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自选商场》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二)》单元里的第二课。教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选商场的情境插图及图下的三组词语,插图有助于学生了解自选商场,三组词语分属食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三类商品;第二部分是与情境图相匹配的一篇短文,短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在自选商场购物的情形与感受;第三部分是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和4个会写的字。本课内容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片段一】
多媒体出示:商场(带拼音)。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对话中随机出示、认读、了解“商品、商人”,积累“商”相关词,初感“商”义。
师:在商场里,有很多等待卖出去的东西,我们把它叫作——[多媒体出示:商品(“品”注音)]——读词(关注“商”音准,“品”前鼻音)。这些做商品生意或做其他生意的人,也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多媒体出示:商人)——读词(关注“商”音准,提醒轻声词读法)。
对话中关注“商、场”字形特点,拓展认识,积累“操场、球场、会场”,初感“场”义。
师:商人想把商品卖出去,得让人们知道商品的特点,你瞧这个“商”字里边有八张嘴呢!这商人啊,得很会说话才行呢!看老师把这个“商”字写到黑板上。
(板书:“商”,“八口”用红色粉笔书写)
师:小朋友,给很多商人卖商品的地方,就叫作——生:商场。你看,“场”的偏旁是“提土旁”(板书:场,偏旁红色),这个“场”字一般表示一个挺大的地方。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不同的场地。想一想,平常,我们会把做操、上体育课的地方叫作什么场呀?——生:操场[多媒体出示:操场(“操”注音)];那专门用来打球的场地,就叫——生:球场(多媒体出示:球场);开会的地方呢?——生:会场[多媒体出示:会场(“会”注音)]。师:每一个场地都有自己的用处。生齐读多媒体出示的词。
多媒体出示:自选商场(“自选”注音),读词。
出示生活中熟悉的大型超市店面照(“大润发”超市、“三江”超市、“加贝”超市),拉近学生与“自选商场”的距离,再次读词。
现场采访:你在自选商场里买过什么?
引导学生用“我在自选商场买过……”的句式规范回答,把话说完整。教师在关注“自选商场”一词读音的同时,评价中有意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取商品的分类词语(如:“哦,你在自选商场里买过学习用品。”),帮助学生形成物品归类意识,引导学生感受自选商场商品种类丰富的特点。
多媒体出示带停顿符号的句子: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东西”一词注音) 。
读句练习。
【自我解释】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字词个体内部音、形、义三者间的联系。认读“商场”后,先用描述式的语言带领学生认读、了解、积累“商品、商人”,帮助学生建立“商”字“音→形→义”的联系;接着分步板书“商”字字形,通过色彩凸现与形象描述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加深对“商”字“八口”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商”字“义→形→音”的联系,也为后续学习路上与“摘”的右半部分字形相区分作记忆铺垫;之后,在概念描述“出售很多商品的较大的场所叫商场”、色彩凸现“场”字部首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感知“场”义(一般表示一个较大地方),继而通过描述具体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用猜类词的方式,了解、认读“操场、球场、会场”等一类词,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实现了“场”字“音、形、义”间的多次链接;最后,通过借助拼音、回顾生活、读句强化等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对“自选商场”一词“音→形→义→形→音”的联系。
【专家点评】
汉字是音、形、义三结合的语素文字,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构字理据。对中国儿童来说,生活在母语环境中,建立汉字“音、义”间的联系并不难,难的是建立“音、形”、“义、形”之间的联系。所以,字形教学是汉语识字教学的关键。而一年级孩子大脑皮层对复合刺激物缺乏完整精细的分析综合能力,在记忆汉字字形的过程中处于“泛化记忆字形阶段”。因此,把符合儿童学习心理与符合汉字构字理据结合起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这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上述片段中,教师的着力点即在于此。为帮助一年级学生建立“音、形、义”间的联系,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如具体语言描述、直观画面出示等,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学习情境,通过连贯的、完整的、有意义的情景描述,让学生结合具体事例来感受字形字义、理解词义,最终达到识字学词、丰富语汇的目的。
【片段二】
借助拼音读准“笔”音。
多媒体出示:左侧是“一支毛笔”的图片,右侧是一个大大的“笔”字。引导学生在图文对照中发现:毛笔笔杆是竹子做的——所以“笔”是竹字头的字;笔尖是动物的毛做的——所以“笔”下半部分是“毛”字。
在师生对话中链接生活,拓展、认读、积累“笔”相关词。
师:课堂里,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用什么笔?——生:粉笔(多媒体出示词语,“粉”注音)。
师:同学们平时写作业都会用——生:铅笔(多媒体出示词语,“铅”注音)。
师:老师改作业呢?大家画画呢?……伴随师生问答随机出示“红笔、蜡笔、水彩笔……”
【自我解释】
“笔”原是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字形像手执笔,后简化为如今的字形“笔”,从竹,从毛,成会意字。根据“笔”字如今的构字理据,在以上教学中,先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引导学生“分解—溯源—组合”,将“笔”分解为“竹字头”、“毛”这两个基本意义单位,找到它的本来意义,帮助学生了解其组合起来所表示的新的意义和读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比对、联想,将“笔”的字形组合方式与“笔”的形象以组块的方式存储于记忆库中,成功建立“笔”字“形→音→义”间的联系。之后的对话拓展又加深了学生对“笔”字“义”的理解和对“笔”字“音、形”的印象。这样,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运用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使抽象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强化了学生对字形的记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汉字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载体的感知认识。 【专家点评】
任何一个国家的义务教育都会注重本国文化的教育,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因此,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但是,这些内容不应该简单地作为口号,向学生灌输或强迫记诵,而应该潜移默化渗透在识字与写字的过程中。汉字是表意文字,在古代有“六书”造字之说,引导孩子在识字过程中了解汉字文化、热爱汉字是识字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不能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讲解,但是可以通过直观感受为以后的学习做一些铺垫。上述片段中,图文对照直观感受“笔”字字形,联系生活感受不同“笔”的不同用处,整个过程简洁、富有情趣,强化了学生对“笔”字“音、形、义”的理解,激活了学生对汉字“形、义”间的联想,也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了汉字文化。
【片段三】 “9个商品词的教学过程”
(一)直面文本,建立字词“音→形”联系
手点课本中9个商品词,自由练读,读准音。
多媒体出示:9个商品词(带拼音)。
指名读,随机正音(重点关注“包”的口型,“奶”的归音,“肠、牙”第二声发音,“巾、本”前鼻音,“笔、本”第三声,“尺子”轻声),伴随学生准确的发音随机出示相应商品图给予奖励。
去商品图,读词,提醒学生注意词语间停顿,读出词语感。
同桌互听、互评:手点课本中9个商品词,同桌间听读,完全正确竖起大拇指以示表扬。
(二)聚焦字形,建立字词“形→音→义”联系
多媒体出示:商品词(去拼音),开火车读词。
多媒体出示:商品词(要求认识的生字变红、变大),个体静读默记字形。
在书中圈生字(注意双姿正确、边圈边说“我把……圈起来”),圈后校对。
认读字卡,组词(随机展开“场、笔、奶”教学,复习“提土旁、竹字头、女字旁”,拓展、积累女字旁的字和“粉笔、铅笔、红笔、蜡笔、水彩笔……”)
活动巩固,强化词语“形→音→义”联系。
同桌合作读词卡,互读、互听、互助、互评。
创设情境,词卡分类:我们知道在自选商场里,商品摆放是很有规律的,请你和同桌小朋友一起想一想,哪些商品应该放在一起呢?再读读这些商品词语,把它们分成几个家庭。
【自我解释】
识字等于识人,多见面才会熟识。虽说生活是识字大课堂,但课堂仍是学生识字的主阵地。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所以,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境,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多形式呈现字词,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反复认读、识记,便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上述片段中,“读准商品名、争取与商品见面“、“我把……圈起来”、“读词给同桌听、争取拇指奖励”“同桌合作读词卡、分类”等各有侧重的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逐渐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建立字词音、形、义的联系。同桌合作进行词语分类的活动,更是一个通过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促使学生建立字词“形、音→义”间联系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专家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再次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而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思阶段”初期,他们的认识需要依赖于实物环境和经验直觉,他们对学习的参与度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又取决于学习对他们的吸引力。因此,他们的有效学习总是与生活化、游戏化的情境紧密联系的。上述片段中,教师立足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与学习心理,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设计层次递进式的语言实践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领学生到达一个个“最近发展区”的路上,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合作能力。
【教后效果及反思】
汉字字形识别相关研究表明:一年级的学生在识别汉字时,经视觉搜索后首先辨认的是字形的大致轮廓;在记忆汉字字形时尚处于泛化记忆阶段。所以,我们需要在识字教学中,针对识字文本提供的汉字特点,在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选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不断的言语实践中建立汉字“音、形、义”间的相互联系,达成认识汉字、感受文化的目标。
从学生在这堂课中的表现、课后字词认读抽测情况及家长对孩子在家进行字词复习状态的描述来看,他们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是很不错的。细想缘由,一与本课生字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经常与它们见面相关;一则归功于课堂上从儿童学习心理出发,创设情境,选用学生喜欢的多种活动促使学生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读字音、记字形、悟字义,有效建立汉字“音、形、义”三者间的相互联系。
【专家总评】
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识字学词是第一学段的首要任务。一年级作为识字教学的正式启动阶段,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树立两种意识,即:基于汉字结构理据,帮助学生建立“音、形、义”间的相互联系的意识;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树立形象为主、兴趣为上、习惯为重的意识。
课改理念要求儿童“多识少写、识写分流”,识字量的增大,的确能给孩子带来早期阅读的快乐,但同时,也会给孩子造成“同音字”、“形近字”辨析的难度。以本课例中的“商”“场”为例,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摘”“滴”等与“商”字形相近的汉字,会接触到“肠、扬、汤”等与“场”字形相近的字,所以,我们需要在初识汉字时,基于汉字特点与学生学习心理,选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加深对汉字个性部件本义的理解,牢固建立“形、义”联系,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汉字区辨度,为后续识字带来便利,也会感悟汉字文化储备点滴。
综观以上三个具体教学片段,我们能发现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上的努力。和汉字是“音、形、义”相融的整体一样,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也必然是有机融合的,是互为助力、相互交织的。可以说,在儿童学习识字、写字的过程中,“学习兴趣”是动力,是学生及早进入学习状态的先决条件;“学习能力”是关键,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学习习惯”是保障,是学生作为社会人所必备的行为习惯与态度。为此,我们将从原点出发,去思考,去实践。
《自选商场》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二)》单元里的第二课。教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选商场的情境插图及图下的三组词语,插图有助于学生了解自选商场,三组词语分属食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三类商品;第二部分是与情境图相匹配的一篇短文,短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在自选商场购物的情形与感受;第三部分是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和4个会写的字。本课内容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片段一】
多媒体出示:商场(带拼音)。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对话中随机出示、认读、了解“商品、商人”,积累“商”相关词,初感“商”义。
师:在商场里,有很多等待卖出去的东西,我们把它叫作——[多媒体出示:商品(“品”注音)]——读词(关注“商”音准,“品”前鼻音)。这些做商品生意或做其他生意的人,也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多媒体出示:商人)——读词(关注“商”音准,提醒轻声词读法)。
对话中关注“商、场”字形特点,拓展认识,积累“操场、球场、会场”,初感“场”义。
师:商人想把商品卖出去,得让人们知道商品的特点,你瞧这个“商”字里边有八张嘴呢!这商人啊,得很会说话才行呢!看老师把这个“商”字写到黑板上。
(板书:“商”,“八口”用红色粉笔书写)
师:小朋友,给很多商人卖商品的地方,就叫作——生:商场。你看,“场”的偏旁是“提土旁”(板书:场,偏旁红色),这个“场”字一般表示一个挺大的地方。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不同的场地。想一想,平常,我们会把做操、上体育课的地方叫作什么场呀?——生:操场[多媒体出示:操场(“操”注音)];那专门用来打球的场地,就叫——生:球场(多媒体出示:球场);开会的地方呢?——生:会场[多媒体出示:会场(“会”注音)]。师:每一个场地都有自己的用处。生齐读多媒体出示的词。
多媒体出示:自选商场(“自选”注音),读词。
出示生活中熟悉的大型超市店面照(“大润发”超市、“三江”超市、“加贝”超市),拉近学生与“自选商场”的距离,再次读词。
现场采访:你在自选商场里买过什么?
引导学生用“我在自选商场买过……”的句式规范回答,把话说完整。教师在关注“自选商场”一词读音的同时,评价中有意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取商品的分类词语(如:“哦,你在自选商场里买过学习用品。”),帮助学生形成物品归类意识,引导学生感受自选商场商品种类丰富的特点。
多媒体出示带停顿符号的句子: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东西”一词注音) 。
读句练习。
【自我解释】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字词个体内部音、形、义三者间的联系。认读“商场”后,先用描述式的语言带领学生认读、了解、积累“商品、商人”,帮助学生建立“商”字“音→形→义”的联系;接着分步板书“商”字字形,通过色彩凸现与形象描述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加深对“商”字“八口”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商”字“义→形→音”的联系,也为后续学习路上与“摘”的右半部分字形相区分作记忆铺垫;之后,在概念描述“出售很多商品的较大的场所叫商场”、色彩凸现“场”字部首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感知“场”义(一般表示一个较大地方),继而通过描述具体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用猜类词的方式,了解、认读“操场、球场、会场”等一类词,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实现了“场”字“音、形、义”间的多次链接;最后,通过借助拼音、回顾生活、读句强化等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对“自选商场”一词“音→形→义→形→音”的联系。
【专家点评】
汉字是音、形、义三结合的语素文字,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构字理据。对中国儿童来说,生活在母语环境中,建立汉字“音、义”间的联系并不难,难的是建立“音、形”、“义、形”之间的联系。所以,字形教学是汉语识字教学的关键。而一年级孩子大脑皮层对复合刺激物缺乏完整精细的分析综合能力,在记忆汉字字形的过程中处于“泛化记忆字形阶段”。因此,把符合儿童学习心理与符合汉字构字理据结合起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这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上述片段中,教师的着力点即在于此。为帮助一年级学生建立“音、形、义”间的联系,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如具体语言描述、直观画面出示等,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学习情境,通过连贯的、完整的、有意义的情景描述,让学生结合具体事例来感受字形字义、理解词义,最终达到识字学词、丰富语汇的目的。
【片段二】
借助拼音读准“笔”音。
多媒体出示:左侧是“一支毛笔”的图片,右侧是一个大大的“笔”字。引导学生在图文对照中发现:毛笔笔杆是竹子做的——所以“笔”是竹字头的字;笔尖是动物的毛做的——所以“笔”下半部分是“毛”字。
在师生对话中链接生活,拓展、认读、积累“笔”相关词。
师:课堂里,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用什么笔?——生:粉笔(多媒体出示词语,“粉”注音)。
师:同学们平时写作业都会用——生:铅笔(多媒体出示词语,“铅”注音)。
师:老师改作业呢?大家画画呢?……伴随师生问答随机出示“红笔、蜡笔、水彩笔……”
【自我解释】
“笔”原是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字形像手执笔,后简化为如今的字形“笔”,从竹,从毛,成会意字。根据“笔”字如今的构字理据,在以上教学中,先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引导学生“分解—溯源—组合”,将“笔”分解为“竹字头”、“毛”这两个基本意义单位,找到它的本来意义,帮助学生了解其组合起来所表示的新的意义和读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比对、联想,将“笔”的字形组合方式与“笔”的形象以组块的方式存储于记忆库中,成功建立“笔”字“形→音→义”间的联系。之后的对话拓展又加深了学生对“笔”字“义”的理解和对“笔”字“音、形”的印象。这样,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运用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使抽象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强化了学生对字形的记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汉字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载体的感知认识。 【专家点评】
任何一个国家的义务教育都会注重本国文化的教育,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因此,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但是,这些内容不应该简单地作为口号,向学生灌输或强迫记诵,而应该潜移默化渗透在识字与写字的过程中。汉字是表意文字,在古代有“六书”造字之说,引导孩子在识字过程中了解汉字文化、热爱汉字是识字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不能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讲解,但是可以通过直观感受为以后的学习做一些铺垫。上述片段中,图文对照直观感受“笔”字字形,联系生活感受不同“笔”的不同用处,整个过程简洁、富有情趣,强化了学生对“笔”字“音、形、义”的理解,激活了学生对汉字“形、义”间的联想,也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了汉字文化。
【片段三】 “9个商品词的教学过程”
(一)直面文本,建立字词“音→形”联系
手点课本中9个商品词,自由练读,读准音。
多媒体出示:9个商品词(带拼音)。
指名读,随机正音(重点关注“包”的口型,“奶”的归音,“肠、牙”第二声发音,“巾、本”前鼻音,“笔、本”第三声,“尺子”轻声),伴随学生准确的发音随机出示相应商品图给予奖励。
去商品图,读词,提醒学生注意词语间停顿,读出词语感。
同桌互听、互评:手点课本中9个商品词,同桌间听读,完全正确竖起大拇指以示表扬。
(二)聚焦字形,建立字词“形→音→义”联系
多媒体出示:商品词(去拼音),开火车读词。
多媒体出示:商品词(要求认识的生字变红、变大),个体静读默记字形。
在书中圈生字(注意双姿正确、边圈边说“我把……圈起来”),圈后校对。
认读字卡,组词(随机展开“场、笔、奶”教学,复习“提土旁、竹字头、女字旁”,拓展、积累女字旁的字和“粉笔、铅笔、红笔、蜡笔、水彩笔……”)
活动巩固,强化词语“形→音→义”联系。
同桌合作读词卡,互读、互听、互助、互评。
创设情境,词卡分类:我们知道在自选商场里,商品摆放是很有规律的,请你和同桌小朋友一起想一想,哪些商品应该放在一起呢?再读读这些商品词语,把它们分成几个家庭。
【自我解释】
识字等于识人,多见面才会熟识。虽说生活是识字大课堂,但课堂仍是学生识字的主阵地。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所以,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境,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多形式呈现字词,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反复认读、识记,便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上述片段中,“读准商品名、争取与商品见面“、“我把……圈起来”、“读词给同桌听、争取拇指奖励”“同桌合作读词卡、分类”等各有侧重的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逐渐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建立字词音、形、义的联系。同桌合作进行词语分类的活动,更是一个通过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促使学生建立字词“形、音→义”间联系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专家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再次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而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思阶段”初期,他们的认识需要依赖于实物环境和经验直觉,他们对学习的参与度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又取决于学习对他们的吸引力。因此,他们的有效学习总是与生活化、游戏化的情境紧密联系的。上述片段中,教师立足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与学习心理,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设计层次递进式的语言实践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领学生到达一个个“最近发展区”的路上,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合作能力。
【教后效果及反思】
汉字字形识别相关研究表明:一年级的学生在识别汉字时,经视觉搜索后首先辨认的是字形的大致轮廓;在记忆汉字字形时尚处于泛化记忆阶段。所以,我们需要在识字教学中,针对识字文本提供的汉字特点,在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选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不断的言语实践中建立汉字“音、形、义”间的相互联系,达成认识汉字、感受文化的目标。
从学生在这堂课中的表现、课后字词认读抽测情况及家长对孩子在家进行字词复习状态的描述来看,他们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是很不错的。细想缘由,一与本课生字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经常与它们见面相关;一则归功于课堂上从儿童学习心理出发,创设情境,选用学生喜欢的多种活动促使学生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读字音、记字形、悟字义,有效建立汉字“音、形、义”三者间的相互联系。
【专家总评】
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识字学词是第一学段的首要任务。一年级作为识字教学的正式启动阶段,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树立两种意识,即:基于汉字结构理据,帮助学生建立“音、形、义”间的相互联系的意识;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树立形象为主、兴趣为上、习惯为重的意识。
课改理念要求儿童“多识少写、识写分流”,识字量的增大,的确能给孩子带来早期阅读的快乐,但同时,也会给孩子造成“同音字”、“形近字”辨析的难度。以本课例中的“商”“场”为例,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摘”“滴”等与“商”字形相近的汉字,会接触到“肠、扬、汤”等与“场”字形相近的字,所以,我们需要在初识汉字时,基于汉字特点与学生学习心理,选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加深对汉字个性部件本义的理解,牢固建立“形、义”联系,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汉字区辨度,为后续识字带来便利,也会感悟汉字文化储备点滴。
综观以上三个具体教学片段,我们能发现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上的努力。和汉字是“音、形、义”相融的整体一样,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也必然是有机融合的,是互为助力、相互交织的。可以说,在儿童学习识字、写字的过程中,“学习兴趣”是动力,是学生及早进入学习状态的先决条件;“学习能力”是关键,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学习习惯”是保障,是学生作为社会人所必备的行为习惯与态度。为此,我们将从原点出发,去思考,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