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重证据法”到“史料实证”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cm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证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唯物求真的意识是历史学科追求的核心价值。从史料实证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王国维在《古史新证》里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值得借鉴,其作为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历来深有影响,被众多史家奉为圭臬。随着新技术、新方法被引入到考古学领域,现代考古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是利用地下之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还是利用纸上之材料证明出土之材料并自证[1],将其作为一种方法论引入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重事实、重证据为特征的实证意识,形成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
  一
  用地下材料补充、印证纸上材料古已有之,宋代以来的学者就利用金石材料印证古史。根据历史学者研究,可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学术理据概括为:将地下之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相互比较、结合,以证明、证伪和补正历史。[2]二重证据法,实际上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材料与纸上材料并不一致,但前者可以补充、纠正后者;二是地下材料与纸上材料具有某种一致性,前者可以证明后者。
  在西方,history这个词一直具有二意性:历史实在过程(史事);作为表达此过程的文字表现(史书)。[3]无论是地下之材料,还是纸上之材料,都是对历史的记录,是同源的,是对历史实在过程的记录。但在流传过程中,纸上材料几经传承,会因夹带后人的附会、误解、讹传而导致信息损耗和误录;地下之材料信息保存较为完整,但多数只为个案,且因年代久远,今人对于信息的解读就很难。[4]两种同源是因流传方式不同而出现差异的材料,互相补正、证伪,用“表达过程的文字表现”实证“历史实在过程”。这就是二重证据法的基本学理概括。从方法的应用上看,二重证据就是指地下之材料和纸上之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一是纸上材料记载基本正确、可靠,地下材料可对其作出证明,二者都可成为证据;二是纸上材料记载存在错讹、附会或后人篡改的情况,地下材料证明其有伪,或不可靠,二者也能成为证据;三是纸上材料的记载有缺失、遗漏,地下材料可以对其作出补足或补充,故也能成为证据。”[5]从近年来考古学和历史学学术研究的成果来看,三种情况都存在。
  以此来推导,如果将“二重证据法”引入历史教学,我们可将其改造为“二重实证法”。二重实证的过程既要求同,也要立异。按照这个思路和方法:一方面,如果是以纸上资料为本,我们可以先用纸张材料(文本资料)去推导、证明一个史事,然后再用地下之资料(实物)加以求证,这叫求同。也可以用实物材料质疑纸上材料反应的史事,这叫立异;另一方面,如果以地下之资料为本,我们可以用纸张材料解读,补充证明实物资料。也可以用纸上之材料质疑对地下之材料的解读。“二重实证”包括了补正和证明两个向度,既可以证明求同,也可以辨伪立异,具有“疑”与“信”,“破”与“立”两个方面的功用,质疑基础上的以实证为方法的批判思维,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思维能力。
  如七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解释为因“遇上大雨”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陈胜和吴广说:“我们因雨误期,是要被斩首的”,遂揭竿而起。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此说后已成为通论,并被经常用来佐证秦法之严苛,说明秦的暴政。但通论是否就是不可动摇的呢?我们可以给出考古材料加以考辨。
  根据《云梦睡虎地秦简·徭律》记载:“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水雨,除興。”意思是说为国家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甲。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这与《史记》所载大相径庭。问题是:到底哪一记载才是真实的历史呢?
  这就需要考察这两则材料的来源,《史记》成书于西汉武帝时期,其作者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公元前209年,已不属于同一时代。但1975年11月在湖北省孝感地区云梦县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为秦朝一位叫“喜”的基层官吏所著。喜生于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王政元年,喜年仅17岁即登记名籍为秦国服徭役,尔后历任安陆御史、安陆令史、鄢令史、治狱鄢等与刑法有关的低级官吏,他在秦王政三年、四年和十三年曾三次从军,到过秦的几个郡县,最后亡于任上,他亲身经历了始皇亲政到统一六国的整个过程。记载喜一生的文书《编年纪》,记载了秦最辉煌的时代。因为喜是这一段历史的亲历者,他的记载相对来说要比60多年后的司马迁所记更加贴近真实,《云梦睡虎地秦简》相比较于《史记》就更为可信。
  在这一案例中,用考古发现秦简来质疑纸上之《史记》。一方面,对于秦王朝严刑苛法,秦始皇暴政的常识性认识是“破”,取而代之的是对秦王朝依法治国的全新认识,这是“立”。特别是以喜为例,可以看到秦朝基层官员的工作概貌。另一方面,对于《史记》这样一部金科玉律式史料的质疑,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实证意识。
  二重实证也可以用地下之材料补证地上之材料。比如在学习《明朝的中外关系》这一课题时,完全可以用考古发现来证明郑和船队的航程。首先是纸上之材料:亲历者马欢所著《瀛涯胜览》,据该书记载,郑和船队到达了非洲并且发现了一种叫“麒麟”的神兽,其实就是长劲鹿。那郑和船队是否真的到达非洲并见到了长颈鹿呢?我们可以通过2013年非洲发现的“永乐通宝”这一考古发现来补证,根据《文汇报》2013年3月15日报道:美国芝加哥的菲尔德博物馆13日说,该博物馆与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考察团日前在肯尼亞的曼达岛出土了一枚距今约有600年历史的永乐通宝。这枚钱币由铜、银混合制成,中部有一小方孔。由于钱币上铸有“永乐通宝”字样,研究人员判断,其铸造年份应处于中国明成祖朱棣在位的1402年至1425年间。(《肯尼亚出土明代永乐通宝,证明郑和曾到过非洲》)。这说明永乐年间的确有人到达了非洲。这就是用地下之材料补证纸上之材料。   二
  历史学首先是一门基于史料分析的“实证”学科。王学典教授的观点是:历史学是一门带有科学(实证)属性的解释学,科学性(实证)是历史学的一个属性,但不是历史学本身。[6]但有研究者将史料实证理解为历史解释之一种,认为“史料实证”是“历史解释”之一种,[7]此说与实际不符。如果历史学是一门科学,那实证便是其方法论。史料实证体现了唯物史观的“论从史出”,实证的过程就是求真的过程,得出的是真实的史事,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改变的。历史解释是指如何去理解、解读被证实的史事,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历史解释以实证为前提,对未被实证的史事或存疑的史事进行解释,都是毫无意义的。对于尚不能进行实证的历史问题,如二里头遗址与夏朝的关系问题,可以进行假设并展开推理,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种推理一定是要以客观可靠的史料为依据的。所以,合理的历史推理并不属于“历史解释”的范畴,而是“史料实证”的方法之一。“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并非从属关系,而是历史学习的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被“实证”后的真实史事才能用来进行“历史解释”,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
  “历史研究还是以求真为其最终目的”[8] ,历史学习亦是如此。虽然纸上之材料的历史记载总是夹带后人的附会、想象;地下之材料也因年代久远而难以解读,或者只是历史的边角。但通过二重实证法,利用辨别、分析,我们可以探求历史的本真,然后通过对个案之间的关联,建构立体历史,然后站在今日的立场对其作出理解、诠释和评价。
  如果将求真作为历史学科的追求,那最能体现学科本质特征的应该是追求史事真实的“史料实证”,而非观点多元的“历史解释”。虽然历史课兼具人文素养培育,要注重“家国情怀”的培养,但我们决不能本末倒置,将历史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相对于“历史解释”而言,培育学生的“实证”素养,更应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任务。
  三
  历史课堂上的二重实证法,并未只立一真,不求流变的碎片化研究,而是要将历史的“原型”和“意义”相结合,既要实证“睹物”,也要理解“思人”。所谓“原型”是指关于人物、事件、概念学说等相对稳定的叙事结构,而“意义”则是指对人物、事件的认识和评价,或对概念学说的阐发。所谓历史就是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记录者围绕某一个原型,同时根据不同的意义理解,做出的不同叙述、表达和解读。[9]按照这个模式,对于历史材料的使用就要考虑人为的因素,某一历史材料是否真实的反映史事,对于文字记录者主观因素的考察就要被考虑进来。表现在历史教学中,就是要在材料的使用中,通过二重实证发现差异,并分析差异的原因是记录者出于什么目的“篡改”和“作伪”的。
  首先,历史教学既要立其真,也要穷其流变。既要考证流变中的个体,也要注意将个体放到整体中去探究。我们在实证中除了历史材料提供的信息,也要考虑宏观时空背景。脱离具体时空条件,很容易出现认识的偏差。
  其次,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用实证的方式来解决。比如说学习西汉建立之初的治国思想和政策时,可以基于实证总结秦代的政策得失,然后让学生们从秦的得失中梳理汉代初期政策的基本方向,这就属于基于实证的推理。但推理既要基于实证,又要过程合理,符合逻辑。
  第三,应该将历史教学区别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的首要目的是探明历史的究竟,而历史教学是要通过学习历史,了解思路,掌握方法,培养学生求真的精神,实证的意识。这也是作为历史教学的“二重实证法”与作为历史研究方法的“二重证据法”的不同之处。
  第四,相比较于顾颉刚“层累说”的疑古思想,王国维的“素地说”释古思想更有助于求真思维培养,“层累说”中对于未得证实之史事的质疑思维,也是值得借鉴的。所以,历史思维的培养要兼顾“疑古”与“释古”两大流派的思想。使用“层累说”质疑史事时,一定要用“素地说”的思想来求证。
  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是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历史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学生看到的历史是真实的历史。不同于哲学追求的思辨,也不同于文学追求的秀美,史学追求的是真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体验过实证的过程,就不会对他见到的史事产生怀疑,这本身就是历史教学的失误。从质疑精神和批判思维塑造的角度看,无论是二重实证法的补正还是辨伪,“立”与“破”的学习过程都是求真的过程,有此基础,方有对历史的解释和家国情怀的培养。
  【注释】
  [1]陈寅恪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将王国维的学术内容和治学方法概括为三目:“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见陈寅恪:《王静安遗书序》,《王国维遗书》,第一册,第1页a-b。
  [2]参见李锐:《“二重证据法”的界定及规则探析》,《历史研究》2012年第4期;梁涛:《二重证据法:疑古与释古之间——以近年出土文献 研究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3]李幼燕:《顾颉刚史学与史学符号》,《历史和伦理:解释学的中西对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5页。
  [4]参见李锐:《“二重证据法”的界定及规则探析》,《历史研究》2012年第4期。李锐在文中将历史信息的传递和保存概括为了“选择性接受”和“偶然地留存”。
  [5]梁涛:《二重证据法:疑古与释古之间——以近年出土文献 研究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6]王学典、孙延杰:《实证追求与阐释取向之间的百年史学——兼论历史学的性质问题》,《文史哲》1997年第6期。
  [7]如何成刚,沈为慧就在肯定了“史料实证”是做出合理“历史解释”的基础与前提的情况下,又认为“史料实证”是“历史解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史料实证”在本质上属于“历史解释”的范畴。见何成刚,沈为慧:《“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关系初探》,《历史教学》2017年第17期。
  [8][9]梁涛:《二重证据法:疑古与释古之间——以近年出土文献 研究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其他文献
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近年来“史料实证”风头正劲。然而当每逢开课必“证史”时,新的问题出现了。  李惠军老师曾这样描述某些史料实证教学乱像:在原本完整的历史序列和本该顺达的教学流程之间,唐突和生硬地嵌入若干史料,老师不断地提问“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证史价值如何”“怎么样加以补证”“发现了什么信息”,致使历史序列和教学流程被分割为琐碎、离散和断裂的片段。好端端的历史课变为了无休止的史料考据和不伦
2014年高考在万千学子和社会各界的期待中悄然落下帷幕,世事轮回,2015届的同学们又将扬帆启程。作为学生的领路人——高三任教老师,a应以2014年高考试题为风向标,分析试题特点,探寻考试规律,瞄准复习方向,优化复习规划、落实备考措施。反思我们的教学,究竟离高考要求还有多远?  启示一:明年高考考什么?  2014年政治科高考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彰显基础性。试题沿袭了近年来的一贯做法,突出核心知识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深度学习成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途径。“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2]本课以唐德刚先生的“历史三峡论”为线索,让学生
探究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一种主体能动性下的认识模式。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探究”概念在杜威教育思想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从哲学层面深化了对“探究”的认识。借由“探究”的概念,杜威形成了“探究认识论”的思想,并实现了对传统认识论科学化、实践化的改造。[1] 经过笔者教学实践发现,“探究认识论”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可以得到大幅的提升,这也是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提升学生
感情是文章的生命。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这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真挚的情感。 “真挚”指文章的感情要做到真实诚挚,不矫情,不造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真挚”是历年高考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之一,它要求我们所抒发、描绘的感情来自我们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体验,并做到文中有生活,能满足于生活的真实。    一、深入
“图,指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像。”[1]歷史教学中所使用的图片称为图片史料。有学者指出这些图片史料分“原始性图片史料”和“再造性图片史料”。“前者指文物、文献、人物等的照片、拓片等;后者指后人根据史料想象而做的历史图画,如历史人物画像、历史地图、漫画等。”[2]近三年全国卷第31题(以下简称“第31题”),常用三种再造性图片史料来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  一、三种图片介绍  1.漫画  漫画,指
【考纲解读】  高考作文的语言基本的要求是“通顺”,包括语言的“通”和“顺”两个方面。“通”指语句合乎逻辑,没有语病;“顺”指句子连贯,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高一级的要求是“有文采”,包括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即在具体写作中,要尽可能地选用恰当精妙、新鲜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还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地变化句式,并熟练运用多种修辞,使语句意蕴深远
在河北省高阳县,发生了一件荒唐事儿:一宗近400亩的地块,从住宅用地被调整为商业用地,紧接着又调回住宅用地。不到3年时间,经过两次调规,导致最初拿地的企业融资失败、土地易主,企业最终破产。  有当地人称之为“儿戏调规”,并揣测当地政府实则是在为接手的地产企业牟利。  只要稍微捋一下,就不难弄清该宗涉事土地的调规缘由及过程,也不难发现当地政府、部门在土地调规问题上是多么随意。  据高阳相关负责人称,
10月31日,2020第二届中国医师公益大会在北京饭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指导和支持,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北京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联合主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曲凤宏,为抗击疫情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李兰娟、王辰等领导、嘉宾出席。  “同呼吸,共命运”,本次大会旨在为宣传抗
一、最近三年高考小说阅读的题目类型及内容  1. 选择题。高考小说阅读的选择题一般为五选二、差别赋分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人物性格和心理分析、故事情节作用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分析、表现手法作用分析、小说主题概括和审美取向分析、语言风格赏析等。  2. 简答题。在简答题中,人物形象分析是历年必考题,如“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其次是某种物象在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