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归园田居(其一)》绝不仅仅是一首隐逸者之歌。故而我们在确定本诗教学内容时,还应考虑作者后期内心的真实状态,以保证准确、立体、深刻地解读此诗。
  关键词:归隐;家国情怀;政治抱负;教学内容;确定
  多数教师对于《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历来比较统一,也比较单一:诗人陶渊明用淳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写出了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作者对归隐生活的热爱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归园田居(其一)》确是一首隐逸者之歌,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正是围绕着“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而展开。然而,笔者在讲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和《归去来兮辞》时,在翻阅大量资料后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陶渊明的“匡时济世”“大济苍生”的初衷从未改变,不管他是出仕还是归隐。我们总是将目光停留在其创作的山水田园诗歌上,总是歌颂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气节,歌颂其后期的“诗化人生”,却忽略了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诗人其内心深处的最真实状态:对个人政治抱负的念念不忘,对家国的深沉情怀。
  陈洪先生《诗化人生》一书从思、情与诗三个层面论述对诗化人生的思考与探索,但笔者认为诗化人生的内涵不仅仅如此,更在于自然、质朴、脱俗而又不走向虚幻和空漠的人生状态。后期的陶潜就是如此,他依然乐观积极,没有走向虚无也从未将政治抱负、家国情怀彻底放下。
  传统儒家的出世思想在早期陶渊明的思想里占据重要位置。他渴望像先祖那样建功立业,以此来甩掉“暴发户”的耻辱,跻身士族行列。更重要的是以免却功业未就、早生华发的感慨。陶渊明一生三仕三隐,他常说因家贫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绝不能排除一般士人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等诗歌就透露他的这一心迹。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是他对过去官场生活的追悔,“三十年”言其誤入时间之长,追悔之深。然而我们不禁要发问,既然官场生活让陶渊明如此痛苦、悔恨,为什么他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出来做官,即便如《归去来兮辞》所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为生活所迫,但做官并不是解决生活困难的唯一出路,显然,他的做官就不是简单地为口腹所役,而是他作为读书人“匡时济世”的责任与担当精神的体现。他一次又一次满怀希望地告别田园生活,希望自己能大展拳脚,有一番作为,“时来苟冥会,婉辔憩通衢”。然而,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官场的恶浊却一次次将他排斥于权力中心之外,一次次让他失望。此时的这些对于“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的陶渊明来说,确如“羁鸟”“池鱼”了。于是“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于是就有了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的矛盾心情。
  “兼济天下”的愿望既然无法实现,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独善其身”了。“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宁愿逃禄归耕不肯背叛天性。在《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详细地描绘了田园生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种生活轻松、平和,但其主要目的却是“守拙”,即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坚守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归隐只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归去来兮辞》后,他虽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可见,他反对的只是黑暗的反常的官场,而非官场本身。“性本爱丘山”的陶潜其实也本爱“官场”,因为那才是他理想的真正平台,这两者并不矛盾,设若,陶渊明遇到的是一个朗朗乾坤、太平盛世,那官场就成了他的“田园”也未可知。
  在《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门虽设而常关”。作者暗用典故,托物言志。“举世皆浊”“众人皆醉”,自己要效仿蒋诩,只与品质高洁之士来往。此时此刻,也只能“独善其身”了。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真率、淳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他自己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家园。一方面可以掩护他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另一方面也可使他得以休息和逃避。在这个“巢”里,陶渊明虽口不出声,但他仍观望着世事,心有余响。
  鲁迅先生说:“在《陶集》里有《述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对陶渊明人格及文格推崇备至并大力弘扬的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写给友人李常的信中有这么一段话:“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生死之际。……虽怀坎于时,遇事可有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福祸得丧,付与造物。”可以说这是两位文学巨匠跨越千年时光的一次精神碰撞。苏轼也罢,陶渊明也罢,在他们内心深处,从未将“铁肩担道义”真正放下。
  可见,陶渊明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一员必然不会失其初心,他的归隐、他的田园都不过是他作为士大夫最后的坚守,最后的精神家园。后期的陶潜“眼冷心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胡文英评庄子语)。
  故而我们在带领学生学习此诗时,当然要讲田园,要讲归隐,但也要适时适当地把学生导向以上我们所思考的内容,如此才能对《归园田居(其一)》有更准确、更立体、更深刻的解读。
  参考文献:
  [1]陈洪 《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 [M].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2]李泽厚 《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第2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第1版
  [4]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7月 第1版
  [5]孟二冬选注《陶渊明诗选注》[M].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2年10月 第1版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 239400)
其他文献
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一定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本文从教学设计的特征入手,探讨教学设计的意义和要求,以苏教版《我心中的语文》为例,分析教学设计的关键点,从教学过程的具体环节设计来阐述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语文课程的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一、设计好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和“学”是教学过程的
2013年高考早已落下帷幕,但作为进入课改第二年的湖北高考,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对它的关注还在继续。它不仅是对我们湖北课改效果的一次检验,还将指引着2014年湖北高考备考的方向。在此,我也就2013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体现出来的一些特点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管窥之见。  2013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回归教材,重视根本  2013年的湖北高考语文试题继续延续了2012年湖北高考出题的
摘要:职高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要让学生愿学、乐学、学好数学,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觉悟。  关键词:职高数学;高效;兴趣;动机;觉悟  从一定意义上说,职高学生是社会公认的差生,他们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学习乏兴趣和内在动力。尤其是对最难学的数学学科,有一种天生的惧怕心理。要改变职高学生的学习现状,让学生愿学、乐学、学好数学,就必须激发
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于2018年2月21日在莫斯科举行了主题为“2030年毕业生的未来及其应具备的能力”的国际会议。教科部部长奥莉加·瓦西里耶娃和副部长、教育督察署署长谢尔盖·克拉夫佐夫出席此次会议。  奥莉加·瓦西里耶娃提到,教科部的活动旨在把新技术应用于教育系统。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创建俄罗斯电子學校平台,即通过建立交互式大型项目,为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院校互动提供平台,该平台的创建为教师和学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2016年4月21日报道,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肯尼亚教育、科学和技术部开始朝着“全球行动计划”(GAP)优先行动领域1进发,为可持续发展教育(ESD)建立政策框架,同时为其具体实施提供指导准则。  2016年2月11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办的全国利益相关者咨询会上,肯尼亚再次重申了其ESD政策框架和实施策略。教育、科学和技术部部长利亚·K·罗迪奇(Leah K. Rot
摘要:本文以积极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为实践指针,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新颖多变的游戏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户外游戏、活动方法;利用一切环境与条件,使学生发挥主动能动性,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活动能力,掌握初浅的技能;同时因地制宜,充分搜集废旧物品和自然物制作各种户外体育器械,并就开展户外分区体育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
当今中学生年龄不大,阅历有限,鲜有足够的生活积累和丰富的人生认识,作文则常为无米之炊,做人则缺乏经验教训。那么,如何才能高效快捷地充实学生的底气呢?笔者以为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才能积学储宝。  一、阅读需取舍——有所读,有所不读  阅读首先要解决取舍问题,即有所读,有所不读。而今书籍浩如烟海,一个人即使焚膏继晷,“皓首”也不可能“穷经”。书是药,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置人于死地
我们,各国部长、多边和双边机构的负责人、民间社会组织和私营部门组织的高级代表,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和挪威环境与国际开发部部长的邀请,于2008年12月16日~18日在奥斯陆举行了第八次全民教育高层小组会议。在此,我们谨对挪威政府的热情接待表示诚挚的感谢。  第八次高层会议召开之际正值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我们必须保护世界最贫困的儿童、青年和成年人,使他们免受
摘 要:“大学的世界展开力强化事业”战略是日本政府主导推进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旨在促进日本高校与世界高校共建高等教育全球协作网,促进大学间的跨国学生流动,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的区域合作,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文章通过分析该战略的推出背景和主要内容,深入日本大学的实践案例,归纳其创新举措与运行特点,总结实施成效,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教育对外开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日本 “大学的世界展开力强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