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所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指导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谋求博罗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更快、更好发展,是博罗教育人面临的又一新任务、新挑战、新课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以教育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为新起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博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地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强县。
近年来,博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教育强县战略,成绩显著。
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新装备工程、CD级危房改造工程、东北部山区学校改薄改危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等,极大改善了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缩小了城乡教育发展差距。累计投入资金29529.6万元,撤并中学6所、小学176所;投入4500多万元,完善实验室、信息化等设备设施;投入4438万元,拆除D级危房校舍44510平方米,维修加固C级危房校舍31805平方米,新建校舍31360平方米。全县有38对城乡结对子学校,几年来,结对子学校之间师生交流逾4万人次,支援学校向受援学校赠送物资价值100多万元。每年资助困难中小学生、中职学生、大学生达3500多人次,资助金额达150多万元。坚持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努力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努力扩大公办中小学接收外来工子女就读的数量和比例,并按照实际在校生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目前,在博罗公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工子女共有22107人。
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实行普通高中初高中分离,把分离腾出的学位全部用于普通高中扩招,不断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2009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为5768人,在校生人数为15354人,与2001年相比,招生人数增幅达149.9%,在校生人数增幅达170.4%。实施“强校工程”,不断优化普通高中办学条件。2005年,投入1.5亿元、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规划建设了博罗中学新校区,2008年,该校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6—2007年,华侨中学、高级中学、杨侨中学先后创建成为省一级学校。2009—2010年,投入近7000万元重新规划扩建华侨中学校园,完善配套设施。全县普通高中现有省一级以上学校4所,占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80%,在校生人数占全县普通高中总人数的92.32%。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不断做强做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针对职业教育分散、个别学校规模较小的状况,博罗一方面加大创建中职强校的工作力度,一方面认真谋划和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近几年来,共撤并整合规模过小、办学效益不高的职业高级中学、农业职业中学3所,新办民办中职技术学校2所,建成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职校各1所,形成东部、中部、西部布局合理、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格局。2009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7.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6.2%,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三、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全县教职工工资发放实行县长负责制,由县财政设立“教师工资资金专户”,确保按时足额发放。逐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2008年,县财政给全县教师每月增加岗位津贴400元;2009年,将全县教师生活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实行财政统筹统发,全县教师人平每月增加收入约1000元,切实做到“两持平、两相当”;2010年,给全县教师每人每月增加20%的生活补贴,人均每月增加收入350元。推进经济适用房、教师村、教师工作用房建设,妥善解决教师住房问题。2009年,参照公务员标准落实了全县教师住房公积金待遇。二是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机制。每年结合实际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案》,县财政每年拨出50万元专项经费予以保障。规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与年度考核、评选先进、评定职称等挂钩,新任教师和学校领导必须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新任教师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予转为正式教师,学校领导培训不合格的不准提拔上岗。三是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2009年初,博罗被定为教育部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县。同年7月,制定了《博罗县中小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在全县中小学实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博罗已建立起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及分配制度。四是完善教育人才引进机制。县委、县政府坚持采取倾斜政策,每年拿出一定的财供指标优先解决教师招聘及教育人才引进问题,为教师队伍增添新鲜血液,确保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五是完善教育名师培养机制。大力实施“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深入实施名师工程,扎实做好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培训工作,不断完善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促进教育多元发展
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民办教育为辅,聚集社会力量,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将发展民办教育纳入全县教育发展总体规划,落实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同等地位。加强民办学校管理,建立健全民办教育监管机制和督导评估制度,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县有民办中小学16所,民办中职学校2所,在校生近25000人;有民办幼儿园48所,在园幼儿12000多人。民办教育已成为推动博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博罗中学育英学校、博罗实验学校等一批优秀的民办学校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学校。教育的多元发展有效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近年来,博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教育强县战略,成绩显著。
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新装备工程、CD级危房改造工程、东北部山区学校改薄改危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等,极大改善了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缩小了城乡教育发展差距。累计投入资金29529.6万元,撤并中学6所、小学176所;投入4500多万元,完善实验室、信息化等设备设施;投入4438万元,拆除D级危房校舍44510平方米,维修加固C级危房校舍31805平方米,新建校舍31360平方米。全县有38对城乡结对子学校,几年来,结对子学校之间师生交流逾4万人次,支援学校向受援学校赠送物资价值100多万元。每年资助困难中小学生、中职学生、大学生达3500多人次,资助金额达150多万元。坚持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努力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努力扩大公办中小学接收外来工子女就读的数量和比例,并按照实际在校生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目前,在博罗公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工子女共有22107人。
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实行普通高中初高中分离,把分离腾出的学位全部用于普通高中扩招,不断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2009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为5768人,在校生人数为15354人,与2001年相比,招生人数增幅达149.9%,在校生人数增幅达170.4%。实施“强校工程”,不断优化普通高中办学条件。2005年,投入1.5亿元、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规划建设了博罗中学新校区,2008年,该校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6—2007年,华侨中学、高级中学、杨侨中学先后创建成为省一级学校。2009—2010年,投入近7000万元重新规划扩建华侨中学校园,完善配套设施。全县普通高中现有省一级以上学校4所,占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80%,在校生人数占全县普通高中总人数的92.32%。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不断做强做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针对职业教育分散、个别学校规模较小的状况,博罗一方面加大创建中职强校的工作力度,一方面认真谋划和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近几年来,共撤并整合规模过小、办学效益不高的职业高级中学、农业职业中学3所,新办民办中职技术学校2所,建成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职校各1所,形成东部、中部、西部布局合理、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格局。2009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7.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6.2%,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三、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全县教职工工资发放实行县长负责制,由县财政设立“教师工资资金专户”,确保按时足额发放。逐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2008年,县财政给全县教师每月增加岗位津贴400元;2009年,将全县教师生活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实行财政统筹统发,全县教师人平每月增加收入约1000元,切实做到“两持平、两相当”;2010年,给全县教师每人每月增加20%的生活补贴,人均每月增加收入350元。推进经济适用房、教师村、教师工作用房建设,妥善解决教师住房问题。2009年,参照公务员标准落实了全县教师住房公积金待遇。二是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机制。每年结合实际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案》,县财政每年拨出50万元专项经费予以保障。规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与年度考核、评选先进、评定职称等挂钩,新任教师和学校领导必须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新任教师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予转为正式教师,学校领导培训不合格的不准提拔上岗。三是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2009年初,博罗被定为教育部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县。同年7月,制定了《博罗县中小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在全县中小学实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博罗已建立起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及分配制度。四是完善教育人才引进机制。县委、县政府坚持采取倾斜政策,每年拿出一定的财供指标优先解决教师招聘及教育人才引进问题,为教师队伍增添新鲜血液,确保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五是完善教育名师培养机制。大力实施“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深入实施名师工程,扎实做好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培训工作,不断完善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促进教育多元发展
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民办教育为辅,聚集社会力量,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将发展民办教育纳入全县教育发展总体规划,落实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同等地位。加强民办学校管理,建立健全民办教育监管机制和督导评估制度,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县有民办中小学16所,民办中职学校2所,在校生近25000人;有民办幼儿园48所,在园幼儿12000多人。民办教育已成为推动博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博罗中学育英学校、博罗实验学校等一批优秀的民办学校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学校。教育的多元发展有效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