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9月,当国家统计局表示将推包括“幸福指数”在内的一系列软指标,以适应各方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求时,人们发现,幸福走进了官方政治话语。
事实上,细心的人早就注意到,2006年4月胡锦涛访美期间,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中就已提到“要关注人的幸福指数”。
2002年,英国首相布莱尔邀请学者进行“幸福政治”讲座,并尝试建立一种数据统计体系。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心理学教授卡内曼提出要建立“国民幸福指数”,并希望这个指数与GDP-样重要。幸福和政治的关系似乎越来越密切,新加坡《联合早报》将之总结为“幸福政治观”。
幸福,这个个人的主观上的感觉,如何同枯燥乏味的政治挂上钩?它会变成那种由政策制定者规定的无聊公式吗?
“测量幸福”并不容易
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总统计师胡品生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早在2005年,国家统计局下属的研究所就开始进行“幸福指数”课题研究,成果出来后,各省统计部门将会采用这套标准进行统计。
至今,这项被列入国家统计局2006年重点项目的“中国国民幸福指数研究”还没有公布研究结果。
《瞭望东方周刊》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幸福指数的具体确定现在还在研究阶段,采用哪些数据,不采用哪些数据,权重是多少,都在探讨之中。同时,统计局人士并没有给出任何出台的时间表。
2006年4月5日,新成立的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外公布了“开局之年听民意”的大型公益性社会调查报告,据省统计局信息中心主任唐学清介绍,这次调查首次增加了“幸福感”调查内容,是国内官方统计机构率先进行幸福指数统计的尝试。
据调查显示,被访者认为当前自己生活幸福的占44.6%,基本幸福的占48.8%,不幸福的仅占6.6%,总体幸福感达到93.4%。其中:城市居民总体幸福感93.1%,农村居民为94.2%。
根据了解,由于“幸福指数统计”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省还未正式着手开展,年后才能正式组织专家领导商议讨论具体测量和诠释办法。
2006年初,在“和谐深圳评价体系”中,深圳社会科学院院长乐正设计了两个主观问卷,其中“个人幸福量表”主要测量市民个人幸福感,20个问题包括“好的生活、好的心情、好的人际关系”三部分。
当年“将以发放问卷的方式每年向市民做一次调查”的幸福量表并没有如期进行。乐正告诉记者,“由于我们对幸福的认识不断调整和修正,原来是每年做一次,现在调整为两年做一次,密度已经足够了。”
参考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后,乐正对幸福指数的理解更强调其社会性,“幸福指数是比较稳定的社会心理现象,不会在一年之内上升或下降,除非遇到SARS或战乱,常态下年度变化很微小。三十年来日本的幸福感就没有什么变化。”
据江阴市委市政府要求,在2007年全市机关考核中,“幸福江阴”将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首度列入全市机关工作综合考核体系。2006年10月,十易其稿的“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正式出炉,这套指标体系共设有50余个指标,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六四分成。它的最大亮点是突破了传统的考核框架,减少“硬性指标”考核,突出“民生指标”考核,实现幸福指数与GDP的同步提高。
不过,这个幸福指标体系最终还未正式“亮相”,因为“涉及的需要讨论的细节还太多”。
记者注意到,这些调查结果大多都没有公开,有学者透露说,“有些对社会影响非正向的结果不便于公开,对社会舆论影响会很大。比方特定阶段指数走低,不仅难以帮助各级政府树立信心,而且大家可能出现一些非理性的归因。”
“幸福指数”不是GDP第二
中国各地政府已逐渐放弃唯GDP论,开始关注更重民生的“软指标”,“幸福指数”的广受重视即被看作是执政理念的可喜变化之一。
但是,当地方“幸福指数”与政绩联系在一起时,会不会出现新的“数字出官”与“官出数字”的异化?是执政为民的决策参考还是“虚假繁荣”的表面文章?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人才测评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主任邢占军表示,幸福指数的改善,要受到宏观的长期的因素的影响,非一届政府、某个领导人或某项政策的功劳,如果把它作为一项政绩,往往就会丧失科学性,进而丧失生命力。
不可忽视的是,与GDP不同的是,幸福指数并不会出现年增长率的问题。在幸福指数存在的同时,也存在着幸福陷阱(当一个社会主要的发展指标在不断上升的时候,幸福指数有可能下降)。
“关注幸福指数是人们发展价值观的重大转变,由关注人们的物质生活转为关注人们的精神生活。”乐正强调说,具体数值没有意义,一直做下去才可以看出曲线变化,他希望政府关注发展中的幸福感,但不要太关注分数,要利用这些主观指标分析、寻找原因。
乐正还提到,“用幸福指数衡量政府工作有一定的风险和不可靠性。没有财政收入那么明快的反应,政府就会很失望。”
世界各地的幸福政治实验
2006年,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了一次针对全球178个国家及地区“幸福指数”大排名。结果,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荣登冠军,一批发达国家反而名落孙山。比如八国集团成员无一进入排行榜前50名,英国和美国分别位列第108位和第150位。
2006年5月,英国广播公司(BBC)播放了一部名为《幸福药方》的专题片,共有6集,主要内容是关于幸福的科学、幸福的政策和幸福的力量。片子里,让英国老百姓最为动容的是,在过去5年中,发达国家,比如英美两国的人均财富增长了3倍,但人们的幸福感却下降了50%。
事实上,2002年,首相布莱尔就邀请了伦敦经济学院教授理查德·莱亚德(Richard Layard)作了一场有关“幸福政治”的讲座,探讨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来提升民众的幸福。当时,莱亚德劝说布莱尔政府接受了他的一条建议,即在全英增加一万名心理医生,来帮助人们如何看待和感知幸福。
从那时起,英国政府便开始了研究和制定有关幸福的政策,并试图建立一个类似于GDP数据的统计体系——“幸福指数”,也称作“快乐指数”。
2005年6月,一个研讨“国民幸福指数”的国际会议在加拿大召开,有43个国家的代表出席。这次会议总结说——财富仅仅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很小因素之一。会议还明晰了有关“国民幸福指数”的四个基本内容:社会经济可持续地均衡发展;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文化的保护和推广;为人民谋福利的良好的政府。
早在1970年的不丹王国,关于国民幸福指数的政策已然出现。地处喜马拉雅山的不丹,土地总面积为4.7万平方公里,人口170万,当时还是王储的旺楚克国王提出了—个“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的概念,其中包括四个要素: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这和35年后的加拿大幸福指数大会上倡导的四项基本内容几乎一致。
两年后,旺楚克登上不丹王位,开始了自己关于“国民幸福总值”理论的实践,他不发展GDP而是发展GNH,并以此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优先考虑。
其实,除了不丹、英国外,美国、德国、瑞典、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其他国家,都在以不同的方法尝试制定各类发展标准,一些国民幸福总值、国内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国内发展指数的制定和出台,都是政府调整自己发展目标的手段,也就是政府在寻找一种比GDP更为高级的“替代品”。
但幸福不是产品,不可能被政府生产出来,也不是由政府出台一些仁慈的政策来获得。原因很简单,真正的幸福是个人的情感体验。
事实上,细心的人早就注意到,2006年4月胡锦涛访美期间,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中就已提到“要关注人的幸福指数”。
2002年,英国首相布莱尔邀请学者进行“幸福政治”讲座,并尝试建立一种数据统计体系。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心理学教授卡内曼提出要建立“国民幸福指数”,并希望这个指数与GDP-样重要。幸福和政治的关系似乎越来越密切,新加坡《联合早报》将之总结为“幸福政治观”。
幸福,这个个人的主观上的感觉,如何同枯燥乏味的政治挂上钩?它会变成那种由政策制定者规定的无聊公式吗?
“测量幸福”并不容易
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总统计师胡品生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早在2005年,国家统计局下属的研究所就开始进行“幸福指数”课题研究,成果出来后,各省统计部门将会采用这套标准进行统计。
至今,这项被列入国家统计局2006年重点项目的“中国国民幸福指数研究”还没有公布研究结果。
《瞭望东方周刊》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幸福指数的具体确定现在还在研究阶段,采用哪些数据,不采用哪些数据,权重是多少,都在探讨之中。同时,统计局人士并没有给出任何出台的时间表。
2006年4月5日,新成立的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外公布了“开局之年听民意”的大型公益性社会调查报告,据省统计局信息中心主任唐学清介绍,这次调查首次增加了“幸福感”调查内容,是国内官方统计机构率先进行幸福指数统计的尝试。
据调查显示,被访者认为当前自己生活幸福的占44.6%,基本幸福的占48.8%,不幸福的仅占6.6%,总体幸福感达到93.4%。其中:城市居民总体幸福感93.1%,农村居民为94.2%。
根据了解,由于“幸福指数统计”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省还未正式着手开展,年后才能正式组织专家领导商议讨论具体测量和诠释办法。
2006年初,在“和谐深圳评价体系”中,深圳社会科学院院长乐正设计了两个主观问卷,其中“个人幸福量表”主要测量市民个人幸福感,20个问题包括“好的生活、好的心情、好的人际关系”三部分。
当年“将以发放问卷的方式每年向市民做一次调查”的幸福量表并没有如期进行。乐正告诉记者,“由于我们对幸福的认识不断调整和修正,原来是每年做一次,现在调整为两年做一次,密度已经足够了。”
参考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后,乐正对幸福指数的理解更强调其社会性,“幸福指数是比较稳定的社会心理现象,不会在一年之内上升或下降,除非遇到SARS或战乱,常态下年度变化很微小。三十年来日本的幸福感就没有什么变化。”
据江阴市委市政府要求,在2007年全市机关考核中,“幸福江阴”将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首度列入全市机关工作综合考核体系。2006年10月,十易其稿的“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正式出炉,这套指标体系共设有50余个指标,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六四分成。它的最大亮点是突破了传统的考核框架,减少“硬性指标”考核,突出“民生指标”考核,实现幸福指数与GDP的同步提高。
不过,这个幸福指标体系最终还未正式“亮相”,因为“涉及的需要讨论的细节还太多”。
记者注意到,这些调查结果大多都没有公开,有学者透露说,“有些对社会影响非正向的结果不便于公开,对社会舆论影响会很大。比方特定阶段指数走低,不仅难以帮助各级政府树立信心,而且大家可能出现一些非理性的归因。”
“幸福指数”不是GDP第二
中国各地政府已逐渐放弃唯GDP论,开始关注更重民生的“软指标”,“幸福指数”的广受重视即被看作是执政理念的可喜变化之一。
但是,当地方“幸福指数”与政绩联系在一起时,会不会出现新的“数字出官”与“官出数字”的异化?是执政为民的决策参考还是“虚假繁荣”的表面文章?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人才测评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主任邢占军表示,幸福指数的改善,要受到宏观的长期的因素的影响,非一届政府、某个领导人或某项政策的功劳,如果把它作为一项政绩,往往就会丧失科学性,进而丧失生命力。
不可忽视的是,与GDP不同的是,幸福指数并不会出现年增长率的问题。在幸福指数存在的同时,也存在着幸福陷阱(当一个社会主要的发展指标在不断上升的时候,幸福指数有可能下降)。
“关注幸福指数是人们发展价值观的重大转变,由关注人们的物质生活转为关注人们的精神生活。”乐正强调说,具体数值没有意义,一直做下去才可以看出曲线变化,他希望政府关注发展中的幸福感,但不要太关注分数,要利用这些主观指标分析、寻找原因。
乐正还提到,“用幸福指数衡量政府工作有一定的风险和不可靠性。没有财政收入那么明快的反应,政府就会很失望。”
世界各地的幸福政治实验
2006年,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了一次针对全球178个国家及地区“幸福指数”大排名。结果,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荣登冠军,一批发达国家反而名落孙山。比如八国集团成员无一进入排行榜前50名,英国和美国分别位列第108位和第150位。
2006年5月,英国广播公司(BBC)播放了一部名为《幸福药方》的专题片,共有6集,主要内容是关于幸福的科学、幸福的政策和幸福的力量。片子里,让英国老百姓最为动容的是,在过去5年中,发达国家,比如英美两国的人均财富增长了3倍,但人们的幸福感却下降了50%。
事实上,2002年,首相布莱尔就邀请了伦敦经济学院教授理查德·莱亚德(Richard Layard)作了一场有关“幸福政治”的讲座,探讨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来提升民众的幸福。当时,莱亚德劝说布莱尔政府接受了他的一条建议,即在全英增加一万名心理医生,来帮助人们如何看待和感知幸福。
从那时起,英国政府便开始了研究和制定有关幸福的政策,并试图建立一个类似于GDP数据的统计体系——“幸福指数”,也称作“快乐指数”。
2005年6月,一个研讨“国民幸福指数”的国际会议在加拿大召开,有43个国家的代表出席。这次会议总结说——财富仅仅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很小因素之一。会议还明晰了有关“国民幸福指数”的四个基本内容:社会经济可持续地均衡发展;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文化的保护和推广;为人民谋福利的良好的政府。
早在1970年的不丹王国,关于国民幸福指数的政策已然出现。地处喜马拉雅山的不丹,土地总面积为4.7万平方公里,人口170万,当时还是王储的旺楚克国王提出了—个“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的概念,其中包括四个要素: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这和35年后的加拿大幸福指数大会上倡导的四项基本内容几乎一致。
两年后,旺楚克登上不丹王位,开始了自己关于“国民幸福总值”理论的实践,他不发展GDP而是发展GNH,并以此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优先考虑。
其实,除了不丹、英国外,美国、德国、瑞典、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其他国家,都在以不同的方法尝试制定各类发展标准,一些国民幸福总值、国内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国内发展指数的制定和出台,都是政府调整自己发展目标的手段,也就是政府在寻找一种比GDP更为高级的“替代品”。
但幸福不是产品,不可能被政府生产出来,也不是由政府出台一些仁慈的政策来获得。原因很简单,真正的幸福是个人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