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对课本上的例子不感兴趣、课本上的例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有的个别例子的问题情境在现有条件下不易操作、学生有时对简单的“讲—练”的模式感到厌倦等问题。通过学习和自己的反思,我探索到了一个方法:对于以上问题,教师可以设置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情境,并以此为整堂课新授内容展开的主线,我姑且称之为课堂的“主题”。
我曾在一次优质课比赛中应用了这一方法——设置主题,展开新授。因时值端午节(我们在端午节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此借助这个情境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等特点,我确定了以端午节为主题展开本节课的内容。
首先,我和学生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之后,引入了我剪辑好的一段关于端午节三维视频。由于这段视频做的非常精美生动,从一开始播放便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问学生,有谁知道这段动画是关于什么的,学生比较容易的就想到了是描述的端午节的活动。我随后提问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回答,里面有粽子、龙舟。还有学生回答,这是为了纪念屈原。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讲了端午节的一些传说,并且重点介绍了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后来我说,其实老师讲的还不够全面和生动,你愿意做更深入的了解吗?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都愿意再深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传说。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我先是引入了第一个任务,下载与端午节有关的网页。我先是询问学生,你是如何获得知识的。提示学生:看课本,小组探讨、请教老师,都是获取知识的好方法。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網页,所以在开始时间段进行的很顺利。接下来大部分学生通过看课本能够将自己所需要的网页下载下来。之后我提示做得快的同学帮助一下做的慢一点的同学。后来,让几个做得比较好的学生,边做边给大家讲解,这样既能跟自己的方法对照,还能通过同学讲解或者老师的纠正来明确学习的思路。然后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看谁下载的又多又好。有的学生介绍了赛龙舟的事情,有的学生详细介绍了屈原的生平事迹,还有的介绍了粽子的做法等等。学生介绍的比较丰富,也很精彩,一时间学生的热情高涨。趁势我做了本环节的小结,除了小结知识外,归纳了学生的表现:有的同学善于钻研课本,有的同学遇到困难敢于提问,有的同学在自己做完了的时候能够主动去帮助小组里的其他同学体现了很好的团结协作的精神。“老师相信,同学们在下面的环节里一定会继续发扬这些好的做法,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第二个任务是下载与端午节有关的图片。这个任务是在上个环节基础上接着进行的,请同学们在搜索到的网页中下载自己喜欢的端午节的图片。方法仍是和上一环节一样。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如何下载网页中的图片,然后我请一些学生与大家分享并介绍了他所下载的图片。其中有的学生下载屈原的图片,我问他为什么要下载这些图片。他说,因为屈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名深深热爱自己国家的人,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值得我们敬重的人。这让同学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屈原,更深刻地理解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含义。
我认为,用主题来贯穿新授课的优点有以下几个:
1.导入自然连贯。这样的主题一般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所以学生觉得亲切。这样的情境创设与导入,让学生觉得没有距离。由于采取“主题”的方式,所以导入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不再孤立,从而让学生有了一个初体验:学习知识、练习技能是因为我们有对这个的实际需要,在学成后能够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也使得导入与讲授过程有机结合,浑然一体,这个过程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整体。
2.有利于学生保持高涨的热情。由于“主题”的系统性,所以设计好的主题一定是按照思维的逻辑规律进行的。这会让学生产生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动力,从而能将导入时产生的热情保持比较长的时间。期间如果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与鼓励,则更会使这种效果锦上添花。
3.保障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因为主题从内容上讲是比较单纯的,因此没有其他的干扰。从而不会让学生在思维方面有间断的现象,没有太明显的思维跳跃。
4.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事实上这是一个被教师设计的相对封闭而有趣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更容易集中精力去研究解决某一问题,从而能更容易掌握知识。
5.便于进行情感教育。如何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困扰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的难题。因为信息技术所讲授的知识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大部分是比较生硬的操作性,不易渗透情感教育。如果创设了合适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主题的特殊性(与学生生活学习关系密切)为情感教育的合理实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那么,如何创设“主题”呢?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首先,要明确“主题”只是一个“瓶”,这“酒”还是课本里的内容。
其次,要筛选合适的“由头”。比如:一些节日(可以是传统的,也可以是外国的),学校举行的活动,大型的体育、艺术活动(奥运会、亚运会、春节联欢晚会)、学生们熟悉的经常玩的游戏等等。
再次,要从这些“由头”中选一个最合适的。确定的原则是学生感觉最亲切,容易吊起学生“胃口”。
最后,比较关键的是,从这个“由头”抽象出能够融合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的环节,进行“主题”的设计。
创设“主题”不是新鲜事物,但是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好,做的更完美仍是一个需要探讨,不断改进的问题。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应用与改进,创设“主题”的系统方法一定会大放异彩!
我曾在一次优质课比赛中应用了这一方法——设置主题,展开新授。因时值端午节(我们在端午节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此借助这个情境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等特点,我确定了以端午节为主题展开本节课的内容。
首先,我和学生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之后,引入了我剪辑好的一段关于端午节三维视频。由于这段视频做的非常精美生动,从一开始播放便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问学生,有谁知道这段动画是关于什么的,学生比较容易的就想到了是描述的端午节的活动。我随后提问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回答,里面有粽子、龙舟。还有学生回答,这是为了纪念屈原。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讲了端午节的一些传说,并且重点介绍了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后来我说,其实老师讲的还不够全面和生动,你愿意做更深入的了解吗?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都愿意再深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传说。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我先是引入了第一个任务,下载与端午节有关的网页。我先是询问学生,你是如何获得知识的。提示学生:看课本,小组探讨、请教老师,都是获取知识的好方法。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網页,所以在开始时间段进行的很顺利。接下来大部分学生通过看课本能够将自己所需要的网页下载下来。之后我提示做得快的同学帮助一下做的慢一点的同学。后来,让几个做得比较好的学生,边做边给大家讲解,这样既能跟自己的方法对照,还能通过同学讲解或者老师的纠正来明确学习的思路。然后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看谁下载的又多又好。有的学生介绍了赛龙舟的事情,有的学生详细介绍了屈原的生平事迹,还有的介绍了粽子的做法等等。学生介绍的比较丰富,也很精彩,一时间学生的热情高涨。趁势我做了本环节的小结,除了小结知识外,归纳了学生的表现:有的同学善于钻研课本,有的同学遇到困难敢于提问,有的同学在自己做完了的时候能够主动去帮助小组里的其他同学体现了很好的团结协作的精神。“老师相信,同学们在下面的环节里一定会继续发扬这些好的做法,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第二个任务是下载与端午节有关的图片。这个任务是在上个环节基础上接着进行的,请同学们在搜索到的网页中下载自己喜欢的端午节的图片。方法仍是和上一环节一样。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如何下载网页中的图片,然后我请一些学生与大家分享并介绍了他所下载的图片。其中有的学生下载屈原的图片,我问他为什么要下载这些图片。他说,因为屈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名深深热爱自己国家的人,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值得我们敬重的人。这让同学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屈原,更深刻地理解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含义。
我认为,用主题来贯穿新授课的优点有以下几个:
1.导入自然连贯。这样的主题一般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所以学生觉得亲切。这样的情境创设与导入,让学生觉得没有距离。由于采取“主题”的方式,所以导入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不再孤立,从而让学生有了一个初体验:学习知识、练习技能是因为我们有对这个的实际需要,在学成后能够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也使得导入与讲授过程有机结合,浑然一体,这个过程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整体。
2.有利于学生保持高涨的热情。由于“主题”的系统性,所以设计好的主题一定是按照思维的逻辑规律进行的。这会让学生产生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动力,从而能将导入时产生的热情保持比较长的时间。期间如果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与鼓励,则更会使这种效果锦上添花。
3.保障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因为主题从内容上讲是比较单纯的,因此没有其他的干扰。从而不会让学生在思维方面有间断的现象,没有太明显的思维跳跃。
4.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事实上这是一个被教师设计的相对封闭而有趣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更容易集中精力去研究解决某一问题,从而能更容易掌握知识。
5.便于进行情感教育。如何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困扰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的难题。因为信息技术所讲授的知识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大部分是比较生硬的操作性,不易渗透情感教育。如果创设了合适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主题的特殊性(与学生生活学习关系密切)为情感教育的合理实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那么,如何创设“主题”呢?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首先,要明确“主题”只是一个“瓶”,这“酒”还是课本里的内容。
其次,要筛选合适的“由头”。比如:一些节日(可以是传统的,也可以是外国的),学校举行的活动,大型的体育、艺术活动(奥运会、亚运会、春节联欢晚会)、学生们熟悉的经常玩的游戏等等。
再次,要从这些“由头”中选一个最合适的。确定的原则是学生感觉最亲切,容易吊起学生“胃口”。
最后,比较关键的是,从这个“由头”抽象出能够融合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的环节,进行“主题”的设计。
创设“主题”不是新鲜事物,但是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好,做的更完美仍是一个需要探讨,不断改进的问题。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应用与改进,创设“主题”的系统方法一定会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