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后习作教学”,是指把习作教学重点放在命题之后。它通常表现为:命题—指导—批改—讲评。这种习作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怎样审题、立意、选材,怎样布局谋篇等指导。总是揣摩出题人要我写些什么,怎样写,让学生钻进老师命题的框框里去。
“前习作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习作教学重在命题前的指导,把重心转移到命题之前,重视学生作前的观察体验、阅读与思考等,以此降低写作难度,减少学生习作的恐惧感,让学生有话可写,想写。
为什么要实现习作教学的重心转移,重视“前习作教学”呢?
第一,从学生的习作现状来看,学生“无米下锅”仍然是目前习作教学中最头痛的问题。
2009年笔者曾在湖南省范围內对五年级1947名学生就习作命题、材料、思路和习作时间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认为“没材料可写”的有93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7.8%。由此可见,学生习作最头痛的还是“无米下锅”,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嘛。小学习作教学在解决“写什么” 和“怎么写” 的问题上,“写什么”仍然是习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习作教学的“功夫”, 要花在动笔前,在动笔前搭建学生与生活的桥梁,调动情感,激发其表达欲望,切实解决好“习作源”的问题,让学生有材料可写。
第二,从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情况来看,经验、语言的积累及表达欲望的激发是习作教学取得效果的重中之重。
叶圣陶先生认为,“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就是说,小学生在作文之前,必须有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积蓄的基础,到作文时综合利用,才能写出文章。
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就对“前作文”教学有过研究,他主张习作教学要贴近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为学生的习作开辟“习作源”。这对我们改变封闭式的“后习作教学”方式, 将习作教学的重心向“前习作教学”这个重心转移很有启迪。
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所倡导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非常注重“前”写作教学,通过办《班级作文周报》,以发表的形式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以“等级评奖”“积分活动”“‘稿费’活动”以及“优先卡”“才运卡”等形式,激励并维持学生的写作热情,从根本上解决调动学生写作欲望的问题。管老师的“每日简评”所做的是促使学生每日积累写作素材,一周能积累五个写作素材。教师的评剧星,是通过教师的成熟的眼光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好的写作素材的途径。显然,重视了“前习作教学”,学生有了写作欲望,有内容可写,效果自然明显。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外国小学语文教学》一书中所反映的国外母语教育及港台地区的语文教育所显示的理念,都很重视作前指导,注意降低写作难度。比如美国的全程习作教学,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重视作前准备,即学生动笔前一般都有搜集资料,体验生活,进行课外阅读等活动,学生在多方积累与思考的基础上再动笔,自然“有米下锅”,也乐于表达。
第三,从写作学的角度来看,情动才能辞发。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意思是“写文章的人情感躁动了就会用语言来表达”。 情感躁动是生成语言表达的一种心理需要。当学生在生活中情溢心间,不吐不快时,抓住时机,让学生趁机宣泄自己的情感,表露心声,即让学生有感而发,习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刘勰又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有真实情感的好文章,读来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缺乏真实情感的文章,读来则味同嚼蜡。学生习作前有了生活体验,才能有一定的情感, 习作时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如果学生没有生活情感,就没有真情实感可以表达,就写不出好文章。叶圣陶先生也一直提倡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提倡习作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习作时有习作材料可写,有真情实感可发。“情动而辞发”是习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专家、学者和有识教师们的共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加强,学生生活面和接触面越来越广,学生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所好各异,但总的来说,每个学生都有爱好、快乐、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习作教学如果很好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 并且非要写出来不可,不写出来压在心里非常不舒服。那么,所催生的很有可能就是一篇动人的文章。所以,习作教学重视激发学生的习作激情十分重要。教师要变学生“怕习作” 为“盼习作”, 变“要我写” 为“我要写”。
“前习作教学”的主要途径有以下:
第一强化观察,注重生活积累
目前,教师厌教习作,学生怕习作现象比较普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习作教学设计脱离了“观察”这一环节。 “前习作教学”方式,要求习作教学课堂开放、题材开放、思维开放、习作过程开放。要求教师引领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向中课堂,走向大课堂。观察自然,观察社会中活生生的人和事。在观察与体验中获取鲜活的习作素材,获取真情实感,然后动笔成文。
一般来说,学生的观察越全面、越细致、越深入,习作内容就越充实。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呢?
首先,要掌握观察方法,学会观察。
定向观察:就是预先确定范围或目标的一种观察。这种方法便于指导,使学生获得观察的基本要点。如根据季节变换,带领学生观察公园、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确定观察的重点和观察顺序。观察人物时,可从外貌、衣着、动作、神态等进行观察。
比较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为了发现事物的差异,抓住事物的特点,常常用到比较观察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积极的和消极的并存,美好的与丑恶的同在,因而要自觉运用横比、纵比的观察,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连续观察:强调观察事物的发展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像树木花草的生长规律,小动物的生长过程,需要连续观察,做好记录。为了取得观察效果,观察时应有目的、有重点、有研究,并不断前后对照,修正认识,掌握其生长特点。
全面观察:养成全面观察的良好习惯,对于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意义很大。因为生活本身是千变万化、复杂多端的,学生在观察同一事物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事物的不同侧面,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
其次,在观察中积累。
狗熊掰棒子的悲哀就在于没有成功的积累。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从观察中积累。无论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还是对客观存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要随时记录下来。
①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分门别类进行观察记录。既便于记录,又便于查找、比较和选择。
②要定期、定时地交流观察內容,积累习作素材。用班会、故事会、板报、新闻园地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交流积累的机会,实现资源共享。并以此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和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只有不断地丰富积累,才能使习作材料得到实质性的落实。
第二,重视阅读中的积累
加强课内阅读积累,语文课本上的选文大多文质兼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时代气息。在教完毎篇课文后,我们可以抓住课文的不同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积累。比如做读书笔记就是进行阅读积累的好形式,它可分为四种形式:
①摘抄型。如把格言警句、优美片断、历史典故分类摘抄下来,既可积累词汇,增加知识,又可启迪思维,提高认识,对习作很有好处。
②归纳型。也叫提纲型。学完一篇课文,根据原文的內容和结构,围绕中心主题,在理解、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把各段要点,全文大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地写下来。写这种读书笔记是分析和归纳两种思维方式的交替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感想型。即读后感。因人而感、因事而感、因物而感、因景而感。
④评价型。评价课文中的人物。或真或伪,或善或恶,或美或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內容。如果学生没有大量的阅读吸收,怎么会有尽情地习作倾吐!没有阅读滋养的心灵是沉重的、枯萎的。阅读除了能获取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语言文字外,更有深广的精神內涵。它告诉我们:做个阅读之人,才能做个有根之人。 当然,阅读也要有科学的方法,如果我们“只孜孜不倦地充塞记性,任悟性和良知空虚”, 那么,这只能是一种用来填充时间而无法用来填充心灵的阅读形式。我们要把阅读、记性、悟性和德性融为一个整体。让阅读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维、情感的碰撞;进行智慧的较量,进行语言的积淀;进行思想、个性的奠基。为学生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视野在思考中开阔
①重视想象与联想。《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我们知道,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显著的特征。
“想象作文”与平时作文中的“想象”有所不同。平时小学生写作文也要想象。实质上,所有作文都缺不了想象。作文中还有的是重新组合材料的想象。我们在小学生作文训练中,为了把景物写得更美好,把事情写得更富有意义,把人物特点写得给人印象深刻,可以综合生活中的直接、间接积累,根据作文需要,加以重新组合,然后构思表达。写的也是生活积累,但不一定是自己完全亲身经历。因此,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顺应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想象作文的指导,是当前习作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进行“前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
②学会提出问题。在观察过程中,学生自主地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 , 如一学生在观察校园垂柳时,发现一枝条上两头叶子大,中间叶子小的现象,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就来问老师,老师告诉他中间原来的叶子可能是被摘掉的,现在是新生出来的。他似懂非懂地问:柳叶是不是像壁虎的尾巴一样有再生功能呀?通过追根求源地发问,明白了柳树在发芽生长期,柳叶有再生功能。柳树不仅在秋天有落叶,在生长过程中也有落叶现象,在落叶处会抽出新的枝条,这叫新陈代谢。
学生在观察时,无论运用哪种思考方法,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推理,作出正确判断,认识事物就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思维就可得到科学的锻炼而逐渐走向深刻。掌握这些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调查研究和用事实说话的良好习惯,丰富生活积累的内容。
第四,内容在活动中丰富
①课堂游戏的地位不可忽视
游戏是灵感唤醒的主要通道。课堂游戏是调动学生写作激情的一种重要方法。李白坚教授认为“不是运用逻辑的方法,而是运用行为的方法;不是运用理性的方法,而是运用活动的方法,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观察、体验和感悟生活,在情绪激荡中完成作文,是达到‘前’作文教学目的的必然手段。”游戏的方式有很多,如竞赛、模仿、表演、演示、辩论、猜谜语、做哑剧、唱歌、画画等等,都是常用的游戏类型。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素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⒉课外探究活动将习作教学引向深入
习作中的调查探究活动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体现,它能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是学生获得生活体验与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它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课堂结构,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在实践中组织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对课前调查的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倾吐真情。
比如,生活调查作文在近代日本语文教学中就已出现。日本昭和时期就提出了生活调查作文的概念。二战后,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不仅仅是作文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自然社会的观察调查研究过程。学生通过调查,自我定题,收集、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以文字形式把他们的研究成果记录下来。生活调查作文更关注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生活体验。这种研究对我国的习作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课外探究活动的指导要以组织学生观察、让学生动手实验,获得感性的认识为主要目的。由于学生有一种天生的表达欲望,在感知体验后,能写出生动的文章来。比如一教师在一次读后感的指导中,先安排学生进行阅读探究活动。有一位学生问了一个问题:“老师,你说希特勒是好人还是坏人?”教师听后随机引导:“评价一个人的好坏,要看他所做的事情对大家有利还是有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地阅读了相关书籍,从书中找出了很多论据,写出了很有特色的探究式的读后感。
课外探究性活动,能让学生认识走进生活,不等于有所发现。观察要调动自己身上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去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就是对生活的积累、写作的材料。
(作者单位:湖南省第一师范)
“前习作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习作教学重在命题前的指导,把重心转移到命题之前,重视学生作前的观察体验、阅读与思考等,以此降低写作难度,减少学生习作的恐惧感,让学生有话可写,想写。
为什么要实现习作教学的重心转移,重视“前习作教学”呢?
第一,从学生的习作现状来看,学生“无米下锅”仍然是目前习作教学中最头痛的问题。
2009年笔者曾在湖南省范围內对五年级1947名学生就习作命题、材料、思路和习作时间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认为“没材料可写”的有93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7.8%。由此可见,学生习作最头痛的还是“无米下锅”,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嘛。小学习作教学在解决“写什么” 和“怎么写” 的问题上,“写什么”仍然是习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习作教学的“功夫”, 要花在动笔前,在动笔前搭建学生与生活的桥梁,调动情感,激发其表达欲望,切实解决好“习作源”的问题,让学生有材料可写。
第二,从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情况来看,经验、语言的积累及表达欲望的激发是习作教学取得效果的重中之重。
叶圣陶先生认为,“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就是说,小学生在作文之前,必须有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积蓄的基础,到作文时综合利用,才能写出文章。
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就对“前作文”教学有过研究,他主张习作教学要贴近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为学生的习作开辟“习作源”。这对我们改变封闭式的“后习作教学”方式, 将习作教学的重心向“前习作教学”这个重心转移很有启迪。
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所倡导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非常注重“前”写作教学,通过办《班级作文周报》,以发表的形式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以“等级评奖”“积分活动”“‘稿费’活动”以及“优先卡”“才运卡”等形式,激励并维持学生的写作热情,从根本上解决调动学生写作欲望的问题。管老师的“每日简评”所做的是促使学生每日积累写作素材,一周能积累五个写作素材。教师的评剧星,是通过教师的成熟的眼光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好的写作素材的途径。显然,重视了“前习作教学”,学生有了写作欲望,有内容可写,效果自然明显。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外国小学语文教学》一书中所反映的国外母语教育及港台地区的语文教育所显示的理念,都很重视作前指导,注意降低写作难度。比如美国的全程习作教学,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重视作前准备,即学生动笔前一般都有搜集资料,体验生活,进行课外阅读等活动,学生在多方积累与思考的基础上再动笔,自然“有米下锅”,也乐于表达。
第三,从写作学的角度来看,情动才能辞发。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意思是“写文章的人情感躁动了就会用语言来表达”。 情感躁动是生成语言表达的一种心理需要。当学生在生活中情溢心间,不吐不快时,抓住时机,让学生趁机宣泄自己的情感,表露心声,即让学生有感而发,习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刘勰又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有真实情感的好文章,读来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缺乏真实情感的文章,读来则味同嚼蜡。学生习作前有了生活体验,才能有一定的情感, 习作时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如果学生没有生活情感,就没有真情实感可以表达,就写不出好文章。叶圣陶先生也一直提倡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提倡习作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习作时有习作材料可写,有真情实感可发。“情动而辞发”是习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专家、学者和有识教师们的共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加强,学生生活面和接触面越来越广,学生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所好各异,但总的来说,每个学生都有爱好、快乐、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习作教学如果很好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 并且非要写出来不可,不写出来压在心里非常不舒服。那么,所催生的很有可能就是一篇动人的文章。所以,习作教学重视激发学生的习作激情十分重要。教师要变学生“怕习作” 为“盼习作”, 变“要我写” 为“我要写”。
“前习作教学”的主要途径有以下:
第一强化观察,注重生活积累
目前,教师厌教习作,学生怕习作现象比较普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习作教学设计脱离了“观察”这一环节。 “前习作教学”方式,要求习作教学课堂开放、题材开放、思维开放、习作过程开放。要求教师引领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向中课堂,走向大课堂。观察自然,观察社会中活生生的人和事。在观察与体验中获取鲜活的习作素材,获取真情实感,然后动笔成文。
一般来说,学生的观察越全面、越细致、越深入,习作内容就越充实。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呢?
首先,要掌握观察方法,学会观察。
定向观察:就是预先确定范围或目标的一种观察。这种方法便于指导,使学生获得观察的基本要点。如根据季节变换,带领学生观察公园、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确定观察的重点和观察顺序。观察人物时,可从外貌、衣着、动作、神态等进行观察。
比较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为了发现事物的差异,抓住事物的特点,常常用到比较观察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积极的和消极的并存,美好的与丑恶的同在,因而要自觉运用横比、纵比的观察,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连续观察:强调观察事物的发展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像树木花草的生长规律,小动物的生长过程,需要连续观察,做好记录。为了取得观察效果,观察时应有目的、有重点、有研究,并不断前后对照,修正认识,掌握其生长特点。
全面观察:养成全面观察的良好习惯,对于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意义很大。因为生活本身是千变万化、复杂多端的,学生在观察同一事物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事物的不同侧面,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
其次,在观察中积累。
狗熊掰棒子的悲哀就在于没有成功的积累。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从观察中积累。无论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还是对客观存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要随时记录下来。
①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分门别类进行观察记录。既便于记录,又便于查找、比较和选择。
②要定期、定时地交流观察內容,积累习作素材。用班会、故事会、板报、新闻园地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交流积累的机会,实现资源共享。并以此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和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只有不断地丰富积累,才能使习作材料得到实质性的落实。
第二,重视阅读中的积累
加强课内阅读积累,语文课本上的选文大多文质兼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时代气息。在教完毎篇课文后,我们可以抓住课文的不同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积累。比如做读书笔记就是进行阅读积累的好形式,它可分为四种形式:
①摘抄型。如把格言警句、优美片断、历史典故分类摘抄下来,既可积累词汇,增加知识,又可启迪思维,提高认识,对习作很有好处。
②归纳型。也叫提纲型。学完一篇课文,根据原文的內容和结构,围绕中心主题,在理解、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把各段要点,全文大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地写下来。写这种读书笔记是分析和归纳两种思维方式的交替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感想型。即读后感。因人而感、因事而感、因物而感、因景而感。
④评价型。评价课文中的人物。或真或伪,或善或恶,或美或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內容。如果学生没有大量的阅读吸收,怎么会有尽情地习作倾吐!没有阅读滋养的心灵是沉重的、枯萎的。阅读除了能获取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语言文字外,更有深广的精神內涵。它告诉我们:做个阅读之人,才能做个有根之人。 当然,阅读也要有科学的方法,如果我们“只孜孜不倦地充塞记性,任悟性和良知空虚”, 那么,这只能是一种用来填充时间而无法用来填充心灵的阅读形式。我们要把阅读、记性、悟性和德性融为一个整体。让阅读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维、情感的碰撞;进行智慧的较量,进行语言的积淀;进行思想、个性的奠基。为学生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视野在思考中开阔
①重视想象与联想。《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我们知道,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显著的特征。
“想象作文”与平时作文中的“想象”有所不同。平时小学生写作文也要想象。实质上,所有作文都缺不了想象。作文中还有的是重新组合材料的想象。我们在小学生作文训练中,为了把景物写得更美好,把事情写得更富有意义,把人物特点写得给人印象深刻,可以综合生活中的直接、间接积累,根据作文需要,加以重新组合,然后构思表达。写的也是生活积累,但不一定是自己完全亲身经历。因此,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顺应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想象作文的指导,是当前习作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进行“前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
②学会提出问题。在观察过程中,学生自主地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 , 如一学生在观察校园垂柳时,发现一枝条上两头叶子大,中间叶子小的现象,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就来问老师,老师告诉他中间原来的叶子可能是被摘掉的,现在是新生出来的。他似懂非懂地问:柳叶是不是像壁虎的尾巴一样有再生功能呀?通过追根求源地发问,明白了柳树在发芽生长期,柳叶有再生功能。柳树不仅在秋天有落叶,在生长过程中也有落叶现象,在落叶处会抽出新的枝条,这叫新陈代谢。
学生在观察时,无论运用哪种思考方法,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推理,作出正确判断,认识事物就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思维就可得到科学的锻炼而逐渐走向深刻。掌握这些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调查研究和用事实说话的良好习惯,丰富生活积累的内容。
第四,内容在活动中丰富
①课堂游戏的地位不可忽视
游戏是灵感唤醒的主要通道。课堂游戏是调动学生写作激情的一种重要方法。李白坚教授认为“不是运用逻辑的方法,而是运用行为的方法;不是运用理性的方法,而是运用活动的方法,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观察、体验和感悟生活,在情绪激荡中完成作文,是达到‘前’作文教学目的的必然手段。”游戏的方式有很多,如竞赛、模仿、表演、演示、辩论、猜谜语、做哑剧、唱歌、画画等等,都是常用的游戏类型。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素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⒉课外探究活动将习作教学引向深入
习作中的调查探究活动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体现,它能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是学生获得生活体验与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它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课堂结构,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在实践中组织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对课前调查的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倾吐真情。
比如,生活调查作文在近代日本语文教学中就已出现。日本昭和时期就提出了生活调查作文的概念。二战后,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不仅仅是作文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自然社会的观察调查研究过程。学生通过调查,自我定题,收集、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以文字形式把他们的研究成果记录下来。生活调查作文更关注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生活体验。这种研究对我国的习作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课外探究活动的指导要以组织学生观察、让学生动手实验,获得感性的认识为主要目的。由于学生有一种天生的表达欲望,在感知体验后,能写出生动的文章来。比如一教师在一次读后感的指导中,先安排学生进行阅读探究活动。有一位学生问了一个问题:“老师,你说希特勒是好人还是坏人?”教师听后随机引导:“评价一个人的好坏,要看他所做的事情对大家有利还是有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地阅读了相关书籍,从书中找出了很多论据,写出了很有特色的探究式的读后感。
课外探究性活动,能让学生认识走进生活,不等于有所发现。观察要调动自己身上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去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就是对生活的积累、写作的材料。
(作者单位:湖南省第一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