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记叙文的阅读教学是初中阶段师生关注的重点,尽管如此当前中学生对文体的分类仍然较为混乱,其主要原因就是对记叙类文本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文无体而不立”学生不了解文体知识就等于没有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能力。学生不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知识,就等于没有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记叙文;教学模式;范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记叙文这种文体是一种可以充分表达作者情感的体裁,主要以记叙和描写作为表达方式。这种文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非常广泛的社会价值。在语文教学中,记叙文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占中高考的比重也很大。所以在记叙文教学中,必须注意选择适合记叙文教学的模式。课标中有关教学设计的理念是基础核心的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材体现新思路、新理念之际,更加强调实践性,注重学生整体素养的全面提升,作为教师该如何应对摆在面前的新课题呢? 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模式呢? 记叙文教学又应该如何进行呢?
夏丏尊、刘熏宇的《文章作法》中说:“所谓好文章,就是答意表情,使读者读了以后就能明了作者的本意,感到作者的心情的文章。”记叙文最是如此,记叙文按照叙写的对象来说可以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 这四类无论是哪一方面也好,是借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那么在记叙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作者记叙、描写了什么内容? 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脉络
针对语文课程中肢解课文,忽略整体性的教学现象,在记叙文的教学中一定要切记这个问题,要理解一篇记叙文必须从整体入手。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我们在读一篇文章时,首先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之后按照作者的思路再到教学中去开展教学活动, 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清晰明了。中学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也应该这么做。中学教材中的篇目是编辑者精心挑选的,课文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因为它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 因此,在阅读课文前应该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在创作文章时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理清思路,然后明确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这是记叙文创作的一大特征也是规律,我们在记叙文教学中抓住这一规律特征,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因此,我们以《猫》这篇课文为例。郑振铎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1925年11月出版的《文学周报》上。他的作品内容多提及五四时期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先让同学对时代背景有大致的了解,然后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作者为什么要三次养猫?这三只猫有什么不同?这三次养猫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将三次养猫的经历划分出来。我们可以看出这三次养猫所占的篇幅各不相同。第一次养猫的篇幅最短,第二次比第一次长一些,而第三次最为详细。不仅仅是文章的篇幅,作者表现出的情感色彩也愈为浓烈。第一次是快乐,后来小猫死了,心里感到了一缕心酸;第二次养猫比第一次更为快乐,但快乐的同时又担心它被别人拐走。小猫最后果真被拐走了,得知邻居的冷眼旁观进而转为愤恨;第三次养猫距离前两次已经过去了很长的时间,这一次与前两次不同,对猫根本喜欢不起来。最后猫因为芙蓉鸟事件枉死,作者感到深深的懊悔,做出了永世不养猫的决定。文章的篇幅不同,情感的表达不同。而且三次的经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将课文的内容割裂开来,我们将无法全面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也正是因为划分结构,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我们才得以体悟到作者情感的变化。可见教师在记叙文的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对文章结构的划分与分析,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地形成记叙文阅读的思维。
冈察洛夫在俄国文学史上有较高的地位,他曾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有过这样的谈话:对于文学创作而言,一篇好的文章,重要是一个作品的结构,凝聚着作者无限的智力活动。单就《猫》这篇课文而言,作者结构上的設计十分精巧。三个故事与养猫有关,是本文的主要线索。三次得猫、养猫、失猫,构成了一个家庭的养猫悲剧史,情节曲折,层层推进。同时文章的开头结尾呼应,使情节环环相扣。文章的开头“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交代养猫的结局。最后,结尾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而且中间的三个故事承上启下。介绍第一只猫时,描写它的身材消瘦,不吃东西,毛的光泽也不好,预示了第一只猫病死的结局;介绍第二只猫时,着重描写了这只猫的性格活泼,有趣,经常随处乱跑,预示着第二只猫的结局也许会被其他人拐走;介绍第三只猫时,刚开始就叙写了大家对它的态度是不喜欢的,又写到当家里养了两只芙蓉鸟后,这只猫总是直勾勾地盯着它们看,预示着猫有可能会吃鸟,而大家对它的态度会导致它枉死。这些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使结构完整而严谨。无论如何,我们一定把握整体感知的内涵和外延,深层地理解大纲的精神。
二、朗读体验,读中感受记叙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读得次数多了,书中的意思自然就明了了。但不是机械地、盲目地读了很多遍。而是在记叙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读的兴趣,实现有效朗读,这样才能体味作品中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总之, 记叙文是非常适合朗读的文体。
朗读是什么?有人说:“朗读是出声的阅读。”这样的定义不足以表示阅读的魅力,也不能体现朗读的有效性,朗读记叙文不是盲目地朗读课文。朗读是品味作品,感受作品的阅读活动,它可以达到语言学习、情感熏陶的目的。朗读中要使用普通话,注意语音正确、流畅,用声音的传达品味作品内蕴的丰富和细致的情感。朗读需要运用到一些技巧如重音、停顿、语调、节奏等。不同的技巧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因此在朗读过程中也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同学认知文字、体味词句、感受声律、品味意境、领会情感。 朗读通过用心揣摩将眼前的文字用情表达,仿佛可以看到当时的图景感受作者的情感。因此,它是一门欣赏词句、体味作品、调动情感的艺术。课堂上的朗读是培养语感、形成阅读能力的正确途径;也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美读欣赏式教学模式”,在这里是指“诗意朗读”教学,让学生在出声阅读中对课文文本进行欣赏,是教学过程中一条常用教学线索。 所以,就要求我们要用诗意的手法来引领记叙文的教学活动,着重要求教师熟悉朗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能够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计不同的朗读环节,从而达到记叙文的教学要求,根据课文的特点巧妙而有力地让朗读起伏绵延于整节课的教学, 如何做到多阅读、少讲析而教学过程不显单调乏味而又完成了课文教学任务。 以《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为例,教师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引读。所谓“引读”就是教师的一种引导表现而引发的一种诗意的表达,教师通过这一手段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的精彩片段。但是,这种教学手法主要用于处理长篇课文,以便学生快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又营造了浓郁的教学氛围。
下面,请欣赏《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的第一个教学板块“感受美——朗读美文”。教师在此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裁剪课文、整合内容,然后组织起诗意盎然的阅读体味的活动。
1.初读。初步体味美文,请同学们流露情感大声地朗读课文。
2.再读。引读课文,引读的内容是老师“整合”的课文内容,请同学再次体味美文。
师:“我不由得停住了脚,”一棵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紫藤萝正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请同学想一想此时我应该是怎样的情感呢?那就请同学们以赞美、感叹的语调,朗读课文的第二段。(同学朗读)
师:同学们,告诉老师这里的藤萝花是什么样的?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端。它们仿佛还在流动、欢笑。可以看出它们的特点是茂盛的,生机盎然的,生动活泼的。它们那么有活力,那么具有生机,那么富有美感。同学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呢?用喜爱的语调。下面朗读课文第六段。(同学们朗读)
师:是啊,缓解了“我”心中的悲痛,因为这美丽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可爱,让“我”沉浸在美的意境,从而对生命有了美的感悟。下面请大家用感叹的语调,朗读第十段。
花和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同学们朗读)
在这篇文章中选择段落学习,突出了课文中的重点。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抓住重点,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几段同为朗读,但是情感的表达并不相同,有的是喜爱、有的是赞美、有的是感叹。这个朗读的细节是以语调作为线索,由老师引领学生进行引读活动,设计精妙。但此部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朗读技巧,表达出真挚的情感。这样的做法,大体上体现了课文的构思和行文的思路。指导细腻、重点突出、节约时间、形式特别。
三、拓展总结,增添色彩
课标说: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学生记叙文文体知识不牢靠,说到底就是平时的阅读量不够,学生接触到的仅仅是教材中的课文,教学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不能及时地运用和吸收,学生的知识掌握自然也就不牢靠。拓展式的记叙文教学模式,着眼点在于给记叙文阅读增加阅读量,就是在进行记叙文教材教学的同时贴切地增加课堂教学中阅读或欣赏的材料。运用这种手法,能够增加记叙文学习的容量,让记叙文学习更加带有综合性学习的味道。
如在学习《再塑生命的人》这一课时,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了作者再塑生命的过程。从刚开始的茫然若失到最后生命的再塑。老师安妮的到来让“我”感受到了爱的光明。从前的“我”在茫茫大雾中航行,不知要到哪里去,没有方向也不知道航船何时到岸。每一天生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唯恐意外的发生。正是这时有一人向我走来,刚开始“我”以为是母亲,但实际上并不是。她把我揽在怀中启示我世间的道理,给我真切的爱。她教会了我写字,让我了解到世间万物有自己的名字。即使在“我”遇到困难发脾气时,她还是耐心地将我带到水井旁,把“我”的手放在清凉的井水上,让我知道了“杯”是“杯”,“水”是“水”,二者不能混為一谈。也正是因为“水”唤起了我的灵魂,给了我希望与光明。单单只读一篇课文,学生虽然了解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但还不能切身体悟这种情感。因为单就一篇课文的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可以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让有兴趣的同学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感受作者在困境中奋起的精神品质。假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否会像海伦·凯勒一样迎难而上呢?通过课外阅读的外延,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巩固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理解,可谓“一石二鸟”。
参考文献
[1]罗雄.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王瑜.中职语文朗读教学摭谈[J].现代职业教育,2015(8).
[3]冯齐林.例谈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细节设计策略[J].黑龙江教育(中学教育案例与研究),2010(3).
作者简介:啜苗苗,女,1994年生,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郭恒)
【关键词】记叙文;教学模式;范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记叙文这种文体是一种可以充分表达作者情感的体裁,主要以记叙和描写作为表达方式。这种文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非常广泛的社会价值。在语文教学中,记叙文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占中高考的比重也很大。所以在记叙文教学中,必须注意选择适合记叙文教学的模式。课标中有关教学设计的理念是基础核心的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材体现新思路、新理念之际,更加强调实践性,注重学生整体素养的全面提升,作为教师该如何应对摆在面前的新课题呢? 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模式呢? 记叙文教学又应该如何进行呢?
夏丏尊、刘熏宇的《文章作法》中说:“所谓好文章,就是答意表情,使读者读了以后就能明了作者的本意,感到作者的心情的文章。”记叙文最是如此,记叙文按照叙写的对象来说可以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 这四类无论是哪一方面也好,是借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那么在记叙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作者记叙、描写了什么内容? 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脉络
针对语文课程中肢解课文,忽略整体性的教学现象,在记叙文的教学中一定要切记这个问题,要理解一篇记叙文必须从整体入手。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我们在读一篇文章时,首先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之后按照作者的思路再到教学中去开展教学活动, 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清晰明了。中学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也应该这么做。中学教材中的篇目是编辑者精心挑选的,课文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因为它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 因此,在阅读课文前应该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在创作文章时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理清思路,然后明确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这是记叙文创作的一大特征也是规律,我们在记叙文教学中抓住这一规律特征,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因此,我们以《猫》这篇课文为例。郑振铎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1925年11月出版的《文学周报》上。他的作品内容多提及五四时期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先让同学对时代背景有大致的了解,然后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作者为什么要三次养猫?这三只猫有什么不同?这三次养猫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将三次养猫的经历划分出来。我们可以看出这三次养猫所占的篇幅各不相同。第一次养猫的篇幅最短,第二次比第一次长一些,而第三次最为详细。不仅仅是文章的篇幅,作者表现出的情感色彩也愈为浓烈。第一次是快乐,后来小猫死了,心里感到了一缕心酸;第二次养猫比第一次更为快乐,但快乐的同时又担心它被别人拐走。小猫最后果真被拐走了,得知邻居的冷眼旁观进而转为愤恨;第三次养猫距离前两次已经过去了很长的时间,这一次与前两次不同,对猫根本喜欢不起来。最后猫因为芙蓉鸟事件枉死,作者感到深深的懊悔,做出了永世不养猫的决定。文章的篇幅不同,情感的表达不同。而且三次的经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将课文的内容割裂开来,我们将无法全面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也正是因为划分结构,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我们才得以体悟到作者情感的变化。可见教师在记叙文的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对文章结构的划分与分析,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地形成记叙文阅读的思维。
冈察洛夫在俄国文学史上有较高的地位,他曾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有过这样的谈话:对于文学创作而言,一篇好的文章,重要是一个作品的结构,凝聚着作者无限的智力活动。单就《猫》这篇课文而言,作者结构上的設计十分精巧。三个故事与养猫有关,是本文的主要线索。三次得猫、养猫、失猫,构成了一个家庭的养猫悲剧史,情节曲折,层层推进。同时文章的开头结尾呼应,使情节环环相扣。文章的开头“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交代养猫的结局。最后,结尾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而且中间的三个故事承上启下。介绍第一只猫时,描写它的身材消瘦,不吃东西,毛的光泽也不好,预示了第一只猫病死的结局;介绍第二只猫时,着重描写了这只猫的性格活泼,有趣,经常随处乱跑,预示着第二只猫的结局也许会被其他人拐走;介绍第三只猫时,刚开始就叙写了大家对它的态度是不喜欢的,又写到当家里养了两只芙蓉鸟后,这只猫总是直勾勾地盯着它们看,预示着猫有可能会吃鸟,而大家对它的态度会导致它枉死。这些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使结构完整而严谨。无论如何,我们一定把握整体感知的内涵和外延,深层地理解大纲的精神。
二、朗读体验,读中感受记叙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读得次数多了,书中的意思自然就明了了。但不是机械地、盲目地读了很多遍。而是在记叙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读的兴趣,实现有效朗读,这样才能体味作品中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总之, 记叙文是非常适合朗读的文体。
朗读是什么?有人说:“朗读是出声的阅读。”这样的定义不足以表示阅读的魅力,也不能体现朗读的有效性,朗读记叙文不是盲目地朗读课文。朗读是品味作品,感受作品的阅读活动,它可以达到语言学习、情感熏陶的目的。朗读中要使用普通话,注意语音正确、流畅,用声音的传达品味作品内蕴的丰富和细致的情感。朗读需要运用到一些技巧如重音、停顿、语调、节奏等。不同的技巧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因此在朗读过程中也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同学认知文字、体味词句、感受声律、品味意境、领会情感。 朗读通过用心揣摩将眼前的文字用情表达,仿佛可以看到当时的图景感受作者的情感。因此,它是一门欣赏词句、体味作品、调动情感的艺术。课堂上的朗读是培养语感、形成阅读能力的正确途径;也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美读欣赏式教学模式”,在这里是指“诗意朗读”教学,让学生在出声阅读中对课文文本进行欣赏,是教学过程中一条常用教学线索。 所以,就要求我们要用诗意的手法来引领记叙文的教学活动,着重要求教师熟悉朗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能够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计不同的朗读环节,从而达到记叙文的教学要求,根据课文的特点巧妙而有力地让朗读起伏绵延于整节课的教学, 如何做到多阅读、少讲析而教学过程不显单调乏味而又完成了课文教学任务。 以《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为例,教师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引读。所谓“引读”就是教师的一种引导表现而引发的一种诗意的表达,教师通过这一手段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的精彩片段。但是,这种教学手法主要用于处理长篇课文,以便学生快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又营造了浓郁的教学氛围。
下面,请欣赏《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的第一个教学板块“感受美——朗读美文”。教师在此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裁剪课文、整合内容,然后组织起诗意盎然的阅读体味的活动。
1.初读。初步体味美文,请同学们流露情感大声地朗读课文。
2.再读。引读课文,引读的内容是老师“整合”的课文内容,请同学再次体味美文。
师:“我不由得停住了脚,”一棵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紫藤萝正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请同学想一想此时我应该是怎样的情感呢?那就请同学们以赞美、感叹的语调,朗读课文的第二段。(同学朗读)
师:同学们,告诉老师这里的藤萝花是什么样的?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端。它们仿佛还在流动、欢笑。可以看出它们的特点是茂盛的,生机盎然的,生动活泼的。它们那么有活力,那么具有生机,那么富有美感。同学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呢?用喜爱的语调。下面朗读课文第六段。(同学们朗读)
师:是啊,缓解了“我”心中的悲痛,因为这美丽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可爱,让“我”沉浸在美的意境,从而对生命有了美的感悟。下面请大家用感叹的语调,朗读第十段。
花和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同学们朗读)
在这篇文章中选择段落学习,突出了课文中的重点。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抓住重点,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几段同为朗读,但是情感的表达并不相同,有的是喜爱、有的是赞美、有的是感叹。这个朗读的细节是以语调作为线索,由老师引领学生进行引读活动,设计精妙。但此部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朗读技巧,表达出真挚的情感。这样的做法,大体上体现了课文的构思和行文的思路。指导细腻、重点突出、节约时间、形式特别。
三、拓展总结,增添色彩
课标说: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学生记叙文文体知识不牢靠,说到底就是平时的阅读量不够,学生接触到的仅仅是教材中的课文,教学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不能及时地运用和吸收,学生的知识掌握自然也就不牢靠。拓展式的记叙文教学模式,着眼点在于给记叙文阅读增加阅读量,就是在进行记叙文教材教学的同时贴切地增加课堂教学中阅读或欣赏的材料。运用这种手法,能够增加记叙文学习的容量,让记叙文学习更加带有综合性学习的味道。
如在学习《再塑生命的人》这一课时,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了作者再塑生命的过程。从刚开始的茫然若失到最后生命的再塑。老师安妮的到来让“我”感受到了爱的光明。从前的“我”在茫茫大雾中航行,不知要到哪里去,没有方向也不知道航船何时到岸。每一天生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唯恐意外的发生。正是这时有一人向我走来,刚开始“我”以为是母亲,但实际上并不是。她把我揽在怀中启示我世间的道理,给我真切的爱。她教会了我写字,让我了解到世间万物有自己的名字。即使在“我”遇到困难发脾气时,她还是耐心地将我带到水井旁,把“我”的手放在清凉的井水上,让我知道了“杯”是“杯”,“水”是“水”,二者不能混為一谈。也正是因为“水”唤起了我的灵魂,给了我希望与光明。单单只读一篇课文,学生虽然了解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但还不能切身体悟这种情感。因为单就一篇课文的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可以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让有兴趣的同学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感受作者在困境中奋起的精神品质。假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否会像海伦·凯勒一样迎难而上呢?通过课外阅读的外延,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巩固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理解,可谓“一石二鸟”。
参考文献
[1]罗雄.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王瑜.中职语文朗读教学摭谈[J].现代职业教育,2015(8).
[3]冯齐林.例谈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细节设计策略[J].黑龙江教育(中学教育案例与研究),2010(3).
作者简介:啜苗苗,女,1994年生,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