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机智 以情动人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od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陈情表》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作者的智慧就是其强健之骨骼,感情则为其丰满之血肉。常言道:“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如何才能既不得罪阴险多疑的晋武帝从而招来杀生之祸,又能得到他的同情与谅解,达到报养祖母刘氏的目的呢,这确实要大费一番心思。李密通过一番含蓄机智的思辨,于娓娓叙事之中,饱含深情,终于写出了感人肺腑之千古奇文——《陈情表》,不但打动了晋武帝,千百年来,也一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之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才俊到朝中做官,于是李密成了首选之人。何之?当时,新政权刚刚建立,民心不服,社会还不够稳定,且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小灭吴的阻力,收笼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广博之胸怀,这是其一。其二,李密为西蜀名臣,尤以“孝”闻名于当时,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政策,推行孝道,以显示其清正廉明,同时也以此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才屡被征召。能否成功召回李密对晋王朝来说举足轻重,天下人也在拭目以待。当时的情势是:“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对此,李密却难以从命,“辞不就职”。客观上讲,原因就是供养祖母刘氏的问题,主观上推想,原因有二,一是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晋灭吴内心深处不是很认同的;二是,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这是历史事实。其时,对晋武帝的为人,李密当时还不是很了解。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皇帝一高兴就可能让你连升三级;一不高兴,身家性命也难保全,还有可能殃及九族。出于历史的教训,立即去应诏,盲目去做官,祸福真正实难预料,他还得观望一番。当然,李密不敢半点透露主观原因,怕被认为是“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从而招来杀身之祸,就只能想方设法在客观原因上大动脑筋,大做文章了。但是,作者却巧妙含蓄地不去直说自己的目的,而是满含真情地来叙事。
   一、直接痛述特殊家史,潜台词:“实难赴命”
   如果直接说自己要供养祖母刘氏,而不能从命,那一定不会得到朝廷的恩准,所以,作者开篇便痛述自己特殊的家庭情况,用凄切哀婉的笔调,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的不幸,叙写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缺一不可的苦况与亲情。让睹文之人(晋武帝)自动生出怜悯恻隐之心(如果不动心,那你晋武帝还宣扬什么以孝治天下呢?)。作者先写自己童年坎坷的命运:“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紧接着,客观地摆出自己特殊的家庭情况:“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再写祖母刘的情况:“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这些都是客观的事实,当然,如果晋武帝不信,可派人查询核实。据此事实,作者自然而然地得出“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的结论。这段内容,是李密不能立即应诏之唯一事实依据,作者写得凄切尽情,晋武帝由恼怒峻责化为同情怜悯。
   二、直表感恩之情,潜台词:“实无二心”
   第二段,作者还不直说自己的目的,只是写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表达出皇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朝廷对自己的优厚待遇的感恩之心。先说:“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道出自己对新政权的认同,表达了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再历叙州郡朝廷优礼的具体事实:“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拜臣郎中”,“除臣洗马”,“当侍东宫”。写这些,无非是说自己也是个明白人,是个知恩图报的人。目的只有一个,“辞不就职”的原因绝非“矜守名节”,以此消除误会,做出很想与司马氏政权积极合作的态度。
   三、直颂治国纲领,潜台词:孝养祖母亦是遵顺国策
   第三部分起句就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既然皇帝您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这真是好啊!那李密乞求孝养祖母刘虽曰私情,也完全符合国策,是既合人之常情,也合国之大理的。为了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求得皇帝的体恤,作者接着陈述了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四、论证忠孝能够两全,潜台词:暂不就职、先尽孝后尽忠
   作者第四部分开始先比较自己和祖母的年龄:“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通过比较得出完全合理的结论:“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最后,极其诚恳地说明自己的情况,是天人共鉴的。表达自己对朝廷“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忠心。行文至此,才说出自己“愿乞终养”的请求,水到渠成,情通理顺。
   武帝读后,感慨地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于是,暂时停止了对李密的征召,李密也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的。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要提高效率,让学生爱学,就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运用“先学后教,以学促教”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兴奋起来,促使他主动探索知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将
期刊
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看,他们都渴望得到别人尤其是师长的肯定和赞许,渴望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班主任更应充分考虑和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正确运用表扬的方法,对学生的良好言行和取得的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赞扬,使学生时时刻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中受到鼓舞激励。  一、表扬的方法  1.善用表扬方法,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自信心是个人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心理品质,是个人从事活动、展现才华的出发点。笔者班里的
期刊
摘 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地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它的历史功绩,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深刻认识和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意义    作为历史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同遵义会议有相似之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万里长征中,我们党和国家经历了各种挫折后终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找到了一个转折点,在这以后我们党找到了符
期刊
摘 要: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都拥有或机智或幽默或沉稳的鲜明主持风格。现今电视媒体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优秀的演艺以及主持工作者。对此,本文介绍的如何将主持艺术带入到课堂,让艺术教师的教学更有美魅力。  关键词:主持;艺术;教学;探索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飛速发展,在各个领域都迎来了大跨步的前进。特别是电视传媒的发展,各类电视节目以巧妙的编排,新颖的创意设计,良好的参与
期刊
一  《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早年的电影,内容是描写主人公魏敏芝作为一个代课教师与学生张慧科之间的故事,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山村姑娘尽职尽责、不达目的不罢休、一条道走到黑的精神。其中最让人感动的是主人公对心中的信念“一个都不能少”的执着与坚守。不管前面有多么的困难,只认准了理当如此,只是那么一个简单的理由:“一个也不能少”。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也需要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  在
期刊
摘 要:美国是私立教育主导型国家,私立教育发展历史悠久,借鉴这个国家的筹资经验,可以有效拓宽我国民办高校筹资的思路。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美国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得以复苏并快速发展。直至2007年底,全国普通民办高校297所,在校生163.07万人,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占全国普通及成人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14.5%。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于普及我国高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分析了高校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校园交通;隐患;解决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职工拥有的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多,加之高校开放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社会机动车进入校园的数量迅速增长,交通管理与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如何解决校园交通压力,使“人、车、环境”和谐,创建“平安”校园刻不容缓。   一
期刊
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把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当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任务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比如,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习惯养成、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练、积极心态的调整等。   对学生来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尤其突出提高学习效能、减轻学习负担的特殊功能。学习是学生在校的主导活动,积极心理健
期刊
课堂中的提问权应该是属于谁的?   虽然已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教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习惯于传授现成的结论,忽视知识的发展过程,过多地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无视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问,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学生,用统一的思维模式来训练学生,这样导致了学生消极、被动、机械地学习。在学习中缺少发现、提出问题的惊奇、自豪以及创造的快乐等各种情感体验,必然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日益减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践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往往是创新的源泉。”显而易见,学生能主动发问不仅是创新思维的起点,也是真正体现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思品课堂教学活动中,“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的层次上,学生很少或几乎不会主动向教师发问,更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