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阅读是许多学生的心头之痛。在备考实践中,從诗歌注释及作者出发,了解乃至弄懂诗歌背景,弄清楚诗文产生缘由、作者当时处境、诗文中所涉作者眼前不见之物,对于快速把握诗歌内容主旨、作者情感态度,不失为一种简便而重要的方法。
下面从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入手,做简单的分析。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在人教课标版必修四37页编者提供了一条注释:这首词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作于黄州。
在理解这首词之前,需要对这首词相关的两个知识点进行研读。一个是词前的小序,一个就是这条注释。
先看小序。小序里面说到了时间,地点,当时的天气情况,还有同伴及作者当时的处境。值得关注的是“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两个句子。中途遇雨,雨具先去,被雨水浇淋,正常情况下当然是狼狈不堪,但作者却“独不觉”,这就让人心生好奇,为什么他会不畏惧风雨?这个疑点先存起来。
接下来看注释。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黄州。我们知道,黄州是苏轼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地方,正是在这个地方,他完成了从苏轼到苏东坡的转变,完成了由先前的锋芒毕露到旷达淡然的转变。元丰二年,是苏轼人生中的一个大灾年。这一年,诞生了一个让后世耳熟的词语:乌台诗案。苏轼经历了残酷的政治风雨。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和政治的狂风暴雨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当我们明白了这些,就会明白小序中苏轼为何说“余独不觉”。自然的风雨引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让他以此悟到了某些人生的道理,“故作此”。
在了解了这些大环境的前提下,再来看这首词,里面的内容就较为容易理解了。
下阕写了自然的变换,也写了作者的心理感受。刚刚还是雨水“穿林打叶”,“料峭春风”“微冷”,转眼间,就成了“斜照”“相迎”。政坛风云的转变和自然的快速变化何其相似。面对政坛和自然的风雨,作者却淡淡地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经历了仕途的起伏跌宕,看惯了官场的党派倾轧。此时的苏轼进入到了一种超然物外、宠辱偕忘的旷达、淡然的境界之中了。
全词巧妙地把自然风雨和政治风雨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洒脱的人生态度,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让人回味不尽。
在诗文阅读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仔细阅读分析诗文注释,了解诗文背景,结合平时相关积累,先对作品内容和情感进行大致的判断,然后再结合作品进行验证性分析。
下面从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入手,做简单的分析。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在人教课标版必修四37页编者提供了一条注释:这首词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作于黄州。
在理解这首词之前,需要对这首词相关的两个知识点进行研读。一个是词前的小序,一个就是这条注释。
先看小序。小序里面说到了时间,地点,当时的天气情况,还有同伴及作者当时的处境。值得关注的是“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两个句子。中途遇雨,雨具先去,被雨水浇淋,正常情况下当然是狼狈不堪,但作者却“独不觉”,这就让人心生好奇,为什么他会不畏惧风雨?这个疑点先存起来。
接下来看注释。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黄州。我们知道,黄州是苏轼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地方,正是在这个地方,他完成了从苏轼到苏东坡的转变,完成了由先前的锋芒毕露到旷达淡然的转变。元丰二年,是苏轼人生中的一个大灾年。这一年,诞生了一个让后世耳熟的词语:乌台诗案。苏轼经历了残酷的政治风雨。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和政治的狂风暴雨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当我们明白了这些,就会明白小序中苏轼为何说“余独不觉”。自然的风雨引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让他以此悟到了某些人生的道理,“故作此”。
在了解了这些大环境的前提下,再来看这首词,里面的内容就较为容易理解了。
下阕写了自然的变换,也写了作者的心理感受。刚刚还是雨水“穿林打叶”,“料峭春风”“微冷”,转眼间,就成了“斜照”“相迎”。政坛风云的转变和自然的快速变化何其相似。面对政坛和自然的风雨,作者却淡淡地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经历了仕途的起伏跌宕,看惯了官场的党派倾轧。此时的苏轼进入到了一种超然物外、宠辱偕忘的旷达、淡然的境界之中了。
全词巧妙地把自然风雨和政治风雨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洒脱的人生态度,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让人回味不尽。
在诗文阅读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仔细阅读分析诗文注释,了解诗文背景,结合平时相关积累,先对作品内容和情感进行大致的判断,然后再结合作品进行验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