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改进的历史背景、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势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学校改进是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充分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农村学校改进历经了从“乡村建设运动”到“美丽乡村计划”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教育战略转型,从空间嵌入到文化悬浮再到本体回归的实践样态变迁,从制度建设到资源保障再到人文关怀的制度变革.在深刻的战略转型、实践样态变迁以及制度变革的历史发展演变中,农村学校改进依然面临农村学校与社区“隔离”、农村学校缺失“乡村”气息、农村学校改进“模式同一”等现实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农村学校改进的样态正由封闭、外铄逐渐走向互动与对话,改进的模式正从“P-T-A”“U-G-S”逐渐走向“U-S-C”,改进的路径正从“标准化”“自上而下”逐渐走向“个性化”“自下而上”.
其他文献
初中平面几何的学习就是图形的学习,但几何作图的价值与作图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几何作图的过程承载着“做数学”理念,在手脑协作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数学模型、逻辑推理等素养.教师要认识到作图的数学实验价值,通过这个被忽视的途径切实保证核心素养落地.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必然推动现代教研理念及思维的转变或重塑.学校教研发展呈现出教研选题察情不足、教研培学效度偏弱、教研合作机制欠缺等问题,在实践中可立足“三类教研”推动教研良性开展,即:立足合作教研,强化研前协同;立足师本教研,深化培研协同;立足成果教研,优化共享协同.
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这是学科素养的基础,更是高考命题的立足点.高效掌握必备知识是高考备考的核心环节之一,历史学科备考教学应实现历史事实掌握精准化,历史概念理解本质化,知识体系构建多元化,理论方法运用科学化,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迎接新高考挑战.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和学习者发展的主要任务.加拿大BC省在21世纪教育理念指引下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交际能力、思维能力、个人与社会能力为依托的“核心素养”主体架构及相应的分解层级,形成了一套脉络清晰的核心素养概念及其路径建构方案.重新审视BC省基础教育学生核心素养概念及其路径建构,可以为我国继续积极引导基础教育教学向培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在地理试题中具体表现为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与思维创新.其中,内容创新包括科学研究进展、社会发展动向;形式创新包含信息载体、设问方式;思维创新涵盖开放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地理智慧.结合2021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的研习,提出地理试题创新性考查的教学建议,即运用内容创新试题,优化认知结构;依托形式创新试题,丰富认知体验;研究思维创新试题,助推认知进阶.
田野调研及政策分析发现,各地公办中小学校使用临聘教师的原因既有共性,又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和城乡差异;尽管总体资质不低于正式教师,工作任务等同于正式教师,但因同工不同酬、流动更频繁、缺少专业发展资源和机会,临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普遍低下,极易引发中小学内部的复杂劳动矛盾,甚至影响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应基于临聘教师常态存在的必要性和管理的科学性,尽快制定省级公办中小学临聘教师管理办法,用以规范约束临聘教师的管理和使用.同时,最大可能盘活编制内的存量师资,尽量减少临时师资缺口.对于通过盘活存量师资不能补充的临
第十一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于2021年10月15至16日在安徽合肥举办,以“变革世界中的班主任:角色、能力与使命”为主题.参会代表主要围绕变革世界中班主任的角色(形象)定位、思维转变、能力(素养)要求、工作领域与专业成长方式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形成了多维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