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被选作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的第一篇课文,编者将這篇课文的教学定位于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即“回归田园的乐趣”。然而,《归去来兮辞》并非只有“回归田园的乐趣”这么单一、浅表的“思想感情”,更深层的是从徘徊走向坚定的复杂内心世界。“徘徊”是陶渊明诗歌、辞赋和散文的最大主题,他大半辈子都在出仕为官与归隐田园之间摇摆不定。29岁时“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徘徊;此后长期在犹豫和焦虑中挣扎,一边深受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儒家义理鞭策而暗下“千里虽遥,孰敢不至”的决心,一边又深受着“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的召唤;47岁以后短暂出任过桓玄幕僚、镇军将军刘裕参军和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直到出任彭泽县令仅80余日即“自免去职”再不踏入官场半步。这是他生命中出仕为官与归隐田园的终极分界线,《归去来兮辞》正作于此时。
一、直面质性,坚定归隐志向
即使当时已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积弊日深时代,但出仕为官仍然是读书人普遍认同的社会责任与最佳营生出路。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日渐没落的家庭里,已经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了许久。尽管第一次出仕就未能长久,显露出难与官场相融的本性,但还是在18年后满怀期待地入了桓玄幕府,再次踏上了仕途。他经历了“五仕三隐”,若说完全没有希望的支撑是让人难以置信的;而造成屡次失望而归的原因既有动荡的时局因素,更有他与世俗相异的“质性自然”。
陶渊明在序言中阐明了出任彭泽县令和辞官归隐的原因。依他所言,这一次出仕是由于一家人的生计已难以维持,而做官不失为最佳的营生方式;而且,正值诸侯爱惜人才,又有家叔的举荐;此外,战乱未停,对到远方服役仍是心存忌惮,而彭泽县刚好离家不太远。至于辞官归隐的原因,一方面是本性使然,即“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另一方面是因为妹妹去世,奔丧之心迫不及待。我们也注意到,他的这番言辞未能令后人全都信服。有人指出这些出仕的理由并不真实,即使当时的陶渊明已经家道中落,但也不至于到了“耕植不足以自给”的地步;有人提出为妹妹奔丧只是借口而已,虽然当时有为父母丁忧之礼,却绝无为兄弟姐妹守丧之说。无论他所陈述的原因有几分真假,以直面自然本性来坚定归隐志向才是他内心不容置疑的真实表达。不管“瓶无储粟”“饥冻虽切”是否有夸张之嫌,从他出仕时“脱然有怀”到怅然感慨“深愧平生之志”,就足以窥见他心中的矛盾已然分出了胜负。有意遮掩出仕的理由也好,为归隐寻找各种借口也罢,他的自然质性在这里得到了确认,归隐的志向与信念也在这里坚定了。我们所看到的不应该只是文辞是否与事实相符,更应该看到他是在经历过出仕为官与回归田园的长期徘徊与挣扎之后才终于走上了永远归隐的道路。
二、迷途知返,坚信前行方向
关于《归去来兮辞》的写作时间,一直存在较大分歧。一是,据序言末尾的“乙巳岁十一月也”和文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等对归途的描写,认定诗歌是写于归隐之际;二是,从“农人告余以春及”“木欣欣以向荣”等情景,断言此诗是陶渊明归隐后的回忆之作;三是,主张序言为归隐时所写,而正文为归隐后所作。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纷争,主要因为《归去来兮辞》内容的时间跨度大,并不集中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思忖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和坚决地“自免去职”显然是发生在回归前的事,“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是对归途的简要描述,从“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开始铺陈归家时的场景,最后浓墨重彩地抒写归家后的美好田园生活景象。倘若这些都是实写的话,恐怕再难认为《归去来兮辞》是写于归隐之前的了。于是,又有了《归去来兮辞》写于归隐之时,但序言之外的正文是想象而来的说法,这从逻辑上是说得通的,也足以使我们大为惊叹陶渊明丰富、细腻的想象力。但无论确认为想象之作,还是确认为回忆之作,《归去来兮辞》文本所呈现的内容实实在在遵循了“归家前”“归途中”“归家时”和“归家后”的时序,各环节都暗含着作者的不同心绪。
“归家前”的部分对应前面的序言,意在诉说辞官归隐的原因,更是在启程前坚定回归的志向。“归家时”的描写是最能体现作者沉浸于田园之乐的部分,这快乐藏在临近家门前奔跑的脚步里,藏在独酌自饮的酒壶酒杯里,藏在随性的园中游玩里……心中畅想的归隐之乐有多深,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就有多深,对回归山林的愿望就有多迫切。此外,“归途中”的陶渊明,是在迷途知返的醒悟中坚信了归隐的方向。源于《论语·微子》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既是在惋惜以往做官的日子已经逝去,再也无法挽回,也是在对未来的归隐生活生出憧憬,抱持全新的期待;借自《楚辞·离骚》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将出仕做官当作是迷途之举,而把当下回归田园才视作正确方向,无疑是又坚信了归隐的抉择。大半生陷在徘徊中却又总在努力说服自己,而《归去来兮辞》后的每一次自我诉说,都是在将内心的徘徊减少了一分,将归隐的信念增加了一分;他因为迷惘得太久,所以要不断地反复确认前行的路,即使从此永归田园,也仍然需要不停地确认“平生之志”。因而,便有了《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本性抒发,有了《感士不遇赋》中借冯唐、贾谊等的多舛命途来坚定归去的决心。有了《形影神三首》中借神的口吻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来消释内心“立善求名以求不朽”还是“欢歌纵酒以娱此生”的矛盾。
三、乐天安命,只愿乘化归尽
归隐前的陶渊明毅然直面本性,熟思忖度后选择星夜离去;归途中的他惦念“田园将芜”,在“今是昨非”的感悟中继续坚信前行的路;归家时的他从瞥见家门的一刹就心生无限欢喜,并将这份喜悦带到了庭院的每个角落,漾满在整个“容膝”之所。就这样,回归中的陶渊明一步步从徘徊走向坚定,终于抵达了眷恋已久的地方。然而,这条路却并未走完,远离官场的田园是他形体的归处,却难以作为精神的归处。当那颗不愿被“形体役使”的心也能自在地栖居时,陶渊明的归隐才算真正得以完成,而这个地方又在何处?
陶渊明在“归家后”享受“质性自然”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开始寻找内心的精神栖所。他先是发出了“请息交以绝游”的愿望,因为深知所处的世界与自己的本心相违,所以不必再向外去追求什么。对他而言,精神所向往的不过是“悦亲戚之情话,乐情书以消忧”的闲适罢了。他自由地在丘壑山林中辗转,受到万物滋长的启发,“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美好不过只是顺应了四时变化,而人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受制于节令?正当他感叹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茫茫天地又带给他新的思考。短暂的生命置于浩渺的天宇,为何不随心所欲,像万物一般听凭自然的节律?田园是他在几番徘徊后才最终明确下来的归处,而此刻对于精神的归依同样是难免心存疑惑,仍然忍不住追问“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内心的田园究竟在哪里?终于恍然大悟:世俗的荣华富贵并非心之所向,而美妙的仙境亦是无法到达;精神的归处是自然的良辰美景,是田园里自由的一草一苗,是自己“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日常,是以乐天安命的姿态顺遂自然,直到“乘化归尽”,走到生命的尽头。
从出仕为官与归隐田园的结果来看,《归去来兮辞》把陶渊明的一生一分为二了;而从出仕为官与归隐田园的过程来看,又未必有十分鲜明的界限。因为他是在历经了多次徘徊后才坚定地辞官归隐的;而且,是带着直面质性的勇气出发,在反复地“自我游说”中坚信自我,到最终走向精神的田园,才完成了整个回归之旅的。所以,我们认为教材编者不应该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简单地定位于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即“回归田园的乐趣”这么单一、浅表的“思想感情”,教师不应该拘泥于“单元提示”“研讨与练习”和《教师教学用书》所规定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回归田园的乐趣”这么单一、浅表的“思想感情”的教学定位,而应该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全面而准确地理解陶渊明在出仕为官与归隐田园的多次徘徊后坚定地“回归生活田园”并进一步找到“乘化归尽”“精神田园”的复杂心路和生命历程。
[作者通联: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一、直面质性,坚定归隐志向
即使当时已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积弊日深时代,但出仕为官仍然是读书人普遍认同的社会责任与最佳营生出路。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日渐没落的家庭里,已经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了许久。尽管第一次出仕就未能长久,显露出难与官场相融的本性,但还是在18年后满怀期待地入了桓玄幕府,再次踏上了仕途。他经历了“五仕三隐”,若说完全没有希望的支撑是让人难以置信的;而造成屡次失望而归的原因既有动荡的时局因素,更有他与世俗相异的“质性自然”。
陶渊明在序言中阐明了出任彭泽县令和辞官归隐的原因。依他所言,这一次出仕是由于一家人的生计已难以维持,而做官不失为最佳的营生方式;而且,正值诸侯爱惜人才,又有家叔的举荐;此外,战乱未停,对到远方服役仍是心存忌惮,而彭泽县刚好离家不太远。至于辞官归隐的原因,一方面是本性使然,即“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另一方面是因为妹妹去世,奔丧之心迫不及待。我们也注意到,他的这番言辞未能令后人全都信服。有人指出这些出仕的理由并不真实,即使当时的陶渊明已经家道中落,但也不至于到了“耕植不足以自给”的地步;有人提出为妹妹奔丧只是借口而已,虽然当时有为父母丁忧之礼,却绝无为兄弟姐妹守丧之说。无论他所陈述的原因有几分真假,以直面自然本性来坚定归隐志向才是他内心不容置疑的真实表达。不管“瓶无储粟”“饥冻虽切”是否有夸张之嫌,从他出仕时“脱然有怀”到怅然感慨“深愧平生之志”,就足以窥见他心中的矛盾已然分出了胜负。有意遮掩出仕的理由也好,为归隐寻找各种借口也罢,他的自然质性在这里得到了确认,归隐的志向与信念也在这里坚定了。我们所看到的不应该只是文辞是否与事实相符,更应该看到他是在经历过出仕为官与回归田园的长期徘徊与挣扎之后才终于走上了永远归隐的道路。
二、迷途知返,坚信前行方向
关于《归去来兮辞》的写作时间,一直存在较大分歧。一是,据序言末尾的“乙巳岁十一月也”和文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等对归途的描写,认定诗歌是写于归隐之际;二是,从“农人告余以春及”“木欣欣以向荣”等情景,断言此诗是陶渊明归隐后的回忆之作;三是,主张序言为归隐时所写,而正文为归隐后所作。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纷争,主要因为《归去来兮辞》内容的时间跨度大,并不集中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思忖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和坚决地“自免去职”显然是发生在回归前的事,“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是对归途的简要描述,从“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开始铺陈归家时的场景,最后浓墨重彩地抒写归家后的美好田园生活景象。倘若这些都是实写的话,恐怕再难认为《归去来兮辞》是写于归隐之前的了。于是,又有了《归去来兮辞》写于归隐之时,但序言之外的正文是想象而来的说法,这从逻辑上是说得通的,也足以使我们大为惊叹陶渊明丰富、细腻的想象力。但无论确认为想象之作,还是确认为回忆之作,《归去来兮辞》文本所呈现的内容实实在在遵循了“归家前”“归途中”“归家时”和“归家后”的时序,各环节都暗含着作者的不同心绪。
“归家前”的部分对应前面的序言,意在诉说辞官归隐的原因,更是在启程前坚定回归的志向。“归家时”的描写是最能体现作者沉浸于田园之乐的部分,这快乐藏在临近家门前奔跑的脚步里,藏在独酌自饮的酒壶酒杯里,藏在随性的园中游玩里……心中畅想的归隐之乐有多深,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就有多深,对回归山林的愿望就有多迫切。此外,“归途中”的陶渊明,是在迷途知返的醒悟中坚信了归隐的方向。源于《论语·微子》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既是在惋惜以往做官的日子已经逝去,再也无法挽回,也是在对未来的归隐生活生出憧憬,抱持全新的期待;借自《楚辞·离骚》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将出仕做官当作是迷途之举,而把当下回归田园才视作正确方向,无疑是又坚信了归隐的抉择。大半生陷在徘徊中却又总在努力说服自己,而《归去来兮辞》后的每一次自我诉说,都是在将内心的徘徊减少了一分,将归隐的信念增加了一分;他因为迷惘得太久,所以要不断地反复确认前行的路,即使从此永归田园,也仍然需要不停地确认“平生之志”。因而,便有了《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本性抒发,有了《感士不遇赋》中借冯唐、贾谊等的多舛命途来坚定归去的决心。有了《形影神三首》中借神的口吻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来消释内心“立善求名以求不朽”还是“欢歌纵酒以娱此生”的矛盾。
三、乐天安命,只愿乘化归尽
归隐前的陶渊明毅然直面本性,熟思忖度后选择星夜离去;归途中的他惦念“田园将芜”,在“今是昨非”的感悟中继续坚信前行的路;归家时的他从瞥见家门的一刹就心生无限欢喜,并将这份喜悦带到了庭院的每个角落,漾满在整个“容膝”之所。就这样,回归中的陶渊明一步步从徘徊走向坚定,终于抵达了眷恋已久的地方。然而,这条路却并未走完,远离官场的田园是他形体的归处,却难以作为精神的归处。当那颗不愿被“形体役使”的心也能自在地栖居时,陶渊明的归隐才算真正得以完成,而这个地方又在何处?
陶渊明在“归家后”享受“质性自然”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开始寻找内心的精神栖所。他先是发出了“请息交以绝游”的愿望,因为深知所处的世界与自己的本心相违,所以不必再向外去追求什么。对他而言,精神所向往的不过是“悦亲戚之情话,乐情书以消忧”的闲适罢了。他自由地在丘壑山林中辗转,受到万物滋长的启发,“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美好不过只是顺应了四时变化,而人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受制于节令?正当他感叹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茫茫天地又带给他新的思考。短暂的生命置于浩渺的天宇,为何不随心所欲,像万物一般听凭自然的节律?田园是他在几番徘徊后才最终明确下来的归处,而此刻对于精神的归依同样是难免心存疑惑,仍然忍不住追问“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内心的田园究竟在哪里?终于恍然大悟:世俗的荣华富贵并非心之所向,而美妙的仙境亦是无法到达;精神的归处是自然的良辰美景,是田园里自由的一草一苗,是自己“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日常,是以乐天安命的姿态顺遂自然,直到“乘化归尽”,走到生命的尽头。
从出仕为官与归隐田园的结果来看,《归去来兮辞》把陶渊明的一生一分为二了;而从出仕为官与归隐田园的过程来看,又未必有十分鲜明的界限。因为他是在历经了多次徘徊后才坚定地辞官归隐的;而且,是带着直面质性的勇气出发,在反复地“自我游说”中坚信自我,到最终走向精神的田园,才完成了整个回归之旅的。所以,我们认为教材编者不应该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简单地定位于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即“回归田园的乐趣”这么单一、浅表的“思想感情”,教师不应该拘泥于“单元提示”“研讨与练习”和《教师教学用书》所规定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回归田园的乐趣”这么单一、浅表的“思想感情”的教学定位,而应该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全面而准确地理解陶渊明在出仕为官与归隐田园的多次徘徊后坚定地“回归生活田园”并进一步找到“乘化归尽”“精神田园”的复杂心路和生命历程。
[作者通联: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