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我的蔬菜朋友”主题活动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了,结合幼儿园种植园地的实际情况和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与经验,我决定带孩子去认识并移栽红萝卜、白萝卜、青萝卜三种萝卜秧苗,并带至班级进行持续的观察与照料。
由于这次活动挑战性比较大,在活动前,我好好备了课,也利用图片和实物带领孩子们认识了几种萝卜的外形特点。本次活动重点,我放在通过已有经验推测和发现各类秧苗的特点,了解移栽的方法上。在“备好的课”中,我心中预想的“剧本”是这样的:首先在种植园地集体猜测、认识萝卜秧苗的种类,通过种植资源老师的介绍引导孩子们细致观察、了解萝卜秧苗的特征,然后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进行移栽到班级花盆里,这样,整个活动就“大功告成”了,没想到的是在带领孩子们进入真实场景进行操作时,却出现了与预设思路大相径庭的情况。
有人说:自然永远是孩子最热爱的场所。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孩子们到了户外,情绪很自然就兴奋起来,眼睛也变得更亮了。这个说:“老师,树上红红的是柿子吗?”那个问:“地里绿绿的长的是什么啊?”尽管孩子们对于种植园地有着“数不清”的问题,但是不管怎样,我都得把孩子的目光拉到萝卜上来,花了一段时间整顿秩序。好不容易把孩子们都集中起来,我开始进行活动的组织,原以为接下来的活动将会比较顺畅。于是开始提问:“地里的萝卜秧苗是什么样?”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一个孩子的问题像“导火索”一样把刚刚稳定下来的局面又一次点燃了:“老师,泥土里有贝壳碎片。”接着,又有几个孩子接二连三地问“不搭调”的问题“老师,萝卜秧苗那里有小虫子,还有蜜蜂呢。”“墙上怎么有那么多爬墙虎?”“老师,地下有好多叶子和掉下来的花!”有的孩子甚至已经跑到远处开始捡起了地上的叶子。
这时我有点懵了,这怎么办?怎么一出来就这么松散?可见不少孩子的关注点压根不在萝卜秧苗上。这样活动该怎么组织?如果再这样下去,这次移栽秧苗的活动会变为一次自然观察活动。我赶紧喊:“所有人都集中过来,其他问题等今天的任务完成后再进行回答。”又经过一番秩序的整顿,好不容易所有孩子都回来了。我终于松了口气,开始继续按流程组织我的活动。可是不一会儿,挑战又来了。由于事先只是对三种萝卜果实进行认知,孩子对于秧苗经验还不足,老师在移栽萝卜前进行了秧苗外形的观察和了解,虽然老师极力地调动孩子的注意力,可是很多孩子们却无法集中精力,也不想参与讨论。他们不停地“插嘴”说着其他的“发现”,有些孩子甚至脱离集体,跑到其他种植地里去了。
就这样,整个观察萝卜秧苗的过程事情不断孩子们观察的效果也十分有限。移栽秧苗环节,教师请了专门负责种植活动的资源老师给大家演示了如何成功移栽秧苗,如何能够完整地起出秧苗的根,保证秧苗的成活。可到了实际操作,很多孩子就直接拦腰拔断把苗就起了出来,结果苗自然就死了,最后只能在老师的一个个帮助下完成操作。结果一场原本老师认为应该不会出大问题的自主移栽萝卜苗的活动,却在各种插曲的“不和谐”伴奏下匆匆结束了。
反思
活动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这次活动的不成功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吗?当然不是,对于孩子而言,种植园地的活动本来就是非常开放的,面对充满“诱惑”的、拥有各种生命与秘密的场所,决定了这里不会像教室里一样安定、有秩序,在这里,孩子充满了自由探索欲望,有着不受约束的需求。教师也无法像备课一样做出很多的预判,会遇见很多新的问题,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其实仔细想想,正是由于自己事先思考和准备不充分,带来了这次活动的失误和意外,这说明教师仍把种植园地当作系统性较强的活动,以为在这里和在室内一样可以控制。谁知在幼儿已经被自然所吸引的情况下,操作中就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难以预料的因素和问题。在这里,教师并不能仅靠临时的命令与强制“控制”孩子,教师的组织方式应当充满灵活性,也应是准备充分的。因此只要教师经验或反应稍有不足,就会“杂音满耳”,看似和谐的“曲目”就很容易被打断。
成长
如果再组织一次这个活动,我应当细致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带领孩子预先多次进入种植园地。既然孩子对新事物都感兴趣,因此可以事先带孩子进入种植园地观察,一方面能够持续关注萝卜秧苗的不同成长时期,建立情感,另一方面让孩子初步了解种植园地的环境和内容,给予幼儿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时间,满足幼儿对各种的兴趣和需要。这样,就不至于因孩子突然进入自然界,对各样新鲜事物都感兴趣,而耽误了真正的观察重点。
2.任务在先。在进入观察活动前,应当让孩子了解观察的目的,将任务给孩子,使之更有目的性,不至于盲目观察,影响活动效果。
3.与孩子共同讨论规则。可以跟孩子讨论以下几点:出去后要观察哪些重点?观察时要注意些什么?遵守哪些要求?与幼儿共同讨论,让规则从孩子中来,也在孩子们的讨论中解决,并得到认同。
4.分组开展。幼儿人数过多不管怎样都会对观察、操作的效果产生影响。可以事先将班级人数分成几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虽然这样一定程度拉长了时间,但可以使观察活动更加有序,也减少了教师组织过程中的难度,同时前一部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调整,在组织第二次活动时更加有针对性。在移栽时,教师也要让幼儿围绕着所要种植的园地围成半圆站定,以便于幼儿的集中关注和教师的集中讲解。
5.给予幼儿充分自由操作的空间。让孩子多发现、表达、操作是种植活动的关键所在,操作才是孩子的真正兴趣所在。而在进入种植园地进行移栽时,应该尽可能避免总是教师不停地讲或讨论的情况发生,这里是一个更关注操作的场所,因此经验的问题应该在活动前解决,而不是放在操作时才开始。进入种植园地后,应当让孩子充分操作,并结合操作时的问题进行适宜的讨论。另外,移栽的演示是必需的,应该在演示时引导幼儿关注移栽的方法和关键点。
6.教师要有充分的经验准备。在活动前,教师也需要有比较充足的经验准备,几种萝卜的特征,该如何移栽,该怎样避免孩子出现操作性的问题。在组织前,教师要通过请教专家等方式积累丰富的经验。经验对于教师来讲,也是一种自信的展现,对于种植经验准备得越充分,在活动中对于孩子的反应解答才越充分。对于根的拔取,也是教师应当事先考虑到的问题,有的根扎得很深,根须很多,有的孩子力量小,根没有拔出,把茎折断了。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根的特点,帮助幼儿建立“是否是根”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幼儿会有目的关注自己的操作是否得当。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尝试拔根的方法,总结更为适宜幼儿操作的方式,从而减少幼儿误操作的机会,而不仅仅依靠资源老师发挥作用。
7.引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种植时肯定会遇到很多的突发情况,例如案例里孩子们对于地里虫子的兴趣。教师可以做以下回应:“这些小昆虫在地里都会有,也许我们一会移栽植物时还会发现哦。”也可以说:“我们今天要移苗了,猜一猜这些苗移走了会死掉吗?我们把它移到班级去观察。”总之,教师要用一些策略将幼儿的兴趣点转移回来,并激发他们对移栽秧苗的兴趣。
8.持续性的关注和照料。种植活动并不是一次性就结束的,对植物持续的关注一方面符合植物的生长特点与规律,更重要的是能够养成幼儿良好的科学习惯,感受持续关注、照料植物所带来的乐趣与情感。
这次种植园地插曲的产生,是因为经验的问题,也是因为对于自然观察活动的准备不足,这促使我进一步去思考该怎样通过更细致、深入的准备,让孩子在种植园地中吸纳更多的经验,而不是害怕“孩子带出去不好控制怎么办”的情况,这样孩子与自己才能一起从种植中吸纳更多的经验,共同享受绿色带来的生命之美。
“我的蔬菜朋友”主题活动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了,结合幼儿园种植园地的实际情况和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与经验,我决定带孩子去认识并移栽红萝卜、白萝卜、青萝卜三种萝卜秧苗,并带至班级进行持续的观察与照料。
由于这次活动挑战性比较大,在活动前,我好好备了课,也利用图片和实物带领孩子们认识了几种萝卜的外形特点。本次活动重点,我放在通过已有经验推测和发现各类秧苗的特点,了解移栽的方法上。在“备好的课”中,我心中预想的“剧本”是这样的:首先在种植园地集体猜测、认识萝卜秧苗的种类,通过种植资源老师的介绍引导孩子们细致观察、了解萝卜秧苗的特征,然后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进行移栽到班级花盆里,这样,整个活动就“大功告成”了,没想到的是在带领孩子们进入真实场景进行操作时,却出现了与预设思路大相径庭的情况。
有人说:自然永远是孩子最热爱的场所。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孩子们到了户外,情绪很自然就兴奋起来,眼睛也变得更亮了。这个说:“老师,树上红红的是柿子吗?”那个问:“地里绿绿的长的是什么啊?”尽管孩子们对于种植园地有着“数不清”的问题,但是不管怎样,我都得把孩子的目光拉到萝卜上来,花了一段时间整顿秩序。好不容易把孩子们都集中起来,我开始进行活动的组织,原以为接下来的活动将会比较顺畅。于是开始提问:“地里的萝卜秧苗是什么样?”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一个孩子的问题像“导火索”一样把刚刚稳定下来的局面又一次点燃了:“老师,泥土里有贝壳碎片。”接着,又有几个孩子接二连三地问“不搭调”的问题“老师,萝卜秧苗那里有小虫子,还有蜜蜂呢。”“墙上怎么有那么多爬墙虎?”“老师,地下有好多叶子和掉下来的花!”有的孩子甚至已经跑到远处开始捡起了地上的叶子。
这时我有点懵了,这怎么办?怎么一出来就这么松散?可见不少孩子的关注点压根不在萝卜秧苗上。这样活动该怎么组织?如果再这样下去,这次移栽秧苗的活动会变为一次自然观察活动。我赶紧喊:“所有人都集中过来,其他问题等今天的任务完成后再进行回答。”又经过一番秩序的整顿,好不容易所有孩子都回来了。我终于松了口气,开始继续按流程组织我的活动。可是不一会儿,挑战又来了。由于事先只是对三种萝卜果实进行认知,孩子对于秧苗经验还不足,老师在移栽萝卜前进行了秧苗外形的观察和了解,虽然老师极力地调动孩子的注意力,可是很多孩子们却无法集中精力,也不想参与讨论。他们不停地“插嘴”说着其他的“发现”,有些孩子甚至脱离集体,跑到其他种植地里去了。
就这样,整个观察萝卜秧苗的过程事情不断孩子们观察的效果也十分有限。移栽秧苗环节,教师请了专门负责种植活动的资源老师给大家演示了如何成功移栽秧苗,如何能够完整地起出秧苗的根,保证秧苗的成活。可到了实际操作,很多孩子就直接拦腰拔断把苗就起了出来,结果苗自然就死了,最后只能在老师的一个个帮助下完成操作。结果一场原本老师认为应该不会出大问题的自主移栽萝卜苗的活动,却在各种插曲的“不和谐”伴奏下匆匆结束了。
反思
活动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这次活动的不成功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吗?当然不是,对于孩子而言,种植园地的活动本来就是非常开放的,面对充满“诱惑”的、拥有各种生命与秘密的场所,决定了这里不会像教室里一样安定、有秩序,在这里,孩子充满了自由探索欲望,有着不受约束的需求。教师也无法像备课一样做出很多的预判,会遇见很多新的问题,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其实仔细想想,正是由于自己事先思考和准备不充分,带来了这次活动的失误和意外,这说明教师仍把种植园地当作系统性较强的活动,以为在这里和在室内一样可以控制。谁知在幼儿已经被自然所吸引的情况下,操作中就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难以预料的因素和问题。在这里,教师并不能仅靠临时的命令与强制“控制”孩子,教师的组织方式应当充满灵活性,也应是准备充分的。因此只要教师经验或反应稍有不足,就会“杂音满耳”,看似和谐的“曲目”就很容易被打断。
成长
如果再组织一次这个活动,我应当细致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带领孩子预先多次进入种植园地。既然孩子对新事物都感兴趣,因此可以事先带孩子进入种植园地观察,一方面能够持续关注萝卜秧苗的不同成长时期,建立情感,另一方面让孩子初步了解种植园地的环境和内容,给予幼儿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时间,满足幼儿对各种的兴趣和需要。这样,就不至于因孩子突然进入自然界,对各样新鲜事物都感兴趣,而耽误了真正的观察重点。
2.任务在先。在进入观察活动前,应当让孩子了解观察的目的,将任务给孩子,使之更有目的性,不至于盲目观察,影响活动效果。
3.与孩子共同讨论规则。可以跟孩子讨论以下几点:出去后要观察哪些重点?观察时要注意些什么?遵守哪些要求?与幼儿共同讨论,让规则从孩子中来,也在孩子们的讨论中解决,并得到认同。
4.分组开展。幼儿人数过多不管怎样都会对观察、操作的效果产生影响。可以事先将班级人数分成几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虽然这样一定程度拉长了时间,但可以使观察活动更加有序,也减少了教师组织过程中的难度,同时前一部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调整,在组织第二次活动时更加有针对性。在移栽时,教师也要让幼儿围绕着所要种植的园地围成半圆站定,以便于幼儿的集中关注和教师的集中讲解。
5.给予幼儿充分自由操作的空间。让孩子多发现、表达、操作是种植活动的关键所在,操作才是孩子的真正兴趣所在。而在进入种植园地进行移栽时,应该尽可能避免总是教师不停地讲或讨论的情况发生,这里是一个更关注操作的场所,因此经验的问题应该在活动前解决,而不是放在操作时才开始。进入种植园地后,应当让孩子充分操作,并结合操作时的问题进行适宜的讨论。另外,移栽的演示是必需的,应该在演示时引导幼儿关注移栽的方法和关键点。
6.教师要有充分的经验准备。在活动前,教师也需要有比较充足的经验准备,几种萝卜的特征,该如何移栽,该怎样避免孩子出现操作性的问题。在组织前,教师要通过请教专家等方式积累丰富的经验。经验对于教师来讲,也是一种自信的展现,对于种植经验准备得越充分,在活动中对于孩子的反应解答才越充分。对于根的拔取,也是教师应当事先考虑到的问题,有的根扎得很深,根须很多,有的孩子力量小,根没有拔出,把茎折断了。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根的特点,帮助幼儿建立“是否是根”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幼儿会有目的关注自己的操作是否得当。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尝试拔根的方法,总结更为适宜幼儿操作的方式,从而减少幼儿误操作的机会,而不仅仅依靠资源老师发挥作用。
7.引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种植时肯定会遇到很多的突发情况,例如案例里孩子们对于地里虫子的兴趣。教师可以做以下回应:“这些小昆虫在地里都会有,也许我们一会移栽植物时还会发现哦。”也可以说:“我们今天要移苗了,猜一猜这些苗移走了会死掉吗?我们把它移到班级去观察。”总之,教师要用一些策略将幼儿的兴趣点转移回来,并激发他们对移栽秧苗的兴趣。
8.持续性的关注和照料。种植活动并不是一次性就结束的,对植物持续的关注一方面符合植物的生长特点与规律,更重要的是能够养成幼儿良好的科学习惯,感受持续关注、照料植物所带来的乐趣与情感。
这次种植园地插曲的产生,是因为经验的问题,也是因为对于自然观察活动的准备不足,这促使我进一步去思考该怎样通过更细致、深入的准备,让孩子在种植园地中吸纳更多的经验,而不是害怕“孩子带出去不好控制怎么办”的情况,这样孩子与自己才能一起从种植中吸纳更多的经验,共同享受绿色带来的生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