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疫情后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新方向.抛开高校政策性影响,以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对疫情后其采用混合式教学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显示,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意愿受其对混合式教学的态度的影响,态度与学生对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认可和教师对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感知收益、损失有关,另外学生的认可会提升感知收益且削弱感知损失.据此,为高校引导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提出了开辟交流渠道、宣传教改价值和引导形成态度三条对策.
【机 构】
:
闽南科技学院商学院,福建泉州3623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后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新方向.抛开高校政策性影响,以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对疫情后其采用混合式教学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显示,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意愿受其对混合式教学的态度的影响,态度与学生对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认可和教师对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感知收益、损失有关,另外学生的认可会提升感知收益且削弱感知损失.据此,为高校引导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提出了开辟交流渠道、宣传教改价值和引导形成态度三条对策.
其他文献
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指导下,剖析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基数大,增长快;文化、技能水平偏低,人力资源开发程度薄弱;结构分布不合理,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欠缺;工资激励不够,人力资源开发张力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培训供给不足、培训体系不完备、培训内容不完整、培训后服务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应从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完善培训需求分析、统筹策划培训内容、制定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估机制五个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培训效率,从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
所谓职业素养,就是一个人在岗位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智力、心理以及身体素质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一个学生成为一个岗位工作者,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其中学校德育内容就属于职业素养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结合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学校德育模式的探索,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基础,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课题.
高校思政课师生“获得感”包括“学生获得感”和“教师获得感”,是政治认同感、知识认同感、情感认同感、行为认同感、职业认同感、社会认同感、学生认同感的统一.它们相互成就、相互影响,共同决定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师生“获得感”的生成机理由内生机理和外生机理两个部分组成,是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的契合.通过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的优质教学供给激发学生“获得感”生成.通过促进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增强学生对思政课教师认同、提高社会对思政课教师认同,激发教师“获得感”生成.
教材是体现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工具.为充分发挥优质教材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建设为例,对其在2013-2019年间的教材立项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要求、立项范围与申报限额、实际立项数量分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总结归纳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材建设发展的七大趋势以及三点建议,希望能对后期项目申报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采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长期存在的内部优劣势、外部条件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等问题进行全面详细地分析,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在其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性等问题综合了起来,并提出了四种适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选择的策略思路.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网络边缘设备数量激增,产生的数据流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移动边缘计算的提出成为缓解链路压力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依托于云计算中心的集中式处理,移动边缘计算将一部分用户数据在边缘设备中处理和缓存,大大增加了用户数据的实时性和安全性,因此,移动边缘计算在新一代移动网络中备受研究者和网络供应商的关注。在现有的移动边缘计算的相关研究中,存在有以下缺陷:(1)未
近年来,室内定位技术呈井喷式发展,并衍生出大批基于室内位置的服务和应用。然而,室内环境的复杂性给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室内环境下,由于无线信号传播容易受到反射、散射等影响,使得信号出现较大衰减,这对基于无线信号强度的测距和定位的精度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本文针对基于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的室内定位存在的问题,分析
“以有德之行,育有德之人”是对教师的基本职业要求,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其行为和观念在特定角色的框定下理应具有丰富的道德意蕴,而近年来高校教师道德失范引发社会关注,应然的教师道德规范与实然的教师行为形成巨大反差,以至于在社会产生了教师道德危机.本文从康德义务论入手,结合文献分析了解目前高校教师道德失范现状,从道德动机、道德约束以及义务感三个角度探究高校教师道德失范的原因,并试图对化解这一问题做出相应的思考.
在高校新教师培训体系中,培训课程是实现教师培养目标的载体.国外高校新教师培训的课程目标突出精准具体、可操作性强;课程内容丰富实用、综合性强;课程结构有序均衡、关联性强;课程实施灵活多元、特色性强.我国应在正视高校新教师培训课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找出优势与不足,通过总结吸收国外高校中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培训课程,从制度建设、课程取向与应用实践三个层面不断完善改进,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本土化的培训课程,进而推动高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儿童文化研究在20世纪以来进入黄金期,知识生产愈渐蓬勃,表现为多学科视角的参与、研究内容广泛等方面.然而通过对儿童文化研究现状的筛查,不难发现其在核心范畴和命题上并未有新突破.经由知识图谱和文本分析儿童文化研究的主体、内容、路径与方法,了解到儿童文化研究面临着主体缺失、内容泛化、对事实研究不足的理论困境,因此难以形成系统的学科意义.儿童文化的研究需要建立学术共同体、秉持理论自觉,并在坚守事实的基础上融合人类学的范式,探索学科基本理论的建构路径,实现对儿童生活的全景深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