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思维科学为武器解读文本,不仅能够做到准确有效,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笔者教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课引导学生进入分析、分类、归类、比较、综合、概括、推理、具体化、系统化等思维过程,探究运用词语与词语之间、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解读文本。
词语与词语之间可以是概念间的同一关系、包含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并列关系等。理解了词语所表达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如“格物”与“探察物体”“实地的探察”“实地实验”“对事物客观的探索”语意同一,是同一关系;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同一关系,就可以用同义词置换法对句子进行理解。如“新知识”包含在“知识”中,“现代学术”包含在“学术”中,“自然科学”属于“知识”,“了解自然科学”属于“得到知识”“研究学术”“获得真理”。只有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才能理解由这些词语参与的句子所进行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才能由这些推理获得作者的言外之意。
句段与句段有可能表达的是同一个命题,只是表达的角度不同,运用的语言不同(运用相同意思的不同词句),或者运用的语言形式不同(或概括表达,或具体表达;或分解表达,或综合表达;或抽象表达,或形象表达;或正面表达,或反面表达;或书面表达,或口头表达;或文言表达,或白话表达等)。能够判断句段与句段表达的是同一命题,可谓有“火眼金睛”,已经能够识破“真相”,达到对句子的深度理解。例如,理解论点与论据,即概括表达与具体表达的关系,就要引导学生将句子分解成部分,逐部分将概括与具体的内容一一对应,理解了概括与具体的对应关系,就理解了论据是如何支撑论点的,就能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严丝合缝。教学本文还引导学生找到表达意思相同的句子,去掉重复以更好地理清作者思路。
句段与句段之间、句子与言外之意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进入推理的思维过程,找到前提和结论,将推理过程理解完整,就达到了对句子的理解。句段与句段之间还可能存在主次关系、平等关系、递进关系等。理清这些关系,对理解文本、把握文本结构、概括文本至关重要。
不仅解读文本需要思维科学,对理解文本方法的探究也需要思维科学,因此,教学本课不仅引导学生进入思维过程解读文本,而且引导学生进入思维过程探究理解文本的方法。
1.进入思维过程,探究理解文本的方法。
2.进入思维过程,运用词语与词语之间、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文本。
3.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重要作用。
进入思维过程,运用词语与词语、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文本。
点拨、讨论、朗读、思维过程可视化、圈点批注等。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1991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个明确的判断,表达的是一个观点。其实,这个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大学》就提出来了。请同学们一起来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礼记·大学》)
可见“格物致知”是“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因此,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观点在经典里已经存在了两千年,被人重视了两千年,为什么物理学家丁肇中还要在演讲中强调这个观点呢?
二、整体研习课文:自读、小组合作讨论
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来研读课文。
(1)将标题补充完整,并判断标题是不是文章论点。
议论文常用论点或论题做标题。这篇文章的论点很可能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点是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读课文,将“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补充完整,并思考这是不是文章论点。
(
词语与词语之间可以是概念间的同一关系、包含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并列关系等。理解了词语所表达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如“格物”与“探察物体”“实地的探察”“实地实验”“对事物客观的探索”语意同一,是同一关系;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同一关系,就可以用同义词置换法对句子进行理解。如“新知识”包含在“知识”中,“现代学术”包含在“学术”中,“自然科学”属于“知识”,“了解自然科学”属于“得到知识”“研究学术”“获得真理”。只有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才能理解由这些词语参与的句子所进行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才能由这些推理获得作者的言外之意。
句段与句段有可能表达的是同一个命题,只是表达的角度不同,运用的语言不同(运用相同意思的不同词句),或者运用的语言形式不同(或概括表达,或具体表达;或分解表达,或综合表达;或抽象表达,或形象表达;或正面表达,或反面表达;或书面表达,或口头表达;或文言表达,或白话表达等)。能够判断句段与句段表达的是同一命题,可谓有“火眼金睛”,已经能够识破“真相”,达到对句子的深度理解。例如,理解论点与论据,即概括表达与具体表达的关系,就要引导学生将句子分解成部分,逐部分将概括与具体的内容一一对应,理解了概括与具体的对应关系,就理解了论据是如何支撑论点的,就能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严丝合缝。教学本文还引导学生找到表达意思相同的句子,去掉重复以更好地理清作者思路。
句段与句段之间、句子与言外之意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进入推理的思维过程,找到前提和结论,将推理过程理解完整,就达到了对句子的理解。句段与句段之间还可能存在主次关系、平等关系、递进关系等。理清这些关系,对理解文本、把握文本结构、概括文本至关重要。
不仅解读文本需要思维科学,对理解文本方法的探究也需要思维科学,因此,教学本课不仅引导学生进入思维过程解读文本,而且引导学生进入思维过程探究理解文本的方法。
【教学目的】
1.进入思维过程,探究理解文本的方法。
2.进入思维过程,运用词语与词语之间、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文本。
3.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进入思维过程,运用词语与词语、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文本。
【教法和学法】
点拨、讨论、朗读、思维过程可视化、圈点批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1991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个明确的判断,表达的是一个观点。其实,这个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大学》就提出来了。请同学们一起来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礼记·大学》)
可见“格物致知”是“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因此,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观点在经典里已经存在了两千年,被人重视了两千年,为什么物理学家丁肇中还要在演讲中强调这个观点呢?
二、整体研习课文:自读、小组合作讨论
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来研读课文。
(1)将标题补充完整,并判断标题是不是文章论点。
议论文常用论点或论题做标题。这篇文章的论点很可能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点是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读课文,将“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补充完整,并思考这是不是文章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