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的七种意识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son80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政治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精神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高级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首要课题。而作为高校管理的核心——教学管理部门,是高等院校整个教学管理过程和教学运行评价的最直接参与者,是教学管理的具体执行者、组织者和协调者,也是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所以,如何以更新、更广阔的视角去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制度,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摆在所有教学管理人员面前的新课题,这就对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特点
  
  教学管理是一门学问,教学管理这门学问也需要人去研究。作为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1.原则性
  教学管理工作的原则性、政策性较强。教学管理人员说话办事必须以政策为依据,严格执行教学管理中的各项制度及规定,不应以个人意志为中心;教学管理人员要敢于坚持原则,抵制来自方方面面的“说情风”。同时,教学管理人员要做到“正人先正己”,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处处、事事要“一碗水端平”。
  2.准确性
  教学管理工作琐碎、繁杂,教学管理人员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要高度集中精力,认真对待每一细小事项,精益求精,不得有丝毫的疏忽。教学管理人员做任何事情都要一丝不苟,杜绝粗心大意。
  3.时效性
  教学管理不仅要讲质量,还要讲效率。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解决问题要及时、准确,处理事件要果断、迅速。在这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教学管理人员要做到“易早不易迟”,把该做的工作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以高质量、高效率来完成。
  4.规律性
  教学工作运行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教学管理人员要不断研究探索教学管理工作的规律,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周期性,这是教学管理人员有效地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前提。教学管理人员要明确开学准备阶段、开学阶段、稳定教学及管理阶段、期末阶段等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特点。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意识
  
  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特点以及在新的形势下,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下七种意识。
  1.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树立加强学习的意识
  目前,高教管理正逐步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走上高等教育管理科学化的道路。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应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教学管理人员首先要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熟悉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的具体内容;其次,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通过学习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和水平; 最后,教学管理人员要尽可能地懂专业、懂学科,要有效地组织和协调教学活动,特别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修改。因此,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要“宽”,这样工作起来,才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学管理工作方法的更新,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力争使自己成为“专家”中的“杂家”,“专才”中的“通才”。
  2.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
  教学管理人员是学校、系(院) 教学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服务员。教学管理人员上要服务于学校、系(院) 领导,下要服务于教师和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经常与教师、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愿望,主动地为教师着想,为学生着想,及时反馈教学方面的信息,重视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培养,把服务落实于每一项管理之中。
  3.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树立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人们对自身行为负责的一种主观意识,是社会整体利益对个体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实现的积极因素。只有具备了责任意识,才能将为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兴衰转化为政治觉悟和道德信念。恪尽职守,才能努力工作,开创工作新局面。增强责任意识也是履行岗位职责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客观需要,是树立良好形象的必要条件。
  4.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树立质量意识
  质量是任何工作本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根本,是激烈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有人说,质量只针对企业的产品,办公室管理工作无质量可言。这种观点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大到一项重大决策,小到一份会议通知,都有十分严格的质量要求。例如:一个班级的开课计划中的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修习类别等各要素必须齐全、清楚、准确,这样才能保证课表的编排、考试的安排、成绩库信息的齐全、清楚与准确。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质量意识,坚持严格按照制度、程序办事,工作中认真细致,切忌粗心大意,丢三落四;严格目标考核,制定实行严格的奖惩办法以促进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5.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树立竞争意识
  在高校,最突出的竞争莫过于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竞争。但是,知识创新不仅需要竞争,同时更需要合作。在教学管理中,不同系统间的竞争需要用合作来提高实力,同样,不断激励相互间的协作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元素。对于教学工作的管理,一方面要靠竞争来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还要强化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间的合作意识。
  6.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树立法律意识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教师和学生的法律意识随之加强。作为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是教学管理的具体执行者、组织者和协调者,也是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管理的关键人物。因此更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增强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依法做事。只有这样,才能在处理问题时,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高“维权胜诉率”,保证教学管理质量。
  7.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树立创新意识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具有创新意识,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素质是事关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国家的发展后劲的基本品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逐渐增多,从而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诸如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决断魄力等。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学管理人员还必须具有借鉴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创新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促进教学管理创新。
  
  教学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各种素质
  
  以上所述的七种意识是教学人员所必备的素质,任何人都必须根据形势的需要以及自身的情况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现代教学管理的需要。
  1.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以及“八荣八耻”的重要思想,学习国家或教育部门的有关文件,自觉运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做到教书育人,厚德载物,使自己成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态度,刻苦钻研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学管理人员要学习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有国际的、国内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学的、历史的、法律的等,要学习秘书学、档案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尤其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势不可挡,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的复杂性和先进性就凸显出来。这就要求不仅要掌握足够的知识,还要有合理的能力结构。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思维力;专业能力更是多方面的,比如公文写作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电脑操作能力和网络知识等,这些都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保证。
  同时,高教管理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走上高等教育管理科学化的道路。因此,高校教学管理者必须学习有关现代化管理与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掌握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教育管理的科学方法、现代化手段,才能使教学管理出成效,出佳绩。此外,还要学习各相关学科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及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学管理工作方法的更新,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力争使自己成为“专家”中的“杂家”,“专才”中的“通才”。
  3.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富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随着知识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临近,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的基本需要,从而要求高等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努力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高校具有良好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育人”是大学的主旋律,而人是有思维、有感情、有个性、有丰富思想的。但人们求学的目的与动机呈现多样化,现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大胆、意识超前,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干部要在“育人”的过程中,抓住现代学生的特点,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一切以学生为归宿点,一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探索新时期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鼓励学生对生存状态、人生价值、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充分尊重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分析、怀疑批判、探索创新的权利,培养和保护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思维;鼓励他们养成超脱奔放、不落旧俗、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和习惯,使学生具备强烈的创业精神,敢于向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挑战。
  4.思想观念放开——以师生为本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一些新的高校教学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高校教学管理者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以学生为本,除了要反映学生的利益,给予学生思想的自由,重视学生独立、自主的存在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学生来进行教育,把教育的全部价值落实到学生身上,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根本。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学生的外部地位,更在于学生内在的自然天性和潜能的发挥。以教师为本是相对于我国高等学校以管理者为本位提出来的。以教师为本,就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赋予教师相应的教学权力,保障其教学上的相对自由。教学自由是由教学工作的精神性、创造性等特点决定的。以院系为本,是针对以学校(校部)为本而提出来的。以院系为本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前提。院系层次对各个具体专业、具体学科教学的情况最了解,也最熟悉,他们应当最具有发言权。学校及其职能机构“能做”和“应做”的主要是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矛盾协调、质量监控、信息服务等工作。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善于倾听并接受教师的意见,从而使教学管理人员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走“在实践中学习和在学习中实践”的成长道路。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历史重任,而高校管理干部队伍是高校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组织者和建设者,教学管理人员是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拥有了一支高素质、强有力的教学管理队伍,能充分保证高校的教育改革取得成功,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宏伟蓝图作出积极的贡献。
  总之,教学管理人员在高等院校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前高校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教学管理人员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他们不仅仅是普通的教学服务人员,同时也肩负着如何改变意识,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责任。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教学需要有一流的教学管理来支撑。教学管理不仅包含先进的管理手段、管理制度和思想,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势在必行。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靠各级组织的重视,切实做好干部的配备、培养和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硬软条件等;另一方面更需要靠干部自身的努力。教学改革和学校的发展急切呼唤面向21世纪的新型教学管理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
其他文献
折反射全方位视觉传感器可以同时观测水平360°视野,全方位图像可以方便的还原成普通的透视图像和全景图像。这些优点使得全方位视觉非常适用于视频监控、远程会议、远程虚拟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已经快速向非工业领域应用延伸,其中礼仪机器人作为服务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由于其活动空间大,被广泛应用于迎宾、导游、导购、安保等领域。礼仪机
行车作为一种运输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场合。但行车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引起负载摆动,不仅降低了运行效率而且容易引起安全事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行车必须具有很好的消摆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而来的独立学院,在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同时,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提升独立学院的办学实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学生工作二级管理的必要性    院、系(分院)制是目前独立学院进行二级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模式,它主要是为了解决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与母体错位发展,凝聚发展动
回转筒是用于颗粒物料混合和热处理的重要过程设备,通常由直流电机进行驱动,电机驱动能力的选择对回转筒设计至关重要。回转筒内物料传动功耗约占电机驱动总功耗的70%-75%,是电
试验地点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温室,选用品种为绿宁三号一代杂交黄瓜。供试验药剂为65%施特灵水剂、40%细菌灵可湿粉剂、植物基因活化剂。对照为75%百菌清可湿粉剂、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可持续发展大背景的要求下,环保清洁的能源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型
模糊控制是用于模型结构不确定的复杂系统的有效算法,广泛应用于气象、冶金、化工等领域。它通过经验法或试凑法确定隶属度函数的数量及规则,运用模糊推理与合成,形成模糊输出,达
三维物体形状检测术是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像图形处理相结合的一个研究方向,它通过对几何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将现实世界中的物体数字化,使之适用于后续的计算机处理和可视化。但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跨企业之间的协作日益增多,对跨企业协作的业务流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协同环境下,企业关注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