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浅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4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关怀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肯定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追求人类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它是对人自身命运和本性的终极关怀和价值追求。本文通过三个部分,人文关怀思想的发展逻辑、人文关怀思想的内涵、人文关怀思想的当代价值,深入挖掘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面对21世纪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和研究新时期下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人文关怀;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157
  一、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发展逻辑
  马克思的思想秉承了古希腊的理性主义和近代西方人文思想的价值传统,在建构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对近代西方的人文思想进行了扬弃。可以说,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注和探求,是马克思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同时也是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出发点。从人学思想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一生的理论创建,马克思理论无不体现为一种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一以贯之于马克思理论著作的始终,是马克思理论呈现出来的一种总体特质。
  纵观马克思的思想史,从早年到晚期的主要著作中,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其哲学根本着眼点和归宿的人文关怀思想。在写于1843年的《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文章中,马克思在“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的基础上,论述了“人类解放”与“政治解放”的区别。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里,马克思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揭露了新的书报检查令的本质,揭开了普鲁士封建专制的伪善面目。在《莱茵报》主编期间,马克思揭露了普魯士议会的反动本质,表达了鲜明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由于触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莱茵报》被政府当局封杀,从此马克思不得不过着长期流亡的生活。从巴黎的《德法年鉴》时期到流亡伦敦岁月,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的诞生到《共产党宣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宣告,从参与国际工人协会到指导巴黎公社革命,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到晚年对人类学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一生虽然颠沛流离,但为了实现“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的共产主义理想却矢志不渝。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作为马克思早期的重要作品,其异化劳动批判理论,表达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非人道性,以及马克思对工人现实遭遇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憎恶。《手稿》以经济学和哲学批判的手法,奠定了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整体基调,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的理论致向,在《手稿》里其实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依据,《资本论》更是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研究,对《手稿》的有关异化思想的论述提供了学理上和事实上的论据,从逻辑和历史的双重维度对人的实现的必然性作了有力的论证。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的人文关怀思想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最初的唯心主义慢慢发展为唯物主义,最终变为科学的思想。
  二、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内涵
  “所谓人文关怀,说到底,就是人文精神。”一方面,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马克思对伊壁鸠鲁的原子学说进行了阐述和分析。马克思在他的论文中通过分析和批判伊壁鸠鲁关于原子的三种运动形式,马克思强调了原子之间的平等性:“每一个物体,就它处在下落运动中来看,不外是一个运动着的点,并且是一个没有独立性的点,一个在某种定在中——即在它自己所划出的直线中——丧失了个别性的点。”他认为每一个原子的个性和独立性都是相对自由平等的。其实,马克思虽然将伊壁鸠鲁的原子作为批判对象,但实质上是在讨论关于人的存在价值,尤其是在说明人与人之间在“个别性、独立性”上的自由与平等。“自由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定在”,当个体之间发生关系的时候,马克思也对人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论述:“直接存在的个别性,只有当它同他物发生关系,才按照它的概念得到实现。”所以,马克思认为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
  另一方面,在对“人的关系”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马克思逐渐与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划清了界限,将人的关系中的社会性归结为人的本质属性,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本质在现实社会中却发生了变化,以至于影响人的存在价值无法实现,即随着马克思开始研究异化现象,使得马克思认识到只回答人的本质问题是不够的,必须对人的问题研究进行深化。于是,马克思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的关系”的探索,从而揭示了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最早产生于黑格尔,黑格尔认为自然是由理念的异化产生的,这种“绝对先在”的理念蕴含在自然之中并主宰着自然界所有事物的发展变化。黑格尔在这里其实是从唯心主义的角度出发来运用异化的概念,其中的先验逻辑结构缺乏现实论证,所以黑格尔异化论的科学性受到了极大的质疑。而马克思则第一次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使用“异化”概念,并对异化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解释。马克思第一次对异化问题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研究是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将目光落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上,分别对人的劳动和人的本质状况进行分析,他指出:作为区别于自然界动物的类本质,劳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发生了异化,成为了劳动者异己的对立面,甚至导致了人的异化。在劳动发生异化后,随之而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是更为严重的。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也在这里所指出的人的关系的异化,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和雇主即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关系,这种对立的雇佣关系正是劳动异化发生后所导致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以人的生产和劳动为切入点,先阐述了异化劳动,后阐述了人的异化。“马克思揭示了自由自觉的活动或劳动是人类的本质”   最后,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工人的自由和平等在异化生存状态中被束缚,工人阶级的利益被严重的剥夺。因此,学界有一部分研究者将资产阶级放在了异化现象的范畴之外,其实这是对马克思异化理论不能全面理解的表现,更是对马克思的人文关怀思想的误读。马克思在他和恩格斯的著作《神圣家族》中说道:“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在1848年,马克思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他在这篇巨著中客观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条件和发展过程,并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依据,分析了资本主义将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同时马克思进一步指明了工人阶级在这场历史变革中的重大历史使命。唯物史观作为体现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重要理论,其理论价值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哲学理论层面,唯物史观的确立使得马克思在讨论关于人的问题时有了更加明确的理论原则,既克服了之前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在讨论历史问题时对人忽略的不足,也能够在克服唯心史观在历史观层面对唯物主义进行诘问的同时将唯心史观脱离客观现实而谈论人的解放这一短板。另一方面,在人文关怀层面,唯物史观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的人文关怀思想有了明确的最终目标: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共产主义并不是空想,它是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落脚点,是马克思对人类问题进行一系列研究和探索之后的理论成果。为了尽早实现共产主义、实现真正的人的解放,我们需要积极研究并继承马克思的人文关怀思想。综上,“人的存在、发展人的自由、实现人的价值,构成了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三个层面。”
  三、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当代价值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步入了价值多元和传统分化的现代社会。近几十年来,随着产业革命和新技术的突飞猛进,资本邏辑开启了全球市场和世界贸易的时代进程,以核心技术为主导的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国家间综合实力较量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的存在状态和生活境遇更是令人堪忧:在社会生活层面,全球贫富差距日趋严重,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水平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设施建设相当落后,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社会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难题;在精神生活层面,价值虚无、信仰迷失、认同危机等几乎成了现代人的典型精神现象。在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教育水平落后,导致文化素质不高,道德水平低下,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淡薄。由于文化产业落后,导致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匮乏,精神生活贫乏,甚至一些地方的原始崇拜和宗教迷信依然盛行,科学和理性的观念缺乏培育的土壤。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人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现实的反思,因此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在现代人面临种种困境和危机的当下,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蕴含的关注人、发展人和实现人的人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实现人的目的是为了人的本质的复归,实现人的手段是共产主义,因此,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既秉承了传统又立足于现实,它切中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关注着人类未来的前景。
  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对于瞬息万变、复杂多样的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关注人的自由和价值是文明社会的永恒主题。历史和事实无数次证明,没有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不是建立在发展人的自由和价值的基础上,而对人性的践踏和摧残无不是一个黑暗没落时代的预表。在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以来的几百年间,人类积累的财富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但却无不是以自由的丧失和价值的贬损为代价。因此,我们在坐享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深刻反思关于人的当下问题,深入思考人类命运的未来走向,这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价值作为万物的尺度,把人的自由和价值始终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2.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建立在自由和价值基础上的人类幸福,要把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的和发展的成果真正落在人身上,做到“一切发展为了人,发展是为了人的一切”。作为一种有生命的肉体存在,人的幸福诚然不是束搁于虚无缥缈之中,而是建立在物质的磐石之上,共产主义也不是乌托邦的理想,而是物质生产的现实运动。同样,人的自由和价值的实现需要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充实,纵观现代人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大多是源于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空虚。因此,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既要发展物质文明,又要发展精神文明,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幸福的一切需要。
  3.现实的人总有多方面的需求,只有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健全的、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实现人”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人类高度文明的基础上。然而,现代社会人的实现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阻碍,贫困、疾病、饥饿和战争等因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遇到的最大挑战,这里有自然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人为的因素。因此,这就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共建共享、包容互惠的基础上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精神文明、生态美好的人类共同文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蓝蔚.论马克思的人文关怀思想[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刘国新.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阐释和当代价值[J].大庆社会科学,2019(4).
  [3]崔艾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文关怀[J].陕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8).
  作者简介:蒋腾予(1997-),男,汉族,江西省赣州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30000)
其他文献
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具备学科相关的教育理念、职业理想、专业能力和完善人格等在内的多方面综合素养.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是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学段教学目标任
该文首先介绍了Cookie机制的运行原理、报头格式、功能及其应用,然后提出了利用Cookie机制在虚拟网内实现一次性用户认证的技术方案。
该文综述了COPNA树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原料和合成方法,重点从结构角度阐明该树脂的忧异性,并指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会议
摘要:高中教育一直以教育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学习。音乐高考作为当前众多艺术考试的一部分,对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艺术细胞和艺术潜力,满足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普通高中;音乐教师;音乐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
采用磁过滤脉冲真空电弧共沉积方法,在单晶硅片上制备了系列Co-C纳米颗粒膜,对制备态薄膜进行了不同温度的真空退火处理.分别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
摘要:在高中數学教学的过程中,讲练结合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根据学生的练习结果判断教学的重难点,进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为了提升西藏高中生的数学成绩,教师不仅要优化教学方法,还要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可以明确习题的重点,进而更加快速地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审题能力;西藏高中生;数学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