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空想社会主义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nfe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8 世纪后期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彻底革新了西欧的生产方式,从而为西欧和北美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提出了改造资本主义和建立理想社会的种种设想,其中的社会和谐主张则是他们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虽然他们的思想过于理想化,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因而被称为“空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思想的闪光点越来越为后人所重视。
  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谐社会
  
  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工业革命前期,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都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整个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就促使包括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内的许多社会精英对现有制度的发展进行探索。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提出要改变旧制度的不合理因素,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因为当时社会的突出问题是对抗、冲突的普遍化,所以他们在设计理想的社会制度时,就把社会和谐放在了突出地位。19 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的杰出代表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二、空想式社会主义主要特征及其悖论分析
  一 空想社会主义的特征及其分析
  1.经济上的公有主义、小生产主义和平均主义。大多数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经济的私有制是万恶之源,财产公有制和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是它们的共同理想。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莫尔在《乌托邦》中指出:“在乌托邦,全部社会财富是大家所公有的,不管什么产品,都汇聚到指定的市场,家家户户到市场领取全部所需要的东西,不付钱,也不受数量限制。”乌托邦实行财产公有、按需分配,其前提是物资非常充足,产品非常丰富。
  2.社会生活上的高度共有主义、计划主义和公开化。公有、共享、统一、公平的思想可以说渗透到空想式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乌托邦社会人口是计划的,城市人口多了就强制划配给农村,整个国家人口多了,就向国外移民;吃饭是公共的,人们均在指定的公共食堂吃饭;房子是轮住的,每一住户可以任人自由进入,而且住房须每隔十年用抽签方式调换;没有迁居和旅行自由.
  3.思想意识上的高度垄断、统一和计划化。为了保证步调一致的社会生活,空想社会主义实行思想意识上的高度统一。空想式社会主义社会模式中没有言论自由,莫尔的乌托邦社会规定:“在议事会外或在民众大会外议论公事,一律以死罪论。”莫尔说:“若干乌托邦人尊敬以道德或荣誉著称的先贤,把他当做神,甚至最高的神。”
  4.政治上的形式上的选举制、事实上的终身制和严格的极权制。用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来实施公有、共享、公平、统一的这一共产主义幸福生活目标是大多数空想式社会主义者阐述得最不完美、最感困惑和矛盾的问题。要实行统一生产、统一分配、统一生活的社会,必须有严厉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管理制度和高度垄断的意识形态制度,这几乎是空想式社会主义国家必然或不得不选择的无奈的道路。
  三、空想社会主义的功过评价及其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他们没有能够进一步洞察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只能从抽象的理性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道义上的谴责,而不可能正确的阐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不能深刻的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更不能通过对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考察,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二)他们不能正视和预见无产阶级的力量,仅仅是同情无产阶级。
  马克思指出:“在她们的心目中,无产阶级只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忽视了无产阶级的力量,“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主动性,看不到它所持有的任何政治运动。”因此他们无法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也不可能认识到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与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
  (三)他们寄希望于上层和富人,排斥一切革命行为。
  “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一些小型的、当然不会成功的试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三大空想主义者以为通过宣传、呼吁、试验就能说服社会上层,寄希望于上层“良心发现”,一夜之间就过渡为社会主义。因此,他们无法认识到革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唯一手段,也无法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发展生产力。
  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设计和谐社会时,都主张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步的生产工艺、严密的组织管理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共同福利。为了提高生产力,他们甚至承认了私有财产积极意义,允许资本、土地、生产工具及个人存款入股分取红利,以此来激励私有者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增进社会成员的共同福利。
  (二)必须把尊重劳动作为社会首要的价值取向。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最鄙视不劳而获。圣西门曾以寓言的方式设想,如果法国所有的贵族、教士、官吏都在一次海难中死去,这种损失对于社会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假如法国失去了所有最博学的知识分子、有才干的银行家、工厂主、商人、技术工人和农业生产者,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三)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相结合。
  在空想社会主义者设计的和谐社会中,一方面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对社会贡献大小分配,鼓励人的个性和才华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现;另一方面要平均分配生活必需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四)重视用道德劝导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和谐。
  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运用伦理道德和理性原则来设计理想社会,用理性的原则来改造社会,这固然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所在。但是不可否认用道德的手段来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有其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
  [2]傅立叶选集( 第4 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47
  [3]欧文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3
其他文献
摘要:如今的社会文学似乎逐渐在失去其传承了几千年的魅力,越来越少的能得到人们的青睐,即便是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文史哲类的书少也有人问津,同学们整日津津乐道的多数是偏向于追求时尚与物欲的享乐话题,快餐式的作品取代了古今中外高品味的文学作品。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传统文化修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大学生    一、加强大学语文教育: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大学语文
期刊
摘要:在煤矿巷道掘进中,我们经常碰到过各种煤层的实际问题,给我们巷道掘进工作造成了困难。在过去的过煤层巷道掘进中,大都采用传统的架棚支护,由于巷道的缩小,严重影响了矿井的回风,威胁着安全生产。  关键词:煤矿锚网喷支护    一、锚、网、喷支护原理   锚、网、喷支护支护的锚固作用主要改善围岩的受力状态,将其由二向应力状态转化为三向应力状态,约束剪胀变形提高岩石自身强度,从而起到加固围岩、提高其自
期刊
摘要: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如受到侵犯应得到司法救济。现今,高校学生的受教育权不时受到侵害,但理论的禁锢和实体法律的不完善使得难以寻求司法救济。在人权保障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加强对学生受教育权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学生受教育权可诉性司法救济    一、引言  在我国,受教育权利是一项宪法性质的权利。宪法第46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一规定
期刊
摘要:当今的教育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会主动的获取知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探讨了教学过程中让主体与主导和谐统一的策略。  关键词:主体主导数学教学    当代教育界认为,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能够自己主导学习和工作的人才,而不是等候指导的下属。所以,学校教育的趋势也应该成为由学生主导学习的过程及方向,而不是由旁人指示及安排。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
期刊
摘要:异化在青年马克思和卢卡奇的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但由于时代的差异以及继承的理论资源的不同,二者在对异化的理解,异化的产生,异化的表现,异化的扬弃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卢卡奇异化    “物化”或“异化”理论问题一直是当代哲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学界尤其关注的是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和马克思的“异化”思想的比较问题。本文探讨的二者早期异化观的比较问题,首先
期刊
摘要:推动我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深入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主要内容等, 探索其有效的宣传、普及、教育手段和途径。从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得到普及,并成为大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为指南。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我国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期刊
摘要:非政府公共组织也就是除了政府以外的以服务与社会大众的组织,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许多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合法性值得我们去质疑,某些组织为了私欲滥用权力,严重破坏社会次序,危害了广大民众的公告利益,本文以我国第三部门的完善和发展来探讨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合法性建构。  关键字:非政府公共组织第三部门    关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某些学者主张采取一种剩余定义法,也就是除了政府
期刊
摘要:宗教宽容是在洛克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洛克在《论宗教宽容》一书中基于对人的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和人类理性的缺陷的分析,系统而明确的阐述了宗教宽容的思想,提出宗教信仰自由原则和政教分离原则。本文试图通过对洛克的这一思想的考察,并通过与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比较,把握宗教宽容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宗教宽容宗教政策信仰自由意义    一 洛克提出宗教宽容思想的背景  (一)基督教的不宽容传统
期刊
摘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使许多人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这主要是因为,虽然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在社会主义本质所在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实现共同富裕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秉承“四信”的原则,发现问题,解
期刊
摘要: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一直备受学术界和思想界的关注,是近代以来哲学家进行其哲学构想时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该问题也规定了近代以来西方主流哲学构建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在当今科学和哲学危机的时代,如何正确的理解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已变的尤为重要。本文拟从历时态和共时态两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思索。  关键词:科玄论战自然科学异化理性主义工匠传统    为了克服以往研究者对科学与哲学关系问题研究过程中的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