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望安作词、我国著名作曲家瞿希贤作曲的混声合唱歌曲《飞来的花瓣》犹如一首抒情小诗,以其至真至朴的语言、优美的旋律、语气化的节奏和浓淡相间交织的和声进行,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音像画卷,从中师生情得以自然流露,并深深刻画、充分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无比崇敬、深深思念和真挚谢意。
一、作品分析
该曲为单二部曲式。
前奏:(1— 4)。
A段:(5—12),其中包含3个乐句:a(5—6),b(7—9),c(10—12)。
间奏:(12—13)。
B段:(14—26),其中包含4个乐句: d(14—15),d’(16—17),e(18—20),f(21—26)
间奏:(27—28)。
尾声:(30—36)。
二、排练提示
1?郾A段(5—12小节):当前奏结束后,由女声的齐唱开始,旋律以级进为主,较为亲切又富含深情。乐句中弱起的节奏、休止符的出现、女声中低音区非常朴实的音色带动着音乐的流动性,宛如“片片花瓣”在“春风中”轻轻飞扬。
本段为女声合唱,重在对情和景的描绘与刻画,做到精雕细琢。女中音声部在保持头腔共鸣的同时,还要与胸腔共鸣相平衡,并与女高声部的音色相互协调。曲中的休止符处于重音休止,演唱时既要注意后半拍进入的整齐性,又要注意力度与语气的协调一致。“一片……一片”在休止符处不宜换气,在力度变化上要注意对意境的深入刻画,做到语气纯朴,起伏有度。8—12小节中“寄来赤诚的怀念”的“怀”字要保持吸气的状态然后慢慢渐强,而唱“念”字时再渐弱。同时,要特别注重唱与钢琴伴奏的浑然一体。
2?郾B段(14—26小节):旋律的一开始即转入g和声小调。此处与A段的伴奏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间奏的柱式和声节奏刚好是B段主题的伴奏体。B段的旋律仍以级进为主,但旋律的第Ⅶ级音始终保持,它强烈突出了此段旋律的抒情性。第二乐句“片片花瓣在春风中倾吐芬芳”出现了两处四度和五度跳进,使音乐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将情感抒发推至高潮。B段的第三乐句是对A段的第二乐句和第三乐句的音乐进行了和声重组,以激情的抒发扩展了A段的音域,并拉宽了整部作品的节奏,从而使心底的情感波澜壮阔,然后再以A段结束时的旋律进行再现,使两段音乐情绪既强烈对比,又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本段为混声合唱,男声部要有相当充分的头腔共鸣,而女高的音色要相对柔和,但高音区还要保持声音的穿透性。前两个乐句都是以强拍位置的后半拍起拍,把握好此处旋律的律动和流畅。第三个乐句中三个“回答老师”要做好不同的处理,第一个力度相对最强,并且富有激情,因为它递呈了第二乐句的高潮部分,第二个力度稍弱,第三个力度最弱,但一定要深情并连贯流畅地演唱,并且注意气息的控制。B段的结束处要与A段相照应。
尾声(30—36小节):重复了高潮句,三个“回答老师”与B段的力度相比就相对较弱一点。“当年的祝愿”此处的伴奏又回到了A段相互交织的节奏型,使全曲得到了统一,同时也增强了结束感。最后也结束在起始调“降E”大调上。
尾声处要用更加真挚的情感演唱,女高音声部在32—33小节出现大跳时要用连音唱法使音乐更加连贯流畅,34小节的女低音声部要加强中低音区的音色。
三、指挥提示
此曲的指挥为四拍图式,节拍为:强、弱、次强、弱。而本作品大部分乐句的起拍都在第一拍的弱部分,因此在指挥时一定要把后半拍进入的“点”指挥的清晰简洁。
本作品的前奏部分:伴奏的起拍,以第一拍的弱部分为预备拍,四个32分音符带出第二拍的强音mf,而后伴奏的每个连线的第一拍都应加强。指挥在1—3小节以跟为主。第4小节开始原速,在合唱进入后,伴奏在对应合唱中第5小节的强拍休止符、第7小节的休止符、第10小节的强拍休止符都应当稍强。以伴奏的强音带出合唱的第一拍弱部分的起音。
A段:在指挥合唱时,第5小节以伴奏的强音为主,给合唱的拍点要清晰,并以mf的力度指挥,指挥时除了起拍以点为主,在旋律指挥时要有连贯感,给人流畅的感觉。在第7小节以mp的力度将“点”明确,连接的下一个乐句由弱渐强,左手由内向外显示出力度渐强,第二句“寄来赤诚的怀念”由强先渐弱,在“怀”字的旋律中再出现一个弱到渐强再到渐弱的弧线。
在A段和B段间的间奏:当合唱唱到A段的结尾处“念”字时,在这个小节的第三拍伴奏进入,此处要给伴奏一个明确的提示,紧接着还要给合唱部分一个此段结束的手势。然后继续以f的力度带着伴奏由强渐弱进入B段。
B段:此段的伴奏是以柱形和弦节奏为主。但第一拍和A段相比有明显的p的感觉。而第14小节开始,合唱部分的拍点还是要很清晰,但力度却是pp,前两个乐句分别都出现了由弱pp、渐强到mf、再渐弱到pp的变化。18小节第一拍要先给男声声部一个起拍sf即突弱到p,第二拍左手给女高声部由mp开始,而第三拍用右手提示女低声部的进入。这一个小节在指挥时眼神对每个声部的提示十分重要。在19—20小节中,男高、男低、女低哼鸣的同时,要给女高声部一个弧线的指挥,然后慢慢渐强进入此曲的高潮部分。三个“回答老师”是此曲的情绪高潮部,第一个“回答老师”指挥时用大臂带动,强调第一拍,第四拍预备后一个小节的mp,第二个“回答老师”将手臂放低一些,控制动作的幅度,第三个“回答老师”是手臂最低位,幅度最小的,到24小节哼鸣男声和女低声部由sf即突弱到p,并提示女高换气,再慢慢渐弱,在25小节最后一拍以一个小拍点强调休止符和十六分音符。此段合唱结束处,将合唱声部结束,很自然地带入间奏。
尾声:33小节还是给男声和女低哼鸣指示,并提示女高音换气,从“当年的”开始渐慢并渐弱,手势由外向内慢慢收回来,不能急。最后三个小节自由延长,但自由延长的拍数要预先设计好。最后将合唱和伴奏以很弱结束。
四、结语
本文从音乐解析和指挥实践两个方面略谈《飞来的花瓣》这首合唱作品处理,旨在引起合唱指挥教学的较为广泛的讨论。因为合唱队是一个团体,指挥则是这个团体的灵魂。对音乐进行合理的分析是一个指挥带领合唱团进行二度创作,并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而且只有具备这样的前提,指挥者才能真正设计出符合音乐情绪需要的手势和肢体语言,并付诸合唱实践。
参考文献:
[1]朱咏北.合唱与合唱指挥普修教程.
[2]杨鸿年.合唱2.
[3]马革顺.合唱与合唱指挥简明教程.
一、作品分析
该曲为单二部曲式。
前奏:(1— 4)。
A段:(5—12),其中包含3个乐句:a(5—6),b(7—9),c(10—12)。
间奏:(12—13)。
B段:(14—26),其中包含4个乐句: d(14—15),d’(16—17),e(18—20),f(21—26)
间奏:(27—28)。
尾声:(30—36)。
二、排练提示
1?郾A段(5—12小节):当前奏结束后,由女声的齐唱开始,旋律以级进为主,较为亲切又富含深情。乐句中弱起的节奏、休止符的出现、女声中低音区非常朴实的音色带动着音乐的流动性,宛如“片片花瓣”在“春风中”轻轻飞扬。
本段为女声合唱,重在对情和景的描绘与刻画,做到精雕细琢。女中音声部在保持头腔共鸣的同时,还要与胸腔共鸣相平衡,并与女高声部的音色相互协调。曲中的休止符处于重音休止,演唱时既要注意后半拍进入的整齐性,又要注意力度与语气的协调一致。“一片……一片”在休止符处不宜换气,在力度变化上要注意对意境的深入刻画,做到语气纯朴,起伏有度。8—12小节中“寄来赤诚的怀念”的“怀”字要保持吸气的状态然后慢慢渐强,而唱“念”字时再渐弱。同时,要特别注重唱与钢琴伴奏的浑然一体。
2?郾B段(14—26小节):旋律的一开始即转入g和声小调。此处与A段的伴奏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间奏的柱式和声节奏刚好是B段主题的伴奏体。B段的旋律仍以级进为主,但旋律的第Ⅶ级音始终保持,它强烈突出了此段旋律的抒情性。第二乐句“片片花瓣在春风中倾吐芬芳”出现了两处四度和五度跳进,使音乐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将情感抒发推至高潮。B段的第三乐句是对A段的第二乐句和第三乐句的音乐进行了和声重组,以激情的抒发扩展了A段的音域,并拉宽了整部作品的节奏,从而使心底的情感波澜壮阔,然后再以A段结束时的旋律进行再现,使两段音乐情绪既强烈对比,又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本段为混声合唱,男声部要有相当充分的头腔共鸣,而女高的音色要相对柔和,但高音区还要保持声音的穿透性。前两个乐句都是以强拍位置的后半拍起拍,把握好此处旋律的律动和流畅。第三个乐句中三个“回答老师”要做好不同的处理,第一个力度相对最强,并且富有激情,因为它递呈了第二乐句的高潮部分,第二个力度稍弱,第三个力度最弱,但一定要深情并连贯流畅地演唱,并且注意气息的控制。B段的结束处要与A段相照应。
尾声(30—36小节):重复了高潮句,三个“回答老师”与B段的力度相比就相对较弱一点。“当年的祝愿”此处的伴奏又回到了A段相互交织的节奏型,使全曲得到了统一,同时也增强了结束感。最后也结束在起始调“降E”大调上。
尾声处要用更加真挚的情感演唱,女高音声部在32—33小节出现大跳时要用连音唱法使音乐更加连贯流畅,34小节的女低音声部要加强中低音区的音色。
三、指挥提示
此曲的指挥为四拍图式,节拍为:强、弱、次强、弱。而本作品大部分乐句的起拍都在第一拍的弱部分,因此在指挥时一定要把后半拍进入的“点”指挥的清晰简洁。
本作品的前奏部分:伴奏的起拍,以第一拍的弱部分为预备拍,四个32分音符带出第二拍的强音mf,而后伴奏的每个连线的第一拍都应加强。指挥在1—3小节以跟为主。第4小节开始原速,在合唱进入后,伴奏在对应合唱中第5小节的强拍休止符、第7小节的休止符、第10小节的强拍休止符都应当稍强。以伴奏的强音带出合唱的第一拍弱部分的起音。
A段:在指挥合唱时,第5小节以伴奏的强音为主,给合唱的拍点要清晰,并以mf的力度指挥,指挥时除了起拍以点为主,在旋律指挥时要有连贯感,给人流畅的感觉。在第7小节以mp的力度将“点”明确,连接的下一个乐句由弱渐强,左手由内向外显示出力度渐强,第二句“寄来赤诚的怀念”由强先渐弱,在“怀”字的旋律中再出现一个弱到渐强再到渐弱的弧线。
在A段和B段间的间奏:当合唱唱到A段的结尾处“念”字时,在这个小节的第三拍伴奏进入,此处要给伴奏一个明确的提示,紧接着还要给合唱部分一个此段结束的手势。然后继续以f的力度带着伴奏由强渐弱进入B段。
B段:此段的伴奏是以柱形和弦节奏为主。但第一拍和A段相比有明显的p的感觉。而第14小节开始,合唱部分的拍点还是要很清晰,但力度却是pp,前两个乐句分别都出现了由弱pp、渐强到mf、再渐弱到pp的变化。18小节第一拍要先给男声声部一个起拍sf即突弱到p,第二拍左手给女高声部由mp开始,而第三拍用右手提示女低声部的进入。这一个小节在指挥时眼神对每个声部的提示十分重要。在19—20小节中,男高、男低、女低哼鸣的同时,要给女高声部一个弧线的指挥,然后慢慢渐强进入此曲的高潮部分。三个“回答老师”是此曲的情绪高潮部,第一个“回答老师”指挥时用大臂带动,强调第一拍,第四拍预备后一个小节的mp,第二个“回答老师”将手臂放低一些,控制动作的幅度,第三个“回答老师”是手臂最低位,幅度最小的,到24小节哼鸣男声和女低声部由sf即突弱到p,并提示女高换气,再慢慢渐弱,在25小节最后一拍以一个小拍点强调休止符和十六分音符。此段合唱结束处,将合唱声部结束,很自然地带入间奏。
尾声:33小节还是给男声和女低哼鸣指示,并提示女高音换气,从“当年的”开始渐慢并渐弱,手势由外向内慢慢收回来,不能急。最后三个小节自由延长,但自由延长的拍数要预先设计好。最后将合唱和伴奏以很弱结束。
四、结语
本文从音乐解析和指挥实践两个方面略谈《飞来的花瓣》这首合唱作品处理,旨在引起合唱指挥教学的较为广泛的讨论。因为合唱队是一个团体,指挥则是这个团体的灵魂。对音乐进行合理的分析是一个指挥带领合唱团进行二度创作,并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而且只有具备这样的前提,指挥者才能真正设计出符合音乐情绪需要的手势和肢体语言,并付诸合唱实践。
参考文献:
[1]朱咏北.合唱与合唱指挥普修教程.
[2]杨鸿年.合唱2.
[3]马革顺.合唱与合唱指挥简明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