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寻求民族融合,促进共同发展”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遵循的根本依据,通过剖析民族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总结基本经验,探求重大意义,对于我们下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地区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对事关民族工作全局和长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发展道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基本情况
新中国的建立,使我们第一次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了民族平等,形成了新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基本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就是要在政治方向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工作主题上,要坚持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发展;在制度设计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开拓创新。只有政策统筹到位、顶层设计缜密、工作部署稳妥,才能不断增进各族人民的福祉,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对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历史脉络
毛泽东作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设计者和奠基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上的创新,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新局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终确定为我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民族发展道路又有新的创新,提出“三个体现”和“三个不容”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就做好民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要论述,全面分析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论述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刻阐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和着力重点。同时对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做出了“八个坚持”的精辟概括,对于我们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三)现阶段民族发展面临仍然面临挑战
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好的,民族团结的基础是扎实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和加强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各民族之间的跨区域交往交流交融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密度进行,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更加复杂,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易发高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主要经验
新中国成立之后,结合中国国情,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发展理论,总结出一系列经验做法。
(一)坚持统一领导与区域自治相协调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色: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一个国家所代表的是全民族的至高利益,只有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全统一完整的前提下,国内各民族才能充分行使其自身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时应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首位的原则,坚决抵制和严惩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关系的行为。
(二)统筹自治地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出现了新的民族问题,自治地区发展落后与沿海相对发达地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上去了,少数民族群众才能安居乐业,边疆才能巩固,国家才能安定繁荣。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而只有在稳定的前提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才能进行大胆的改革和良好的发展。当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求得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推动民族发展,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根本出路,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基本保证。
(三)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五位一体”建设布局的基本要求,关系到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发展的根本利益。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从过去采取掠夺方式进行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变为寻求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采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方式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实施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的战略,是对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共同设计,这不仅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证基础,而且也会为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是我国在解决民族问题,发展民族区域时形成的重要成果,对于指导理论的发展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包含一系列原则和方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的形成与发展,也对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扬。首先,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有着自身的规律,民族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趋势也是如此,同属于历史范畴问题。其次,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这是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社会发展总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再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各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也是一种民族不平等的现象,提出了真正的民族平等理论。最后,民族团结的主要内容就是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维护祖国的安全统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发展道路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则是根据我国国情走出的一条民族发展之路,一方面它讲究各民族平等独立,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区域性自治制度,具备一些独立的权力,保障本民族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又倡导民族融合,在共同的纲领和目标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
(三)道路是各族人民走向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八大后,习主席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各民族共同奋斗提供了目标指引,向往美好生活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一方面,各民族和谐相处,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国家才能心无旁骛谋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国家发展了,一系列成果才能惠及全体人民,由全体人民共享。因此,谋求一条稳定和谐的民族发展道路,对于国家发展,对于民族融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国家民委党组.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4(15).
[2]王三运.奋力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求是,2015(8).
[3]蒋连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形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6):62-66.
[4]徐风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96-99.
[5]李增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方略[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16.
(作者单位:西安政治学院)
关键词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对事关民族工作全局和长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发展道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基本情况
新中国的建立,使我们第一次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了民族平等,形成了新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基本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就是要在政治方向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工作主题上,要坚持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发展;在制度设计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开拓创新。只有政策统筹到位、顶层设计缜密、工作部署稳妥,才能不断增进各族人民的福祉,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对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历史脉络
毛泽东作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设计者和奠基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上的创新,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新局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终确定为我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民族发展道路又有新的创新,提出“三个体现”和“三个不容”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就做好民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要论述,全面分析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论述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刻阐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和着力重点。同时对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做出了“八个坚持”的精辟概括,对于我们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三)现阶段民族发展面临仍然面临挑战
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好的,民族团结的基础是扎实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和加强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各民族之间的跨区域交往交流交融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密度进行,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更加复杂,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易发高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主要经验
新中国成立之后,结合中国国情,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发展理论,总结出一系列经验做法。
(一)坚持统一领导与区域自治相协调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色: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一个国家所代表的是全民族的至高利益,只有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全统一完整的前提下,国内各民族才能充分行使其自身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时应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首位的原则,坚决抵制和严惩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关系的行为。
(二)统筹自治地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出现了新的民族问题,自治地区发展落后与沿海相对发达地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上去了,少数民族群众才能安居乐业,边疆才能巩固,国家才能安定繁荣。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而只有在稳定的前提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才能进行大胆的改革和良好的发展。当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求得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推动民族发展,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根本出路,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基本保证。
(三)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五位一体”建设布局的基本要求,关系到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发展的根本利益。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从过去采取掠夺方式进行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变为寻求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采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方式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实施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的战略,是对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共同设计,这不仅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证基础,而且也会为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是我国在解决民族问题,发展民族区域时形成的重要成果,对于指导理论的发展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包含一系列原则和方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的形成与发展,也对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扬。首先,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有着自身的规律,民族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趋势也是如此,同属于历史范畴问题。其次,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这是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社会发展总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再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各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也是一种民族不平等的现象,提出了真正的民族平等理论。最后,民族团结的主要内容就是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维护祖国的安全统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发展道路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则是根据我国国情走出的一条民族发展之路,一方面它讲究各民族平等独立,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区域性自治制度,具备一些独立的权力,保障本民族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又倡导民族融合,在共同的纲领和目标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
(三)道路是各族人民走向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八大后,习主席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各民族共同奋斗提供了目标指引,向往美好生活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一方面,各民族和谐相处,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国家才能心无旁骛谋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国家发展了,一系列成果才能惠及全体人民,由全体人民共享。因此,谋求一条稳定和谐的民族发展道路,对于国家发展,对于民族融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国家民委党组.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4(15).
[2]王三运.奋力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求是,2015(8).
[3]蒋连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形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6):62-66.
[4]徐风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96-99.
[5]李增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方略[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16.
(作者单位:西安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