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教学后记,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后,对该节课的教学情况的记录以及教学效果作出的评价性小结。它实际上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教师在教完一节课后,对自己原来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将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科学研究的依据,这对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会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并及时记好“教学后记”。
一、为什么要记教学后记?
第一,这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课前准备和设计、课堂讲授以及课后总结和反思三个主要环节,而且,这个教学过程应该是开放的。课后的反思和总结,既是上一个教学过程的结束,又是下一个教学过程的开始。平时,绝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的准备和设计,以及课堂的知识传授,能够做到课前深思熟虑、精心设计,课上运筹帷幄、滔滔不绝,但往往忽视课后的反思和总结。事实上,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平心静气地从教和学等多方面来审视自己原来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必然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将之记录下来,更好地进行下一次教学。
第二,有助于克服备课“闭门造车”带来的弊端,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目前,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任务是非常繁重的,每周十几节课以上。教学时间紧迫,导致教师对学生情况了解和分析不充分,同时也造成教学思路的过于狭窄。因此,即使是精心设计的教案,也可能脱离教学实际,有闭门造车之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希望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但是课堂上的情况往往并不如教师先前所设想的那样,而是充满了变数。如果教师只是一味按照教案所设定的教学顺序进行教学,则不能应对教学现场发生的意外情况,则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因此,通过记教学后记,将原来所设想的与教学实际脱节的方面,以及具体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备课和授课中就会做到有的放矢,并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三,能够完善教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促进教学不断改进和发展。如前所述,由于教师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够,分析不充分,在第一轮备课中,只能翻阅各种资料或参考书,不仅劳动量大,且效率低。即使是精心设计的教案,也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不足之处,令执教者不满意。上一次的课堂教学已经结束,遗憾虽不能更正,但可以在下一次教学中弥补。将这些不足或遗憾记录下来,既可以为下一轮备课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完善教案,同时也使教师从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与日俱增地把握、驾驭教材,做到轻车熟路、事半功倍。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学将不断得到改进,教师的业务能力将不断得到提高。
第四,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现代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不仅仅做一名教书匠,而且要成为“学者型”的教育家。既要搞好教学,也要重视科研,通过教育科研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工作在教学实践第一线,对教学往往有很多的心得体会。教学后记,作为教学的精髓,既为教师确定科研的课题提供帮助,又为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提供丰富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长期坚持写教学后记,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第五,有利于克服教学的单向性,加强师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过去,有些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学生的意见反馈。根据“信息反馈”原理,传播与接受信息的双方要进行必要交流了解,才能有利于双方的改进与提高。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交流、双向活动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所上的内容是否接受?接受效果如何?对该节课有何意见、希望和要求?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上了课之后,及时与学生交流,了解情况,并记录在案。比如高三一模之后,针对物理考试中,学生对讲过的原题不会的情况,我对下一课堂做了调整,将过去教师讲的题变为学生在课堂上边说边解,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改了之后学生反映如何,是否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课下我采取了和学生谈心交流的方式,了解情况,并将学生的信息赶紧整理,记录在案。这不仅获得学生对上课质量的客观评价,有利于改进教学,而且易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觉得教师很重视他们的意见,从而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会更专注、更感兴趣,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后记中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教师的自我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1.教材处理是否合适;2.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恰当,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3.教学内容深浅与量是否适度;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否适用;5.教学效果如何,查找成功或失误的原因等等。
总之,教学后记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乃至整个教学业务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记好教学后记,完全可以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责任编辑 易志毅)
一、为什么要记教学后记?
第一,这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课前准备和设计、课堂讲授以及课后总结和反思三个主要环节,而且,这个教学过程应该是开放的。课后的反思和总结,既是上一个教学过程的结束,又是下一个教学过程的开始。平时,绝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的准备和设计,以及课堂的知识传授,能够做到课前深思熟虑、精心设计,课上运筹帷幄、滔滔不绝,但往往忽视课后的反思和总结。事实上,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平心静气地从教和学等多方面来审视自己原来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必然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将之记录下来,更好地进行下一次教学。
第二,有助于克服备课“闭门造车”带来的弊端,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目前,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任务是非常繁重的,每周十几节课以上。教学时间紧迫,导致教师对学生情况了解和分析不充分,同时也造成教学思路的过于狭窄。因此,即使是精心设计的教案,也可能脱离教学实际,有闭门造车之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希望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但是课堂上的情况往往并不如教师先前所设想的那样,而是充满了变数。如果教师只是一味按照教案所设定的教学顺序进行教学,则不能应对教学现场发生的意外情况,则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因此,通过记教学后记,将原来所设想的与教学实际脱节的方面,以及具体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备课和授课中就会做到有的放矢,并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三,能够完善教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促进教学不断改进和发展。如前所述,由于教师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够,分析不充分,在第一轮备课中,只能翻阅各种资料或参考书,不仅劳动量大,且效率低。即使是精心设计的教案,也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不足之处,令执教者不满意。上一次的课堂教学已经结束,遗憾虽不能更正,但可以在下一次教学中弥补。将这些不足或遗憾记录下来,既可以为下一轮备课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完善教案,同时也使教师从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与日俱增地把握、驾驭教材,做到轻车熟路、事半功倍。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学将不断得到改进,教师的业务能力将不断得到提高。
第四,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现代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不仅仅做一名教书匠,而且要成为“学者型”的教育家。既要搞好教学,也要重视科研,通过教育科研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工作在教学实践第一线,对教学往往有很多的心得体会。教学后记,作为教学的精髓,既为教师确定科研的课题提供帮助,又为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提供丰富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长期坚持写教学后记,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第五,有利于克服教学的单向性,加强师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过去,有些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学生的意见反馈。根据“信息反馈”原理,传播与接受信息的双方要进行必要交流了解,才能有利于双方的改进与提高。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交流、双向活动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所上的内容是否接受?接受效果如何?对该节课有何意见、希望和要求?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上了课之后,及时与学生交流,了解情况,并记录在案。比如高三一模之后,针对物理考试中,学生对讲过的原题不会的情况,我对下一课堂做了调整,将过去教师讲的题变为学生在课堂上边说边解,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改了之后学生反映如何,是否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课下我采取了和学生谈心交流的方式,了解情况,并将学生的信息赶紧整理,记录在案。这不仅获得学生对上课质量的客观评价,有利于改进教学,而且易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觉得教师很重视他们的意见,从而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会更专注、更感兴趣,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后记中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教师的自我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1.教材处理是否合适;2.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恰当,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3.教学内容深浅与量是否适度;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否适用;5.教学效果如何,查找成功或失误的原因等等。
总之,教学后记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乃至整个教学业务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记好教学后记,完全可以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