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个性化阅读放在重要位置,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由地与老师、同学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书海的奥妙,引导学生去想象、去创造书中的意境。
关键词:阅读教学;以学定教;自选学法;拓展阅读;放飞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08
作者简介:王晓玲(1980—),女,福建泉州人,福建省泉州市东门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一级教师,本科。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有的小学阅读教学还是死板地“读教材”,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材能发挥的最大价值。这样的课堂听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没被调动,反而还被抹杀,学生的独立创造性不被激发,反而被埋没,哪里还会有学生个性的发展呢?因此,阅读应该这样教:教师把个性化阅读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个性化阅读,不断萌发、生长学生的独立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一、以学生个体的特征决定教学内容,保证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以学定教,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使学生在个性化的、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让学生的个性真正飞扬起来。”笔者曾经听过两节截然不同的课,课中教师在对待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解读给予了不同的反应。一节是《狐假虎威》,学完课文,教师让学生谈谈从中学到了什么。一位学生说狐狸很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来欺骗别人。教师听了很满意,给予及时的肯定。可那位学生又说:“我还觉得狐狸很聪明,它能在危险的时候,想出了骗老虎的办法,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显然这是与前面一种理解相对立的,也不在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的备课之中。此时,教师并没有感到惊喜,而是对这位学生说:“你认为一篇文章能有两种意思吗?一篇文章只能有一种意思!”学生听了茫然,只好坐下。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心中已有自认为满意的答案,提问学生也只是想听到他想听的答案,而不重视来自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这种教学思维必将导致教条,教条主义也必将同化个性,把创新“杀死”在摇篮里。
另一节课是《狐狸和乌鸦》,课中教师同样抛出问题:“说说你对狐狸的感受。”同样,大部分学生说不喜欢,因为狐狸很狡猾。可是还是有学生说喜欢狐狸,因为它聪明。这时教师没有否定喜欢狐狸的学生,而是让所有喜欢狐狸的学生都站起来,并及时地改变教学策略,将学生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两方学生都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中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证据”,通过“找—读—悟”的方式让学生最终领悟了狐狸是为了满足自己那颗贪婪又懒惰的心才动脑筋想方设法把别人的食物骗到手的,存在欺骗的行为,这不应该赞美它,因为这不是真正的聪明,而是狡猾;真正的聪明应该用在为人类造福、为人民服务上。到此,辩论有了结果,大家统一了认识。这一节课,教师鼓励学生要有独特的见解,这体现了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同时,课中教师能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求异思维和独特体验,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思维能力、道德判断能力,达到了教师以学定教的目的。
二、自选学法,挖掘学生个性潜能
学生长期按教师的指令学习,这种同步化的教学让学习变得更枯燥,难免会让有个性的学生厌倦学习,进而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被耽误了。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样的不良状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包容学生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
1.自选学习内容,发展个性
每个学生的原生家庭环境不同,所拥有的知识经历也不尽相同,爱好也自然会有差别,教师们自然不能规定学生喜欢学什么、不喜欢学什么。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在可实现的范围内,让学生自己选择愿意学习的内容,这样就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诗歌时,笔者就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节反复朗读、研究,一旦学生把注意力聚集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就会不由自主地学得更久,想了解更多。其他内容则通过交流与互相考问的环节学习,取长补短,最后我结合多媒体播放相关的知识、图片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于学生研读的是自己喜欢的内容,个个都十分投入,学习效果非常好。
2.自选学习方法,发展个性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所述,人的智力是多元化的,类似于相同的基因在不同组合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智力性状。只要能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就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不同,直观反映为个性的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包容学生自己认为最佳的学习方法,并加以适当的引导,此结果会事半功倍。如教学《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时,笔者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现故事发生的经过,擅长画画的学生就选择了画连环画,擅长表演的学生则选择了演课本剧,擅长口语表达的学生则选择了讲故事。学生们在自主参与、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样把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还给学生,给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土壤,给予学生来自教师、家长的充分的尊重、信任,往往会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好。
三、拓展阅读,放飞学生个性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开展相关的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更早感知世界、体验世界,进而主动去实践、去参与;能让学生越学越好,越好就越有成就感,越有成就感就会越愿意学,进入良性循环就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
1.在自由活动中飞扬学生个性
阅读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应注重个性化活动的开展。在自由的活动中,学生更容易感知到阅读所带来的更快乐、更精彩、更有价值的世界。如学习《失踪的森林王国》后,笔者让学生去调查我们身边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每年家乡植树的情况或者家乡人民环境保护意识的状况。通过调查、取证到总结、撰写调查报告、提出倡议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不仅对课文理解更多了,而且自身的环保意识更强了,阅读教学的自由活动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大舞台和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平台。
2.在课外阅读中凸显学生个性
众多语文实踐表明,只有学生喜欢读的内容才容易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想读下去,想记下所读到又让自己喜欢的东西。语言和精神才能在广阔的心灵中同构共生,语言的积累也只有在这种“同构共生”中才能真正地实现。那如何才能真正帮助学生主动去读更多的书呢?一方面,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阅读素材,扩大他们的阅读面,让学生了解到有意思的书还有很多,而且比他们所能想象的更有意思。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书的海洋里去遨游、去探索。例如,有的学生爱突发奇想,就引导他把这种行为从学习扩大到生活,动手去实践自己的想法,并向他推荐《鲁滨逊漂流记》《冒险王》一类的书籍;有的学生凡事爱问为什么,教师就应满足他们的需要,建议他们多看《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对于那些喜欢写作的“小作家”,则应多提供他们喜欢的文学作品,并指导他们善于捕捉来自生活的每一个灵感……
综上所述,个性化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兴趣更加广泛,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的全面素质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包容的心去发现、去珍视那些有个性的“不一样”,并创造可以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包容的环境下勇敢自信地展示才华,让学生乘着理想的翅膀自由翱翔、搏击长空。
参考文献:
[1]刘 畅.“自主品悟”——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赵景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
关键词:阅读教学;以学定教;自选学法;拓展阅读;放飞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08
作者简介:王晓玲(1980—),女,福建泉州人,福建省泉州市东门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一级教师,本科。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有的小学阅读教学还是死板地“读教材”,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材能发挥的最大价值。这样的课堂听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没被调动,反而还被抹杀,学生的独立创造性不被激发,反而被埋没,哪里还会有学生个性的发展呢?因此,阅读应该这样教:教师把个性化阅读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个性化阅读,不断萌发、生长学生的独立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一、以学生个体的特征决定教学内容,保证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以学定教,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使学生在个性化的、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让学生的个性真正飞扬起来。”笔者曾经听过两节截然不同的课,课中教师在对待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解读给予了不同的反应。一节是《狐假虎威》,学完课文,教师让学生谈谈从中学到了什么。一位学生说狐狸很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来欺骗别人。教师听了很满意,给予及时的肯定。可那位学生又说:“我还觉得狐狸很聪明,它能在危险的时候,想出了骗老虎的办法,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显然这是与前面一种理解相对立的,也不在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的备课之中。此时,教师并没有感到惊喜,而是对这位学生说:“你认为一篇文章能有两种意思吗?一篇文章只能有一种意思!”学生听了茫然,只好坐下。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心中已有自认为满意的答案,提问学生也只是想听到他想听的答案,而不重视来自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这种教学思维必将导致教条,教条主义也必将同化个性,把创新“杀死”在摇篮里。
另一节课是《狐狸和乌鸦》,课中教师同样抛出问题:“说说你对狐狸的感受。”同样,大部分学生说不喜欢,因为狐狸很狡猾。可是还是有学生说喜欢狐狸,因为它聪明。这时教师没有否定喜欢狐狸的学生,而是让所有喜欢狐狸的学生都站起来,并及时地改变教学策略,将学生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两方学生都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中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证据”,通过“找—读—悟”的方式让学生最终领悟了狐狸是为了满足自己那颗贪婪又懒惰的心才动脑筋想方设法把别人的食物骗到手的,存在欺骗的行为,这不应该赞美它,因为这不是真正的聪明,而是狡猾;真正的聪明应该用在为人类造福、为人民服务上。到此,辩论有了结果,大家统一了认识。这一节课,教师鼓励学生要有独特的见解,这体现了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同时,课中教师能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求异思维和独特体验,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思维能力、道德判断能力,达到了教师以学定教的目的。
二、自选学法,挖掘学生个性潜能
学生长期按教师的指令学习,这种同步化的教学让学习变得更枯燥,难免会让有个性的学生厌倦学习,进而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被耽误了。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样的不良状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包容学生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
1.自选学习内容,发展个性
每个学生的原生家庭环境不同,所拥有的知识经历也不尽相同,爱好也自然会有差别,教师们自然不能规定学生喜欢学什么、不喜欢学什么。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在可实现的范围内,让学生自己选择愿意学习的内容,这样就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诗歌时,笔者就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节反复朗读、研究,一旦学生把注意力聚集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就会不由自主地学得更久,想了解更多。其他内容则通过交流与互相考问的环节学习,取长补短,最后我结合多媒体播放相关的知识、图片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于学生研读的是自己喜欢的内容,个个都十分投入,学习效果非常好。
2.自选学习方法,发展个性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所述,人的智力是多元化的,类似于相同的基因在不同组合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智力性状。只要能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就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不同,直观反映为个性的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包容学生自己认为最佳的学习方法,并加以适当的引导,此结果会事半功倍。如教学《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时,笔者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现故事发生的经过,擅长画画的学生就选择了画连环画,擅长表演的学生则选择了演课本剧,擅长口语表达的学生则选择了讲故事。学生们在自主参与、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样把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还给学生,给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土壤,给予学生来自教师、家长的充分的尊重、信任,往往会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好。
三、拓展阅读,放飞学生个性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开展相关的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更早感知世界、体验世界,进而主动去实践、去参与;能让学生越学越好,越好就越有成就感,越有成就感就会越愿意学,进入良性循环就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
1.在自由活动中飞扬学生个性
阅读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应注重个性化活动的开展。在自由的活动中,学生更容易感知到阅读所带来的更快乐、更精彩、更有价值的世界。如学习《失踪的森林王国》后,笔者让学生去调查我们身边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每年家乡植树的情况或者家乡人民环境保护意识的状况。通过调查、取证到总结、撰写调查报告、提出倡议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不仅对课文理解更多了,而且自身的环保意识更强了,阅读教学的自由活动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大舞台和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平台。
2.在课外阅读中凸显学生个性
众多语文实踐表明,只有学生喜欢读的内容才容易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想读下去,想记下所读到又让自己喜欢的东西。语言和精神才能在广阔的心灵中同构共生,语言的积累也只有在这种“同构共生”中才能真正地实现。那如何才能真正帮助学生主动去读更多的书呢?一方面,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阅读素材,扩大他们的阅读面,让学生了解到有意思的书还有很多,而且比他们所能想象的更有意思。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书的海洋里去遨游、去探索。例如,有的学生爱突发奇想,就引导他把这种行为从学习扩大到生活,动手去实践自己的想法,并向他推荐《鲁滨逊漂流记》《冒险王》一类的书籍;有的学生凡事爱问为什么,教师就应满足他们的需要,建议他们多看《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对于那些喜欢写作的“小作家”,则应多提供他们喜欢的文学作品,并指导他们善于捕捉来自生活的每一个灵感……
综上所述,个性化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兴趣更加广泛,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的全面素质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包容的心去发现、去珍视那些有个性的“不一样”,并创造可以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包容的环境下勇敢自信地展示才华,让学生乘着理想的翅膀自由翱翔、搏击长空。
参考文献:
[1]刘 畅.“自主品悟”——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赵景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