阅读就是课堂之外的一个极好的补充。
一、解读小说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前,需要做好读前工作。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来了解阅读对象的基本内容,尤其是大部头的书籍,多数学生可能会望而生畏,丧失阅读兴趣。此时,老师就要做足介绍,让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举出与学生的兴趣能产生共鸣的精彩之处,引导学生找到阅读的突破口。
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之前,老师应该抽取一节课的时间,详细介绍有关《三国演义》的内容。首先使学生了解到它是形成于明代的一部经典小说,更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然后为学生介绍其他三部名著分别是什么,作者都是谁。接下来详细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通过提问学生,补充出小说中更我的人物。比如小说里有“三绝”,分别是诸葛亮、关羽和曹操,而他们又分别被称作智绝、义绝和奸绝。最后是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时代背景,老师还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叙述小说的精彩片段,以引起学生兴趣。接着趁热打铁,播放一段《三国演义》的精彩视频,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被充分激发,有助于接下来的阅读。
二、制定阅读计划,进行阅读反馈
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意志比较薄弱,他们的阅读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影响阅读进程。更有一些学生时间观念不强,不懂得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合宜的阅读计划,要求定期提交阅读反馈,以便督促。
制定阅读计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阅读量不宜过重,否则学生会感觉到压力过大,导致阅读变得枯燥,消磨阅读兴趣,严重影响阅读效率。以小说《三国演义》为例,一般是一周的时间内至多读五个章回的内容,如果有学生阅读效率高,则可以自由增加。为了监督学生的阅读情况,可以令学生定期反馈,每周做一次阅读汇报,考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对学生的反馈,老师要认真批发,有针对地提出意见,以鼓励和指导进一步阅读。
三、进行阅读总结,分享阅读心得
学生读完整本小说后,老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组织读书总结报告。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交流各自的阅读心得。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典型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挖掘小说的精髓,加深体会,让学生的阅读更加有效果。
例如,在课堂總结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发言,谈谈在阅读这本小说的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内容是什么,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提高表达技巧。有学生提到小说中官渡之战的情节,当曹操击败袁绍,从袁绍的冀州府内搜出很多自己下属的通敌信件,当时曹操并未追究此事,而是当着所有下属的面将这些信件烧掉。这件事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时,老师可以顺着学生的介绍继续引导,分析曹操和袁绍的性格特征。很多学生会提到曹操果断、有谋略,袁绍犹豫不决、缺乏谋略,而曹操的性格之中也有多疑的特点,在后来的赤壁之战和草船借箭等情节中都能体现出来。接下来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关羽、诸葛亮和周瑜等人的性格,了解他们的经典事迹,体会他们身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经过这次阅读总结,学生一定可以体会到更多的阅读心得,更加深刻地理解《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最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写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
四、加强练习,增强文化意识
学生阅读完小说,不仅要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还要学习包含其中的文化内容。在小学阶段,《三国演义》中很多知识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在一些考试和训练中也会有关于《三国演义》的知识点。因此,在阅读之外,可以加强学生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掌握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环境,掌握这一段历史知识。
例如,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张飞妈妈姓吴—无事生非(吴氏生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等,老师可以搜集和总结一些类似的练习题来引导学生记忆和掌握,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三国演义》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知识,通过介绍内容和情节,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兴趣。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制定合适的阅读计划,定期有阅读反馈,老师及时督促。阅读完成后,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总结,让学生分享阅读体会和心得,强化理解。最后,老师还要加强练习,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琳琳《谈小学低段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方法》,《黑河教育》2018年第12期。
[2] 朱煜《浅谈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