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创新思考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本文针对新的历史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创造性地展开工作做了一些思考与论述。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创新;层次化;德育体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小学德育工作不仅要继承传统的德育的工作方法,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教学与德育的和谐发展。以下是笔者就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创新的着力点,针对实际工作的现状提出的几点思考。
  1.更新德育观念,实现德育方式的积极转变
  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应把封闭式德育工作变为开放式德育工作,把中小学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除学校常规教学外,还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军民共建、跨学校跨地区互助活动等渠道,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平等竞争思想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在共性中发展个性,在个性完善中促进共性,进而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成为真正具有传统与现代道德的新人。在实施开放式德育时,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应有主动精神,而是以超越市场意识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去培养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承担学生素质发展的先导责任。同时,坚决克服“片追”观念,在思想上把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摆正,切实开展“双成”教育,不但使学生成才,更要使学生成人。
  2.明确德育目标,实现过程与目标的双向协调
  改革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体系,将过去大而无当的德育目标落到实处。在中小学阶段,当前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在这一目标下,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进一步落实德育目标。同时还要使德育工作目标不断细致、便于操作。中小学德育工作还要与中小学生的实际相互结合,是作为一个人向社会化转变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初步常识和必备的行为规范。在进行了一写列的规范以后,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完善,从而使德育工作更加具有动力。
  3.拓宽德育内容,构德育新体系
  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在将原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传统道德教育生动化、生活化、删除空泛的道理后,应适当增加一系列符合时代精神的新规范。如:独立自主的品质教育、创新意识教育、法制观念教育等,使中小学德育在新环境下既能适应于社会公德的需要,还要服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要满足学生心理素质完善的需要,使德育工作内容更加全面。德育内容在安排上,也要将原来的“倒置”状态理顺。采用由个人推及家庭、进而推及社会,由行为教育推及到理论教育的方法,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稳定的知——行结构。由具体到抽象是构建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新体系的一个原则。因而,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之初,加入基本的行为习惯教育和爱的教育,并以此入手,向深层次的心理品质教育延伸,向高层次的人生观、世界观扩展,将养成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和理论教育结合起来,成为道德品格完善的新人。
  4.改进德育方法,增强实效性
  新时期的德育方法应与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德育观念的开放性相吻合。将传统的家长式、命令式改为朋友式,将自上而下的注入式改为双向交流式,将包办代替式改为自治、自理、自教式,以多样化、现代化的方法促进德育效果的达成。教师的启发诱导、耐心交流是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佳方法。通过教师科学地安排各种活动,依据学生生理、心理、思维发展的特点进行有效地指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结合,会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中小学生思想单纯,但波动较大,教育工作者可将德育方法心理学化,进行心理咨询,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树立生活的勇气。面对社会性的大系统,教师利用多元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训练、社会实践、多项思维,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将德育效果延伸至课外,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方法对于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也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转变了,德育工作才更有吸引力、说服力和生命力。
  5.提高教师素质,强化德育力度
  教师,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体,其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思想素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各科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齐抓共管,把德育工作落实到位。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德育基本理论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根据学科实际、学生实际有效地挖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顺畅结合起来。同时,各中小学校要组织观摩学习、优秀教师讲座评等活动,提高教师的能力,让教师的智、德、才、情在教学中充分表达,使德育渗透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生动自然、深入人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学校还要定期开展教师教育工作,端正教师的思想认识;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德、智融合的工作积极性,把德育工作全面而深入地开展起来。
  6.优化德育效果,构建和谐德育
  学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坚持育人方向,根据学生实际来制订计划、开展活动。各班级、各年级、学校总体都要积极宣传新人新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好德育基地,配合教学,强化德育效果,学校应建立健全学校、家庭长期联系制度。一方面帮助家庭了解学生品德发展情况,并根据学校工作重点确立家庭教育任务,互相弥补不足;另一方面根据家庭教育是互动教育的特点,通过子女成长影响家庭的价值观,实现学校德育对家庭环境的辐射。学校还要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切切实实形成家庭、学校教育合力。整顿社会大环境,创造正确的育人氛围;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受到积极的熏陶。用学校小环境改善社会大环境,形成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总之,充分发挥各渠道优势,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效果,实现德育与环境,教学,管理等因素的相互和谐。
  中小学德育工作更需要掌握德育的规律,做到切实可行的创造性工作,以此来丰富德育新的体系,真正做到与时俱乐进,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尚鹤睿.试论德育概念泛化与德育实效现代教育科学.2002.
  [2]杨德广《现代教育理念专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赵海鹰.开放班级管理,培养创新型的班集体小学德育.2001.
  (作者简介:石淳江,男,教师,政工师。198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后进修汉语言文学专业,取得学士学位。从教期间担任共青团工作,学校德育工作。曾发表《农村地区少先队的思想品德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做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师》等多篇政工论文。)
其他文献
对于审美体验的研究,西方自古希腊就已开始。但对审美主体在感受能力的心理研究上,却是从18世纪开始的。本文主要探讨了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审美愉悦观,并与其
一、阅读教学要突出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能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强化学生在阅读中的反思和调控。阅读过程中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强化
海,这是在落日余晖下逐渐苏醒的海,在黑夜中咆哮的海,在日出时恢复平静的海。
在娱乐圈中,明星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大多明星只是捐款或是象征性地参与活动。坚持了六年的“梦想秀”在浙江卫视拧开了新一季的序幕,影帝梁家辉也加入了节目中,希
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更易受到外部冲击而引发金融风险.建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级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规避和防控金融风险的能力,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金融系统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天边飘来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召唤我。故乡的天,春天是湛蓝的,夏天是深邃的,秋天是高远的,冬天是辽阔的。
深夜是稀释倦意的床,静谧而又漆黑的夜空,几颗星星点缀其中。昏黄的灯光下,我合上双眸,打开心扉,在往事中骑着回忆的快马,仆仆奔驰。这夜,我想起了你,想起了你的教导……
在音乐艺术领域内,合唱是一种多声部、表现力较强的群众性的集体歌唱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和谐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引导出青少年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而且还能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发声训练    合唱队在发声练习时要求要以姿势、口形、呼吸、发声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通过训练达到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并运用到歌曲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于2018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召开。据不完全统计,来自畜牧界管理、科研、生产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两会。1全国
近些年我国果树栽培技术显著提高,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已成为最常见的栽培技术之一。苹果树种植过程中合理利用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可以提升苹果树产量与质量。文中探讨矮化密植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