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写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c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写作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许多学生表示写作难度大,缺乏写作兴趣,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差强人意。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写作、多阅读多练笔,为写作打下基础。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 写作兴趣 写作技巧
  凡事都讲究一个“巧”字,写作更是如此。作文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及情怀,小学生的写作过程应该是一种愉悦的享受过程,但是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苦不堪言,这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限制过多造成的。小学生如何写、怎样写,才能够达到教师心中的理想水平呢?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主动寻找生活中美的瞬间,平时多加探究与感悟,多学习写作技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教師,有了兴趣才容易把事做好,写作也不例外。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诱导,多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多用积极向上、富有激励的语句来进行评价,学生在得到教师肯定后,自信心会得到提升,写作兴趣也得到培养,从而作文写得一次比一次好,教师切不可以自己的高标准来要求学生,以免打击其积极性。教师可以指出学生文中的精彩词句或段落,写好评语,张贴在教室里进行展览;也可以为差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办一个进步作文展示活动,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被展览,便会觉得很自豪,写作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可将注意力集中放在几个人身上,以免造成部分学生自信心受挫。写作不是一个一蹴而成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学生兴趣浓厚,那么写作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2.鼓励学生大胆写作
  过去教师总是对学生写作设置许多约束性条件,这就导致学生写作时束手束脚,生怕用错一个词,说错一句话,为写作而写作,不仅想象力及创新力得不到培养,而且写出的作文也很难具有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写作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写作,教师只需限定写作范围,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喜好来写。在写作内容上,鼓励学生以我手写我口,大胆思考,大胆创作。在写作篇幅上也不必做硬性规定,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鼓励学生将注意力放在作文的“质”上,不要为“量”而去画蛇添足。在写作时间上,不强求学生当堂完成,可以等到课后写完上交。需要注意的是,放开手脚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要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加强审题训练
  写作的第一步是审题,审题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多进行审题训练,帮助学生学生掌握审题技巧,使其能够正确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与中心的关系,明确写什么内容。例如“写一件你难忘的事”,通过审题就知道这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一个”限定了数量,是写一件事而不是多件事;“你难忘的”则限定了所写事件必须是自己印象深刻的,这也说明了写作要求:具体、真实,学生便在此基础上进行构思写作。语文教学内容教多,大量写作不太现实。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审题,这样不但能够节约写作时间、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借鉴名家名篇
  小学生在语文写作时,往往纠结的是“写什么”、“怎样写”。针对这一现象,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多读范文、参照范文的格式去写作,有的教师则规定写作题材,这做法长期以往是有害的,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及认识水平是有限的,且不同学生之间是有差别的。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启发式教学。例如在学习名家名篇后,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解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来进行仿写,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拓宽写作思路,积累写作素材,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教师评改与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批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可以从作文评改入手,采用教师评改、学生自改、学生互改相结合的措施。具体来说,教师在收到学生的作文后,可以找几篇作文作为示范,在课前找出范文中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分析,指出此篇文章存在的优缺点,教师可以将选出的示范作文都讲解一遍。然后将学生的作文发给学生本人,由学生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改,然后再交给同桌或在小组里互换,同学之间相互评改,先找出作文的优点,再指出作文的不足之处。教师最后再收上来进行评改,将文笔较好的作文张贴出来,学生在参与作文评改后,便可以进一步理解并写作要求,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会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写作兴趣、掌握写作技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明确写作教学目的,采用灵活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小学生主要参与到语文作文写作中来,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写作素质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写作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写作,注重突出情趣性与指导性,传授写作技巧,最终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万慧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几点体会【J】.科技展望,2014(13)
  【2】高阿玲.重视作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指导——关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4(25)
  【3】梁慧梅.真情至性快乐作文——关于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实践思考【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16)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数字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也逐渐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其在电气自动化的控制中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得到了普遍应用,随着不断的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革新,对其技术应用潜力进行挖掘,下面,本文就针对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革新运用进行探索,希望对其发展中数字技术运用具有帮助作用。  关键词:数字技术;工业;电气自
一.引言 自1978年始我国开始了以放权让利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国企改革又进入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多元化为特征的进一步深化阶段。这种渐进方式的改革
目的 探究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70例接受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
按照我国加入WTO时所做承诺,2006年底我国开始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对象限制,允许外资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审批条件与中资银行相同。由于外资银行在管
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理论提出,思维能力有许多不同的种类,主要包括分析思维、创造思维和实用思维这几种。其中分析性思维指的是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方面的探究,而这也是语文学习中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之一。由此可见,在高中阶段教师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分析性思维,本文将主要介绍在指导学生深度解读小说的过程中,如何促使学生发展分析性思维的方法。  一、理
近来,语文界对教学怎样的语文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语文教学应该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真情、关注实感……换而言之,就是语文应该与生活相连,应该与学生的情感相关,要在“熏陶”“浸染”中积累,讲究的是平素涵养,让学生经常‘泡’在“语言实践之吧”,沉潜涵咏,策划交际,养真气,练内功(李凤)。概括上述言论,不难发现“真实”应该是语文课堂上最不可缺少的主线,应该是本身不可缺少的内涵。  一、课前报告,
【摘 要】  儿童在与抚养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联结”,具体表现为分离时的焦虑,重逢时的喜悦和亲近及平日的追随。公认的依恋形成的标志是儿童的分离焦虑和与之同时出现的怯生现象。判断依恋是否建立的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考察儿童与特定看护者分离而改由他人看护时的表现。然而,分离焦虑与怯生都是依恋选择性的表现,早期儿童在对特定个体倾注其依恋情感的同时,一般都会表现出对另一些生人的疏远与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