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未来校园的“CTO”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带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教育中各个领域的改革与发展,这就意味着,教育领域内的任何改革都必须考虑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这是教育改革的必争之地,当然也是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核心领域之一。
  
  一、培养目标定位
  
  教育技术学院将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定位为培养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多学科知识背景高端复合型人才,在学校能够担当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首席技术负责人)的角色,将来不仅能胜任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工作,还能够胜任学校内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项管理、研究、实践等工作,能够整体部署、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通过4年的理论学习和科学实验培养,教育技术专业免费师范生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
  
  二、培养措施
  
  1.制订面向校园信息化的课程计划。针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学院对免费师范生的课程进行了专门修订,开设了一系列面向信息化实践的课程,加大了综合实践运用类课程的比重。在原有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免费师范生的课程体系中还增设了一系列的教师教育基础课程,如《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教学技能实训》《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概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讲坛》及《教育技术基础教育应用》等,新的课程计划为达成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动将教育技术学科理念和学科手段运用在学院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探索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中的有效方法: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开发数字资源,建设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精品课程,推行课程教学与在线教学优势互补、活动导向多种教学模式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符合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教学模式,通过在传统教学中整合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在传统课堂中整合数字平台与数字资源,践行“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
  3.积极开展教学实验中心与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改造和建设教学实验中心,支持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规划建设数字化校园仿真实验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验室等,形成完备的校内实验教学基地,完善专业课程实验,规范课程试验内容;依托面向中小学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立学生到中小学开展教学实践的有效机制;建设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课程教学实验、导师制指导实训、中小学实习基地的有机结合。
  学院还积极拓展建设面对免费师范生的社会实践基地。2009年暑假,学院的首届免费师范生深入到农村学校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以各种不同的视角来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教育技术烛光西部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不仅走访了当地的教育团体,而且为当地的农村教师带去了先进的网络资源搜索、教学课件制作等信息技术培训。
  4.依托研究项目,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进入实验室锻炼。结合学院深入中小学校研究项目多的特点,学院为免费师范生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学课件开发、教学案例制作等研究工作,使他们通过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和开发项目进行学习,从而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展实践工作的能力。目前,2007级免费师范生中有50%左右的同学进入了各个实验室;2008级免费师范生中有70%的同学参加了实验室项目。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研究团队就接受了多名免费师范生参与其主持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探索试验。通过参与研究项目,同学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里的应用方式与应用潜力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5.建设免费师范生职后支持服务体系。学院还针对免费师范生的职后发展做了规划,建立起一套信息化的服务体系:组织建设基于不同版本的教材的教学资源库,开发系列继续教育课程,建设教育信息化咨询、指导知识库,建设基于网络的同伴互助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提供各类面向校园教育信息化实践的研究课题等。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学院将利用信息化的方法与手段,为他们的职后专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与服务,使得免费师范生可以继续与母校保持紧密联系,获得母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持续开展学习;在遇到困难时,能够获得母校无私的帮助。
  以上五个方面是教育技术学院在培养免费师范生的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措施,接下来的一个时期内,学院将以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为载体,继续加大上述几个方面的建设,在积累免费师范生培养经验的基础上,面向校园信息化发展,从基本知识与综合能力提升两个方面提升免费师范生的质量,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教育信息化推动者和领军人物,培养未来校园的“CTO”。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王亦妮)
其他文献
2010年9月11日至10月1日,我有幸随同广东省赴苏格兰教育考察团到阿伯丁市进行基础教育考察学习。这次考察学习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先后听了三场由阿伯丁大学教授和阿伯丁市政厅教育行政官员主讲的精彩的学术报告,从而较为全面地了解了苏格兰基础教育体制、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方面的情况。我们还深入阿伯丁市6所基础教育学校进行考察,其中我作为两所小学的影子校长(即全天跟着当地学校校长,从旁观察他一天的工作情况
1980年农历十月初一,我出生在贵州西南的一个偏僻山村里,这是一个干旱贫穷、靠天吃饭的小山村。全村一百多户人家,居住很零散,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严酷的环境中,一条崎岖、陡峭的羊肠小道是村里人走向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曲曲折折地缠绕在突兀的大山上。  和村里的同龄人相比,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有不重男轻女的父母,在他们的眼里,我和哥哥弟弟他们一样宝贝。村里的小学就在我家门前的大山脚下,我没有因为是女孩子而
北京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55周年庆典隆重举行  本刊讯(赵艳)2010年12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迎来成人高等教育55周年的盛大庆典。北京师范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创办成人高等教育的高校之一,成人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北师大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了学校的办学领域,健全了学校的服务功能,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1955年正式创办高等师范函授
留学国外:李石岑、唐钺、何炳松、黄觉民    李石岑是留日的,后又到德国和法国游学,可谓学贯中西。唐钺、何炳松和黄觉民都曾留学美国,何主修政治学和历史,唐、黄两位主修教育心理。  唐钺(1891—1987),字擘黄,原名柏丸,福建闽侯人。1914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修习心理学和哲学。1917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哲学部心理学系深造, 1920年获博士学位。1921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心理
好文章都是有感而发的。纵观当前学生作文,说的、写的大都不是自己的心里话。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是为考试而教,注重所谓的写作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情感因素。在这种功利作文模式训练下,学生不是为表达而作文,而是为作文而作文,为考试而作文,这就偏离了作文教学的本源。我认为,情感是作文的源泉,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根本,同样也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因为作文是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正如刘
全世界亿万篮球迷关注的2010—2011赛季NBA总决赛已经落下帷幕,缺兵少将的达拉斯小牛队出人意料地战胜由韦德、波什和詹姆斯“三巨头”领衔的热火队荣膺总冠军,着实让不少业内专家大跌眼镜,直呼看不懂。小牛队主教练卡莱尔激动地说:“我们是一支真正的球队,尽管这支球队老兵云集,跑得不快,跳得不高,但大家相互依靠,精诚合作,我们要向这群老兵致敬!”小牛队在总决赛中出场球员的平均年龄达到了31.3岁,创造
特级教师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独有的一种荣誉头衔,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兼具先进性和专业性的称号,即“先进 专家”。1978年,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教育部、国家计划委员会联合颁发了《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特级教师制度。1993年,原国家教委、人事部、财政部对《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颁布了《特级教师评选规定》(以下简称《评选规
那是一个“多事”的春天,先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没收了几本言情小说,拿来向我这个班主任“告状”;接着我又亲自发现了两起“早恋事件”;还有我那几位挺有才情的“得意门生”,忽然一下子迷上了《红楼梦》和婉约词,伤春悲秋、欲语还羞的朦胧情绪在作文随笔中不经意的流露出来。  初三的孩子,十四五岁,正是少男多情少女怀春的年纪。巧的是,我们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单元中偏又编选了《诗经》中的两首爱情名篇《关雎》和《蒹葭》,
一、教师首先是学习者    学校永远激荡着青春的律动,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命体,不断地变化发展是他们的常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对学生细腻和敏锐的感受,在对一件件事情处理的反思中不断成长。《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而知困。知不足能自反也,知困能自强也”。今天讲“教学相长”,不仅包括教学,更包括教育,是一个全面的概念。今天的教师需要具备这样一种观念:没有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和问题,没有学生学习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培养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和创造型的教师成为教师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议题。这正好反映出我国教师教育进入了一个从“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发展”的时期,即“教师教育不再把重视培养更多的教师作为重点,而是把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作为发展的重点,追求卓越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1]然而,问题在于怎样的教师才算得上是“高质量的教师”“卓越教师”。如果专家型、研究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