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班主任,不严格,班级就会混乱不堪,一塌糊涂;不慈爱,就得不到学生的信任和亲近。因此,要掌握好二者之间的度,的确很难。但做到以下几点,难事也会变得容易。
一、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是管理者,是代表学校与学生直接打交道的人,同时也是教学的组织者。班主任的多职能化,使之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对学生的影响大。因此,班主任的素质问题,便是一个令人非常关注的问题。要提高素质,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学习他人成功的管理经验。
二是学习管理基础理论,如,《教育心理学》《组织教学》《给教师的建议》等。从这些理论著作中,班主任可以学到怎样分析和认识学生心理、怎样从宏观上管理班级等。
三是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这一点对初任班主任者非常重要。因为学生接触了不少的班主任,他们对每一位班主任的管理风格都有自己的认识,也会将现任班主任同他以前的班主任相比较。若他提出一些问题,则是他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种认可,同时也是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种促进和完善。虚心听取学生意见,既有利于与学生交往和沟通,又有利于得到学生的认同。
四是要掌握与学生谈话的技巧。谈话是一种学问,同一意思用不同的话去说,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班主任面临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五是要有一定的应变技巧和教育机智。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突发事件,这就要求班主任的应变能力比一般教师要强。这一应变能力往往建立在班主任的冷静和当机立断上,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班主任要注意教育学生的谈话技巧,尽量使用机智性的语言,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当然,这种处理办法的立足点是稳定,是让学生和教师有回旋的余地。
二、班主任应切实做到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任何一个教师必具的道德修养,班主任更要做到这一点。因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学生都在观察,看是否如同要求他们做到的一样。如,出勤问题、行为习惯问题等。若一个班主任长期迟到,那么他的学生对迟到问题便会变得漠不关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班主任要求学生不迟到,学生会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事。只要是学校、年级、班级规定的规章制度,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应首先做到。只有这样,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时,班主任才能理直气壮,才能具有说服力。
三、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教育要有度
刚入高中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独立性强,当然叛逆性也强,喜欢与他人交往,却又以自己为中心。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教育要有度。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在中学阶段的学生有哪些年龄特征,又有哪些个性特征,这是班主任要弄懂的第一件事。
其次要弄清楚班上每个学生的情况:如,家庭情况(父母亲的工作、父母亲的感情、父母亲对子女教育的情况、学生家离学校的远近等)、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学生的身体情况、学生的行为习惯情况、学生的特长和不足、学生在班上有哪些中小学同班同学等情况。这些基本情况的弄清,让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就会对学生易出现的问题或将产生的后果作预测,并据此寻求对策。
第三,班主任要多与学生接触,多开展活动。既要在接触中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又要让学生了解班主任。力求使师生互相了解,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观、集体观和价值观,力求让每一个学生能从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渐使他们的缺点得以改正,使他们的行为得以规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
对学生的行为教育有度,就是要在不同的事件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学生犯规是难免的,但怎样教育学生是考班主任手艺的事。如,一个学生在某一堂课上有讲话行为,那么班主任不可能对学生不作了解地一味批评。应在了解情况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想好谈话或批评教育的地点或场所,想好是严厉的批评,还是一般的教育。这一些,都要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且要尽量尊重学生,不伤学生自尊心,以理服人,不以势压人,还要尽量使其他学生有借鉴作用。
四、班主任要对学生多一些关爱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节拍,使部分学生的家长在外工作,学生缺乏家庭的亲情教育,人际关系比较淡薄。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排查,了解哪些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哪些学生是单亲家庭。对这部分学生,班主任要经常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去关心他们。生活上问问寒暖,学习上问问有无困难,思想上问问有无困惑。班主任还要多找他们谈心,交流思想,使他们从班主任处获得一些亲情。班主任还要发动学生对这部分同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帮助,使他们能在班集体中感受大家庭的温暖。此外,班主任还要多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从各个方面给他们以鼓励,并组织成绩好的同学生对后进生进行功课的补习、行为习惯的帮助。使后进生不感到低人一等,让他们感到自己同样是大家庭的一员,同样能为班集体争光,同样能为班集体作贡献。
总之,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中,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往,让学生从班主任的严厉中,更多地体会到班主任的爱。
一、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是管理者,是代表学校与学生直接打交道的人,同时也是教学的组织者。班主任的多职能化,使之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对学生的影响大。因此,班主任的素质问题,便是一个令人非常关注的问题。要提高素质,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学习他人成功的管理经验。
二是学习管理基础理论,如,《教育心理学》《组织教学》《给教师的建议》等。从这些理论著作中,班主任可以学到怎样分析和认识学生心理、怎样从宏观上管理班级等。
三是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这一点对初任班主任者非常重要。因为学生接触了不少的班主任,他们对每一位班主任的管理风格都有自己的认识,也会将现任班主任同他以前的班主任相比较。若他提出一些问题,则是他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种认可,同时也是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种促进和完善。虚心听取学生意见,既有利于与学生交往和沟通,又有利于得到学生的认同。
四是要掌握与学生谈话的技巧。谈话是一种学问,同一意思用不同的话去说,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班主任面临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五是要有一定的应变技巧和教育机智。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突发事件,这就要求班主任的应变能力比一般教师要强。这一应变能力往往建立在班主任的冷静和当机立断上,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班主任要注意教育学生的谈话技巧,尽量使用机智性的语言,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当然,这种处理办法的立足点是稳定,是让学生和教师有回旋的余地。
二、班主任应切实做到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任何一个教师必具的道德修养,班主任更要做到这一点。因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学生都在观察,看是否如同要求他们做到的一样。如,出勤问题、行为习惯问题等。若一个班主任长期迟到,那么他的学生对迟到问题便会变得漠不关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班主任要求学生不迟到,学生会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事。只要是学校、年级、班级规定的规章制度,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应首先做到。只有这样,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时,班主任才能理直气壮,才能具有说服力。
三、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教育要有度
刚入高中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独立性强,当然叛逆性也强,喜欢与他人交往,却又以自己为中心。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教育要有度。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在中学阶段的学生有哪些年龄特征,又有哪些个性特征,这是班主任要弄懂的第一件事。
其次要弄清楚班上每个学生的情况:如,家庭情况(父母亲的工作、父母亲的感情、父母亲对子女教育的情况、学生家离学校的远近等)、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学生的身体情况、学生的行为习惯情况、学生的特长和不足、学生在班上有哪些中小学同班同学等情况。这些基本情况的弄清,让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就会对学生易出现的问题或将产生的后果作预测,并据此寻求对策。
第三,班主任要多与学生接触,多开展活动。既要在接触中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又要让学生了解班主任。力求使师生互相了解,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观、集体观和价值观,力求让每一个学生能从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渐使他们的缺点得以改正,使他们的行为得以规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
对学生的行为教育有度,就是要在不同的事件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学生犯规是难免的,但怎样教育学生是考班主任手艺的事。如,一个学生在某一堂课上有讲话行为,那么班主任不可能对学生不作了解地一味批评。应在了解情况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想好谈话或批评教育的地点或场所,想好是严厉的批评,还是一般的教育。这一些,都要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且要尽量尊重学生,不伤学生自尊心,以理服人,不以势压人,还要尽量使其他学生有借鉴作用。
四、班主任要对学生多一些关爱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节拍,使部分学生的家长在外工作,学生缺乏家庭的亲情教育,人际关系比较淡薄。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排查,了解哪些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哪些学生是单亲家庭。对这部分学生,班主任要经常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去关心他们。生活上问问寒暖,学习上问问有无困难,思想上问问有无困惑。班主任还要多找他们谈心,交流思想,使他们从班主任处获得一些亲情。班主任还要发动学生对这部分同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帮助,使他们能在班集体中感受大家庭的温暖。此外,班主任还要多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从各个方面给他们以鼓励,并组织成绩好的同学生对后进生进行功课的补习、行为习惯的帮助。使后进生不感到低人一等,让他们感到自己同样是大家庭的一员,同样能为班集体争光,同样能为班集体作贡献。
总之,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中,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往,让学生从班主任的严厉中,更多地体会到班主任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