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归园田居(其一)》绝不仅仅是一首隐逸者之歌。故而我们在确定本诗教学内容时,还应考虑作者后期内心的真实状态,以保证准确、立体、深刻地解读此诗。
关键词:归隐;家国情怀;政治抱负;教学内容;确定
多数教师对于《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历来比较统一,也比较单一:诗人陶渊明用淳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写出了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作者对归隐生活的热爱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归园田居(其一)》确是一首隐逸者之歌,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正是围绕着“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而展开。然而,笔者在讲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和《归去来兮辞》时,在翻阅大量资料后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陶渊明的“匡时济世”“大济苍生”的初衷从未改变,不管他是出仕还是归隐。我们总是将目光停留在其创作的山水田园诗歌上,总是歌颂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气节,歌颂其后期的“诗化人生”,却忽略了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诗人其内心深处的最真实状态:对个人政治抱负的念念不忘,对家国的深沉情怀。
陈洪先生《诗化人生》一书从思、情与诗三个层面论述对诗化人生的思考与探索,但笔者认为诗化人生的内涵不仅仅如此,更在于自然、质朴、脱俗而又不走向虚幻和空漠的人生状态。后期的陶潜就是如此,他依然乐观积极,没有走向虚无也从未将政治抱负、家国情怀彻底放下。
传统儒家的出世思想在早期陶渊明的思想里占据重要位置。他渴望像先祖那样建功立业,以此来甩掉“暴发户”的耻辱,跻身士族行列。更重要的是以免却功业未就、早生华发的感慨。陶渊明一生三仕三隐,他常说因家贫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绝不能排除一般士人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等诗歌就透露他的这一心迹。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是他对过去官场生活的追悔,“三十年”言其誤入时间之长,追悔之深。然而我们不禁要发问,既然官场生活让陶渊明如此痛苦、悔恨,为什么他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出来做官,即便如《归去来兮辞》所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为生活所迫,但做官并不是解决生活困难的唯一出路,显然,他的做官就不是简单地为口腹所役,而是他作为读书人“匡时济世”的责任与担当精神的体现。他一次又一次满怀希望地告别田园生活,希望自己能大展拳脚,有一番作为,“时来苟冥会,婉辔憩通衢”。然而,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官场的恶浊却一次次将他排斥于权力中心之外,一次次让他失望。此时的这些对于“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的陶渊明来说,确如“羁鸟”“池鱼”了。于是“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于是就有了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的矛盾心情。
“兼济天下”的愿望既然无法实现,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独善其身”了。“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宁愿逃禄归耕不肯背叛天性。在《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详细地描绘了田园生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种生活轻松、平和,但其主要目的却是“守拙”,即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坚守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归隐只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归去来兮辞》后,他虽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可见,他反对的只是黑暗的反常的官场,而非官场本身。“性本爱丘山”的陶潜其实也本爱“官场”,因为那才是他理想的真正平台,这两者并不矛盾,设若,陶渊明遇到的是一个朗朗乾坤、太平盛世,那官场就成了他的“田园”也未可知。
在《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门虽设而常关”。作者暗用典故,托物言志。“举世皆浊”“众人皆醉”,自己要效仿蒋诩,只与品质高洁之士来往。此时此刻,也只能“独善其身”了。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真率、淳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他自己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家园。一方面可以掩护他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另一方面也可使他得以休息和逃避。在这个“巢”里,陶渊明虽口不出声,但他仍观望着世事,心有余响。
鲁迅先生说:“在《陶集》里有《述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对陶渊明人格及文格推崇备至并大力弘扬的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写给友人李常的信中有这么一段话:“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生死之际。……虽怀坎于时,遇事可有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福祸得丧,付与造物。”可以说这是两位文学巨匠跨越千年时光的一次精神碰撞。苏轼也罢,陶渊明也罢,在他们内心深处,从未将“铁肩担道义”真正放下。
可见,陶渊明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一员必然不会失其初心,他的归隐、他的田园都不过是他作为士大夫最后的坚守,最后的精神家园。后期的陶潜“眼冷心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胡文英评庄子语)。
故而我们在带领学生学习此诗时,当然要讲田园,要讲归隐,但也要适时适当地把学生导向以上我们所思考的内容,如此才能对《归园田居(其一)》有更准确、更立体、更深刻的解读。
参考文献:
[1]陈洪 《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 [M].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2]李泽厚 《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第2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第1版
[4]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7月 第1版
[5]孟二冬选注《陶渊明诗选注》[M].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2年10月 第1版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 239400)
关键词:归隐;家国情怀;政治抱负;教学内容;确定
多数教师对于《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历来比较统一,也比较单一:诗人陶渊明用淳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写出了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作者对归隐生活的热爱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归园田居(其一)》确是一首隐逸者之歌,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正是围绕着“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而展开。然而,笔者在讲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和《归去来兮辞》时,在翻阅大量资料后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陶渊明的“匡时济世”“大济苍生”的初衷从未改变,不管他是出仕还是归隐。我们总是将目光停留在其创作的山水田园诗歌上,总是歌颂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气节,歌颂其后期的“诗化人生”,却忽略了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诗人其内心深处的最真实状态:对个人政治抱负的念念不忘,对家国的深沉情怀。
陈洪先生《诗化人生》一书从思、情与诗三个层面论述对诗化人生的思考与探索,但笔者认为诗化人生的内涵不仅仅如此,更在于自然、质朴、脱俗而又不走向虚幻和空漠的人生状态。后期的陶潜就是如此,他依然乐观积极,没有走向虚无也从未将政治抱负、家国情怀彻底放下。
传统儒家的出世思想在早期陶渊明的思想里占据重要位置。他渴望像先祖那样建功立业,以此来甩掉“暴发户”的耻辱,跻身士族行列。更重要的是以免却功业未就、早生华发的感慨。陶渊明一生三仕三隐,他常说因家贫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绝不能排除一般士人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等诗歌就透露他的这一心迹。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是他对过去官场生活的追悔,“三十年”言其誤入时间之长,追悔之深。然而我们不禁要发问,既然官场生活让陶渊明如此痛苦、悔恨,为什么他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出来做官,即便如《归去来兮辞》所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为生活所迫,但做官并不是解决生活困难的唯一出路,显然,他的做官就不是简单地为口腹所役,而是他作为读书人“匡时济世”的责任与担当精神的体现。他一次又一次满怀希望地告别田园生活,希望自己能大展拳脚,有一番作为,“时来苟冥会,婉辔憩通衢”。然而,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官场的恶浊却一次次将他排斥于权力中心之外,一次次让他失望。此时的这些对于“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的陶渊明来说,确如“羁鸟”“池鱼”了。于是“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于是就有了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的矛盾心情。
“兼济天下”的愿望既然无法实现,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独善其身”了。“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宁愿逃禄归耕不肯背叛天性。在《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详细地描绘了田园生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种生活轻松、平和,但其主要目的却是“守拙”,即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坚守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归隐只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归去来兮辞》后,他虽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可见,他反对的只是黑暗的反常的官场,而非官场本身。“性本爱丘山”的陶潜其实也本爱“官场”,因为那才是他理想的真正平台,这两者并不矛盾,设若,陶渊明遇到的是一个朗朗乾坤、太平盛世,那官场就成了他的“田园”也未可知。
在《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门虽设而常关”。作者暗用典故,托物言志。“举世皆浊”“众人皆醉”,自己要效仿蒋诩,只与品质高洁之士来往。此时此刻,也只能“独善其身”了。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真率、淳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他自己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家园。一方面可以掩护他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另一方面也可使他得以休息和逃避。在这个“巢”里,陶渊明虽口不出声,但他仍观望着世事,心有余响。
鲁迅先生说:“在《陶集》里有《述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对陶渊明人格及文格推崇备至并大力弘扬的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写给友人李常的信中有这么一段话:“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生死之际。……虽怀坎于时,遇事可有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福祸得丧,付与造物。”可以说这是两位文学巨匠跨越千年时光的一次精神碰撞。苏轼也罢,陶渊明也罢,在他们内心深处,从未将“铁肩担道义”真正放下。
可见,陶渊明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一员必然不会失其初心,他的归隐、他的田园都不过是他作为士大夫最后的坚守,最后的精神家园。后期的陶潜“眼冷心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胡文英评庄子语)。
故而我们在带领学生学习此诗时,当然要讲田园,要讲归隐,但也要适时适当地把学生导向以上我们所思考的内容,如此才能对《归园田居(其一)》有更准确、更立体、更深刻的解读。
参考文献:
[1]陈洪 《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 [M].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2]李泽厚 《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第2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第1版
[4]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7月 第1版
[5]孟二冬选注《陶渊明诗选注》[M].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2年10月 第1版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 23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