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高中历史在课程性质、理念、目标、结构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1] 同时,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将具体教学目标进行划分,制定了相应的学业质量水平标准。这样,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水平成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考”的重要指导,解决了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水平”和考试“考到什么层次”等问题,为我们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育任务明确了方向,也为学科考试命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一直以来,对考试试题的分析和研究是反观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学反思的重要手段。课程考试,尤其是高考,作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学科教学评价方式,对课堂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研究高考真题,把握其中的命题趋向和发展变化,借以快速找到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操作路径,可谓行之有效、事半功倍。本文即以2016年到2018年全国卷、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地高考卷中的“历史地图”真题为例,尝试从“时空观念”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要求来分析试题,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以为课堂教学提供经验借鉴。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2] 而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其水平标准是“以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3]就“时空观念”素养来说,其学业质量水平主要分为4个等级,笔者将其要点概括为时空定位、时空描述、时空联系和时空解释等四个方面。
一、时空定位历史事件基本史实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4]可见,时间范围和空间位置是了解和认识历史的必要条件。而时空定位,就是要求在“历史地图”中,明确历史事件发生具体时间和地点位置,这也是“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中第1等级的要求。
在2017年天津卷第2题中,就直接考查了清代“四大商业名镇”中朱仙镇和景德镇的地点位置。朱仙镇在河南省,景德镇在江西省,这样把题干要求和“历史地图”中的地点位置“文图相配”,才能选出正确答案。和此题类似,2016年4月浙江省选考第1题“周初分封鲁国”、 2016年上海卷第1题古希腊人所称“美索不达米亚”、2018年天津卷第9题“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在地”,都是要求从“历史地图”中找出相应的地点位置。
以上几题都是在题干中给出了时间范围和地点名称,由考生选出地点位置。但也有个别考题,让考生通过观察地理位置来确定地名的情况,如2018年4月浙江选考第30题,就给出了“人类古代文化遗迹”分布图,让考生在选项中判断其标注的遗迹名称是否正确。
上述两种考查题型,其实质都是要求考生在明确时间范围的情况下,选择空间位置去定位历史事件。
二、时空描述历史事件来龙去脉
“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2等级中要求“能够利用历史地图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从时空角度“认识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包括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及意义等等,并且能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性。”[5] 在高考“历史地图”的考题中,上述特点尤为明显。
2017年4月浙江选考第19题,就要求依据“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示意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同样,2017年江苏卷第9题,要求依据“中国近代高等学校分布图(局部)”,分析推断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此外,2018年全国卷3第24题,要求依据“墓葬铁器实物发现地分布情况”的地图,来判断战国以前的社会情况。等等这些考题,都需要考生透过“历史地图”时空信息,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来深挖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三、时空联系历史事件发展变化
历史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时空框架因时而动,因地而变,因人而宜,因事而迁”,[6] 在“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3等级中,要求“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间、较大范围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7]其中,较长时间指的是古往今来的发展变化,而较大范围指的是跨国家、跨地区的空间联系。
2017年北京卷第17题,要求依据14年“抗战史事示意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宝岛回归”、“家园沦陷”、“血战台儿庄”、“全民族抵抗的枪声”、“中共七大召开”等5件事情进行排序。此题即以“历史地图”为切入口,用时间顺序来考查“14年抗战”这一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
此外,2018年4月浙江选考第25题,则展示两幅“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依据从图1到图2空间位置信息的演变情况,让考生判断正误。此题是以两幅“历史地图”进行对比,发现其中跨国家、跨地区空间位置的变化,从而推断出“欧共体”这一国际组织,然后进行判断选择。
可见,在高考试题中,对“历史地图”时空联系的考查,一种是按时间发展变化进行排序,另一种是按空间形势不同进行判断。两种考查维度虽各有侧重,但却在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中紧紧联系在一起,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四、时空解释分析、综合历史事件
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通过对“历史地图”的分析、综合、比较,“学生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史事做出合理的论述和解释”,[8]这正是“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4等级的要求。
2016年北京卷第12题,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片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圖”,要求依据此图,选出作品集中的诗句。本题即是要求考生对“历史地图”中时间和空间信息进行合理解释,来确定文学作品集的内容。题目“示意图”中显示了“齐、魏、秦、陈”等名称和地理位置,考生可以此判断这是分封制下形成的诸侯国,进而推断出此作品的时间是在西周到春秋时期,最终确定题干中的“文学作品集”就是课本中所学过的《诗经》。 2016年全国卷2第41题,要求依据“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和对玄奘、鉴真的简要介绍等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此题是全国卷中非常典型的开放性论述题,也是考查用“历史地图”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来解释和论述历史事件的很好的范例。题中“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玄奘西行路线、玄奘回国路线和鉴真东渡路线,考生很容易掌握其路线的起止地点、方向距离和沿途经过。之后,依据“示意图”中线路的不同,考生可以比较总结出玄奘是向西到天竺(印度)求取佛法,而鉴真是向东去日本传播佛学,两者都对佛学的发扬和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獻。最后,考生依据“示意图”和文字材料进行归纳综合,从而提炼出“中国古代为文化的传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观点。
与之前列举的高考试题相比,以上两题对“历史地图”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培养“时空观念”素养较高层次的水平要求。能否运用“历史地图”的时空信息来解释历史事件,并加以分析、总结和概括,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养成“时空观念”素养的最高标准,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应该达到的深度和水平。
五、对“历史地图”的教学反思
综上所述,近几年在高考“历史地图”试题的考查中,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兼有材料分析题;涉及地图类型有疆域图、路线图、分布图、战役图等等;既有单独考查“历史地图”的空间位置,也有综合考查理解、分析、比较“历史地图”的内容,涵盖了学业质量的多种层级水平。
同时,还可以发现,高考中所考查的这些“历史地图”都不是课本上的原图,这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试题的广度和难度。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可以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和高考试题,结合原有的课本内容,及时做好教学反思,找出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应认真研读新版课程标准,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学业质量水平标准,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由传授知识到培养素养,由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功能的转变。
其次,结合课本内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积极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等级的要求(第2等级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第4等级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即高考的命题依据)来进行实际操作。具体以“历史地图”的教学为例,可按如下步骤达成多层次“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
1. 读图说史,即根据“历史地图”的内容来定位历史事件的时间范围和空间位置。可以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地图,包括地图的名称、具体时间和空间“四至”范围,然后引导学生弄清楚地图中每个标识的确切含义,如文字标注、路线方向、图例解释等,做到点、线、面相结合,颜色、符号、文字相统一。这样,使学生学会提取“历史地图”中的关键信息,并用与“时空观念”有关的概念术语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学业质量水平第1等级的要求。
2. 据史构图,即用课本文字叙述去补充完善“历史地图”内容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时空认识。“历史地图”往往与课本知识紧密配合,相互印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知识,分析相关“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和意义,从而使学生对“历史地图”的理解更加完整立体、更加生动形象,这样,也就完成了“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2等级的目标。
3. 比较地图,即对“历史地图”的前后变化进行分析、对比、解释来发展时空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长短时段、大小范围、整体与局部、静态与动态等多维角度对一幅或多幅地图进行分析,来体会时间与空间的不断发展、相互联系和多方变化,从而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完整认识,达成“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3和第4等级的要求。
以上是以“历史地图”为例,介绍了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的方法和步骤,但“历史地图”和课本文字叙述本身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史料,在学习过程中,“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也渗透其中。
总之,通过以上对高考“历史地图”试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和考试的主要趋向。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来进行,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最终达成。
【注释】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80页。
[2][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页。
[3][5][7][8]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41—43页。
[6]王少莲:《构建“时空框架”涵养“时空观念”——以“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一目的教学设计为例》,《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第14期,第12页。
一直以来,对考试试题的分析和研究是反观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学反思的重要手段。课程考试,尤其是高考,作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学科教学评价方式,对课堂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研究高考真题,把握其中的命题趋向和发展变化,借以快速找到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操作路径,可谓行之有效、事半功倍。本文即以2016年到2018年全国卷、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地高考卷中的“历史地图”真题为例,尝试从“时空观念”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要求来分析试题,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以为课堂教学提供经验借鉴。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2] 而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其水平标准是“以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3]就“时空观念”素养来说,其学业质量水平主要分为4个等级,笔者将其要点概括为时空定位、时空描述、时空联系和时空解释等四个方面。
一、时空定位历史事件基本史实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4]可见,时间范围和空间位置是了解和认识历史的必要条件。而时空定位,就是要求在“历史地图”中,明确历史事件发生具体时间和地点位置,这也是“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中第1等级的要求。
在2017年天津卷第2题中,就直接考查了清代“四大商业名镇”中朱仙镇和景德镇的地点位置。朱仙镇在河南省,景德镇在江西省,这样把题干要求和“历史地图”中的地点位置“文图相配”,才能选出正确答案。和此题类似,2016年4月浙江省选考第1题“周初分封鲁国”、 2016年上海卷第1题古希腊人所称“美索不达米亚”、2018年天津卷第9题“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在地”,都是要求从“历史地图”中找出相应的地点位置。
以上几题都是在题干中给出了时间范围和地点名称,由考生选出地点位置。但也有个别考题,让考生通过观察地理位置来确定地名的情况,如2018年4月浙江选考第30题,就给出了“人类古代文化遗迹”分布图,让考生在选项中判断其标注的遗迹名称是否正确。
上述两种考查题型,其实质都是要求考生在明确时间范围的情况下,选择空间位置去定位历史事件。
二、时空描述历史事件来龙去脉
“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2等级中要求“能够利用历史地图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从时空角度“认识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包括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及意义等等,并且能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性。”[5] 在高考“历史地图”的考题中,上述特点尤为明显。
2017年4月浙江选考第19题,就要求依据“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示意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同样,2017年江苏卷第9题,要求依据“中国近代高等学校分布图(局部)”,分析推断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此外,2018年全国卷3第24题,要求依据“墓葬铁器实物发现地分布情况”的地图,来判断战国以前的社会情况。等等这些考题,都需要考生透过“历史地图”时空信息,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来深挖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三、时空联系历史事件发展变化
历史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时空框架因时而动,因地而变,因人而宜,因事而迁”,[6] 在“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3等级中,要求“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间、较大范围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7]其中,较长时间指的是古往今来的发展变化,而较大范围指的是跨国家、跨地区的空间联系。
2017年北京卷第17题,要求依据14年“抗战史事示意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宝岛回归”、“家园沦陷”、“血战台儿庄”、“全民族抵抗的枪声”、“中共七大召开”等5件事情进行排序。此题即以“历史地图”为切入口,用时间顺序来考查“14年抗战”这一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
此外,2018年4月浙江选考第25题,则展示两幅“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依据从图1到图2空间位置信息的演变情况,让考生判断正误。此题是以两幅“历史地图”进行对比,发现其中跨国家、跨地区空间位置的变化,从而推断出“欧共体”这一国际组织,然后进行判断选择。
可见,在高考试题中,对“历史地图”时空联系的考查,一种是按时间发展变化进行排序,另一种是按空间形势不同进行判断。两种考查维度虽各有侧重,但却在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中紧紧联系在一起,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四、时空解释分析、综合历史事件
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通过对“历史地图”的分析、综合、比较,“学生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史事做出合理的论述和解释”,[8]这正是“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4等级的要求。
2016年北京卷第12题,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片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圖”,要求依据此图,选出作品集中的诗句。本题即是要求考生对“历史地图”中时间和空间信息进行合理解释,来确定文学作品集的内容。题目“示意图”中显示了“齐、魏、秦、陈”等名称和地理位置,考生可以此判断这是分封制下形成的诸侯国,进而推断出此作品的时间是在西周到春秋时期,最终确定题干中的“文学作品集”就是课本中所学过的《诗经》。 2016年全国卷2第41题,要求依据“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和对玄奘、鉴真的简要介绍等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此题是全国卷中非常典型的开放性论述题,也是考查用“历史地图”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来解释和论述历史事件的很好的范例。题中“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玄奘西行路线、玄奘回国路线和鉴真东渡路线,考生很容易掌握其路线的起止地点、方向距离和沿途经过。之后,依据“示意图”中线路的不同,考生可以比较总结出玄奘是向西到天竺(印度)求取佛法,而鉴真是向东去日本传播佛学,两者都对佛学的发扬和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獻。最后,考生依据“示意图”和文字材料进行归纳综合,从而提炼出“中国古代为文化的传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观点。
与之前列举的高考试题相比,以上两题对“历史地图”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培养“时空观念”素养较高层次的水平要求。能否运用“历史地图”的时空信息来解释历史事件,并加以分析、总结和概括,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养成“时空观念”素养的最高标准,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应该达到的深度和水平。
五、对“历史地图”的教学反思
综上所述,近几年在高考“历史地图”试题的考查中,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兼有材料分析题;涉及地图类型有疆域图、路线图、分布图、战役图等等;既有单独考查“历史地图”的空间位置,也有综合考查理解、分析、比较“历史地图”的内容,涵盖了学业质量的多种层级水平。
同时,还可以发现,高考中所考查的这些“历史地图”都不是课本上的原图,这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试题的广度和难度。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可以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和高考试题,结合原有的课本内容,及时做好教学反思,找出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应认真研读新版课程标准,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学业质量水平标准,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由传授知识到培养素养,由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功能的转变。
其次,结合课本内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积极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等级的要求(第2等级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第4等级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即高考的命题依据)来进行实际操作。具体以“历史地图”的教学为例,可按如下步骤达成多层次“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
1. 读图说史,即根据“历史地图”的内容来定位历史事件的时间范围和空间位置。可以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地图,包括地图的名称、具体时间和空间“四至”范围,然后引导学生弄清楚地图中每个标识的确切含义,如文字标注、路线方向、图例解释等,做到点、线、面相结合,颜色、符号、文字相统一。这样,使学生学会提取“历史地图”中的关键信息,并用与“时空观念”有关的概念术语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学业质量水平第1等级的要求。
2. 据史构图,即用课本文字叙述去补充完善“历史地图”内容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时空认识。“历史地图”往往与课本知识紧密配合,相互印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知识,分析相关“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和意义,从而使学生对“历史地图”的理解更加完整立体、更加生动形象,这样,也就完成了“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2等级的目标。
3. 比较地图,即对“历史地图”的前后变化进行分析、对比、解释来发展时空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长短时段、大小范围、整体与局部、静态与动态等多维角度对一幅或多幅地图进行分析,来体会时间与空间的不断发展、相互联系和多方变化,从而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完整认识,达成“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3和第4等级的要求。
以上是以“历史地图”为例,介绍了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的方法和步骤,但“历史地图”和课本文字叙述本身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史料,在学习过程中,“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也渗透其中。
总之,通过以上对高考“历史地图”试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和考试的主要趋向。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来进行,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最终达成。
【注释】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80页。
[2][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页。
[3][5][7][8]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41—43页。
[6]王少莲:《构建“时空框架”涵养“时空观念”——以“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一目的教学设计为例》,《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第14期,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