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向来自全国各阶层的近三千名人大代表做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和总结了过去5年政府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后,温总理开始阐述2008年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在谈到备受瞩目的政府改善民生的举措时,教育被放在了首位。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实现教育公平,努力办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最后,总理以坚定有力的语气说道:“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话音刚落,会场上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掌声,体现出代表们对5年来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的认可与肯定;掌声,表达了代表们对今后教育发展更快更好的美好祝愿与殷切期盼。
“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朴实、简洁的话语,诠释了过去5年我国教育改革走过的非凡历程,是对教育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高度凝练与总结。5年间,我们欣喜地看到:贫穷不再是阻碍孩子们踏上求知道路的绊脚石,无论沿海发达城市还是西部贫困山区,儿童的受教育权都得到强有力的保障;职业教育迎来蓬勃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在服务社会、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发挥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新课程改革、考试制度的革新等措施稳步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学习方法和新的评价手段植根于千千万万个课堂,有力地推动着素质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声望,尊师重教成为社会风尚;举国上下空前关注和重视教育,教育被列为民生之首,是政府坚持优先发展的事业,素质教育、终身教育、教育公平等观念也为大众所熟知、理解,日益深入人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5年时光,不过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但是发生在这5年之中的变化与革新,惠泽当前,影响深远,称得上是为教育的千秋功业铺就了一块厚重的基石。现在,就让我们回望过去5年的教育改革之路,重温这些令人难忘的成就。
一、全面实现义务教育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学
2008年2月,在教育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用一组数字概括了5年来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2007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9%,比2002年提高8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总投入为2177.28亿元,是2002年的1.73倍;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从2003年的77%提高到2007年的98%。[1]增长的数字表明,过去5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普及程度实现历史性跨越。
细心阅读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工作报告在内容阐述上是最多的,出台政策也是最多的。2005年,在国家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中实行“两免一补”;2006年,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2007年春季,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2007年秋季,为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进一步提出,2008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学生义务教育学杂费。这些政策,惠及数以亿计的少年儿童,对于全民族素质的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职业教育阔步发展 服务就业定位明确
在2007年年底召开的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为了更好地说明职业教育5年来的发展情况,举出了如下数据:中等职业学校在2005年和2006年分别扩招100万人,2007年再扩大招生50万人,当年招生801万人;2007年高职和中职加起来招生数达到1100万,在校生数超过3000万人。[2]应当看到,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是由于经济不断发展使得民众对职业教育有比较强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归功于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两次作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并两度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基础上,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办学思想和培养模式相应地进行了变革,表现为生产与劳动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联系,教育与就业相衔接,“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应用。这些转变,使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融为一体,整体上实现了良性循环。
可以预见,在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职业教育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高校教学质量提升 服务社会成效显著
依据教育部2006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达到540万人,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2%,[3]高等教育规模为世界第一。数量的跃升呼唤着质量的提高。2006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着力于促进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科学定位,提升质量,发展特色。此外,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和学校声誉息息相关,教育部在2003年至2007年底,基本完成了5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进一步加强了各高校的学风、教风、校风建设,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校教学质量得到了整体性的提升。
在专注于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同时,高等学校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经济建设、政策制定和文化传播等各个领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4年,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均为高校所摘取,填补了该奖项六年的空白;截至2006年底,高校专利拥有量达4.5万项,[4]产学研联动机制日趋完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成为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智囊团”、“思想库”,他们的研究成果日益受到重视,成为高层领导者的决策依据。毫不夸张地说,高等学校正在为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四、课程改革稳步推进 素质教育不断深化
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写入法律。素质教育不再仅仅是理论上的研讨和教育观念的变革,而是上升为国家意志,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
以改变旧教材“繁、难、偏、旧”弊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为主要特征的新课程改革,以及中考、高考制度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1年率先在国家级试验区启动,至2005年基本实现全国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均实施新课程;截至2007年已有16省市的普通高中进行了新课程实验。新课改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它不仅仅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大幅革新,更是一次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势必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与推进课程改革相适应,中、高考招生和评价制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考改变了过去以升学考试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更重视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体差异,让有个性、有特长、全面发展的学生脱颖而出;率先进行高中课改的四个实验区,2007年通过高考首次接受了社会的检验,实现了平稳过渡;高考内容与命题方式的转变、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等举措逐步实施,初见成效。课堂教学的变化,选拔方式的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尊师重教 让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
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目的就是为了把我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为了加强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国家还实施了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定期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积极推动区域内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补充机制不断创新。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普天下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用智慧激发了无数孩子的梦想,用双手托起了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让最优秀的人来当老师、让教育成为最受尊重的事业正由纸面上的文字逐步变为现实。
六、普及远程教育网络 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
过去的5年,国家在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根据《中国教育报》的报道,目前,覆盖全国农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已基本形成,配备教学光盘设备35万余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19万余套、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3.5万余套,优质教育资源走进9万多个农村教学点、18.6万多所农村小学、3.4万所农村初中。[5]1亿多名农村中小学生通过教育信息化,可以与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最新教学技术带来的好处,丰富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开阔了视野。
全国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的普及,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缩影。此举将为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培养数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除上述六项内容外,我国教育事业还有很多亮点,很多成绩,例如:自2002年起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坚持治理教育乱收费,坚持实行教育政务透明、校务公开,赢得民众的支持和好评;面向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学生,设立额度高、覆盖面广、受惠人数多的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体系,在大学生中间形成勤学励志的风气;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通过中外高校强强合作、人才交换以及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等措施,提高了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等等。所有这些成绩的背后,蕴含着这样一个事实: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公平的实现;解决民生难题,必须切实保障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事业任重道远。
回顾成就,是为了积累经验,更好地保持发展势头。展望未来,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性,维护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困难、阻力与挑战需要去面对。唯有一如既往地坚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化改革,持续发展,才能不断地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才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温总理的这句话,言犹在耳。这不仅是教育事业的发展愿景,也是政府坚定不移的施政目标,更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今后5年,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将不懈努力。不远的将来,美好的愿景一定会变成现实!
注释:
[1]教育部2008年第2次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EB/OL].http://www.moe.gov.cn/ edoas/website18/info1203561115420749.htm.(2008年3月访问)
[2][4]周济.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EB/OL].(2007-12-26) 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info1203408129856638.htm.(2008年3月访问)
[3]2006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info33487.htm.(2008年3月访问)
[5]柴葳.这五年,教育发展又快又好[N].中国教育报,2008-3-4.
(责任编辑:张瑞芳)
“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朴实、简洁的话语,诠释了过去5年我国教育改革走过的非凡历程,是对教育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高度凝练与总结。5年间,我们欣喜地看到:贫穷不再是阻碍孩子们踏上求知道路的绊脚石,无论沿海发达城市还是西部贫困山区,儿童的受教育权都得到强有力的保障;职业教育迎来蓬勃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在服务社会、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发挥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新课程改革、考试制度的革新等措施稳步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学习方法和新的评价手段植根于千千万万个课堂,有力地推动着素质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声望,尊师重教成为社会风尚;举国上下空前关注和重视教育,教育被列为民生之首,是政府坚持优先发展的事业,素质教育、终身教育、教育公平等观念也为大众所熟知、理解,日益深入人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5年时光,不过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但是发生在这5年之中的变化与革新,惠泽当前,影响深远,称得上是为教育的千秋功业铺就了一块厚重的基石。现在,就让我们回望过去5年的教育改革之路,重温这些令人难忘的成就。
一、全面实现义务教育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学
2008年2月,在教育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用一组数字概括了5年来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2007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9%,比2002年提高8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总投入为2177.28亿元,是2002年的1.73倍;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从2003年的77%提高到2007年的98%。[1]增长的数字表明,过去5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普及程度实现历史性跨越。
细心阅读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工作报告在内容阐述上是最多的,出台政策也是最多的。2005年,在国家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中实行“两免一补”;2006年,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2007年春季,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2007年秋季,为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进一步提出,2008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学生义务教育学杂费。这些政策,惠及数以亿计的少年儿童,对于全民族素质的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职业教育阔步发展 服务就业定位明确
在2007年年底召开的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为了更好地说明职业教育5年来的发展情况,举出了如下数据:中等职业学校在2005年和2006年分别扩招100万人,2007年再扩大招生50万人,当年招生801万人;2007年高职和中职加起来招生数达到1100万,在校生数超过3000万人。[2]应当看到,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是由于经济不断发展使得民众对职业教育有比较强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归功于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两次作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并两度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基础上,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办学思想和培养模式相应地进行了变革,表现为生产与劳动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联系,教育与就业相衔接,“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应用。这些转变,使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融为一体,整体上实现了良性循环。
可以预见,在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职业教育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高校教学质量提升 服务社会成效显著
依据教育部2006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达到540万人,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2%,[3]高等教育规模为世界第一。数量的跃升呼唤着质量的提高。2006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着力于促进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科学定位,提升质量,发展特色。此外,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和学校声誉息息相关,教育部在2003年至2007年底,基本完成了5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进一步加强了各高校的学风、教风、校风建设,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校教学质量得到了整体性的提升。
在专注于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同时,高等学校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经济建设、政策制定和文化传播等各个领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4年,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均为高校所摘取,填补了该奖项六年的空白;截至2006年底,高校专利拥有量达4.5万项,[4]产学研联动机制日趋完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成为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智囊团”、“思想库”,他们的研究成果日益受到重视,成为高层领导者的决策依据。毫不夸张地说,高等学校正在为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四、课程改革稳步推进 素质教育不断深化
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写入法律。素质教育不再仅仅是理论上的研讨和教育观念的变革,而是上升为国家意志,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
以改变旧教材“繁、难、偏、旧”弊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为主要特征的新课程改革,以及中考、高考制度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1年率先在国家级试验区启动,至2005年基本实现全国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均实施新课程;截至2007年已有16省市的普通高中进行了新课程实验。新课改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它不仅仅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大幅革新,更是一次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势必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与推进课程改革相适应,中、高考招生和评价制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考改变了过去以升学考试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更重视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体差异,让有个性、有特长、全面发展的学生脱颖而出;率先进行高中课改的四个实验区,2007年通过高考首次接受了社会的检验,实现了平稳过渡;高考内容与命题方式的转变、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等举措逐步实施,初见成效。课堂教学的变化,选拔方式的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尊师重教 让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
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目的就是为了把我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为了加强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国家还实施了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定期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积极推动区域内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补充机制不断创新。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普天下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用智慧激发了无数孩子的梦想,用双手托起了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让最优秀的人来当老师、让教育成为最受尊重的事业正由纸面上的文字逐步变为现实。
六、普及远程教育网络 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
过去的5年,国家在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根据《中国教育报》的报道,目前,覆盖全国农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已基本形成,配备教学光盘设备35万余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19万余套、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3.5万余套,优质教育资源走进9万多个农村教学点、18.6万多所农村小学、3.4万所农村初中。[5]1亿多名农村中小学生通过教育信息化,可以与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最新教学技术带来的好处,丰富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开阔了视野。
全国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的普及,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缩影。此举将为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培养数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除上述六项内容外,我国教育事业还有很多亮点,很多成绩,例如:自2002年起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坚持治理教育乱收费,坚持实行教育政务透明、校务公开,赢得民众的支持和好评;面向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学生,设立额度高、覆盖面广、受惠人数多的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体系,在大学生中间形成勤学励志的风气;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通过中外高校强强合作、人才交换以及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等措施,提高了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等等。所有这些成绩的背后,蕴含着这样一个事实: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公平的实现;解决民生难题,必须切实保障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事业任重道远。
回顾成就,是为了积累经验,更好地保持发展势头。展望未来,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性,维护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困难、阻力与挑战需要去面对。唯有一如既往地坚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化改革,持续发展,才能不断地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才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温总理的这句话,言犹在耳。这不仅是教育事业的发展愿景,也是政府坚定不移的施政目标,更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今后5年,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将不懈努力。不远的将来,美好的愿景一定会变成现实!
注释:
[1]教育部2008年第2次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EB/OL].http://www.moe.gov.cn/ edoas/website18/info1203561115420749.htm.(2008年3月访问)
[2][4]周济.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EB/OL].(2007-12-26) 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info1203408129856638.htm.(2008年3月访问)
[3]2006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info33487.htm.(2008年3月访问)
[5]柴葳.这五年,教育发展又快又好[N].中国教育报,2008-3-4.
(责任编辑:张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