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南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将其有效合理的进行开发,发挥创意,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推出高品位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推动云南经济、人文、社会向前发展。本文试图研究云南地区民族旅游文化发展现状,提出该地区旅游文化开发及形成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云南地区;民族旅游文化;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创意产业的构建和民族旅游文化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地区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把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融合,增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云南地区推出的《丽水金沙》等文化汇演以及其他各类创意活动,就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构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一、相关概念的内涵简介
1、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不同民族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形成和创造的,并且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总和。
2、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是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和创意产业的融合, 通过创意的思维方式, 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产生出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 ,形成具有创造财富和富有活力的产业。
二、云南地区旅游文化开发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是一个边疆民族经济次发达地区,全省有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达到1600多万人。由于其地理位置、资源、资金等因素的限制,经济发展步伐比较缓慢。但是,云南的优势在于2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创造了非常灿烂的民族文化。每年吸引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所以云南可以算是经济穷省、文化富地。2002年,云南明确提出要发展文化产业,将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作为云南发展的目标,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带动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六大影视基地的落成,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旅游收入突飞猛进,再一次印证了将民族文化与创意产业相融合的优越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的诸多问题。
第一、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老化且创新能力不足
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品有一部分低价且老化,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创意,甚至可以说毫无创新可言,未建立起具有高文化品位的文化产品,缺乏对以细分客源为目标的产品,同时,对于有些优秀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热潮中反而被冷落,陷入消亡的危机之中。
第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的战略的缺失
云南各级政府在旅游文化产品的品牌的定位、塑造、推广、保护等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战略,使得旅游文化产品的市场开拓及发展面临瓶颈,缺乏足够的发展张力。未形成强大的文化创意产业,使得文化产业的乘数效应无法良好的发挥出来。
第三、民族文化产业塑造的思想观念不够成熟
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各自为政,缺乏整体发展概念,开发效益不足。对民族文化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产品的文化底蕴缺失。忽略了产业的联动效应,行业限制观念很重,没有意识到其对其他文化产业的拉动作用。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云南旅游文化产品及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云南地区旅游文化开发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第一、将文化产业链条化,建立适宜的投融资体系
通过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条强有力的文化产业链,使民族旅游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做久,同时,可以产生一定的衍生作用:美化地区环境、吸引旅游观光、提高地产价值、吸引创新人才、促进社会和谐等。创意文化产业的形成需要资金的支持,建立合适的投融资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入为支撑、外资和民间投入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多元化的投资和融资体系,为文化产业的跨步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第二、确立多元化的营销策略,树立品牌意识
民族旅游文化产品的推广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营销策略,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传媒平台的宣传与推广,组织大型创意活动,注重名人及影视产品的宣传效益。通过强有力的营销手段,建立独特、优势明显的品牌,发挥品牌的乘数效应,真正通过文化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组建旅游集团企业,进一步发挥技术、人才、资金优势,形成特有的成本优势。
第三、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
云南民族旅游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创意人才的使用。旅游形象的创立、品牌的塑造、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服务的提供等,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投入,并且人才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产品质量的竞争力。建立健全创意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扩大与高校的合作,这都能够满足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通过将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将“创新、人才、资金、需求”等相关要素进行组合,发展出具备良性循环的创意体系,形成有力的、具有连带效应的创意产业,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的合理开发,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软实力的有效战略。
参考文献:
[1]郭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四川:四川大学,2002.
[2]杨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研究[J].经济理论研究,2008.
(作者简介:高 颖(1973.7-), 硕士,讲师,昆明学院旅游学院。)
关键词:云南地区;民族旅游文化;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创意产业的构建和民族旅游文化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地区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把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融合,增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云南地区推出的《丽水金沙》等文化汇演以及其他各类创意活动,就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构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一、相关概念的内涵简介
1、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不同民族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形成和创造的,并且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总和。
2、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是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和创意产业的融合, 通过创意的思维方式, 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产生出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 ,形成具有创造财富和富有活力的产业。
二、云南地区旅游文化开发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是一个边疆民族经济次发达地区,全省有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达到1600多万人。由于其地理位置、资源、资金等因素的限制,经济发展步伐比较缓慢。但是,云南的优势在于2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创造了非常灿烂的民族文化。每年吸引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所以云南可以算是经济穷省、文化富地。2002年,云南明确提出要发展文化产业,将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作为云南发展的目标,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带动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六大影视基地的落成,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旅游收入突飞猛进,再一次印证了将民族文化与创意产业相融合的优越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的诸多问题。
第一、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老化且创新能力不足
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品有一部分低价且老化,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创意,甚至可以说毫无创新可言,未建立起具有高文化品位的文化产品,缺乏对以细分客源为目标的产品,同时,对于有些优秀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热潮中反而被冷落,陷入消亡的危机之中。
第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的战略的缺失
云南各级政府在旅游文化产品的品牌的定位、塑造、推广、保护等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战略,使得旅游文化产品的市场开拓及发展面临瓶颈,缺乏足够的发展张力。未形成强大的文化创意产业,使得文化产业的乘数效应无法良好的发挥出来。
第三、民族文化产业塑造的思想观念不够成熟
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各自为政,缺乏整体发展概念,开发效益不足。对民族文化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产品的文化底蕴缺失。忽略了产业的联动效应,行业限制观念很重,没有意识到其对其他文化产业的拉动作用。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云南旅游文化产品及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云南地区旅游文化开发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第一、将文化产业链条化,建立适宜的投融资体系
通过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条强有力的文化产业链,使民族旅游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做久,同时,可以产生一定的衍生作用:美化地区环境、吸引旅游观光、提高地产价值、吸引创新人才、促进社会和谐等。创意文化产业的形成需要资金的支持,建立合适的投融资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入为支撑、外资和民间投入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多元化的投资和融资体系,为文化产业的跨步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第二、确立多元化的营销策略,树立品牌意识
民族旅游文化产品的推广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营销策略,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传媒平台的宣传与推广,组织大型创意活动,注重名人及影视产品的宣传效益。通过强有力的营销手段,建立独特、优势明显的品牌,发挥品牌的乘数效应,真正通过文化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组建旅游集团企业,进一步发挥技术、人才、资金优势,形成特有的成本优势。
第三、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
云南民族旅游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创意人才的使用。旅游形象的创立、品牌的塑造、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服务的提供等,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投入,并且人才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产品质量的竞争力。建立健全创意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扩大与高校的合作,这都能够满足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通过将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将“创新、人才、资金、需求”等相关要素进行组合,发展出具备良性循环的创意体系,形成有力的、具有连带效应的创意产业,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的合理开发,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软实力的有效战略。
参考文献:
[1]郭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四川:四川大学,2002.
[2]杨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研究[J].经济理论研究,2008.
(作者简介:高 颖(1973.7-), 硕士,讲师,昆明学院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