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适曾说:“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人文科学,它的重要目的和功能就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开阔的视野、批判的意识以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版的历史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的知识与能力部分强调指出:“要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注重证据的历史意识。我们历史教师要探讨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搜寻历史证据、验证历史事实的能力和习惯。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练就一双慧眼,从教材中寻找历史证据。
历史教材是无数专家经过历史考证和探讨后编撰而成的,因而不仅具有科学性、可靠性,而且具有实证性。我让一个同学到黑板上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时,问题暴露出来了,有一个同学把“政权分立”写成了“政权分裂”,当时,绝大多数同学都觉得该同学写了一个错别字,把“立”写成了“裂”,并为此哄堂大笑。我顿生疑惑:学生难道仅仅是写错了一个字吗?我急中生智,随即抛出了问题:“请问哪位同学能够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分析一下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吗?”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我不想直接授之以“鱼”,于是我要求各小组展开讨论,先区分“分立”和“分裂”的概念,然后再从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中寻找相关的史实进行验证 。“今天这节课的时间很紧,这样吧,老师借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请各小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員自主讨论,并搜集证据,看看哪些小组的同学更积极?看看哪些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各个小组都在组长的带领下忙得不可开交。有些小组在口头争论“分立”与“分裂” 的区别,有些小组在查字典理解两个词语的不同内涵。两分钟后,快的小组开始在课本上查找相应的证据,有经验的小组长则安排一个组员将搜集的证据梳理下来。又过了两分钟,我开始检阅大家自主合作探究的成果。先是理解“分立”和“分裂”的区别,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讲得非常到位:所谓“分裂”,是指从一个有机体上分解出几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个体,它们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主干或源头,就像从同一株植物上分蘖出来的不同枝条。而“分立”是指同时出现几个相同或不同的个体,它们最根本的特点是时时间大体一致。经过另外一个小组的同学的补充,最终使这两个概念得到了甄别。在展示搜寻到的证据时,有些小组只是表面上很肤浅地进行罗列,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一个小组讲得很有条理:魏、蜀、吴这个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这三个国家并不是由东汉朝廷内部的皇族派别分别建立起来的,而是由一些割据一方的军阀经过“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战争后,留下了三个实力相当的军阀势力分别建立起来的政权,因而它不属于“分裂”,只能叫“分立”。后面的南北朝的政权也也符合这一特点。这个小组的同学还把各个政权建立的时间进行了梳理并放到投影仪上展示出来。其他小组的同学纷纷点头称赞。经过其他小组的补充以及本人的点评,最终让所有同学真正理解了“政权分立”与“政权分裂”的区别。
二、培养自主能力,从图书馆、博物馆搜集历史证据。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只要发生过,都会有相应的历史痕迹和历史记载,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去查找证据甄别知识、还原历史“庐山真面目”的能力。在我们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当学生对课本的某些历史事实或历史观点有异议或疑议时,我们不能强制他们人云亦云,而是要培养他们自己动手走进图书馆、博物馆去寻找、搜集历史证据的能力。如本人在讲授七年级下册明清时期的历史时,学生当堂举手质疑:“老师,在假期里,我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还有曾经风靡一时的《步步惊心》、《甄嬛传》《宫锁心玉》等电视剧,我感觉里面的内容与历史课本的描述相距甚远。我们到底该相信谁呢?”学生当堂发问,让我心头一紧。但是我没有责怪学生打乱我的课堂节奏,而是把这个问题交给全班同学,让大家讨论我们该信谁?然而,绝大多数同学都觉得无所适从。于是我灵机一动,布置了一道课后探究题:“同学们,关于明清时期的历史,在我们学校的图书管理有很多相关的书籍,我建议班长课后带领大家去借阅,真正搞清楚史实的真相,下周的历史课上,我们再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看看哪些同学更具有探究精神?”一周后的历史课上,我刚刚抛出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进行阐述,有些同学还引经据典,很快问题迎刃而解,我当场表扬并奖励了几个表现特好的同学。同学的讲述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一做法既解决了历史问题,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
三、参观和实地考察,深入生活查找历史证据。
生活是一部最真实的历史,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既有历史的延续,有时也有历史的影子。几年前我在农村任教,在讲述八年级上册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很多学生对红军长征过程中遭受的挫折、苦难不能理解,有个别同学不以为然,更有甚者甚至对这一段历史妄加怀疑,认为含有杜撰的成分。我深感这是因为学生缺乏体验,无法感同身受。面对这一现象,我没有把课本的知识强加给学生。于是,我带领我们班的同学去如皋市加力乡南王村,实地探访一位九十多岁的参加过红军长征的老人。老人名叫曾发新,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当地赫赫有名。虽然年逾九十,依然精神矍铄,当我们说明来意后,老人兴奋异常 ,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述起当时长征的经过以及长征途中的遭遇,说到激动处,老人眼含热泪;讲述到最后的胜利时,老人又喜笑颜开。虽然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但却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历史课,让同学们真正了解和理解了那一段艰难困苦、充满挫折的历史。通过这一活动,既让同学们端正了对长征的认识态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名人探访来搜集历史证据的能力。
以上只是本人在一线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也许存在不当之处,权当抛砖引玉。诚然,证据是验证历史事实的真实性的重要标志,学生学习历史,就应该培养强烈的证据意识,并学会通过查找足够的证据来验证历史事实真实性的能力。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举身边的例子等方式去不断地强化证据意识,使学生的证据意识不断地提高,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一种惯性,认识到每一个历史事实、每一个结论都是有一个求证过程。我坚信:只要所有同仁携起手来,我们的历史教学应该能更具有科学性,更快更好地走在时代的前沿。
一、练就一双慧眼,从教材中寻找历史证据。
历史教材是无数专家经过历史考证和探讨后编撰而成的,因而不仅具有科学性、可靠性,而且具有实证性。我让一个同学到黑板上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时,问题暴露出来了,有一个同学把“政权分立”写成了“政权分裂”,当时,绝大多数同学都觉得该同学写了一个错别字,把“立”写成了“裂”,并为此哄堂大笑。我顿生疑惑:学生难道仅仅是写错了一个字吗?我急中生智,随即抛出了问题:“请问哪位同学能够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分析一下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吗?”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我不想直接授之以“鱼”,于是我要求各小组展开讨论,先区分“分立”和“分裂”的概念,然后再从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中寻找相关的史实进行验证 。“今天这节课的时间很紧,这样吧,老师借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请各小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員自主讨论,并搜集证据,看看哪些小组的同学更积极?看看哪些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各个小组都在组长的带领下忙得不可开交。有些小组在口头争论“分立”与“分裂” 的区别,有些小组在查字典理解两个词语的不同内涵。两分钟后,快的小组开始在课本上查找相应的证据,有经验的小组长则安排一个组员将搜集的证据梳理下来。又过了两分钟,我开始检阅大家自主合作探究的成果。先是理解“分立”和“分裂”的区别,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讲得非常到位:所谓“分裂”,是指从一个有机体上分解出几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个体,它们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主干或源头,就像从同一株植物上分蘖出来的不同枝条。而“分立”是指同时出现几个相同或不同的个体,它们最根本的特点是时时间大体一致。经过另外一个小组的同学的补充,最终使这两个概念得到了甄别。在展示搜寻到的证据时,有些小组只是表面上很肤浅地进行罗列,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一个小组讲得很有条理:魏、蜀、吴这个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这三个国家并不是由东汉朝廷内部的皇族派别分别建立起来的,而是由一些割据一方的军阀经过“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战争后,留下了三个实力相当的军阀势力分别建立起来的政权,因而它不属于“分裂”,只能叫“分立”。后面的南北朝的政权也也符合这一特点。这个小组的同学还把各个政权建立的时间进行了梳理并放到投影仪上展示出来。其他小组的同学纷纷点头称赞。经过其他小组的补充以及本人的点评,最终让所有同学真正理解了“政权分立”与“政权分裂”的区别。
二、培养自主能力,从图书馆、博物馆搜集历史证据。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只要发生过,都会有相应的历史痕迹和历史记载,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去查找证据甄别知识、还原历史“庐山真面目”的能力。在我们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当学生对课本的某些历史事实或历史观点有异议或疑议时,我们不能强制他们人云亦云,而是要培养他们自己动手走进图书馆、博物馆去寻找、搜集历史证据的能力。如本人在讲授七年级下册明清时期的历史时,学生当堂举手质疑:“老师,在假期里,我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还有曾经风靡一时的《步步惊心》、《甄嬛传》《宫锁心玉》等电视剧,我感觉里面的内容与历史课本的描述相距甚远。我们到底该相信谁呢?”学生当堂发问,让我心头一紧。但是我没有责怪学生打乱我的课堂节奏,而是把这个问题交给全班同学,让大家讨论我们该信谁?然而,绝大多数同学都觉得无所适从。于是我灵机一动,布置了一道课后探究题:“同学们,关于明清时期的历史,在我们学校的图书管理有很多相关的书籍,我建议班长课后带领大家去借阅,真正搞清楚史实的真相,下周的历史课上,我们再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看看哪些同学更具有探究精神?”一周后的历史课上,我刚刚抛出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进行阐述,有些同学还引经据典,很快问题迎刃而解,我当场表扬并奖励了几个表现特好的同学。同学的讲述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一做法既解决了历史问题,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
三、参观和实地考察,深入生活查找历史证据。
生活是一部最真实的历史,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既有历史的延续,有时也有历史的影子。几年前我在农村任教,在讲述八年级上册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很多学生对红军长征过程中遭受的挫折、苦难不能理解,有个别同学不以为然,更有甚者甚至对这一段历史妄加怀疑,认为含有杜撰的成分。我深感这是因为学生缺乏体验,无法感同身受。面对这一现象,我没有把课本的知识强加给学生。于是,我带领我们班的同学去如皋市加力乡南王村,实地探访一位九十多岁的参加过红军长征的老人。老人名叫曾发新,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当地赫赫有名。虽然年逾九十,依然精神矍铄,当我们说明来意后,老人兴奋异常 ,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述起当时长征的经过以及长征途中的遭遇,说到激动处,老人眼含热泪;讲述到最后的胜利时,老人又喜笑颜开。虽然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但却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历史课,让同学们真正了解和理解了那一段艰难困苦、充满挫折的历史。通过这一活动,既让同学们端正了对长征的认识态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名人探访来搜集历史证据的能力。
以上只是本人在一线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也许存在不当之处,权当抛砖引玉。诚然,证据是验证历史事实的真实性的重要标志,学生学习历史,就应该培养强烈的证据意识,并学会通过查找足够的证据来验证历史事实真实性的能力。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举身边的例子等方式去不断地强化证据意识,使学生的证据意识不断地提高,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一种惯性,认识到每一个历史事实、每一个结论都是有一个求证过程。我坚信:只要所有同仁携起手来,我们的历史教学应该能更具有科学性,更快更好地走在时代的前沿。