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完成了读懂课文、掌握必须的文言知识两个教学环节后,第二节,即以仿写为重头戏,以收获思想教育、文言知识复习和运用的成果,过程如下。
一、精析课文、作好铺垫
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孟子的劝说艺术。第一步是巧妙设喻,引君入瓮。
孟子听完第一段梁惠王的话后,心中已明白梁惠王心病的要害之处,但他机智地避开正题,巧妙地以战设喻,巧在哪里呢?一是“王好”,二是下文的许多不正常之举也正是“好战”造成的,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孟子还巧在,“战”很多可喻,而他只用最浅显的“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来喻,让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取得一致的看法——为转入正题创造环境。
第二步是避开现象,切入本质,亮出王道的根本。
接下来,孟子不是评论梁惠王“移民”的功过,而是阐述遵循自然规律,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求,是“王道之始”的道理,要说明的是由于前面的以战喻,梁惠王是可以悟到孟子的批评之意的。接着孟子进一步阐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齐举,就是王道之根本。
第三步是直陈过失,指出要害。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至此孟子可谓发威啰。
最后孟子才理睬梁惠王的“移民”之谈,委婉地指出王之要害是“罪岁”,即强调客观原因,推卸主观责任。
二、激活思维、抛出作业
我说:“文章结尾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梁惠王接受了孟子的意见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热烈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梁惠王没有接受孟子的意见。因为在孟子所生活的战国时期,战乱频频,天下四分五裂,必须依靠武力才能实现天下的统一。儒家的“仁政”思想与这种社会现实相背离,因而梁惠王是不会采纳孟子的主张的,可能还会以为孟子在挖苦他而有点恼火呢。
“是啊,文章没有结尾特别耐人寻味。它告诉我们:不管梁惠王有没有接受孟子的意见,孟子的见解始终都闪耀着唯物主义的光辉——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事实上‘梁惠王’不会绝种,而孟子的劝说就永远有用。不信,我们都来检讨一下,试试看。”我说。接着,我亮出自己的——
鄙人之于教也
郝老师曰:“鄙人之于教也,尽心焉尔矣。学生作业吾亲催,学生背诵吾躬查。察邻班科任,无如鄙人之用心者。邻班成绩不见降,鄙人成绩不见升,何也?”
孟子曰:“师好打牌,请以打牌喻。浑浑噩噩,已近天明。君误出一牌,同伙误出两牌,而输一局。此局责误两牌者付输资,则何如?”
曰:“不可,两者均有责也。”
曰:“师知如此,则无望成绩高于邻班矣。”
“遵循教学法则,教之自然矣。顺从学习规律,学之自由矣。传之于‘知、情、意、行’则学生自会作业而不用催,学生自会背书而不须查。
“《教育学》《心理学》束之高阁,沉迷牌桌通宵达旦,学生成绩差,则曰‘吾尽职矣,其不争气也。’此何异于求‘输两牌者付全资’?师无责生,斯贵班成绩有望提高矣。”
不少学生看后已跃跃欲试,于是我布置作业:用“鄙人之于学也”为题,仿写一篇文言文。
三、醍醐灌顶、收获喜人
这是一次形式为古文学习、内容为思想教育的写作演练,全班学生热情高涨,科代表很快收齐了作业。面对一篇篇好文章,可以感受到同学们对孟子观点的认可,对自己的失误或曾有过的错误认识的反思,因而批改作文也成了一次享受——
品学兼优的语文科代表苏二弟写道:
鄙人之于学也
孙大炮曰:“鄙人之于学也,尽心焉耳矣。几何差,吾知题难,则赶时间习之,且常上网以求学;外语差亦然。察同窗之况,无如鄙人之用心者,同窗之分不加少,鄙人之分不加多,何也?”
二弟曰:“兄好玩,请以玩喻。同处于室内,玩者各异。打牌者围且喧,追赶者逐且闹。打牌者骂追赶者,则何如?”
曰:“不可,皆哄也,是亦闹焉。”
曰:“兄如知此,则无望分之多于同窗也。”
“课前预习,知困难于学先,领会自殊也;持以练习,技巧自可提升也;时常复习,基础可加强也。学习能力与技巧提高,基础扎实,是使诸科成绩不差也,此乃课内优学之径也。
“垃圾食品,皆应少沾,省五、十元可以买书矣;无失闲时,虽三五分钟亦可阅书矣;纸墨不贵且不重,亦可身携时记之矣。果若如是,学不能进者,未之有也。
“一得空闲则醉于玩耍,一有余钱则醉于零食。考后成绩差,则曰:非我差也,题难也:方如无头苍蝇,四处乱窜。此何异于‘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汝无‘罪题难’,且戒玩以醉学,斯成绩无不上者。”
经常出些怪点子、语文成绩中等的汪鸣同学写道:
鄙人之于学也
操二曰:“鄙人之于学也,尽心焉耳矣,每晨起,偶读文章,诵诗书;课堂之上,师传道授业解惑之时,吾必凝神以听;课堂之下,作业练习尽心竭力。察同窗之学,无如鄙人用心者,然其学业有成而鄙人之未成,何也?”
梁师对曰:“子言诡矣。日未出,众人皆睡。舍内无声,一人独起,披衣坐床,拿出手机上网也。俄而,闻隐隐击键声。食顷,东方即白,铃声骤响。未几,师进焉,子见之,速藏手机,而抓书装读焉,师视以赞目,子窃笑焉。课堂之上,子亦善于装,打开书掩手机于下,凝神于手机,师之言入乎左耳,出乎右耳。此乃子晨读诗书,课上凝神之实也。同窗如你者固少之,故成者多而子成者少矣。”
由于“安全”是人类心理的第一需求,因此遇责“罪岁”就成为人类的通病,一般是层次越低越严重;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才能渐渐脱“病”,成为会“罪己”的智者,甚至像孟子那样的圣人。这次仿写训练正是让师生都受到了一次提升,一场洗礼。其实《寡人之于国也》能够千古流传,其意义也在于此。当然,仿写中,对文言知识的复习和运用所收到的成果,则是显而易见了。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金湾区金海岸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一、精析课文、作好铺垫
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孟子的劝说艺术。第一步是巧妙设喻,引君入瓮。
孟子听完第一段梁惠王的话后,心中已明白梁惠王心病的要害之处,但他机智地避开正题,巧妙地以战设喻,巧在哪里呢?一是“王好”,二是下文的许多不正常之举也正是“好战”造成的,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孟子还巧在,“战”很多可喻,而他只用最浅显的“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来喻,让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取得一致的看法——为转入正题创造环境。
第二步是避开现象,切入本质,亮出王道的根本。
接下来,孟子不是评论梁惠王“移民”的功过,而是阐述遵循自然规律,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求,是“王道之始”的道理,要说明的是由于前面的以战喻,梁惠王是可以悟到孟子的批评之意的。接着孟子进一步阐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齐举,就是王道之根本。
第三步是直陈过失,指出要害。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至此孟子可谓发威啰。
最后孟子才理睬梁惠王的“移民”之谈,委婉地指出王之要害是“罪岁”,即强调客观原因,推卸主观责任。
二、激活思维、抛出作业
我说:“文章结尾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梁惠王接受了孟子的意见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热烈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梁惠王没有接受孟子的意见。因为在孟子所生活的战国时期,战乱频频,天下四分五裂,必须依靠武力才能实现天下的统一。儒家的“仁政”思想与这种社会现实相背离,因而梁惠王是不会采纳孟子的主张的,可能还会以为孟子在挖苦他而有点恼火呢。
“是啊,文章没有结尾特别耐人寻味。它告诉我们:不管梁惠王有没有接受孟子的意见,孟子的见解始终都闪耀着唯物主义的光辉——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事实上‘梁惠王’不会绝种,而孟子的劝说就永远有用。不信,我们都来检讨一下,试试看。”我说。接着,我亮出自己的——
鄙人之于教也
郝老师曰:“鄙人之于教也,尽心焉尔矣。学生作业吾亲催,学生背诵吾躬查。察邻班科任,无如鄙人之用心者。邻班成绩不见降,鄙人成绩不见升,何也?”
孟子曰:“师好打牌,请以打牌喻。浑浑噩噩,已近天明。君误出一牌,同伙误出两牌,而输一局。此局责误两牌者付输资,则何如?”
曰:“不可,两者均有责也。”
曰:“师知如此,则无望成绩高于邻班矣。”
“遵循教学法则,教之自然矣。顺从学习规律,学之自由矣。传之于‘知、情、意、行’则学生自会作业而不用催,学生自会背书而不须查。
“《教育学》《心理学》束之高阁,沉迷牌桌通宵达旦,学生成绩差,则曰‘吾尽职矣,其不争气也。’此何异于求‘输两牌者付全资’?师无责生,斯贵班成绩有望提高矣。”
不少学生看后已跃跃欲试,于是我布置作业:用“鄙人之于学也”为题,仿写一篇文言文。
三、醍醐灌顶、收获喜人
这是一次形式为古文学习、内容为思想教育的写作演练,全班学生热情高涨,科代表很快收齐了作业。面对一篇篇好文章,可以感受到同学们对孟子观点的认可,对自己的失误或曾有过的错误认识的反思,因而批改作文也成了一次享受——
品学兼优的语文科代表苏二弟写道:
鄙人之于学也
孙大炮曰:“鄙人之于学也,尽心焉耳矣。几何差,吾知题难,则赶时间习之,且常上网以求学;外语差亦然。察同窗之况,无如鄙人之用心者,同窗之分不加少,鄙人之分不加多,何也?”
二弟曰:“兄好玩,请以玩喻。同处于室内,玩者各异。打牌者围且喧,追赶者逐且闹。打牌者骂追赶者,则何如?”
曰:“不可,皆哄也,是亦闹焉。”
曰:“兄如知此,则无望分之多于同窗也。”
“课前预习,知困难于学先,领会自殊也;持以练习,技巧自可提升也;时常复习,基础可加强也。学习能力与技巧提高,基础扎实,是使诸科成绩不差也,此乃课内优学之径也。
“垃圾食品,皆应少沾,省五、十元可以买书矣;无失闲时,虽三五分钟亦可阅书矣;纸墨不贵且不重,亦可身携时记之矣。果若如是,学不能进者,未之有也。
“一得空闲则醉于玩耍,一有余钱则醉于零食。考后成绩差,则曰:非我差也,题难也:方如无头苍蝇,四处乱窜。此何异于‘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汝无‘罪题难’,且戒玩以醉学,斯成绩无不上者。”
经常出些怪点子、语文成绩中等的汪鸣同学写道:
鄙人之于学也
操二曰:“鄙人之于学也,尽心焉耳矣,每晨起,偶读文章,诵诗书;课堂之上,师传道授业解惑之时,吾必凝神以听;课堂之下,作业练习尽心竭力。察同窗之学,无如鄙人用心者,然其学业有成而鄙人之未成,何也?”
梁师对曰:“子言诡矣。日未出,众人皆睡。舍内无声,一人独起,披衣坐床,拿出手机上网也。俄而,闻隐隐击键声。食顷,东方即白,铃声骤响。未几,师进焉,子见之,速藏手机,而抓书装读焉,师视以赞目,子窃笑焉。课堂之上,子亦善于装,打开书掩手机于下,凝神于手机,师之言入乎左耳,出乎右耳。此乃子晨读诗书,课上凝神之实也。同窗如你者固少之,故成者多而子成者少矣。”
由于“安全”是人类心理的第一需求,因此遇责“罪岁”就成为人类的通病,一般是层次越低越严重;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才能渐渐脱“病”,成为会“罪己”的智者,甚至像孟子那样的圣人。这次仿写训练正是让师生都受到了一次提升,一场洗礼。其实《寡人之于国也》能够千古流传,其意义也在于此。当然,仿写中,对文言知识的复习和运用所收到的成果,则是显而易见了。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金湾区金海岸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