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的宗旨。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新理念,探讨“导学——导疑——导练”三个环节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三导”环节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及时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 导学 导疑 导练 效率
学校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的宗旨。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新理念,探讨“导学——导疑——导练”三个环节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三导”环节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对学生所学新知进行及时有效训练与巩固,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经过两年的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浅见,难免不足望指出。
一、在“导学”环节上下功夫,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获取新知
导学环节(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主要包括自学和质疑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培养学生自主學习的良好习惯。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要先把上课前准备的 “导学案”发给学生,利用导学案中“自学篇”,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和 “导学问题”,让学生明确当堂课所学的内容及要求。老师要围绕课标与学习目标的要求,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难问题、教材的重难点等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然后,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学为主,完成“导学案”中的“自学篇”。在第一步中,学生自主学习是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学,老师做好巡视与个别学生自学辅导。第二步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获取新的知识。在学习新课中,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与图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有争议的问题、难以理解的问题以及个人独到见解。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老师要积极引导,或选取有效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经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老师这时可以给他们提示或点拨,让他们再合作探究,找到正确答案。例如,学习九年级上册第24课《著名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一课时,经过我的启发和提示,学生最终提出问题:牛顿所说的“巨人”是指谁?体现了牛顿的什么精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后,他是否失去了光辉?为什么?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在这一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合理而有效的讨论方法,尊重学生的理解与感受、想法与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学习,从而达到相互启发的效果。另外,老师要加强对学生互导的指导,老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真正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难点,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学习状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二、在“导疑”环节上下功夫,解决学生导学中的难题并提高自己
导疑环节(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主要是教师精讲环节的主要形式是提问与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一环节的方法,先让学困生回答,再中优等生评价;对中优等生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通过小组讨论仍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点拨或讲解。教师讲解的问题应有针对性或共性,或是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以及隐含在教材中的学科思维方法等。教师讲解要切忌“三讲“与”三不讲”的原则。“三讲”,即讲学生自学讨论后还不懂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隐含在教材中的学科思维方法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自学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这一环节是有效培养学生许多良好习惯,如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学会合作等。例如学习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一课时,关于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教材中一目了然,可以不讲,而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会呈现这些特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改变了我们的哪些生活等问题,经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后,然后进行讲解、分析、归纳,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三、在“导练”环节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对新知的有效训练与巩固
导练即是课堂训练。导练环节(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主要是学生对当堂课所学知识在课堂上的有效训练。有效训练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训练。课堂训练是教师对学生在当堂课上的学习效果的检测,课堂训练的设计,有注重学情反馈与知识巩固。其主要方法为:教师根据当堂课设计在导学案中的“过关篇”,要求学生避开课本,独立完成其练习,做到紧张有序、和谐高效的科学检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巡视,特别关注学困生,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然后给出正确的参考答案,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程度进行评价与小结。
总而言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合作交流,才能有效获取新的知识。经过两年实践,初中历史课堂的 “三导”环节教学已经初步形成,基本转变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等。今后,笔者还要不断加强 “三导”环节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践,进一步总结出符合学生与教材实际有效且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袁波 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山东宁阳第十二中学 刘玉强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N];学知报;2010年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 导学 导疑 导练 效率
学校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的宗旨。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新理念,探讨“导学——导疑——导练”三个环节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三导”环节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对学生所学新知进行及时有效训练与巩固,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经过两年的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浅见,难免不足望指出。
一、在“导学”环节上下功夫,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获取新知
导学环节(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主要包括自学和质疑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培养学生自主學习的良好习惯。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要先把上课前准备的 “导学案”发给学生,利用导学案中“自学篇”,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和 “导学问题”,让学生明确当堂课所学的内容及要求。老师要围绕课标与学习目标的要求,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难问题、教材的重难点等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然后,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学为主,完成“导学案”中的“自学篇”。在第一步中,学生自主学习是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学,老师做好巡视与个别学生自学辅导。第二步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获取新的知识。在学习新课中,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与图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有争议的问题、难以理解的问题以及个人独到见解。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老师要积极引导,或选取有效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经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老师这时可以给他们提示或点拨,让他们再合作探究,找到正确答案。例如,学习九年级上册第24课《著名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一课时,经过我的启发和提示,学生最终提出问题:牛顿所说的“巨人”是指谁?体现了牛顿的什么精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后,他是否失去了光辉?为什么?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在这一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合理而有效的讨论方法,尊重学生的理解与感受、想法与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学习,从而达到相互启发的效果。另外,老师要加强对学生互导的指导,老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真正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难点,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学习状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二、在“导疑”环节上下功夫,解决学生导学中的难题并提高自己
导疑环节(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主要是教师精讲环节的主要形式是提问与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一环节的方法,先让学困生回答,再中优等生评价;对中优等生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通过小组讨论仍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点拨或讲解。教师讲解的问题应有针对性或共性,或是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以及隐含在教材中的学科思维方法等。教师讲解要切忌“三讲“与”三不讲”的原则。“三讲”,即讲学生自学讨论后还不懂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隐含在教材中的学科思维方法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自学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这一环节是有效培养学生许多良好习惯,如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学会合作等。例如学习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一课时,关于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教材中一目了然,可以不讲,而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会呈现这些特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改变了我们的哪些生活等问题,经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后,然后进行讲解、分析、归纳,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三、在“导练”环节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对新知的有效训练与巩固
导练即是课堂训练。导练环节(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主要是学生对当堂课所学知识在课堂上的有效训练。有效训练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训练。课堂训练是教师对学生在当堂课上的学习效果的检测,课堂训练的设计,有注重学情反馈与知识巩固。其主要方法为:教师根据当堂课设计在导学案中的“过关篇”,要求学生避开课本,独立完成其练习,做到紧张有序、和谐高效的科学检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巡视,特别关注学困生,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然后给出正确的参考答案,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程度进行评价与小结。
总而言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合作交流,才能有效获取新的知识。经过两年实践,初中历史课堂的 “三导”环节教学已经初步形成,基本转变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等。今后,笔者还要不断加强 “三导”环节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践,进一步总结出符合学生与教材实际有效且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袁波 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山东宁阳第十二中学 刘玉强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N];学知报;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