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读”进行到底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uyz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传统,也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虽然朗读得到了重视,但往往要求不明确,感情不自然,孩子们读时“朗读腔”、“表演腔”太浓,或矫情做作、装腔作势;或语气夸张,情感错位;或统一语调,缺乏个性。朗读教学效率不高,迫切需要矫正与引导。所以,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摈弃矫情做作的腔调”。笔者在研读名师经典课堂实录时发现,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课中三次朗读教学可谓精彩无限,值得好好品味与借鉴。
  一、 抓住课题,读出发现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
  生:(齐读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师:假如有人问:谁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哪个词要读重音?
  生:(齐答)我。
  师:一起读课题。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我”读成重音。)
  师:假如有人问:我应该感到怎样才对?课题该怎么读?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自豪”读成重音。)
  师:假如有人怀疑:我感到自豪对不对?课题又该怎么读?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才对”读成重音。)
  ……
  师:你们这样说都是对的。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法、说法就是不一样,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多彩!看来,我们得好好学学这篇课文。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薛老师深谙此理,匠心独运,抓住课题,“读”字当头,精雕细琢,引导学生在轻重缓急的变换朗读中,体会“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法、说法就是不一样。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多彩”,发现了“同样的文字,不同的重音,会传达不同的信息”的秘妙。这样朗读训练看似简简单单,却又扎实有效,既让学生理解了题意,又达到了训练思维、培养语感的目的,还避免了新课伊始“要么就题读题,轻轻滑过;要么就题解题,按部就班;要么就题质疑,明知故问”的僵化套路,可谓一举多得。
  二、 拎出词句,读出理解
  师:(出示第二组词语: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 陷进沙子里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这些词语你可能会读,但不一定读得好。谁能将这些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生:(读词语,将“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读成“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过来”,多加了一个“地”字。)
  师:(指着“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请你再读一次。
  生:(仍然读成“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过来”。)
  师:看仔细,再读一次。
  生:(终于读对了,但很不流利。)
  师:哪个读法顺一些?
  生:有个“地”字更顺一些。
  师:是吗?
  (七嘴八舌地议论。)
  师:自己读读看,在这里,多一个“地”字也可以。你觉得怎么读顺就怎么读吧。
  生:(自由、快乐地朗读。)
  师: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谁再来读读?
  生:(读词语。“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大沙漠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读出了沙漠的气势。)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像看到了无边无际的沙漠一样。
  生:感到沙漠很可怕。
  师:读词语,或者读词组,就是要将词语或词组的意思表现出来。(示范朗读,学生跟读。读得很投入。)
  薛老师拎出课文中核心词语并巧妙地分类,展开了词语教学,而词语教学还是以“读”为主。首先,营造宽松的读书氛围。当学生朗读多加一个“地”字时,薛老师耐心地引导,真诚地鼓励,给足了学生机会,直到读正确为止。而后话锋一转,让学生说说“哪个读法更顺一些”,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尤其是当有学生认为多个“地”字读得更顺时,“你觉得怎么读顺就怎么读吧”,体现老师对孩子有一颗包容心,此时,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已经形成,孩子们更加快乐、自由地朗读起来。其次,渗透有效的朗读方法。让学生想想词语的意思读一读,将抽象的文字符号变成了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听读后的感受,让词语回归了语境,富有生命。最后,恰到好处的示范带读。针对三年级孩子认知能力和朗读水平,从学情出发,教师示范带读,孩子积极投入,读得入情入境、有声有色,课堂里回荡着动听悦耳的读书声。
  词语教学,没有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词语的意思,没有让学生脱离语境去造句造段,而是让学生读,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蕴含的意思,这样的朗读训练不仅仅理解了文中的关键词句,更为进一步对课文的阅读感悟作了有效的铺垫。
  三、 关注段落,读出创造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自由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真专心!课文能读通吗?现在看谁读得好。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老师有个经验,在朗读的时候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像课文中的人物那样想、那样说。比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老师是这么想、这么读的。(示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插话)“喷着响鼻”,你见过吗?
  ……
  师:(继续往下读)你的脚掌又大又厚。(插话,自言自语地)看看我小红马的脚掌,轻快灵巧,跑起来“得得得”,多好听!(继续读)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插话)那么长几层眼毛?两层眼毛好看吗?(继续读)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哪!(插话)你们背上有个肉疙瘩,会怎么样?   生:羞死人了!
  师:这么一想,再这么一读。你是不是好像看到小骆驼与小红马了?你能像老师那样读吗?
  生:(模仿老师的语气,读得绘声绘色。)
  师:读书就是要这样读,把自己放到课文里去!现在谁愿意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生:(选择第二自然段朗读。)
  师:读得很流利,很投入。可是缺少了一点“妈妈”的温柔。
  (生再读。)
  师:这次“温柔”了!虽然你是男的。(众笑)
  (生读课文3、4、5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还能不看书读,信不信?
  生:不信!
  师:仔细听老师读。(范读课文第5自然段,故意漏掉“在沙漠里”四个字。)
  生:(纷纷举手)老师错了,错了!
  师:(故意装糊涂)没错吧!
  生:漏掉了“在沙漠里”。
  师:刚才我允许你们多加一个“地”字,现在也宽容一下,行吗?
  生:不行。因为漏掉了这几个字,意思就不一样了。
  师:怎么不一样?
  生: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才起作用,到了其他地方,比如草原上,就没有作用了。
  生:离开了沙漠,骆驼的这些优点都变成缺点了。
  师:看来这几个字真的很重要!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这几个字。
  (生齐读。)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张庆老先生也说,“书不读熟不开讲”。此环节薛老师将朗读训练发挥得淋漓尽致,体现在:(1)时间有保障。初读感知环节,薛老师提出了“要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要求后,充分放手,给足时间,发挥自主,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会朗读,体现“让学”的理念。(2)指导有艺术。薛老师巧妙地把范读与插话结合起来,插话的目的是使学生“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学生自然地进入了情境,读时加进了自己的理解,这样的朗读指导深入浅出。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课堂洋溢着轻松愉悦;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更是“难得糊涂”,故意丢掉“在沙漠里”四个字,通过质疑问难,师生对话,“在沙漠里”这一限制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朗读时自然地强调起来,这样的朗读指导如羚羊挂角,了无痕迹。(3)课堂有实效。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积极投入,读得深情并茂,读得绘声绘色,读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更读出了自己的创造。在这样的过程中,无论是词句理解、内容领悟,还是情感升华都已水到渠成。
  朗读不是简简单单地重复,而是要做到读有目的、有层次、有方法,要精心设计读书过程,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从而发挥朗读的最大价值,让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
其他文献
校长从这一学校调到那一学校任职并不是新鲜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校长职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校长的流动将日趋频繁,有些地方甚至规定校长在一校任职不得超过六年,这就使得校长流动成为常态。一名校长离开自己熟悉的学校,突然调入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里,有人戏称为“空降”校长。作为一名管理者“空降”到新的组织团队,如何才能被新学校的师生员工尽快地接纳、认可,并团结一致,创造出新的业绩,这是摆在
编者按:  新课改曾经是一个概念,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事实,一个普遍的事实,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事实——与此同时,它也正在变成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急于给它下一个结论,而实际上,更重要的也许还不是结论,而是来自当事人的直接的感受。感受固然不如理论那么客观、公允、全面和深刻,但是,它可能最真实。    课改首先应该解放教师    教师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只有将教师从沉重的负担下真正解放出来,我们才能
随着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理论层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教育实践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只有教育系统多层面共同努力才能最终落实,这个系统的终端是各中小学校,因此,作为一把手的校长的“核心素养领导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扑面而来”的核心素养,校长“须为”与“可为”的空间有哪些呢?  一、 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校长的职责与使命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空荡荡的操场,西边是篮球场,东边是足球场,中间隔着一条水泥路。放眼看去一览无余,视觉上开阔了,感觉上却显得单调,似乎缺了点什么。  几届校领导都想要在中间的马路两边做点文章:夹道栽上两排冬青,四周点缀些花草,岂不美哉。新任校长巡视几次后,果断地下了命令:栽!  一个春天,精挑细选的冬青树苗在老师们的呵护下在道路两旁安了家。望着泛青的树枝,想想几个月后满树的绿叶,大家忘记了劳动的辛苦。  可好景不长
凭着三年小有成就的班主任工作积累的经验,我信心十足的坐在了高一(九)班班主任的位置上。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坐着的一个个稚气未脱而又故作深沉的学生,我心里想,“同学们,你们还是要乖乖地遵守纪律,刻苦学习,不要想着和我耍花招,我三年来炼制的‘灵丹妙药’是绝对可以让你们心悦诚服的”。可是,不到两周,我就发现我的药失效了。  这些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仍然沐浴在父母至爱中的学生,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但是,强
课程视野下的文本,它仅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可以超越、选择、增删的一种学习材料。文本仅仅是实现课程及课程目标的一种重要载体或媒介,它不是课程的全部。  如何评判与考查教师的教学是否已经走出“以文本为中心”的籓篱,将文本置于课程视野下进行的呢?笔者认为,只要执教者能够从课程的角度回答“为什么教”、 “教什么”以及“怎样教”三个基本问题,就足可证明。下面,笔者试图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
如何评价中国20年的义务教育?  2006年9月末的一个下午,在教育部的一个办公室,长时间沉默后,69岁的柳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用3个“难”来形容:“办教育难,办基础教育更难,一个人口大国普及教育更是难上加难!”  以下是柳斌同《南方周末》记者的对话。    20年前的承诺    让中国人接受义务教育,一直是一个美丽的梦:共产党建政之前就带着这个梦,之后掌握政权,梦有可能变成
汉语拼音是语文学习的一个辅助系统,是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拐棍”。人教版第一册语文教材拼音的编排注重了与识字、发展语言及儿童生活的联系,内容安排得当,内在结构显得多样化。尤其是注重了拼音的拼读,强化了拼音的实践性和工具性,充分体现了拼音的助读作用。但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几处美中不足的地方,特提出以下建议,与编者商榷。  一、 去掉“ēr”“z픓sí”三个无效音节  教材在出示特殊韵
教师忙,忙在哪里?备课?批改?补差?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有深刻的体验,最消耗时间和精力,不是备课,批改,而是孩子没在家中认真完成作业,该完成的朗读作业没做,原本回家需完成的东西,需要在老师的监管下,才能完成,孩子一天中“老账新账”一起来,他忙碌不已,老师更费劲刹力,直到下班铃声过后,还没梳理清楚。老师家长兼一人于身,能不忙吗?  什么样的家庭出什么样的孩子。通常家长素质高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孩子,就算
日常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然而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经常 “答非所问”。学生为什么会“答非所问”?我们借着一节常态课中的两则教学片段探究学生答非所问的原因,从中思考教师的提问行为,给一线教师一些启迪。虽然两则教学片断不足以看清日常课堂教学的全貌,但是,这是一节常态课,教师不自觉地流露出的习惯性行为,常常隐含着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我们能从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中感悟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