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可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而明确的课程目标是实施评价的前提,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为了达到目标而学习,教师为了达到目标而授课,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持续的努力而实现最终的课程教学目标。本文通过构建历史课程目标的意义、历史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历史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区别及联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在歷史教学中的应用四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以供高中历史教学参考所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044-02
课程目标是对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规定,是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预计要达到的结果[1]。作为学科课程目标,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广大教师所熟悉的历史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区别。高中历史课程改革首先要确立明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课程目标,并最终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1.构建历史课程目标的意义
1.1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是所有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都要达到的目标,是课程的核心。
1.2历史课程目标要求除清晰地呈现出基本学科成就标准外,还要对学习成就水平做出层次性、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
1.3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课改在课程标准中,首次构建了符合时代特点的、体现最新课程理念的课程目标[2]。
1.4历史课程目标是学生历史课程学习的成就标准,是历史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5历史课程目标是历史课程性质、历史课程价值及历史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
1.6历史课程目标是编写历史教材、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开展科学的历史学习评价的基本依据。
2.历史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
历史课程目标是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够达到课程标准而设立的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以分类的方式呈现,将课程目标确立为三个维度,即“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便于在课程实施中的具体操作。
3.历史课程目标的基本特性
3.1以学生为主体
历史课程目标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其重点是如何通过学生的学来实现目标,即是以学生为主体所呈现出的状态。
3.2可观测和评价
历史课程目标的设立应该是清晰而明确的,其所描述的具体状态是能够进行外部观察、直接把握或通过一定的手段可以进行评价的。
3.3反映基本要求
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历史课程目标。
3.3.1历史课程目标作为一个基础标准
并不要求每个学生在历史方面都做得很优秀,只要求学生基本达到即可。在历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可在这一点上灵活把握。
3.3.2历史课程目标作为历史课程学习的成就标准
历史课程目标可作为历史课程学习的成就标准,从这一方面来理解,则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目标,即是对学生学习所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的设定。
4.历史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区别及联系
4.1区别
4.1.1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所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效果即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多个不同层次,即课程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专题(单元)教学目标、模块教学目标等。
4.1.2作为学科教学目标,历史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而历史课程目标则是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来达到预设状态[3]。
4.1.3一般说来,历史课程目标概括性强、较为抽象、适应面较广,适用于整个历史课程建设和管理过程;而历史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学设计的一部分,其适应面比较小,只限于微观教学过程,内容比较具体,如一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
4.1.4历史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一般仅包括参与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及学生;历史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则涉及面较广,除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外,还可涉及历史课程研究与指导机构、中学历史教材编制出版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等。
4.1.5历史教学目标具有比较高的针对性,如针对一堂历史课进行教学设计,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历史课程目标有较高的原则性和稳定性。
4.2联系
4.2.1历史教学目标可谓是历史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历史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具体手段及基础;而历史课程目标指导着历史教学目标的制订[4]。
4.2.2历史课程目标和历史教学目标都具有现实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5.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5.1知识与能力
在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这一过程中,可进一步提升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历史信息以及阅读的能力;还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归纳、比较、综合、分析等认知活动,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历史思维。
5.2过程与方法
5.2.1过程
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到不断加深和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
5.2.2方法
(1)要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应了解并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
(2)侧重探究学习,从多角度发现问题,并努力探索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量独立思考,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
(4)多与具有不同观点和见解的人进行交流。
5.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历史学习,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使其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通过历史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使其树立起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韧的意志,增强其适应能力等[5]。
6.小结
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的提出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即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设立的目标。“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是从学生学习历史、人格发展的角度和全过程来进行阐释的。比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人格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感、意识、态度、认知和价值观等,并将其渗透到学生学习历史的整个过程中[6]。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还在多处地方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勇于提出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乐于同他人合作、探讨问题、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等等。
参考文献:
[1]李佰娜.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3,(7).
[2]李君岗.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实施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12,(9).
[3]刘志龙.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实施策略之我见[J].新西部(中旬刊),2013,(12).
[4]邓祖惠.课程目标走进高中历史课堂探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5,(1).
[5]胡永明.历史课堂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读写算(教研版),2014,(16).
[6]王占刚.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2).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044-02
课程目标是对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规定,是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预计要达到的结果[1]。作为学科课程目标,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广大教师所熟悉的历史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区别。高中历史课程改革首先要确立明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课程目标,并最终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1.构建历史课程目标的意义
1.1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是所有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都要达到的目标,是课程的核心。
1.2历史课程目标要求除清晰地呈现出基本学科成就标准外,还要对学习成就水平做出层次性、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
1.3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课改在课程标准中,首次构建了符合时代特点的、体现最新课程理念的课程目标[2]。
1.4历史课程目标是学生历史课程学习的成就标准,是历史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5历史课程目标是历史课程性质、历史课程价值及历史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
1.6历史课程目标是编写历史教材、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开展科学的历史学习评价的基本依据。
2.历史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
历史课程目标是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够达到课程标准而设立的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以分类的方式呈现,将课程目标确立为三个维度,即“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便于在课程实施中的具体操作。
3.历史课程目标的基本特性
3.1以学生为主体
历史课程目标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其重点是如何通过学生的学来实现目标,即是以学生为主体所呈现出的状态。
3.2可观测和评价
历史课程目标的设立应该是清晰而明确的,其所描述的具体状态是能够进行外部观察、直接把握或通过一定的手段可以进行评价的。
3.3反映基本要求
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历史课程目标。
3.3.1历史课程目标作为一个基础标准
并不要求每个学生在历史方面都做得很优秀,只要求学生基本达到即可。在历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可在这一点上灵活把握。
3.3.2历史课程目标作为历史课程学习的成就标准
历史课程目标可作为历史课程学习的成就标准,从这一方面来理解,则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目标,即是对学生学习所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的设定。
4.历史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区别及联系
4.1区别
4.1.1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所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效果即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多个不同层次,即课程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专题(单元)教学目标、模块教学目标等。
4.1.2作为学科教学目标,历史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而历史课程目标则是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来达到预设状态[3]。
4.1.3一般说来,历史课程目标概括性强、较为抽象、适应面较广,适用于整个历史课程建设和管理过程;而历史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学设计的一部分,其适应面比较小,只限于微观教学过程,内容比较具体,如一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
4.1.4历史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一般仅包括参与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及学生;历史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则涉及面较广,除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外,还可涉及历史课程研究与指导机构、中学历史教材编制出版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等。
4.1.5历史教学目标具有比较高的针对性,如针对一堂历史课进行教学设计,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历史课程目标有较高的原则性和稳定性。
4.2联系
4.2.1历史教学目标可谓是历史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历史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具体手段及基础;而历史课程目标指导着历史教学目标的制订[4]。
4.2.2历史课程目标和历史教学目标都具有现实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5.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5.1知识与能力
在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这一过程中,可进一步提升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历史信息以及阅读的能力;还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归纳、比较、综合、分析等认知活动,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历史思维。
5.2过程与方法
5.2.1过程
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到不断加深和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
5.2.2方法
(1)要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应了解并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
(2)侧重探究学习,从多角度发现问题,并努力探索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量独立思考,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
(4)多与具有不同观点和见解的人进行交流。
5.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历史学习,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使其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通过历史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使其树立起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韧的意志,增强其适应能力等[5]。
6.小结
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的提出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即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设立的目标。“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是从学生学习历史、人格发展的角度和全过程来进行阐释的。比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人格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感、意识、态度、认知和价值观等,并将其渗透到学生学习历史的整个过程中[6]。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还在多处地方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勇于提出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乐于同他人合作、探讨问题、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等等。
参考文献:
[1]李佰娜.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3,(7).
[2]李君岗.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实施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12,(9).
[3]刘志龙.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实施策略之我见[J].新西部(中旬刊),2013,(12).
[4]邓祖惠.课程目标走进高中历史课堂探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5,(1).
[5]胡永明.历史课堂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读写算(教研版),2014,(16).
[6]王占刚.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