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rui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日趋恶化,也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反过来会使语文教学更富有内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语文课文资源、采取多种教学段、开展实践活动来渗透环境教育,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环境教育 渗透方法
  2013年12月,中国遭受严重的空气污染,厚厚的雾霾从北京趋近上海,大约延伸了1200公里。引用一个段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上海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这种情况可能让身在霾中的你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对这样的段子还可能无奈一笑。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为保护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中尝试以下做法。
  一、利用语文课文资源,潜移默化改变学生观念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富有文学价值的美文,通过对美文的教学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从而追求美。我们可以利用有关风景名胜、动物、植物等课文,有效地进行环境教育,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体会和赏析大自然及人文景观的美丽和伟大,体验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如教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时,这个单元给我们展示了神奇而美妙的“动物世界”,初一学生年龄还小,充满天真,求知欲强,对自然界的动物有着浓厚兴趣。本单元课文是激发同学们关爱动物、爱护动物的良好资源。各种动物都有特点: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金龟子,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外强中干的黔之驴,可以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精彩的“动物世界”。这些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生存状态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情感和美妙。同时引导学生从书本走进自然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小动物,发现它们身上美的地方,认识到它们也是地球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目前我国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能掌握一些保护动物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爱护自然的情感,自觉地加入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
  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语文教学不是纯粹的语言教学,可以用多种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渲染强化体验,把音乐引入语文教学。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春》一课时,就可以配以《春之声圆舞曲》,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情趣一下子就会被激发起来,情不自禁地融入课堂,学习气氛也会渐入佳境。此时我们再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我们生存的环境继续恶化,你们还能看到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吗?只要语文教师潜心研究教材,注重挖掘环保素材,便可寓环境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让环保意识像春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就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效。
  通过媒体演示,强化体验。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技术优势,制成课件配合教学,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授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课,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与诗的意境相近的课堂氛围,选择钢琴曲《星空》,展示几幅城市的图片和萤火虫飞舞的图片。此时要求学生不用看书,只需注视画面倾听范读,学生很容易投入到诗的意境中。教师教得积极,学生学得投入,而此时,如果我们不失时机地问:孩子们,也许你们对此并不陌生,但萤火虫飞舞,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吗?环境的恶化已让它们慢慢离我们而去,长此以往,夜空灯火闪烁的画面也会慢慢笼罩在雾霾里。通过强烈对比,让学生在震撼中感受环境的重要。
  三、开展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落实环保行动
  课堂教学固然重要,然而开展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也必不可少,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效补充。近几年来,语文实践活动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运用,语文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合课文内容,走出课堂,在观察体验中落实环保行动。在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授完后,我设计了以下实践活动:1.让学生对周围生存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写出一份调查报告。2.通过对生活环境的观察,谈谈感受和体会。作业布置一周后,很多同学提前交上了调查报告并以学生会的名义向社会发出了一份关爱生存环境的倡议书。课堂上很多学生对遭受严重污染的河流、肆意排放的工厂废气、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一些行为进行了批判,并且反思自己以往破坏环境的一些行为。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保护生存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环境保护是关系我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教育工作者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日常工作中渗透环境教育,扬起学生心中的环保风帆。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郭怀成,廖红.环境教育教师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5.
其他文献
摘 要: 时代呼唤发展型教师。不少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出现“高原现象”,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要越过这个阶段,必须建立中青年教师发展支持系统:重视职后培训,做实校本教研,完善评价机制;必须完善中青年教师主动发展的个性心理:升华职业理想,强化自我意识,提高反思能力。  关键词: 中青年教师 可持续发展 高原现象 对策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作支撑,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需要一支主动发展
摘 要: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视角解读翻译现象的学科,对于译品的长存现象也能够给予合理的解释。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分析了译品长存现象的合理性,论述了译者如何在翻译过程中经历选择与适应,能动地产出优质且可以长存的译品。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译品长存 翻译适应选择论  一、引言  生态翻译学作为发轫于中国本土的翻译研究范式,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光景,继西方两次主要的翻译研究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
摘 要: 高职教师心理健康是高职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还关系到高职院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本文对高职教师中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高职教师 心理健康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技术和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高职教育开始快速发展。高职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在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工作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
摘 要: 本文从安恩本该关心奶牛的精神情感,但不理会奶牛厌烦集市这一细节入手,通过安恩和奶牛的细节描写还原安恩的真实心理,揭示奶牛与安恩的同一性。安恩只是想接近市井生活,享受人世的热闹,虽然这个要求卑微得不能再卑微,但善良的安恩害怕对别人造成打扰,自尊心极强的安恩害怕别人知道自己这一卑微的要求,受到别人的嘲笑和排斥,极力掩藏自己的孤独寂寞的精神伤疤和寻求精神慰藉的真实动机。  关键词: 《安恩与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新时代教育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从学情出发,改变过去旧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变过去枯燥的课为充满活力、有兴趣的课。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玩中学,学中玩。我是一个上班四
目前,神经退行性疾病、脑卒中和脑癌这些疾病相当难治疗的原因在于许多药物无法穿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特别是一些已经明确了对脑细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神
摘 要: 课堂教学是老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知识、锤炼人格的主战场,导语是课堂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主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入手,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和使用导语。  关键词: 导语设计 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是老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知识、锤炼人格的主战场,导语是课堂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导语可以立即吸引学生的视听,集中学生注意力,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