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中作乐的思想者
我与吴藕汀(1913—2005)订交,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30余年来,于江南水乡小镇一隅,他虽每天为柴米油盐忙碌,但自号“药窗书屋”、“画牛阁居”_的陋室,以及他那份苦涩中的闲适,似乎属于另一个世界。吴老哪怕是在最困难甚至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也始终和颜悦色,诚待周围的人,融洽无间。其情其景,追溯其源,我想,这大概与他素来信守人不能“跪着吃饭”的精神有关。
近日,小汀兄把《十年鸿迹》上下两册(中华书局2010年10月版)赠予我。每晚于灯下展读时,我犹如读到了另一种《中国大百科全书》。在这些文字背面,使我领略了“人是最脆弱的,但又是最坚强”的深切感受。
迄今,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我到吴老家中,他正在画一幅名为“冬”的画。环望他家,四壁皆空,他睡的木床只是在砖地上用四堆砖头搭起的一个竹铺,上面仅有一床破花絮当被,真可谓“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又看到旁边有一只小花猫,正在打瞌睡。正值秋冬之际,我瞧着那飘着雪花的画面,坐在老屋中,寒床、寒气,冷风直透进身骨,感觉格外的寒冷。
吴老自己曾写道:
我在病榻上写《烟雨楼史话》时,狸猫天天偎依着我,使我败絮的被池里,增添了温和的暖气。所以我一见这本书,就好比看见我的狸猫。(见《猫债》)
几十年在外乡,在漫长的政治运动中,几乎无亲朋好友往来,作为一个思想精神的孤独者,他当时的处境和内心的伤感,确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述。然而,从吴老留下的众多诗作中,还是能体味到一种虽处困厄,但对人生之真谛依然执着追求的情怀。
暗壁藏乌鼠,残书蠹自鱼。夜深无寐月儿孤。却忆花阴,描出捕蝉图。埋骨红薇树,丧身绿蝶裾。楼头青草几番枯。对此愁宵,思念小狸奴。
这样苦中作乐的意境,惟人文精神升华者方能达到。只有吴老这么达观的人,才足以自解、自慰,甚至诙谐地自嘲。
到了70年代末,虽政治环境有所变化,但吴老生活仍一贫如洗。1979年秋,老友沈侗楼将去皖北,吴老送行,有诗云:
强作欢颜酒一樽,欲言无语愧闲人。终违心意阳关曲,云散星离暂且分。
又说:
堤畔垂杨丝欲竦,从今唯望雁鸿书。乡音付与骊歌唱,寂寞浔溪百草庐。
当时,吴老居嘉业堂藏书楼旁一小桥边,诗云:
惜别河桥欲断魂,一帆风顺送征君。此行千里归来早,莫忘高堂倚里门。
这三首诗,既道出了与老友别离时的愁绪满怀,又写出自己困顿、孤寂之情状。我读吴老诗不多,但觉得他的诗风朴实自然、情感丰盈,诗中意韵不逊古人,畅达易懂,恰是那时代厄运的真实的记录。
吴藕汀出身于富商之家,曾一心想投笔从戎,却未能如愿。正因于此,日后他的诗词、画印,所发时评等,无不打上叛逆且先锋之烙印。他写有一诗叫《立报》,表明他对国内外消息、时局的关注。诗曰:
志虽狭小大园场,祷杌纵横满纸张。海外传闻容易读,有关要事载端详。
他曾说:“我从十七八岁起,就对国际时事格外关心。这种自发性的兴趣,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影响。”所以,吴老的遗作,无论从何角度看,处处有新意,总有动人处,总给人从寂寞中走出来的希望,从不沉溺于愁闷之中。
吴老曾记叙:
辛酉年初八,沈侗楼、单培根两兄同来南浔顾我。与之游小莲庄,访王孙乐兄。两兄虽不能饮,但杯酒之欢,在所难免。吟诗作画,以至三鼓。……次日两兄去苏州,我有《岁寒三友》词“送侗楼、了叟之吴门”云:“丹青遇合度深宵,鸡唱来朝。蒙蒙细雨,昧昧薄晴,分手河桥。甚处折杨,眼明枝上飘。匆匆聚首别魂消,去路迢迢。那得思君梦里,香雪纷纷满岭坳。目送转轮,茫茫无所聊。”
可以想见,他们那时穷愁潦倒,酒不会是上等的,菜肴也不会是高档的,但诗书画印,吟诵唱酬至三鼓,次日又在蒙蒙细雨中,送别诸友于河桥边流水旁……而在吴老的一篇篇诗文中,类似这样的从愁肠处升腾出境界的段落俯拾皆是。
70岁时,他有一首《阮郎归》词:
光阴眼看飞驰,莫言催老衰。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今但解颐。夕阳晚,晓鸡啼,相逢非昔时。排除烦恼望春归,放歌一阕词。
人生七十后,他从寂寞中走出,并以人生从头越之精神,走向更高的境地。他对金钱与名利淡如烟云,曾说:
我出身于较为富裕之家,钱我见者多矣。视金银之类,不觉其贵。得之漠然,失之亦不丧然。真可以说不知稼穑之不易,不信财物之不贱。虽遭劫运,性犹未改。诚无饭可以不吃,无衣可以不穿之念,故争名夺利,想也未曾想到。张心逸兄初次见面就说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没有做到,真有愧也。雨人、锦郎虽属新交,实同旧友。经常劝我卖画,能得薄酬,亦合情合理。我也知道,能得“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何尝不好。以俊秀的作品,换取低廉的代价,是正当的。倘使用拙劣的东西,骗取高价的行为,那是耻辱的。不过一般看来,仍以售高价为荣,取廉值为耻,此己根深柢固,不可逾越的了。但是我行我素,人言亦无可畏也。
我想,一个人雅到了家,或俗到了底,反而能走出象牙之塔,写出人人都能心领神会之妙文,古今中外,无不如此。吴藕汀在他的《十年鸿迹》里,所取大多是琐语偶谈,但令我们从中读出另一种中国文化,其涵盖了历史、民俗、考古、文字学、宗教等领域;初读之下,只觉是谈诗作画、友人酬唱、谈己评人,但从细微处以及字里行间,不时闪现出人生哲思、达人睿智,足见精神内涵之丰富。字里行间不仅充满独到见解,时有喟叹与对人生之幽默,其翔实的史料、引经据典与清词丽句,足让人神怡,还能读出其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它反映了时代风雨,是对社会的一个局部透视,更是折射时代的一面镜子。
特立独行的狂狷之士
生于上世纪之初的那些文化老人,无论遭遇多少坎坷,何种阻隔,他们总是在接续一脉相承的文化之源,按照自己的个性精神,执著地向前流淌,直至渐成大观。吴藕汀无疑就是其中之一。当然,吴藕汀与众多文化老人自有不同处,那就是他的特立独行,是文化生态上独树一帜的狂狷之士。如在《十年鸿迹》一书中,他常会发出一段与众不同之语,比如他对《三国演义》的看法:
我对曹操并无好感。《捉放曹》里杀吕伯奢,当然不是实事,而酰荀或、杀华陀却不是虚造。曹操之赎回蔡文姬,使其母子分离,匈奴此时无可奈何,实为势力所迫也。只得母子生离,夫妻诀别。《胡笳十八拍》犹在怀念自己生离的儿子,故在后部八拍之中,无一不流露她思念儿子的哀吟。故而曹操强迫文姬归汉,是为他粉饰太平,哪里是件好事,实质是一件万恶的恶事。同情曹操者并不是郭沫若一人,鲁迅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中说过:“……因当时正在黄巾兵乱之后,且又是党锢的纠纷之后,这时曹操出来了。不过我讲到曹操,很容易联想到《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我以为说曹操好话的人,都不是本份的人,鲁迅、郭沫若等等系一路之货也。曹操虽然文经武略,不可一世,自以深究兵术,熟读兵书。可只见了《孙子兵法》,这是吴孙子。偏偏齐孙子的《孙膑兵法》没有见过。我的书架上倒插有一本,真是见其未见之书,任你本事再大,这一点你就比不上人也,哈哈,好不得已煞人也么哥。
又如吴老对中国画坛的看法,也独树一帜:
我很想写一本《百年来中国画的动态》。但是年纪老了,又僻居一隅,资料难寻。沈侗楼兄(注:时任安徽阜阳师院美术系副教授)笔墨锋利,足可当得。他的条件,又可谓足够。但是他喜欢在画法上下功夫,对中国画的兴衰,则置之不顾,真使我非常遗憾。
百年以来,也可算是洪杨以后,中国画处于脱离政治的方向。一些人,有家有当,自命清高,不与外闻。闭门造车,专以仿古为事。一些人,宛如工匠,迎合主顾,不卖金钱,无以为生,专以鬻画为事。尽皆是“闭门不问窗外事”的人,任凭画坛,群魔乱舞,与己无干,毋动于心。此时就有一些画西洋画的人,在国外无人顾问,回到国里,招摇撞骗,也以中国画来抬高自己,作为骗人的手段。这些人既然已经不要中国画,而去学西洋画。到了国外,又回到中国来画中国画,你想还有什么好的东西。倘使洋画画得好,早在西洋立定了脚跟,回来作什么。可见在国外没有了出路,还有何说。好在国内的画家,都是昏庸之辈。只顾自己,不知画学之兴亡。于是被这伙懂得政治的艺术骗子,霸占了中国画坛,以致真正的中国画,已失去了地盘,被排挤出画坛之外,出现了用线条来改变中国画的怪现象。刘海粟、徐悲鸿等等,都是西洋画的失败者,中国画的破坏者。虽然现在要想有所改变中国画坛,恐已是无药可治的了。
又如,他对鲁迅于传统文化上之看法,也另有见解:
鲁迅非但不懂中医和中国画,他对中国戏剧也不懂。看他《南腔北调集》的《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里说:“……此后是将赠品送给萧的仪式,这是由美男子之誉的邵洵美君拿上去的,是泥土做的戏子的脸谱的小模型,收在一个盒子里。还有一种,听说是演戏用的衣裳,但因为是纸包好了的,所以没有见。萧很高兴的接受了。”这几句话,颇有轻视的味道。与他的《花边文学》里的《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二篇,很有异曲同工之谬。
有人说他“偏执怪异”,有人说他多“怪话”,也有人称他“逸士”,我都不敢苟同。我认为,在半个多世纪里,吴老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下,于“斗室中的天下”心无旁骛,惟有诗书印画、诸子百家伴着他。他心中自有一盏灯,在那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年代,他是一位清醒的思想者,也是一位痛苦的思考者。他于无奈与自觉中留下之文字,他对于人世间一切的拷问,你不论赞同或反对,足可启发人们。
在历史长河中,十年仅仅是一瞬间。《十年鸿迹》这部书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文化老人真实平常的内心世界。有人说:“每一位伟大人物,和我们同一空间呼吸的时刻,未必能理解他的价值;等到一朝谢世,时间造成了历史的距离,后辈才能看出他的精光异彩。”我非常认同。在我心里,吴老就是这样的人。
我与吴藕汀(1913—2005)订交,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30余年来,于江南水乡小镇一隅,他虽每天为柴米油盐忙碌,但自号“药窗书屋”、“画牛阁居”_的陋室,以及他那份苦涩中的闲适,似乎属于另一个世界。吴老哪怕是在最困难甚至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也始终和颜悦色,诚待周围的人,融洽无间。其情其景,追溯其源,我想,这大概与他素来信守人不能“跪着吃饭”的精神有关。
近日,小汀兄把《十年鸿迹》上下两册(中华书局2010年10月版)赠予我。每晚于灯下展读时,我犹如读到了另一种《中国大百科全书》。在这些文字背面,使我领略了“人是最脆弱的,但又是最坚强”的深切感受。
迄今,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我到吴老家中,他正在画一幅名为“冬”的画。环望他家,四壁皆空,他睡的木床只是在砖地上用四堆砖头搭起的一个竹铺,上面仅有一床破花絮当被,真可谓“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又看到旁边有一只小花猫,正在打瞌睡。正值秋冬之际,我瞧着那飘着雪花的画面,坐在老屋中,寒床、寒气,冷风直透进身骨,感觉格外的寒冷。
吴老自己曾写道:
我在病榻上写《烟雨楼史话》时,狸猫天天偎依着我,使我败絮的被池里,增添了温和的暖气。所以我一见这本书,就好比看见我的狸猫。(见《猫债》)
几十年在外乡,在漫长的政治运动中,几乎无亲朋好友往来,作为一个思想精神的孤独者,他当时的处境和内心的伤感,确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述。然而,从吴老留下的众多诗作中,还是能体味到一种虽处困厄,但对人生之真谛依然执着追求的情怀。
暗壁藏乌鼠,残书蠹自鱼。夜深无寐月儿孤。却忆花阴,描出捕蝉图。埋骨红薇树,丧身绿蝶裾。楼头青草几番枯。对此愁宵,思念小狸奴。
这样苦中作乐的意境,惟人文精神升华者方能达到。只有吴老这么达观的人,才足以自解、自慰,甚至诙谐地自嘲。
到了70年代末,虽政治环境有所变化,但吴老生活仍一贫如洗。1979年秋,老友沈侗楼将去皖北,吴老送行,有诗云:
强作欢颜酒一樽,欲言无语愧闲人。终违心意阳关曲,云散星离暂且分。
又说:
堤畔垂杨丝欲竦,从今唯望雁鸿书。乡音付与骊歌唱,寂寞浔溪百草庐。
当时,吴老居嘉业堂藏书楼旁一小桥边,诗云:
惜别河桥欲断魂,一帆风顺送征君。此行千里归来早,莫忘高堂倚里门。
这三首诗,既道出了与老友别离时的愁绪满怀,又写出自己困顿、孤寂之情状。我读吴老诗不多,但觉得他的诗风朴实自然、情感丰盈,诗中意韵不逊古人,畅达易懂,恰是那时代厄运的真实的记录。
吴藕汀出身于富商之家,曾一心想投笔从戎,却未能如愿。正因于此,日后他的诗词、画印,所发时评等,无不打上叛逆且先锋之烙印。他写有一诗叫《立报》,表明他对国内外消息、时局的关注。诗曰:
志虽狭小大园场,祷杌纵横满纸张。海外传闻容易读,有关要事载端详。
他曾说:“我从十七八岁起,就对国际时事格外关心。这种自发性的兴趣,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影响。”所以,吴老的遗作,无论从何角度看,处处有新意,总有动人处,总给人从寂寞中走出来的希望,从不沉溺于愁闷之中。
吴老曾记叙:
辛酉年初八,沈侗楼、单培根两兄同来南浔顾我。与之游小莲庄,访王孙乐兄。两兄虽不能饮,但杯酒之欢,在所难免。吟诗作画,以至三鼓。……次日两兄去苏州,我有《岁寒三友》词“送侗楼、了叟之吴门”云:“丹青遇合度深宵,鸡唱来朝。蒙蒙细雨,昧昧薄晴,分手河桥。甚处折杨,眼明枝上飘。匆匆聚首别魂消,去路迢迢。那得思君梦里,香雪纷纷满岭坳。目送转轮,茫茫无所聊。”
可以想见,他们那时穷愁潦倒,酒不会是上等的,菜肴也不会是高档的,但诗书画印,吟诵唱酬至三鼓,次日又在蒙蒙细雨中,送别诸友于河桥边流水旁……而在吴老的一篇篇诗文中,类似这样的从愁肠处升腾出境界的段落俯拾皆是。
70岁时,他有一首《阮郎归》词:
光阴眼看飞驰,莫言催老衰。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今但解颐。夕阳晚,晓鸡啼,相逢非昔时。排除烦恼望春归,放歌一阕词。
人生七十后,他从寂寞中走出,并以人生从头越之精神,走向更高的境地。他对金钱与名利淡如烟云,曾说:
我出身于较为富裕之家,钱我见者多矣。视金银之类,不觉其贵。得之漠然,失之亦不丧然。真可以说不知稼穑之不易,不信财物之不贱。虽遭劫运,性犹未改。诚无饭可以不吃,无衣可以不穿之念,故争名夺利,想也未曾想到。张心逸兄初次见面就说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没有做到,真有愧也。雨人、锦郎虽属新交,实同旧友。经常劝我卖画,能得薄酬,亦合情合理。我也知道,能得“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何尝不好。以俊秀的作品,换取低廉的代价,是正当的。倘使用拙劣的东西,骗取高价的行为,那是耻辱的。不过一般看来,仍以售高价为荣,取廉值为耻,此己根深柢固,不可逾越的了。但是我行我素,人言亦无可畏也。
我想,一个人雅到了家,或俗到了底,反而能走出象牙之塔,写出人人都能心领神会之妙文,古今中外,无不如此。吴藕汀在他的《十年鸿迹》里,所取大多是琐语偶谈,但令我们从中读出另一种中国文化,其涵盖了历史、民俗、考古、文字学、宗教等领域;初读之下,只觉是谈诗作画、友人酬唱、谈己评人,但从细微处以及字里行间,不时闪现出人生哲思、达人睿智,足见精神内涵之丰富。字里行间不仅充满独到见解,时有喟叹与对人生之幽默,其翔实的史料、引经据典与清词丽句,足让人神怡,还能读出其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它反映了时代风雨,是对社会的一个局部透视,更是折射时代的一面镜子。
特立独行的狂狷之士
生于上世纪之初的那些文化老人,无论遭遇多少坎坷,何种阻隔,他们总是在接续一脉相承的文化之源,按照自己的个性精神,执著地向前流淌,直至渐成大观。吴藕汀无疑就是其中之一。当然,吴藕汀与众多文化老人自有不同处,那就是他的特立独行,是文化生态上独树一帜的狂狷之士。如在《十年鸿迹》一书中,他常会发出一段与众不同之语,比如他对《三国演义》的看法:
我对曹操并无好感。《捉放曹》里杀吕伯奢,当然不是实事,而酰荀或、杀华陀却不是虚造。曹操之赎回蔡文姬,使其母子分离,匈奴此时无可奈何,实为势力所迫也。只得母子生离,夫妻诀别。《胡笳十八拍》犹在怀念自己生离的儿子,故在后部八拍之中,无一不流露她思念儿子的哀吟。故而曹操强迫文姬归汉,是为他粉饰太平,哪里是件好事,实质是一件万恶的恶事。同情曹操者并不是郭沫若一人,鲁迅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中说过:“……因当时正在黄巾兵乱之后,且又是党锢的纠纷之后,这时曹操出来了。不过我讲到曹操,很容易联想到《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我以为说曹操好话的人,都不是本份的人,鲁迅、郭沫若等等系一路之货也。曹操虽然文经武略,不可一世,自以深究兵术,熟读兵书。可只见了《孙子兵法》,这是吴孙子。偏偏齐孙子的《孙膑兵法》没有见过。我的书架上倒插有一本,真是见其未见之书,任你本事再大,这一点你就比不上人也,哈哈,好不得已煞人也么哥。
又如吴老对中国画坛的看法,也独树一帜:
我很想写一本《百年来中国画的动态》。但是年纪老了,又僻居一隅,资料难寻。沈侗楼兄(注:时任安徽阜阳师院美术系副教授)笔墨锋利,足可当得。他的条件,又可谓足够。但是他喜欢在画法上下功夫,对中国画的兴衰,则置之不顾,真使我非常遗憾。
百年以来,也可算是洪杨以后,中国画处于脱离政治的方向。一些人,有家有当,自命清高,不与外闻。闭门造车,专以仿古为事。一些人,宛如工匠,迎合主顾,不卖金钱,无以为生,专以鬻画为事。尽皆是“闭门不问窗外事”的人,任凭画坛,群魔乱舞,与己无干,毋动于心。此时就有一些画西洋画的人,在国外无人顾问,回到国里,招摇撞骗,也以中国画来抬高自己,作为骗人的手段。这些人既然已经不要中国画,而去学西洋画。到了国外,又回到中国来画中国画,你想还有什么好的东西。倘使洋画画得好,早在西洋立定了脚跟,回来作什么。可见在国外没有了出路,还有何说。好在国内的画家,都是昏庸之辈。只顾自己,不知画学之兴亡。于是被这伙懂得政治的艺术骗子,霸占了中国画坛,以致真正的中国画,已失去了地盘,被排挤出画坛之外,出现了用线条来改变中国画的怪现象。刘海粟、徐悲鸿等等,都是西洋画的失败者,中国画的破坏者。虽然现在要想有所改变中国画坛,恐已是无药可治的了。
又如,他对鲁迅于传统文化上之看法,也另有见解:
鲁迅非但不懂中医和中国画,他对中国戏剧也不懂。看他《南腔北调集》的《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里说:“……此后是将赠品送给萧的仪式,这是由美男子之誉的邵洵美君拿上去的,是泥土做的戏子的脸谱的小模型,收在一个盒子里。还有一种,听说是演戏用的衣裳,但因为是纸包好了的,所以没有见。萧很高兴的接受了。”这几句话,颇有轻视的味道。与他的《花边文学》里的《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二篇,很有异曲同工之谬。
有人说他“偏执怪异”,有人说他多“怪话”,也有人称他“逸士”,我都不敢苟同。我认为,在半个多世纪里,吴老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下,于“斗室中的天下”心无旁骛,惟有诗书印画、诸子百家伴着他。他心中自有一盏灯,在那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年代,他是一位清醒的思想者,也是一位痛苦的思考者。他于无奈与自觉中留下之文字,他对于人世间一切的拷问,你不论赞同或反对,足可启发人们。
在历史长河中,十年仅仅是一瞬间。《十年鸿迹》这部书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文化老人真实平常的内心世界。有人说:“每一位伟大人物,和我们同一空间呼吸的时刻,未必能理解他的价值;等到一朝谢世,时间造成了历史的距离,后辈才能看出他的精光异彩。”我非常认同。在我心里,吴老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