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执政资源是党执政的基础,一个政党要取得并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不断开发和拓展自身的执政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研究,既是科学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在要求,又是客观总结国外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执政资源 执政能力建设 研究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152-01
执政资源是党执政的基础,失去了执政资源就会失去执政地位。一个政党要取得并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不断开发和拓展自身的执政资源,这是一种必然的政治规定性。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执政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执政资源,这是党的执政地位之所以日趋稳固的根本原因。但也应该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资源在不断富集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与时俱进地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研究,是党在新时期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研究是科学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在要求
研究党的执政资源,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探索和总结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基本规律,而党的执政资源建设规律又是党的执政基本规律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资源的实践,贯穿于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大众的利益、维护广大中间阶层的利益以及不断壮大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等措施,赢得了丰富、优质的执政资源,为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能量支持。在执掌全国政权前夕,党对如何巩固和拓展执政资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政治上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并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思想;在经济上,把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提高党员干部做经济工作和管理城市、管理工商业的能力,提出共产党人不仅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思想文化方面,贯彻落实“双百”方针,号召全党向科学进军。 建国后,作为执政党,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赢得了全面执政的良好开局。但在一段时间内,党的执政资源建设也曾出现过偏差,甚至是严重的错误,十年“文革”浩劫,使党执政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以及社会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在认真反思过去执政得失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执政资源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在实践中逐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强调从制度上规范党的执政行为,并通过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等措施,有步骤地推进了政治体制改革,倡导民主政治,吸纳广大社会力量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在经济建设上,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初步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资源的巨大成就;在理论建设上,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执政理论。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党的执政资源的开发和优化,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执政资源,对于新时期指导执政资源建设的实践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研究是客观总结国外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重要途径
执政资源和一切自然资源一样具有可开发性和稀有性等属性。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某种资源的流失和枯竭。执政资源同样如此。任何一个资源要素的失度耗费或流失,都会影响整个执政资源体系的稳定,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整个体系的崩溃。这种教训在世纪之交时,已经历历呈现在我们面前:苏共在执政74年的一夜垮台、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接连演变,都是执政资源大面积流失的结果。源于政绩严重匮乏、意识形态建设严重失误、政治专制和党内腐败等,这些因素引发了民众认同资源的大面积流失,从而彻底动摇了其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础,最终丧失了执政的合法性。而世纪之交处于严重困境中的越南共产党、古巴共产党,却保持了政权的稳定,并焕发出蓬勃生机。原因就在于:两党都坚持走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造性地推进本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同时注重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公平等,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因此,我们也要借鉴世界上一些政党执政的基本规律。
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是事实,但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认识到,这种选择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也就是说人民会不断地进行选择。党只有不断增强执政能力,创造新业绩,在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始终获得人民的拥护。所以,深刻总结和借鉴这一系列经验教训,对新时期党的执政资源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研究是新时期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
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领导广大人民群众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而取得的;建立新政权后又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下行使执政权力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是党执政的强大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党执政的这种资源是无条件、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变化,我们还要看到这种执政资源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部变化甚至流失的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必然会进一步增强,对执政党的认同度也必然会发生相应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如何巩固和扩大执政资源,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到2007年年底,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2 000美元。根据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至3 000美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如果把握得好,则经济快速增长;否则易导致社会动荡和经济倒退。我国经济建设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经济快速增长给资源带来的压力在不断加大,人口众多而资源相对不足,是制约我国发展的突出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党在执政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有高超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要主动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的创新执政理论;二要不断扩充和发展党的执政资源,学会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治理国家,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三要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四要始终抓好第一要务,不断优化党的执政绩效;五要更加自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只有这样,党的执政资源才能与日俱增、常在常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执政资源 执政能力建设 研究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152-01
执政资源是党执政的基础,失去了执政资源就会失去执政地位。一个政党要取得并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不断开发和拓展自身的执政资源,这是一种必然的政治规定性。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执政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执政资源,这是党的执政地位之所以日趋稳固的根本原因。但也应该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资源在不断富集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与时俱进地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研究,是党在新时期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研究是科学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在要求
研究党的执政资源,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探索和总结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基本规律,而党的执政资源建设规律又是党的执政基本规律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资源的实践,贯穿于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大众的利益、维护广大中间阶层的利益以及不断壮大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等措施,赢得了丰富、优质的执政资源,为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能量支持。在执掌全国政权前夕,党对如何巩固和拓展执政资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政治上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并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思想;在经济上,把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提高党员干部做经济工作和管理城市、管理工商业的能力,提出共产党人不仅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思想文化方面,贯彻落实“双百”方针,号召全党向科学进军。 建国后,作为执政党,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赢得了全面执政的良好开局。但在一段时间内,党的执政资源建设也曾出现过偏差,甚至是严重的错误,十年“文革”浩劫,使党执政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以及社会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在认真反思过去执政得失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执政资源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在实践中逐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强调从制度上规范党的执政行为,并通过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等措施,有步骤地推进了政治体制改革,倡导民主政治,吸纳广大社会力量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在经济建设上,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初步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资源的巨大成就;在理论建设上,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执政理论。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党的执政资源的开发和优化,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执政资源,对于新时期指导执政资源建设的实践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研究是客观总结国外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重要途径
执政资源和一切自然资源一样具有可开发性和稀有性等属性。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某种资源的流失和枯竭。执政资源同样如此。任何一个资源要素的失度耗费或流失,都会影响整个执政资源体系的稳定,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整个体系的崩溃。这种教训在世纪之交时,已经历历呈现在我们面前:苏共在执政74年的一夜垮台、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接连演变,都是执政资源大面积流失的结果。源于政绩严重匮乏、意识形态建设严重失误、政治专制和党内腐败等,这些因素引发了民众认同资源的大面积流失,从而彻底动摇了其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础,最终丧失了执政的合法性。而世纪之交处于严重困境中的越南共产党、古巴共产党,却保持了政权的稳定,并焕发出蓬勃生机。原因就在于:两党都坚持走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造性地推进本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同时注重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公平等,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因此,我们也要借鉴世界上一些政党执政的基本规律。
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是事实,但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认识到,这种选择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也就是说人民会不断地进行选择。党只有不断增强执政能力,创造新业绩,在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始终获得人民的拥护。所以,深刻总结和借鉴这一系列经验教训,对新时期党的执政资源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研究是新时期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
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领导广大人民群众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而取得的;建立新政权后又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下行使执政权力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是党执政的强大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党执政的这种资源是无条件、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变化,我们还要看到这种执政资源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部变化甚至流失的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必然会进一步增强,对执政党的认同度也必然会发生相应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如何巩固和扩大执政资源,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到2007年年底,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2 000美元。根据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至3 000美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如果把握得好,则经济快速增长;否则易导致社会动荡和经济倒退。我国经济建设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经济快速增长给资源带来的压力在不断加大,人口众多而资源相对不足,是制约我国发展的突出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党在执政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有高超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要主动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的创新执政理论;二要不断扩充和发展党的执政资源,学会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治理国家,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三要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四要始终抓好第一要务,不断优化党的执政绩效;五要更加自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只有这样,党的执政资源才能与日俱增、常在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