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阅读 自主学习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cuic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就阅读教学中的扶与放的把握上来谈谈如何让学生“享受阅读”,如何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
  一、立足课堂,“读”唱主角,导而弗牵
  低年级的阅读应以读为本,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孩子敢读、想读、会读。
  (一)激趣是关键,导中有法
  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些生动有趣的童话寓言或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歌等。对于起步阶段的低年级阅读,我们的教学首要解决的是如何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孩子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
  如教学《棉花姑娘》时,我采用猜谜的方式导入,“说它是花不是花,冷天人人需要它。白白胖胖真可爱,塞进被里暖洋洋。”孩子们一听谜语就都跃跃欲试,并在老师的引导下亲热地喊“棉花姑娘”。
  (二)朗读是主角,扶有策略
  要让“读”唱主角,让孩子们把书读活,要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意境,读出神韵。在“读”中,我们要十分重视教师的启发和诱导,讲究“扶”的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由“他主”向“自主”的转化,学会自主地读。
  1.重视教师的范读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读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指名读、小组读、同桌互读、分角色读、比赛读、男女生分读、赏读……但我想要强调的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范读仍是不可替代的。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缺陷,常难以与文本直接的对话。教师的范读,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如《邓小平爷爷植树》《看雪》这样的课文,写作背景与孩子的生活相去甚远,在进行简单的介绍之后,教师再范读一遍课文,可以缩小孩子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建立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2.设计精彩的引读情境
  教材中所选课文都是优秀的、范本式的文章,教师要善于挖掘,于课文言而未尽之处进行情境创设,设计精彩的引读,让学生置身于文章的意境中,对文本中情感的体验得到升华,把课堂的朗读推向高潮。
  例如:《四个太阳》一文中的第四小节写的是小画家画了个多彩的太阳送给春天,此段的朗读指导,我没有设计过多的讲解,而是通过创设说春天的情境,进行了激情引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情感,达到美读的效果。
  (三)问题须整合,导而弗牵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阅读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情感和态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从整体入手,整合问题,以一两个主要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主线引导孩子们进行阅读,让课文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语言画面。
  (四)实践是保证,放才精彩
  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学生具有自学能力。课堂上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内化语言的保证,可以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画一画。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如《小小的船》一课,请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见到的月亮的形状。
  2.演一演。可以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加工改造,开展创造性阅读和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比如《自己去吧》《要下雨了》《从现在开始》《小蝌蚪找妈妈》等都可以进行分角色演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更能让他们在读中悟,在读中积累语言。
  3.说一说。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形式说话。如教《四季》一课,在引导学生体会四季的特点之后,可再引导学生想想还知道四季有什么特征?能否也用文中形式来说一说。
  4.读一读。读课外找来的阅读材料。
  总之,开展丰富多彩的实用性、生活化的语文活动,让学生有趣的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二、活跃课外,多方拓展,扶放有度
  阅读向来要靠两条腿走路——扎实有效的课内阅读和广泛活跃的课外阅读。要建立开放的语文学习新体系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要实现有效地自我构建还要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一)多一点诱导,有兴趣才会主动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符合年龄特征的课外读物,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针对学生的双休日和寒暑假的时间,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和新华书店,借阅或选购适合自己的读物。
  (二)少一些要求,放手才能独立
  我们在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上,重在培养独立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让他们尽情享受阅读的美,而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低年级学生认识的字比较少,教师不要提太多要求,只要学生愿意读书,无论他们的收获是大是小,教师都要给予大力的表扬,不断激励他们。
  (三)坚持阅读与练笔相结合
  小练笔也有大精彩。不仅课内阅读可以设计小练笔,针对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我们也可以巧妙地布置小练笔作业,如写读书心得、仿写诗歌、续编童话、改写故事等。◆(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
其他文献
《怀念母亲》一文是季羡林老先生的回忆录《留德十年》中的一篇。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作者将对母亲和祖国的深厚感情熔铸于语言文字之中。接下来我们共同走进课堂,一起分析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怀念的是谁,仅仅是一个母亲吗?  (学生齐刷刷地举手):作者怀念的是两个母亲,一个是亲生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从文中找出令你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的敬意
期刊
2010年6月4日,初夏的阳光有着水晶一样的质地,清爽润泽,晶莹透澈,从高三13班的窗口看过去,校园里郁郁葱葱,一阵风来,能嗅到那株古老含笑花儿的清香。可是我在课间的教室里这么说时,教室里的孩子们从堆积如山的功课里抬起头,茫然苦笑,说:“老师,我们哪有心情去看风景,马上就要高考了呀。”他们个个疲惫不堪,面黄肌瘦,无论我如何鼓动他们,没有人愿意下楼。  转眼上课铃响,这是孩子们高考前的最后一节政治课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基础的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学生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些影响了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说话,使学生乐说、善说,真正做到“能说会
期刊
问题教学是当今主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呈现的问题多种多样,充分凸显教师对提问的重视程度。在提问时教师应该挑选正确表达思想的词句,把问题提到内容的刀刃上,做到“精简”而不“繁琐”,这是对教师提问的基本要求。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密切交往、相互参与、相互建构知识和情感的数学活动。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围绕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通过问题锻炼思维,消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看
期刊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促使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一直努力探索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在这几年的探索实践中,我逐步发现如果恰当运用多媒体,就可以创设生动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使作文课变得轻松愉快,能有效改变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疼”的现象。  一、激发写作热情,让学生想写  有时教师辛苦指导,学生却启而不发。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平时没有留
期刊
小时候的我,记得身为生产队长的父亲,带领百十号队员为每户的口粮而不辞劳碌,辛勤耕作。不仅行为世范,以身作则,还要协调关系,处理矛盾。虽工作繁重,责任重大,他做得一丝不苟,游刃有余。因而整个大队年终口粮不缺,集体凝聚力特强。我父亲也因此深得上级好评和群众的拥护。  有幸身为人师,出于小时候的耳濡目染,加上父亲的几番叮咛,要我以孩子的—切为中心,关注关心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将来。因此在教学工作中
期刊
摘要:不同国籍、时代与风格的两位伟大音乐家,通过两首有着不同创作背景和表达方式的“月光”作品,呈现着独具特色的审美意境,流露出相异又相通的心路历程。将华彦钧的《二泉映月》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进行对比阐释,发现二者有着类似的人生经历、相通的音乐情感表现,他们分别通过弦与键达到了共同的音乐审美高度。  关键词:贝多芬 月光奏鸣曲 阿炳 二泉映月    在中国,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可谓家喻户晓。瞎
期刊
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素质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前途和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学校图书室是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开拓学生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和自学能力等各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一、将图书室作为知识的传播阵地  学生掌握知识的途径不外乎两个:一是在课堂学习中获得,二是通过自学获得。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感。”《小学语文新课标》这段话既强调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对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易于动笔。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呢?我想,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这是一道难题:因为
期刊
在教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一课时,我首先对学生提出了一个简单、幽默的问题:“在座的同学当中,有几位同学在小学一年级时吃饭要爸爸、妈妈喂的?”话音刚落,教室一片哗然。学生被我这个有点莫名其妙的问题怔住了。见到学生如此反应,我重复又问了一遍:“在一年级时要爸爸、妈妈喂饭的举手。”全班同学仍然没有一个响应的。也许因为学生们觉得要爸爸、妈妈喂饭是件丢脸的事,虽然我问的是小时候,也没有学生举手承认的。于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