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写文章就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对于孩子来说:难!作为教学的老师,同样也是一个字:难!怎样让孩子有话可说,不怕写作文呢?
一、不能让孩子对写作产生恐惧心理
语文老师几乎有同感:学生害怕写作文。其实,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最初的阶段孩子其实是不怕写作的,只是我们的引导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欠缺生动活泼,所以给他们造成惧怕心理。那么如何克服这个难题呢?给孩子听故事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孩子爱听。记得我们苏教版的教材里有一篇文章叫《师恩难忘》,文中的田老师口才、文笔都很好,他善于给孩子们讲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为他们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还记得苏教版的美文《月光下的启蒙》里那位穿着白衬衫的母亲,虽然不识字,可她会唱甜甜的儿歌,会讲娓娓动听的故事,还会猜谜语,她就是这样给孩子智慧的启蒙,在融融的月色里引领孩子走进文学的殿堂。这些文章同样给我们教者以启迪。我们可以建议家长在孩子临睡前听故事,老师也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并且不定期举行讲故事擂台赛,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孩子在听与讲中积累了语言,增强了语感,学会了表达。这不是寓教于乐,两全其美的事吗?
二、让孩子多背文章,并将所学用于自己的习作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的父亲今年已经80岁了,还能写不错的文章,他跟我说这得益于他少年时代背了很多书。而今几十年过去了,他老人家还能背出来。我从他的学习经历中若有所悟,我们要教孩子写作文必须积累语言,厚积薄发。而我们的教材就是最好、最美、最为规范的文本。我特别要求学生把课文背诵出来。在二十多年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能背诵的孩子写作文真的不差。孩子是冰雪聪明的,只要你给他一点指导,他就会给你大大的惊喜。在学生能把文章背得朗朗上口时,其实已经烂熟于心。如果此时,我们布置习作,可以要求学生用上自己曾经背诵过的文章,并进行加工,不管是用上一个精彩的成语,还是一句俗话,哪怕是半句歌词,我都毫不吝啬、不予余力地表扬他们。如此,学生就会活学活用,所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死水一潭,那将是一池清凌凌的鲜活的水。写到这儿,我不禁想起朱熹的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背诵名家名篇其实就是给学生的习作源源不断地注入活水。长此以往,学生能给你的就不是小小的惊喜,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写文章的好手。待学生完成习作之后,会神奇地产生一种迫不及待想看的感觉,那是为师者的一种成就感,是一种无比快乐的感觉!
三、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就是给他们的动力火车加油
教育心理专家汪广仁教授说过:“因为好奇,所以去探究;因为快乐,所以才坚持。”记得读贺师的时候上美术课,那时要进行素描训练,一个球我画了三个星期,结果老师只给我打了65分。从那以后,我不再喜欢画画。我感觉自己不是画画的料。后来当了老师,也不会画画。现在想起来是很大的遗憾!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老人如此,大人如此,何况未成年的孩子。所以,让孩子体验写作的成就感势在必然。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并在课堂上将它放大,就像电影电视中的特写镜头一样。习作讲评时,可以让孩子到讲台上大声朗读自己的文章。如果老师用心良苦,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孩子配乐朗读自己的文章,在朗诵的过程中他一定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然,还可以将好的习作张贴在习作芳草地供大家课间学习。在同学羡慕的眼光里,在大家的啧啧赞叹声中,写作带来的快乐不言而喻。甚至好的文章还可以发到班级微信群里给家长们欣赏,也可投稿到一些报刊杂志。如果能发表,就更好了!除此以外,好的文章我们还可以将它装订成册,留作珍贵的纪念。同时,做为老师,要多多指导学生参加作文竞赛,争取在大赛中获奖,并将他们的获奖证书粘贴到荣誉栏里,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会发现方法多多,效果很好。
四、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写日记是提高写作水平,积累写作素材的好办法。每天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亲身感受到的事情会有很多,得到的新印象、新感受、新经验也很多,有不少是很有意义的,都是写日记的素材。一本小小的日记,就是学生精彩习作的来源。因为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记录自己日常的生活點滴,而且还能够锻炼文笔。日记是不拘泥形式的写作方式,能够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日记里,我们还可以抄录名人名言。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得多了,自然写起文章来就会更加富有文采。有心的老师可以建立一个交流群,学生可以把自己每天见闻发到群里,或者看到的精彩片段,或者优美的诗篇。很多事情都要持之以恒方能见成效。只要坚持努力,不断积累,我们一定会有收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只我们要不断地学习,经常给自己充电,就能引领孩子们快乐地成长,愉快地习作,让孩子不再害怕写作文。让我们与孩子同行,共享写作带来的乐趣。
(作者单位:广西区贺州市平桂区黄田镇英石小学)
一、不能让孩子对写作产生恐惧心理
语文老师几乎有同感:学生害怕写作文。其实,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最初的阶段孩子其实是不怕写作的,只是我们的引导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欠缺生动活泼,所以给他们造成惧怕心理。那么如何克服这个难题呢?给孩子听故事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孩子爱听。记得我们苏教版的教材里有一篇文章叫《师恩难忘》,文中的田老师口才、文笔都很好,他善于给孩子们讲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为他们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还记得苏教版的美文《月光下的启蒙》里那位穿着白衬衫的母亲,虽然不识字,可她会唱甜甜的儿歌,会讲娓娓动听的故事,还会猜谜语,她就是这样给孩子智慧的启蒙,在融融的月色里引领孩子走进文学的殿堂。这些文章同样给我们教者以启迪。我们可以建议家长在孩子临睡前听故事,老师也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并且不定期举行讲故事擂台赛,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孩子在听与讲中积累了语言,增强了语感,学会了表达。这不是寓教于乐,两全其美的事吗?
二、让孩子多背文章,并将所学用于自己的习作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的父亲今年已经80岁了,还能写不错的文章,他跟我说这得益于他少年时代背了很多书。而今几十年过去了,他老人家还能背出来。我从他的学习经历中若有所悟,我们要教孩子写作文必须积累语言,厚积薄发。而我们的教材就是最好、最美、最为规范的文本。我特别要求学生把课文背诵出来。在二十多年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能背诵的孩子写作文真的不差。孩子是冰雪聪明的,只要你给他一点指导,他就会给你大大的惊喜。在学生能把文章背得朗朗上口时,其实已经烂熟于心。如果此时,我们布置习作,可以要求学生用上自己曾经背诵过的文章,并进行加工,不管是用上一个精彩的成语,还是一句俗话,哪怕是半句歌词,我都毫不吝啬、不予余力地表扬他们。如此,学生就会活学活用,所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死水一潭,那将是一池清凌凌的鲜活的水。写到这儿,我不禁想起朱熹的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背诵名家名篇其实就是给学生的习作源源不断地注入活水。长此以往,学生能给你的就不是小小的惊喜,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写文章的好手。待学生完成习作之后,会神奇地产生一种迫不及待想看的感觉,那是为师者的一种成就感,是一种无比快乐的感觉!
三、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就是给他们的动力火车加油
教育心理专家汪广仁教授说过:“因为好奇,所以去探究;因为快乐,所以才坚持。”记得读贺师的时候上美术课,那时要进行素描训练,一个球我画了三个星期,结果老师只给我打了65分。从那以后,我不再喜欢画画。我感觉自己不是画画的料。后来当了老师,也不会画画。现在想起来是很大的遗憾!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老人如此,大人如此,何况未成年的孩子。所以,让孩子体验写作的成就感势在必然。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并在课堂上将它放大,就像电影电视中的特写镜头一样。习作讲评时,可以让孩子到讲台上大声朗读自己的文章。如果老师用心良苦,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孩子配乐朗读自己的文章,在朗诵的过程中他一定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然,还可以将好的习作张贴在习作芳草地供大家课间学习。在同学羡慕的眼光里,在大家的啧啧赞叹声中,写作带来的快乐不言而喻。甚至好的文章还可以发到班级微信群里给家长们欣赏,也可投稿到一些报刊杂志。如果能发表,就更好了!除此以外,好的文章我们还可以将它装订成册,留作珍贵的纪念。同时,做为老师,要多多指导学生参加作文竞赛,争取在大赛中获奖,并将他们的获奖证书粘贴到荣誉栏里,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会发现方法多多,效果很好。
四、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写日记是提高写作水平,积累写作素材的好办法。每天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亲身感受到的事情会有很多,得到的新印象、新感受、新经验也很多,有不少是很有意义的,都是写日记的素材。一本小小的日记,就是学生精彩习作的来源。因为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记录自己日常的生活點滴,而且还能够锻炼文笔。日记是不拘泥形式的写作方式,能够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日记里,我们还可以抄录名人名言。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得多了,自然写起文章来就会更加富有文采。有心的老师可以建立一个交流群,学生可以把自己每天见闻发到群里,或者看到的精彩片段,或者优美的诗篇。很多事情都要持之以恒方能见成效。只要坚持努力,不断积累,我们一定会有收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只我们要不断地学习,经常给自己充电,就能引领孩子们快乐地成长,愉快地习作,让孩子不再害怕写作文。让我们与孩子同行,共享写作带来的乐趣。
(作者单位:广西区贺州市平桂区黄田镇英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