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话”体现着一种时代的精神并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形式,体现着当代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和教学精神。对于语文的“对话教学”,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老师问、学生答”的谈话法,它更是一种教学对话,是指师生、生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合作的方式,也是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使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交融的一种理解方式,其对话状态主要有人本对话、师生对话与自我对话等构成。
一、语文“对话教学”的实现途径
语文“对话教学”实现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是课堂教学对话。在课堂教学对话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巧设话题和换位思考,来创设丰富的对话情境,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其一是创设生本对话的情境。生本对话是指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真正的对话,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如学习《森林写意》、《像山那样思考》、《红柳》等和自然、生态有关的文章,可以用录像、图片等导入,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学习情境。
其二是创设生师对话的情境。如教《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时,在学生充分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可以创设这样一个对话情境:赤壁之战取得了胜利,孙权非常高兴,举行了一个庆功会,感谢诸位爱将,现在老师就做孙权,你们就是众将领,你们说我应向谁敬酒呢?这个问题抛下去,学生反应很热烈,有的说应向周瑜敬酒,是他采用了正确的火攻计策;有的说应向诸葛亮敬酒,是他借到了东风,使计策得以实施;有的说应向黄盖敬酒,他为了不让曹操生疑,而使了苦肉计,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其三是创设生生对话的情境。“对话式”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活动情境,通过合作学习、小组交流,鼓励学生讨论、争论、比较。
其四是创设学生自我对话的情境。自我对话即与自己交谈,不断省视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的对话自觉化、习惯化、理性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生活、时事,让学生写日记、写随感、写作文,让学生在创作中不断地与自己的作品对话,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还实现了自我潜能的激发、生命的唤起与人格的塑造。
二是借助写作进行心灵对话。喜爱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是一种放松、一种宣泄,是忙碌、劳顿中的心灵休憩站。语文老师要启发学生把心里话讲出来,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释放。当然,学生在一旦释放、宣泄和自我展示后都渴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喜爱,并得到积极的回应。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利用这一平台,以平等交流者、欣赏者和热心读者的身份出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学生的心灵,以自己的真诚去感受真诚,用欣赏的眼光去捕捉学生作文中可贵的闪光点,让学生体验精神上的满足;更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驱散心灵的迷雾,让学生的心灵洒满灿烂的阳光,使作文评语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对话的一个窗口,以实现人格对等上的灵魂交融以及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心灵对话。
有个女生相貌清丽,成绩很突出,但她常常郁郁寡欢。在作文《只是当时已惘然》中,她文思泉涌,尽情倾吐心声。原来她爸爸对她要求很高很严格,她中考失利以后爸爸对她因失望而冷淡,使她更加自责好痛苦,为了重新获得爸爸的肯定她学习格外刻苦,又因为渴望温暖而陷入朦胧的男女感情的漩涡,她把那种对父爱的渴望以及对刻骨铭心的爱情的向往写得令人心颤嘘唏不已。看着她的文章,我感觉到她这时最需要的是驱散愁云,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每一位父母爱子女的方式不同,他们也许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你可以勇敢地主动出击,大胆地给父亲写信倾诉你的心里话,他一定会懂你的。对于朦胧的爱情,你的如诗如画的描述让我感受到了纯真美好,不带一丝杂质的水晶般透明清新,但是要经得起各种考验的感情才是可贵的真情,才难忘与永久!能否恰当地处理好自己的恋情,更需要你的智慧,与其整日忧心忡忡,不如把眼光放得高远些,试着走出困局,大家都希望能看到一个崭新面貌的你!”该同学看到评语后对我腼腆地一笑,眼睛亮亮的,然后用手指做了一个“胜利”的动作,我知道他看懂了我对她的认可和开导。
所以,教师应作为学生心灵疏导的良师益友,正视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种种心理问题和认识误区,这样的对话就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是生活教学对话。在生活中学习与运用语言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因此,语文“对话教学”的过程不能忽视学生的课外生活。教师积极投入情感,充分运用生动、形象、有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敲破语言的物质外壳,不仅要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还要善于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的审美想象去感受、体验、玩味教材中的形象,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见其人之感,充分调动学生对多彩多姿生活的感受。
在教学《森林写意》一文时,我先引导学生从“森林”这两个字的字形上来看出众木成林的特点,然后对比展示森林和沙漠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片绿色的感染力,感受“写意”二字的惬意之情,再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地方最宜居,更多的学生马上指出北方的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和世界上极端恶劣气候所造成的灾难,我趁热打铁再出示一组我国和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进程的数据,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森林紧迫性性,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阅读课文,畅谈学习的感受。这样,师生之间就能以文本和生活为中介,进行生动而丰富的对话,相互交流,相互质疑,并将对话者的视野引入更为广阔的现实世界,从课内到课外,又从课外到课内,形成一个不断循环而又始终开放的语文教学对话过程。
二、语文“对话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对话教学”不仅要构建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提高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师生共同提高和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协作、团结的精神和民主行为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此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对话的四个基本原则:
1.民主平等原则。对话平等是语文“对话教学”的首要原则。教学中,必须建立这样一种师生关系,给学生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感,从而产生去主动参与对话体验的愿望和机会,产生师生和谐对话的场面。
2.沟通性原则。沟通是对话的基础。教师要体现出宽容大度的胸怀,师生之间才能真诚倾听,互相包容,真正敞开自己的心灵,彼此在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使师生之间的对话走向心灵深处,获得最佳效果。不仅要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读懂文章,还要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描述的情境,体会感情,同时也要学生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充分的表达和阐述,使学生可读得声情并茂、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达也能深入灵魂,淋漓尽致。
3.科学性原则。主要针对对话的内容而言。教学对话氛围营造起来后,要使对话能够延续下去,对话的内容就应科学、适当并有探讨的兴趣和价值。教师的话题设置必须从教学的实际内容出发,找准师生能够互相沟通、深入对话的切入点,体现科学性。这样,学生才能乐于参与、乐于对话。
4.是开放性原则。对话的形式、内容、场景等要全面开放,教学对话要不局限于课堂,要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障碍,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进行充分结合,使对话在多元的开放性之中体现其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一、语文“对话教学”的实现途径
语文“对话教学”实现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是课堂教学对话。在课堂教学对话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巧设话题和换位思考,来创设丰富的对话情境,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其一是创设生本对话的情境。生本对话是指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真正的对话,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如学习《森林写意》、《像山那样思考》、《红柳》等和自然、生态有关的文章,可以用录像、图片等导入,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学习情境。
其二是创设生师对话的情境。如教《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时,在学生充分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可以创设这样一个对话情境:赤壁之战取得了胜利,孙权非常高兴,举行了一个庆功会,感谢诸位爱将,现在老师就做孙权,你们就是众将领,你们说我应向谁敬酒呢?这个问题抛下去,学生反应很热烈,有的说应向周瑜敬酒,是他采用了正确的火攻计策;有的说应向诸葛亮敬酒,是他借到了东风,使计策得以实施;有的说应向黄盖敬酒,他为了不让曹操生疑,而使了苦肉计,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其三是创设生生对话的情境。“对话式”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活动情境,通过合作学习、小组交流,鼓励学生讨论、争论、比较。
其四是创设学生自我对话的情境。自我对话即与自己交谈,不断省视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的对话自觉化、习惯化、理性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生活、时事,让学生写日记、写随感、写作文,让学生在创作中不断地与自己的作品对话,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还实现了自我潜能的激发、生命的唤起与人格的塑造。
二是借助写作进行心灵对话。喜爱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是一种放松、一种宣泄,是忙碌、劳顿中的心灵休憩站。语文老师要启发学生把心里话讲出来,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释放。当然,学生在一旦释放、宣泄和自我展示后都渴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喜爱,并得到积极的回应。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利用这一平台,以平等交流者、欣赏者和热心读者的身份出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学生的心灵,以自己的真诚去感受真诚,用欣赏的眼光去捕捉学生作文中可贵的闪光点,让学生体验精神上的满足;更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驱散心灵的迷雾,让学生的心灵洒满灿烂的阳光,使作文评语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对话的一个窗口,以实现人格对等上的灵魂交融以及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心灵对话。
有个女生相貌清丽,成绩很突出,但她常常郁郁寡欢。在作文《只是当时已惘然》中,她文思泉涌,尽情倾吐心声。原来她爸爸对她要求很高很严格,她中考失利以后爸爸对她因失望而冷淡,使她更加自责好痛苦,为了重新获得爸爸的肯定她学习格外刻苦,又因为渴望温暖而陷入朦胧的男女感情的漩涡,她把那种对父爱的渴望以及对刻骨铭心的爱情的向往写得令人心颤嘘唏不已。看着她的文章,我感觉到她这时最需要的是驱散愁云,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每一位父母爱子女的方式不同,他们也许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你可以勇敢地主动出击,大胆地给父亲写信倾诉你的心里话,他一定会懂你的。对于朦胧的爱情,你的如诗如画的描述让我感受到了纯真美好,不带一丝杂质的水晶般透明清新,但是要经得起各种考验的感情才是可贵的真情,才难忘与永久!能否恰当地处理好自己的恋情,更需要你的智慧,与其整日忧心忡忡,不如把眼光放得高远些,试着走出困局,大家都希望能看到一个崭新面貌的你!”该同学看到评语后对我腼腆地一笑,眼睛亮亮的,然后用手指做了一个“胜利”的动作,我知道他看懂了我对她的认可和开导。
所以,教师应作为学生心灵疏导的良师益友,正视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种种心理问题和认识误区,这样的对话就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是生活教学对话。在生活中学习与运用语言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因此,语文“对话教学”的过程不能忽视学生的课外生活。教师积极投入情感,充分运用生动、形象、有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敲破语言的物质外壳,不仅要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还要善于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的审美想象去感受、体验、玩味教材中的形象,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见其人之感,充分调动学生对多彩多姿生活的感受。
在教学《森林写意》一文时,我先引导学生从“森林”这两个字的字形上来看出众木成林的特点,然后对比展示森林和沙漠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片绿色的感染力,感受“写意”二字的惬意之情,再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地方最宜居,更多的学生马上指出北方的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和世界上极端恶劣气候所造成的灾难,我趁热打铁再出示一组我国和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进程的数据,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森林紧迫性性,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阅读课文,畅谈学习的感受。这样,师生之间就能以文本和生活为中介,进行生动而丰富的对话,相互交流,相互质疑,并将对话者的视野引入更为广阔的现实世界,从课内到课外,又从课外到课内,形成一个不断循环而又始终开放的语文教学对话过程。
二、语文“对话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对话教学”不仅要构建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提高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师生共同提高和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协作、团结的精神和民主行为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此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对话的四个基本原则:
1.民主平等原则。对话平等是语文“对话教学”的首要原则。教学中,必须建立这样一种师生关系,给学生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感,从而产生去主动参与对话体验的愿望和机会,产生师生和谐对话的场面。
2.沟通性原则。沟通是对话的基础。教师要体现出宽容大度的胸怀,师生之间才能真诚倾听,互相包容,真正敞开自己的心灵,彼此在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使师生之间的对话走向心灵深处,获得最佳效果。不仅要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读懂文章,还要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描述的情境,体会感情,同时也要学生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充分的表达和阐述,使学生可读得声情并茂、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达也能深入灵魂,淋漓尽致。
3.科学性原则。主要针对对话的内容而言。教学对话氛围营造起来后,要使对话能够延续下去,对话的内容就应科学、适当并有探讨的兴趣和价值。教师的话题设置必须从教学的实际内容出发,找准师生能够互相沟通、深入对话的切入点,体现科学性。这样,学生才能乐于参与、乐于对话。
4.是开放性原则。对话的形式、内容、场景等要全面开放,教学对话要不局限于课堂,要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障碍,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进行充分结合,使对话在多元的开放性之中体现其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